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生殖細胞類型計算方法

生殖細胞類型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1 07:23:02

❶ 關於產生生殖細胞的種類

精子

2的N次方種:這無非就是N對染色體的排列組合數

4個,2種:1個精原細胞經染色體復制形成初級精母細胞,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兩個染色體「互補」的次級精母細胞,每個次級精母細胞再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兩個染色體完全一樣的精細胞,最後變形為精子。

卵子

2的N次方種

1個,1種:1個卵原細胞經染色體復制形成初級卵母細胞,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形成兩個染色體「互補」的但細胞質不均分的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細胞質少,最後消失),次級卵母細胞再經減數第二次分裂形成兩個染色體完全一樣的但細胞質不均分的卵細胞和第二極體(細胞質少,最後消失),只剩下一個卵細胞。

❷ 生殖細胞是體細胞嗎

生殖細胞不是體細胞。

體細胞是一個相對於生殖細胞的概念。它是一類細胞,其遺傳信息不會像生殖細胞那樣遺傳給下一代。高等生物的細胞差不多都是體細胞,除了精子和卵細胞以及它們的母細胞之外。

它是一類細胞,其遺傳信息不會像生殖細胞那樣遺傳給下一代。高等生物的細胞差不多都是體細胞,除了精子和卵細胞以及它們的母細胞之外。體細胞遺傳信息的改變不會對下一代產生影響。

體細胞的染色體數是經減數分裂得出的生殖細胞的兩倍。例如在人類,體細胞是雙倍體(具有兩套完整的染色體組),而精子卵子則是單倍體(具有一套完整的染色體組)。

在基因治療中區分體細胞和生殖細胞尤為重要。也就是說體細胞是人體內除生殖細胞,有全部遺傳信息的細胞。體細胞最初從受精卵分裂得到。

生殖細胞(germ cell),又稱配子(gamete),是多細胞生物體內能繁殖後代的細胞的總稱,包括從原始生殖細胞直到最終已分化的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均為單倍體細胞,其中包含一條性染色體。

此術語由A·恩格勒和K·普蘭特爾於1897年提出以與體細胞相區別。體細胞最終都會死亡,只有生殖細胞有延存至下代的機會。

物種主要依靠生殖細胞而延續和繁衍。長期的自然選擇使每一種生物的結構都為其生殖細胞的存活提供最好的條件。

(2)生殖細胞類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生殖細胞分類

1、孢子

是不需配合的生殖細胞,通常是無性的,可由減數分裂或有絲分裂產生,見之於原生動物中的孢子蟲綱和植物中。

2、配子

是需經配合成合子後方能發育的生殖細胞,也稱性細胞,由減數分裂或有絲分裂產生。產生配子的細胞稱配子母細胞。這是未分化的原始生殖細胞,可在雄性或雌性生殖腺中分別分化為精子和卵。

在低等植物中,配子母細胞在大多數情況下直接構成稱作配子囊的性器官。例如在原植體植物(Thallophyte)中的同形配子囊產生同形配子;異形配子囊產生異形配子等。

二、產生

施旺和許耐登來說細胞仍然主要是一種結構成分,但在19世紀功年代其他學者已經強調了細胞的生理功能,尤其是發育和營養功能。

隨著對細胞及其組成成分(特別是細胞核)的了解日益深入,「細胞學說」這一概念的意義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許耐登的學說直接促進了區分動植物細胞的非常活躍的研究工作。

1852年Remak(1815-1865)指陳,蛙卵是細胞,在發育中的蛙胚中新細胞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胞分裂產生的。他著重駁斥了自由細胞形成學說。

在這一點上他得到了微爾科(1855)的支持,後者指出,就許多正常的和病態的動物及人類組織來看,每個細胞都是從原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

他斷言:「作為一般原則,任何種類的發育都不是從頭開始,因而(必須)否定(自然)發生學說,不論是在個別部分的發育史上還是在整體生物的發育史上」(Virchow,1858:54)。

❸ 生殖細胞染色體2條是怎麼算的。

第一個圖是初級精母細胞,有四條染色體,最終形成的生殖細胞就是兩條染色體。
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染色體減半。

❹ 細胞繁殖的計算公式

公式是n×2的m次方
n為原有細胞個數
m為繁殖的次數

❺ 細胞的生殖方式有什麼(單細胞,(真核,原核,所有,越詳細越多分!)

單細胞生物一般是無性生殖,即分裂生殖
原核生物: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
真核生物: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無性生殖中常見的一種方式,即是母體分裂成2個(二分裂)或多個(復分裂)大小形狀相同的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這種生殖方式在單細胞生物中比較普遍,但對不同的單細胞生物來說,在生殖過程中核的分裂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有絲分裂:真核細胞的染色質凝集成染色體、復制的姐妹染色單體在紡錘絲的牽拉下分向兩極,從而產生兩個染色體數和遺傳性相同的子細胞核的一種細胞分裂類型。通常劃分為前期、前中期、中期、後期和末期五個階段。
無絲分裂:在細胞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過程中不出現染色體也不形成紡錘體,細胞核直接一分為二,隨後細胞質分裂成兩個子細胞的分裂類型。

❻ 生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類型

1、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出新個體的生殖方式。易保持親代的性狀。

2、有性生殖:是指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也叫配子)的結合,產生合子,由合子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雙親的遺傳性,有更強的生活力和變異性。

(6)生殖細胞類型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凡是種子植物用種乎進行繁殖時,都屬予卵式生殖,因為要產生種子,必須經過雙受精作用,即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另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結合。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2、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3、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區別是有無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4、植物組織培養的優點是:取材少,培養周期短,繁殖率高,便於自動化管理;便於花卉和果樹的快速繁殖、便於培養無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易保持親代的性狀。

❼ 生殖細胞的分類

生殖細胞可以分成孢子和配子兩類: 在單細胞生物群體中已有生殖細胞分化的跡象。如團藻科的雜球藻有4個較小的細胞失去分裂能力,專司運動和代謝,稱為營養個體,其餘28個有分裂能力,稱為生殖個體;團藻則在大多數小型營養細胞間出現了少數大的生殖細胞。
極質,其中富含核糖核酸(RNA)的小顆粒叫極顆粒。經過受精、卵裂,含有極顆粒的細胞稱極細胞,就是果蠅的原始生殖細胞。如果將原在後部的極質注射到卵的前部,可使預定發育為體細胞的細胞發育為生殖細胞。
在馬副蛔蟲卵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況。有證據表明,兩棲類生殖細胞可能也是以同樣的方式決定的。但還不了解在哺乳動物胚胎中,是什麼因素決定某些細胞發育成生殖細胞的。只知道生殖細胞被決定後,需通過遷移到達生殖腺的部位並在那裡分化。 施旺和許耐登來說細胞仍然主要是一種結構成分,但在19世紀功年代其他學者已經強調了細胞的生理功能,尤其是發育和營養功能。隨著對細胞及其組成成分(特別是細胞核)的了解日益深入,「細胞學說」這一概念的意義也逐漸發生了變化。許耐登的學說直接促進了區分動植物細胞的非常活躍的研究工作。1852年Remak(1815-1865)指陳,蛙卵是細胞,在發育中的蛙胚中新細胞是由原已存在的細胞分裂產生的。他著重駁斥了自由細胞形成學說。在這一點上他得到了微爾科(1855)的支持,後者指出,就許多正常的和病態的動物及人類組織來看,每個細胞都是從原已存在的細胞分裂而來。他斷言:「作為一般原則,任何種類的發育都不是從頭開始,因而(必須)否定(自然)發生學說,不論是在個別部分的發育史上還是在整體生物的發育史上」(Virchow,1858:54)。Kolliker以及其他一些植物學家也在同一時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然而,由於許耐登的權威性而延遲了這結論在植物學界被普遍接受。達爾文在1868年(II:370)還拿不準自由細胞形成究竟是否可能。後來微爾科的格言「細胞來自(原先存在的)細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雖然終於被每個人接受,然而那個時候對細胞(尤其是核)分裂過程的細節還並不清楚(見下文,「有絲分裂」)。
由於有了對細胞的這種新的解釋,重新考慮受精過程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軀體的一切部位都由細胞組成,則性腺(卵巢和睾丸)是否也是如此?雄性和雌性的「種子物質」究竟是什麼?它是否也由細胞構成?雌、雄性的性細胞有什麼區別?這一類早已構思過的問題當然並不是一開始就提了出來,然而這些問題必然是細胞學說的邏輯結果。後來越來越明顯只有等到闡明了受精過程中細胞的作用,真正有生命力的遺傳學說才能建立。正是在這幾十年中生殖細胞這個概念才脫穎而出。 精子的獲能
精子中的半數含Y染色體(23,Y),半數含X染色體(23,X)。射出的精子雖有運動能力,卻無穿過卵子周圍放射冠和透明帶的能力。這是由於精子頭的外表有一層能阻止頂體酶釋放的糖蛋白。精子在子宮和輸卵管中運行過程中,該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物中的酶降解,從而獲得受精能力,此現象稱獲能(capacitation)。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內的受精能力一般可維持1天。
卵子的成熟
從卵巢排出的卵子處於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並隨輸卵管傘的液流進入輸卵管,在受精時才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若未受精,於排卵後12~24小時退化。
受精
動、植物受精作用的實質是父本和母本的生殖細胞(配子)互相融合,這兩個配子在形成新的合子上各自作出了同樣貢獻,而且關鍵過程是兩個配子的細胞核相互融合,這些觀點到了1844年左右已經逐步確立並被有關學者普遍接受。人們的注意力便開始轉移到細胞核上。細胞核是不是就像後生論者所設想的,僅僅是一團無定形的胚樣物質、也許只是在融合時才激發了卵細胞的發育過程?或者是細胞核雖小,卻具有嚴密結構,這肉眼不可見的顯微結構是否就是受精作用之後的一切非常精確並具有特異性的發育過程的關鍵?如果把細胞核僅僅看作是細胞發育和細胞分裂的引發物,就會認為它在完成了這一任務後就會被溶解掉,在新的細胞分裂之前或至少是在配子形成之前再重新形成。由於19世紀後半期的細胞學家所接受的都是生理學家或胚胎學家的教育訓練,他們的側重點是發育問題,因而用不著關心細胞核的連續性。他們很少過向性狀是怎樣從親代傳遞到子代的遺傳學問題。
植入
胚胎逐漸埋入子宮內膜的過程稱植入(implantation),又稱著床(imbed)。著床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活動。植入約於受精後第5—6天開始,第11—12天完成。研究表明胚泡產生的層粘連蛋白和子宮內膜上的受體蛋白促使胚泡粘附在子宮內膜,胚泡與子宮內膜隨機形成微絨毛交錯現象,滋養層細胞和內膜上皮細胞間形成橋粒等專門固著結構。植入時,內細胞群側的滋養層先與子宮內膜接觸,並分泌蛋白酶,消化與其接觸的宮內膜組織,胚泡則沿著被消化組織的缺口逐漸埋入子宮內膜功能層(如圖)。經過著床,原來漂流的胚泡緊密附著於子宮壁,進而埋入子宮壁內,從而取得母體營養和保護,建立母子間結構上的聯系。
胚泡的植入部位通常在子宮體和底部,後壁多於前壁。在內分泌失調,輸卵管炎症,粘連,狹窄等因素影響下,使胚泡未能進入子宮而在子宮以外的部位植入,發生宮外孕(ectopic pregnancy),常發生在輸卵管,偶也見於卵巢表面、子宮闊韌帶、腸系膜等處。

❽ 從染色體組上分析如何計算動物產生生殖細胞的種類

動物減數分裂產生生殖細胞數目計算:一個卵原細胞形成一個卵細胞和三個極體:一個精原細胞形成四個精子。
被子植物個體發育過程中:子房數=果實數:胚珠數=種子數
被子植物有雙受精現象,一個胚珠發育成一粒種子則需要兩個精子:果皮是由體細胞構成的子房壁發育來的,種皮是由體細胞構成的珠被發育來的。
設體細胞染色體為2N,經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細胞染色體數目應為N,例如:卵細胞、精子、極核、受精極核由一個精子與兩個極核融合而成,所以,受精極核以及由受精極核經有絲分裂形成的胚乳染色體數目應為3N。受精卵及其經有絲分裂形成的染色體體數應為2N,例如:胚、子房壁、種皮果皮等。

❾ 父母體細胞基因為Aa,為什麼它們產生的生殖細胞類型及比例為A:a=1:1

看開你對基因分離定律不熟,基因分離定律說了,在形成配子時,成對基因分離,產生兩個配子,而親本是Aa型,分離不就得到A、a且一比一。三比一是配子隨機組合產生1/4AA 1/2Aa 1/4aa你誤認為子代表現型是生殖細胞的比例,其實一想也知道子代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那麼就是由兩不親本的生殖細胞結合而來。生殖細胞是指單個細胞,懂不?不懂那就死記下來,等一段時間後也許就懂了,當初我一開始也不理解,後來慢慢的就理解了!

❿ 高二生物 如何根據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來判斷生殖細胞的類型

1.數目方面:一般來說,染色體為奇數的,基本上都是配子的染色體數;但偶數的也可以是配子的染色體數----如果蠅等。所以這種判斷方式只能針對染色體數為奇數的配子。
2.形態方面:一般來說,配子染色體中沒有同源染色體,細胞中的染色體不能兩兩配對。
上面所說的都是一般來說,現在的這方面的題目都是以一般的情況來出題的,特殊情況會有專門的(說明)提示。

閱讀全文

與生殖細胞類型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