⑴ USB公母頭怎麼接線,我要接線圖
1、USB-A 公頭,引腳的次序如下圖,有孔的那一面是正面。
USB介面定義 顏色,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紅白綠黑從左到右
紅色-USB電源 標有-VCC、Power、5V、5VSB字樣
綠色-USB數據線(正)-DATA+、USBD+、PD+、USBDT+
白色-USB數據線(負)-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線 -GND、Ground
(1)電腦數據線介面的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USB是一種統一的傳輸規范,但是介面有許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咱們電腦上用的那種扁平的,這叫做A型口,裡面有4根連線,根據誰插接誰分為公母介面,一般線上帶的是公口,機器上帶的是母口。
B型5針
這種介面可以說是當前最常見的一種介面了,這種介面由於防誤插性能出眾,體積也比較小巧,所以正在贏得越來越多的廠商青睞,這種介面廣泛出現在讀卡器、MP3、數碼相機以及移動硬碟上。
採用這種介面的設備有SONY相機、攝像機和MP3,Olympus相機和錄音筆,佳能相機和惠普的數碼相機等等,數量相當繁多。
常見Mini B型4針介面:
除了前面我們看到的最常見的Mini B型5針的介面以外,Mini B型還有很多種別的介面,其中的一些也比較常見。
B型4針
這種介面常見於以下品牌的數碼產品:奧林巴斯的C系列和E系列,柯達的大部分數碼相機,三星的MP3產品(如Yepp),SONY的DSC系列,康柏的IPAQ系列產品……
富士Mini B型扁4針介面:
Mini B型4針還有一種形式,那就是Mini B型扁四針介面。顧名思義,這種介面比Mini B型4針要更加扁平,在設備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
4針
這種介面和前面講Mini B型4針非常類似,但是這種接頭更為扁平,所佔用的體積更小。
這種介面常見於以下設備:富士的FinePix系列,卡西歐的QV系列相機,柯尼卡的產品。
我們看到,富士的機器用這種介面的比較多,幾乎舊有的機型全是這種介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在最新的S5000和S7000上已經放棄了這種介面,改投Mini B 5Pin的陣營。
尼康獨有,Mini B型8Pin介面:
Mini B型除了前面的4針和5針的,還有一種就是8針的了,這種接頭在其他設備上出現的幾率就非常少了,通常出現在數碼相機上。Mini B型的介面也有3種,一種是普通型的,一種是Round(圓)型的,還有一種是2×4布局的扁平介面。
B型8Pin
這種介面適用的設備,據筆者所知當前只有Nikon Coolpix 775一個款型的產品使用這種介面。
8Pin Round
這種介面和前面的普通型比起來,就是將原來的D型接頭改成了圓形接頭,並且為了防止誤插在一邊設計了一個凸起。
這種接頭可以見於一些Nikon的數碼相機,CoolPix系列比較多見。雖然Nikon一直堅持用這種介面,但是在一些較新的機型中,例如D100和CP2000也都採用了普及度最高的Mini B型5Pin介面。
還有差點兒就普及的8Pin 2×4介面:
除了我們前面見過的Mini B型5Pin的介面,我想大家一定還對下面這種介面非常熟悉,這種介面也曾經相當的普及。
2×4
這種介面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介面了,例如我們熟悉的iRiver的著名的MP3系列,其中號稱「鐵三角」的180TC,以及該系列的很多其他產品採用的均是這種介面。這種介面的應用范圍也還算是廣,不過從iRiver自3XX系列全面換成Mini B型5Pin的介面後,這種規格明顯沒有Mini B型5Pin搶眼了。
Micro USB
Micro USB是USB 2.0標準的一個便攜版本,比當前部分手機使用的Mini USB介面更小,Micro-USB是Mini-USB的下一代規格,由USB標准化組織美國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於2007年1月4日制定完成。
USB 3.0 —— 也被認為是SuperSpeed USB ——為那些與PC或音頻/高頻設備相連接的各種設備提供了一個標准介面。從鍵盤到高吞吐量磁碟驅動器,各種器件都能夠採用這種低成本介面進行平穩運行的即插即用連接,用戶基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在上面。新的USB 3.0在保持與USB 2.0的兼容性的同時,還提供了下面的幾項增強功能:
1、極大提高了傳輸帶寬——理論最高達5Gbps全雙工(USB2.0理論最高則為480Mbps半雙工)。
2、實現了更好的電源管理。
3、能夠使主機為器件提供更多的功率,從而實現USB——充電電池、LED照明和迷你風扇等應用。
4、能夠使主機更快地識別器件
5、新的協議使得數據處理的效率更高
USB 3.0可以在存儲器件所限定的存儲速率下傳輸大容量文件(如HD電影)。例如,一個採用USB 3.0的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可以在15秒鍾將1GB的數據轉移到一個主機,而USB 2.0則需要43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USB
⑵ 電腦VGA線頭製作方法
連接電腦和電視的VGA線製作方法紅線的芯線 腳 1
紅線的屏蔽線 腳 6
綠線的芯線 腳 2
綠線的屏蔽線 腳 7
藍線的芯線 腳 3
藍線的屏蔽線 腳 8
黑線 腳 10
棕線 腳 11
黃線 腳 13
白線 腳 14
外層屏蔽 D15 端殼壓接
1接紅,6接紅的接地;2接綠,7接綠接地;3接蘭,8接蘭接地;5接橙色的線;10接褐色;11接黑色;13接白色;14接黃色;外殼接屏蔽線。
1 視頻輸入(紅) 2 視頻輸入(綠)3 視頻輸入(藍)4 與10連接 5 接地 6 視頻接地(紅) 7 視頻接地(綠) 8 視頻接地(藍) 9 空 10 邏輯接地 11 與10連接 12 串列數據線 13 水平同步 14 垂直同步 15 數據時鍾線
VGA顯卡針腳定義圖
1 2 3 4 5
。 。 。 。 。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 - Red 紅
2 - Green 綠
3 - Blue 藍
4 - Monitor ID * 顯示器型號ID
5 - Ground 地
6 - Red Ground 紅色地
7 - Green Ground 綠色地
8 - Blue Ground 藍色地
9 - Keyway (No pin) 空腳
10 - Sync Ground 同步地
11 - Monitor ID * 顯示器型號ID
12 - Monitor ID * 顯示器型號ID
13 - Horizontal Sync 水平同步 (行同步)
14 - Verical Sync 垂直同步 (場同步)
15 - Monitor ID * 顯示器型號ID
1、2、3、13、14腳必需是連接正常的,6、7、8腳是地線,至少一個要連接正常的,這樣就達到了顯示器正常顯示的條件。有些顯示器還必需要10、11、12、15腳是連接正常,才能正常顯示。
顯卡介面1、2、3、6、7、8、13、14腳連接都是正常的,顯示器可能就是需要10、11、12、15腳是連接正常,才能正常顯示。(記得AOC的顯示器很多都有這種要求。)而別人的顯示器要求不是那麼嚴格,可以正常顯示。所以建議檢查顯卡介面線路是否有問題,不會檢查就換個顯卡試試。如果是這個問題,建議你跟你朋友直接換顯示器用吧。如果不是這問題,那我就不知道了。
15 針針腳號 9 針針腳號 名稱 說明
Pin 1 Pin 1 Red Video
Pin 2 Pin 2 Green Video
Pin 3 Pin 3 Blue Video
Pin 4 Monitor ID Bit 2
Pin 5 Synch Ground N/C
Pin 6 Pin 6 Red Ground
Pin 7 Pin 7 Green Ground
Pin 8 Pin 8 Blue Ground
Pin 9 +5V DC N/C
Pin 10 Synch Ground
Pin 11 Monitor ID Bit 0 reserved
Pin 12 Monitor ID Bit 1 GND = mono OPEN = color
Pin 13 Pin 4 orizontal Synch
Pin 14 Pin 5 Vertical Synch
Pin 15 SCL N/C
現在市售的32寸液晶電視好像解析度才1366×768dpi,看HDTV只有720p視頻才不會被壓縮,其實你應該買解析度達到1920×1080的37寸。
沒有DVI那還是VGA多方便,顯示壓縮問題可以在電視遙控調節那兒解決,每台寬屏液晶電視都有4:3與16:9顯示比例設置切換,另外在顯卡驅動屬性設置也應該找到外接顯示設備實際可選解析度(已接VGA狀態下)
最後到軟的了,看HDTV推薦你用PowerDVD,它有一個很實用設置「保持顯示比例」,把默認狀態下打勾去掉你就會看到不會被壓扁的正常視頻了。
⑶ 怎麼自製兩頭都是USB介面的線
不用跳線。很簡單。頭上有兩個口的朝自己,從左到右依次是VCC D- D+ GND,紅色是VCC,其餘顏色不一定,找個萬用表測一下試試就行了
⑷ 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能直接用數據線連接起來嗎
筆記本電腦和台式電腦直接用數據線連接起來,是不可以的,沒有這樣的數據線。
把文件從台式電腦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上,可以使用雙機互聯網線。兩台電腦聯接後,通過設置文件共享,將文件從台式電腦復制到筆記本電腦上。
材料准備:需要雙機互聯網線一根。
⑸ 如何用USB介面數據線製作一條交叉線(連接兩台電腦)
可以!
但普通的不行,會損壞電腦!
USB連線分兩種:
一種是連機線,也叫雙機互拷線,用來互相拷貝共享文件。
一種是聯網線,這種是可以在網路鄰居中互相看見對發,並能共享上網的線。
「USB聯網線」和「USB連機線」的區別:
USB連機線和聯網線的外觀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它們使用的晶元不同,USB連機線只有拷貝功能,也就是兩台機子只能進行文件的互傳,無法實現完全的互聯;而USB聯網線既具有拷貝功能,又具有網路功能,用處比前者大。建議不要購買USB連機線,因為功能實在太單一了,基本沒什麼用,而且價格也不比聯網線便宜多少,大概是40元一條吧。
雙機USB-Link電纜連接
目前,人們大多通過網卡或者電纜直接連接來實現雙機互連,通過網卡來實現雙機互連的方法雖然簡單,但不便拆卸;通過電纜直接連接傳輸速度較慢,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於是,隨著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的出現,並以其高速方便的特性為雙機互連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其中,USB Link-100電纜連接方式,就是利用計算機的USB介面實現雙機的互聯功能。
了解USB Link電纜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USB Link電纜,不同種類和型號的電纜其功能略有不同,本節以USB Link-100雙機互聯電纜為例,介紹USB Link電纜的安裝和使用方法。
1. USB Link電纜的特點
USB Link-100電纜與普通的USB介面連接電纜相似,但中間多了一個「包」。其核心功能就集中在這個「包」中。從嚴格意義上講,USB Link-100電纜應該稱之為USB Data Bridge Cable(USB數據橋電纜),是一條通過USB介面連接的雙機連接線。它的功能是實現兩台計算機之間的連接,並互享對方的資源,如文件、軟碟機、光碟機和列印機等。通過USB Link-100連接後,對方計算機上幾乎所有的資源都可以被共享,這與網卡連接、直接電纜連接和數據機連接等方式有很大的區別。
注釋:
有些用戶可能會通過普通USB電纜來連接兩台計算機,這種做法非常危險,很有可能會損壞主板。即使沒有損壞主板,也無法實現兩台計算機之間的互聯。不過,最近新出的某些型號的主板上已經集成了USB連接功能,如微星(MSI)的815EP-PRO主板,只需普通USB電纜就可實現雙機互連。
2. USB Link電纜對計算機硬體的要求
因為USB Link電纜必須要通過USB介面連接,所以被連接的兩台計算機上都應同時具有USB介面,近一兩年來購置的計算機大都能夠滿足要求。如果計算機上沒有USB介面,又要使用USB Link電纜進行連接,則需要購買一塊USB介面卡。再將USB介面卡安裝在一台Intel 486DX-66以上的計算機上,使其能保證使用USB Link電纜進行連接。
3. USB Link電纜對操作系統的要求
在使用USB設備時,首先要保證操作系統能夠支持USB連接功能。因為USB介面標準的推出時間相對較晚,所以只有Windows 95 0SR2.1、Windows 98、Windows NT 4.0、Windowe Me、Windows 2000以及Windows XP提供支持。
安裝USB Link電纜
USB Link電纜的安裝包括硬體安裝和軟體安裝兩部分,其中軟體部分使用一個獨立的名為SMART-Linq的程序。在安裝過程中需要用到隨電纜所附帶的一張軟盤。
1. USB Link-100電纜的安裝
USB設備支持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 Link-100也不例外。所以,隨時都可以將其插入計算機的USB介面上,不需要關閉計算機的電源。此時,計算機就會自動分配地址,用戶不需要進行任何物理參數的設置。在計算機的軟、硬體都能滿足USB功能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在CMOS參數設置中,將USB一項設置為有效(Enable)狀態。如果設置為禁止(Disable)狀態,USB設備將無法工作。
當第一次接入USB Link-100電纜時,系統會提示發現新硬體,接著出現安裝向導。將隨電纜附帶的軟盤插入軟碟機中接著選擇「自動搜索更好的驅動程序」一項,系統便從軟盤讀取所需的信息,接著出現選擇USB Bridge Cable的對話框。選擇好驅動程序名後,單擊「完成」按鈕,系統將從軟盤復制所需的驅動程序,最後出現提示信息,單擊「完成」結束。在另一台計算機上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硬體的安裝。
2. SMART-Linq程序的安裝
SMART-Linq程序的安裝方法非常簡單,只須雙擊軟盤中的setup.exe文件,並一路單擊Next按鈕即可。安裝結束後,在「開始」→「程序」的下一級菜單中將會出現一個名為PC-Linq的菜單項,通過選擇該菜單下的項目便可進行有關的操作。同時,安裝程序還會在桌面上建立一個PC-Linq的快捷菜單。在另一台計算機上用同樣的方法安裝SMART-Linq程序。
應用雙機互聯
經過以上硬體和軟體的安裝和設置後,用戶就可以使用USB Link電纜進行兩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了。包括文件的傳輸、共享對方計算機上的資源等。
當啟動A機的PC-Linq程序,會打開一個窗口(如圖11-11所示),在主窗口中有一個小窗口,顯示了A機中的文件目錄,此時,B機尚未啟動PC-Linq程序,不能看到B機上的文件。在主窗口的右下方有兩個小球為一紅一綠,其中綠色的小球表示當前的A機PC-Linq程序處於正常狀態,紅色小球表示與之相連的B機尚未啟動PC-Linq程序。
圖11-11 啟動A機的PC-Linq程序
運行B機中的PC-Linq程序,這時在兩台機器的PC-Linq主窗口中會同時打開兩個窗口(如圖11-12所示),分別顯示兩台主機中的文件目錄,上面的窗口為本機(Local Machine)文件目錄,下面的窗口為遠程機(Remote Machine)文件目錄。主窗口右下角的兩個小球都已經變為了綠色,說明兩台機器之間已經通過PC-Linq程序處於正常的連接狀態,就可以互相傳遞數據了。
1. 文件操作功能
像Windows下的「資源管理器」一樣,PC-Linq窗口中的操作同樣支持復制、粘帖、創建、刪除和直接拖曳等功能。概括地說,PC-Linq的功能與「資源管理器」的功能相同。只不過「資源管理器」只能管理本地計算機上的資源,而PC-Linq窗口卻能同時管理兩台計算機上的資源。
圖11-12 同時啟動兩台計算機上的PC-Linq程序
2. 共享對方計算機上的資源
除以上所介紹的常用功能外,在PC-Linq窗口中還可以共享另一台計算機的軟碟機、光碟機、文件和列印機等資源。其中,共享對方的軟碟機、光碟機和列印機時,無論從操作方式還是從速度上看,與在本地計算機上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如果對方計算機上的應用程序沒有嚴格的連接要求,一般都能通過調用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其他的如WAV、MP3及一些文本文件都可以直接在本地計算機上順利地調用。
注釋:
在從計算機上拔掉USB Link電纜之前一定要先關閉本地的PC-Linq窗口,否則會因終斷連接而產生藍屏,甚至是死機。
3. 測試USB線的速率
用戶在每台計算機上都可以進行安全性的設置,對本機的數據也可以設置簡單的訪問許可權,使數據得到保護。在兩台機器都設為完全訪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對不同容量的文件相互之間的復制,來測試USB線的速率。例如:
● 文件夾64.7M,傳遞時間67秒。
● 文件夾83.6M,傳遞時間80秒。
● 文件35.3M,傳遞時間25秒。
● 文件78.3M,傳遞時間58秒。
由此可見,在多個文件的傳遞中,速度要比單個文件慢一些,但是整體來說,達到了每秒鍾1~2M的傳遞速率。
USB Link電纜雙機互聯的優、缺點
雖然USB Link電纜是一個很好的硬體設備,它具有USB設備的很多優點,但還是需要軟體上的支持才能發揮出它的真正的作用。此外,使用USB Link電纜實現雙機互聯還具有以下優、缺點。
1. 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USB Link電纜的軟硬體安裝都很方便,幾乎不需要任何與網路有關的知識。使用時,只需要將兩台計算機連接起來,分別運行SMART-Linq程序後就可以進行兩台計算機之間的任何操作,而不需要其他的設置。這很適合於筆記本電腦之間、筆記本電腦與台式機之間的連接。因為在這些連接中,至少有一方經常是不固定的。
雙機通過USB Link電纜互聯後,兩台計算機幾乎可以被看做一台計算機來使用。即使對方(包括本地)計算機上的文件和文件夾已設置了「隱藏」屬性,在PC-Linq窗口中都會全部「暴露」出來。這在方便操作的同時,也使對方的計算機連一點「隱私」都沒有。另外,連接雙方不存在主機和客戶機之分,兩台被連接計算機的功能和地位是同等的。
2. 連接速度相對較快
本節中所使用的USB Link電纜的連接速度在說明書上標明為4M bps(目前市面上的同類設備一般都達到了8M bps)。此速度雖然是USB介面的最低速度(USB介面提供的速度范圍是4~12 Mbps),但與通過並口、串口及數據機連接相比,即使是4M bps的連接速度也已經遠遠高出了許多。這種連接速度已基本能夠滿足兩台計算機之間如文件傳輸、共享資源等日常需要。
3. 連接距離短,價格較高
USB Link電纜的長度一般不超過3米,這對於緊鄰的兩台計算機來說也許已經夠用了,但當兩台計算機之間的距離較遠(如位於不同的房間)時,就無能為力了。而且,此類電纜又沒有提供可選的加長電纜或設備。另外,每根USB電纜的價格在300元左右,相對於直接電纜連接和網卡連接要貴得多。
參考資料: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book/juyuwang/Page112.shtml
也可以使用網線進行雙機互連
網線的製作涉及排線問題,請參見
http://www.web.nyist.net/~coco/hulian.htm
幫你貼出來了,嘿嘿
⑹ 如何自己製作連接USB介面充電連接線
Usb連接線
Usb全稱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是用於將適用USB的外圍設備連接到主機的外部匯流排結構,其主要是用在中速和低速的外設,USB的電纜有四根線,兩根傳送的是5V的電源,對於一些外設可以直接利用它來供電。另外的兩根是數據線,數據線是單工的,在整個的一個系統中的數據速率是一定的,要麼是高速,要麼是低速。Usb的針腳定義如下:
針腳
功能
1
+5伏電壓(VCC)
2
數據通道(-DATA)
3
數據通道(+DATA)
4
地線(GND)
如果在某個介面或連接線上面看到usb標志圖,就可以確定為usb設備無疑。並且當使用者把usb設備在機器運行的時候連接到電腦上,操作系統會立即探測到usb設備並且自動安裝相應的驅動程序完全不需要使用者操心,這就是它的不關機下的真正即插即用。製作usb連接線首先要有兩個usb公頭,usb有4個芯,所以我們只需要5根芯(第五根芯將usb接頭的金屬部分連接)的線就可以了,不過使用屏蔽的多芯連接線把多的芯連接到usb接頭的金屬部分效果會更好。
⑺ 4線usb數據線接法圖解
數據線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數碼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設備充電都離不開數據線。數據線連接具體設備的一端,即較小的那個插頭,有好幾種類型。但連接充電器或電腦的一端,即較大的那個插頭,是通用的usb「A型公頭」;因為這個插頭體積較大,如果損壞了,更換相對較為容易。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工具材料:
工具:尖嘴鉗,電烙鐵,萬用表
原料:壞的usb數據線1根,usb A型公頭1個
操作方法
01
如圖所示,用尖嘴鉗剪掉已經損壞的usb插頭。先別扔,撥開外層護套,露出4根細細的導線,顏色各不相同:紅、白、綠、黑。每根細導線都剝開絕緣層,露出線頭。
02
這4根細導線是有明確分工的,而且排列順序固定。為了保險起見,自己用萬用表測試4根細導線,記錄每根細導線和插頭內的哪個電極相連通。其中哪一根不通,就是壞線,可以根據其他3根來確定它的電極位置。圖中的綠線就是這種情況。
03
圖中就是網購來的usb插頭,價格便宜,使用方便。沿著接縫分開橡膠護套,露出接線極片。
04
對剩下的數據線進行加工,剝開護套,做好線頭。按照剛才的記錄,用電烙鐵將4根細導線分別焊接到4個極片上。特別提醒兩點:1.焊接時,插頭是倒扣在工作台上,4根細導線的順序很容易弄顛倒,一定要細心;如果線序錯誤,後果是損壞設備,得不償失。2.極片比較細小,距離又近,對焊接技術要求較高;另外,最好用尖頭烙鐵操作。
⑻ 如何用USB介面數據線製作一條交叉線(連接兩台電腦)
uSB介面數據線是不能用於製作交叉線的。原因如下:
1、交叉線要求使用正規的雙絞線,usb數據線不是雙絞線;
2、交叉線製作使用的雙絞線內部為4對、8根線,usb數據線只由4根線;
3、交叉線要採用rj-45介面,而不是usb介面。
建議:直接到實體店購買製作好的交叉線,一般1元1米長度。
⑼ USB數據線的介面定義
紅 白 綠 黑 是標準的配線顏色,分別對應1、2、3、4引腳;
四根線分別是 1-電源 2-數據 3-數據 4-電源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紅白綠黑從左到右
注意事項:
USB是一種常用的PC介面,只有4根線,兩根電源兩根信號,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正負極弄反了,否則會燒掉USB設備或者電腦的南橋晶元。
⑽ 雙usb供電,如何製作雙USB口的USB線,電路連接方法
一個USB口4根線,含義:
紅線:電源 VCC
白線:數據負 DATA-
綠線:數據正 DATA+
黑線:接地 GND
方法是用兩根相同的USB線,將其中一根在中部剝開膠皮,露出芯線待用,將另一根在二分之一處切斷並將有公頭一端剝開膠皮露出芯線並把白線和綠線剪掉,然後把剛才兩個USB線的黑線和紅線對應接上即可,然後用絕緣膠帶分別纏好,最後再一起纏一下.
只能並聯,因為並聯的話電壓是不變的,仍然是USB的5 V,增流是因為每個USB口的輸出電流為500mA,兩個口並聯後就能達到1000mA,這樣就能解決一個USB口供電不足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