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計算施肥量
水稻所吸收的養分來源於兩個部分:一部分由土壤本身提供,另一部分是當季施入的肥料。 1、土壤養分的供給。土壤的供肥能力即地力,它可以通過化驗的方法來測定,也可以用不施肥的產量來表示。土壤本身供給養分的數量,主要決定於貯蓄量與有效狀態。沖積土或湖積土的稻田,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可耕性好,有效態養分較高,這類土壤可供給水稻吸收的養分數量就多;有些山區稻田潛在肥力雖高,但分解轉化慢,有效養分較少,供給養分的能力不高;一些紅壤丘陵區,特別是新開稻田,潛在肥力與有效養分都較低,能供給的養分就更少。根據在生產實踐中的觀察和肥料對比試驗情況,一般推算土壤本身約可供給水稻生產所需養分的1/2~2/3,不過這種供應情況在不同地區與不同生產水平下差異頗大。在具體衡量某一地區土壤肥力狀況時,要根據當地土壤性質、施肥水平與產量的關系,還要進行必要的土壤分析與試驗,從而比較確切地掌握土壤肥力水平。 2、肥料利用率。當季施用的肥料並不完全為水稻吸收利用,有些流失了,有些殘存在土壤中,當季利用多少就是「肥料的利用率」。一般來說,化學肥料比有機肥料利用率高;同是有機肥料,碳、氮比值較大的(即含碳素多的)利用率低,經漚制腐熟的有機肥比未腐熟的有機肥料利用率高;各種農家肥單獨施用肥效低,而將有機肥做基肥與化肥做追肥配合施用,就能顯著提高有機肥的利用率。據江西省農科院試驗統計,江西水稻生產中氮肥利用率在28%~38%之間,約為33%,磷肥利用率約為20%,鉀肥利用率約為50%。 3、施肥量的計算。根據計劃產量需要吸收的肥料,一般可按生產50公斤稻穀需純氮1公斤折算,土壤供給的肥料和當季肥料利用率,按下面的例子進行估算。例如,一塊稻田計劃生產550公斤稻穀,地力產量(即不施肥的產量)為350公斤,扣除地力產量,施肥需要生產200公斤,就需要施4公斤純氮(按生產50公斤稻穀需純氮1公斤折算),按氮肥的利用率35%計算,大致需要施11.4公斤純氮。然後再根據各種氮肥的含氮量進行折算,確定各種氮肥的施用數量。磷肥(P2O5)的施用量早稻約為純氮的一半,晚稻約為純氮的40%,鉀肥(K20)的數量則與純氮相當,因為鉀肥的利用率比氮肥利用率要高40%以上。也可用公式進行計算。
㈡ 果樹安全施肥的量是怎麼計算的
果樹栽培是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確定果樹的安全施肥量是一個較復雜的技術問題。由於影響施肥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從而使施肥量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和明顯的地域差異。
養分平衡法是國內外施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是根據果樹需肥量與土壤供肥量之差來計算達到目標產量(也稱計劃產量)的施肥量,其計算公式為:
同理,可求出磷、鉀的利用率。
㈢ 玉米施肥量計算
一般情況下,測土配方施肥表採用的推薦施肥量是純氮、P2O5(五氧化二磷)、K2O(氧化鉀)的用量。但由於各種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所以農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易准確地把握用肥量。以下是一種較為簡便計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的方法。
假設該地塊推薦用肥量為每畝純氮8.5公斤、P2O54.5公斤、K2O6.5公斤。單項施肥。其計算方式為:推薦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應施肥數量。可得如下結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46%)為8.5÷46%=18.5(公斤)。
施入硫酸鉀(硫酸鉀中K2O的含量一般50%)為6.5÷50%=13(公斤)施用復混肥。如果施用復混肥,用量應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薦施肥量最少的那種肥計算,然後添加其它兩種肥。如某種復混(合)肥袋上標示的氮、磷、鉀含量為15:15:15,那麼該地塊應施這種復混肥:4.8÷15%=32(公斤)。這樣,土壤中的磷元素已經滿足了作物需要的營養。由於復混肥比例固定,難以同時滿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因此,需添加單元肥料加以補充,計算公式為:(推薦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備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補施肥數量。該地塊已經施入了32公斤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復合肥,相當於施土壤中純氮32×15%=4.8(公斤)P2O5和K2O也各為4.8公斤。根據表上推薦施...一般情況下,測土配方施肥表採用的推薦施肥量是純氮、P2O5(五氧化二磷)、K2O(氧化鉀)的用量。但由於各種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所以農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易准確地把握用肥量。以下是一種較為簡便計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的方法。
假設該地塊推薦用肥量為每畝純氮8.5公斤、P2O54.5公斤、K2O6.5公斤。單項施肥。其計算方式為:推薦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應施肥數量。可得如下結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46%)為8.5÷46%=18.5(公斤)。
施入硫酸鉀(硫酸鉀中K2O的含量一般50%)為6.5÷50%=13(公斤)施用復混肥。如果施用復混肥,用量應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薦施肥量最少的那種肥計算,然後添加其它兩種肥。如某種復混(合)肥袋上標示的氮、磷、鉀含量為15:15:15,那麼該地塊應施這種復混肥:4.8÷15%=32(公斤)。這樣,土壤中的磷元素已經滿足了作物需要的營養。由於復混肥比例固定,難以同時滿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因此,需添加單元肥料加以補充,計算公式為:(推薦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備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補施肥數量。該地塊已經施入了32公斤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復合肥,相當於施土壤中純氮32×15%=4.8(公斤)P2O5和K2O也各為4.8公斤。根據表上推薦施肥量純氮8.5公斤、K2O6.5公斤的要求,還需要增施:尿素(8.5-4.8)÷46%=8(公斤),硫酸鉀(6.5-4.8)÷50%=3.4(公斤)。
㈣ 如何根據推薦施肥量計算各種肥料用量
一般情況下,科學施肥的推薦施肥量是純氮、五氧化二磷(PO)、氧化鉀(KO)的用量。但由於各種化肥的有效養分含量不同,所以農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不易准確地把握用肥量。根據實際情況,應按以下方法計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假設該地塊推薦用肥量為每667米施純N8.5千克、PO4.5千克、KO6.5千克。
用單質化肥,其計算方式為:推薦施肥量÷化肥的有效養分含量=應施肥數量。可得如下結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為46%)為8.5÷46%=18.5千克,施入硫酸鉀(硫酸鉀中KO的含量一般為50%)為6.5÷50%=13千克,施入過磷酸鈣(過磷酸鈣中PO的含量一般為12%)為4.5÷12%=37.5千克。如果施用復混肥,用量應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薦施肥量最少的那種肥計算,然後添加其他兩種肥。如某種復混(合)肥袋上標示的氮、磷、鉀含量為15∶15∶15,那麼先按照PO
4.5千克計算,4.5÷15%=30千克,該地塊應施這種復混肥30千克,磷元素已經滿足了作物需要,同時,N和KO也各施入了4.5千克,N還需要補充4千克,也就是尿素8.7千克,KO還需要補充2千克,也就是硫酸鉀4千克。
㈤ 作物施肥量怎麼計算的
一般來說,正確估算作物施肥量,要根據目標產量所需要的養分量、土壤供肥能力和各種肥料的利用率等因素綜合計算。
舉例:計劃畝產水稻500千克,需要施用尿素多少千克?
式中,2.25為每百千克稻穀所需純N量,6.75為土壤能供給的N量,46%為尿素含N量,45%為尿素利用率。
利用這個公式計算施肥量較為正確。各種作物每生產百千克產量所需要的養分量一般是可以查到的,但是在利用時還是有些困難,如土壤供肥量的確定要經過田間試驗後才能取得,農民沒有條件,難以操作和掌握。
下面介紹土壤供肥量和肥料利用率計算的例子,作為應用時參考。
如水稻三要素肥效試驗,設幾個不同施肥量水平,然後分別將不同處理的產量折算成每畝產量,再分別求出土壤氮、磷、鉀的供肥能力。試驗結果如下(千克):
根據上面試驗結果,便可以計算出土壤中氮、磷、鉀的供應量:
式中,2.25、1.25、3.13為作物生產每百千克產量所需的氮、磷、鉀量(以純養分計)。
如果不可能作試驗時,也可根據無肥區(既不施任何肥料)的產量,粗略計算土壤供肥量。
如全肥區(指施氮、磷、鉀區)中畝施氮量5千克,氮肥利用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即氮肥利用率為45%。
磷、鉀肥利用率也可以用此公式計算。但要注意,每生產百千克產量所需的磷、鉀量(純養分)是不同的,施用磷、鉀量也不同。經過多年試驗結果,氮、磷、鉀肥利用率分別為30%~50%、10%~15%、40%~70%。可以在此范圍內選擇使用。根據全國化肥試驗網試驗結果,現將各種作物氮、磷、鉀三要素每畝用量和肥效列於,
㈥ 如何計算化肥的肥效
金坷拉,把2米以下3米以上所有氮磷鉀都激活啦!效果持續100年!
㈦ 計算化肥含量的公式
肥料施用量=養分施用量÷肥料養分含量,其中肥料養分含量已在肥料袋上標明。假設某地塊推薦用肥量為每畝純氮8.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氧化鉀6.5公斤。單項施入尿素(含氮量一般為46%)量為8.5÷46%=18.5(公斤)。施入硫酸鉀(氧化鉀含量一般為50%)量為6.5÷50%=13(公斤)。
如果施用復混肥,用量應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薦施肥量最少的那種肥計算,然後添加其他兩種肥。如某種復混(合)肥料袋上標示的氮、磷、鉀含量為15∶15∶15,那麼該地塊應施這種復混肥:4.8÷15%=32(公斤)。這樣,土壤中的磷元素已經滿足了作物需要的營養。由於復混肥比例固定,難以同時滿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對各種養分的需求,因此需添加單元肥料加以補充,計算公式為:增補施肥數量=(推薦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備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該地塊已經施入了32公斤氮磷鉀含量各為15%的復合肥,相當於施入土壤純氮32×15%=4.8(公斤),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鉀也各為4.8公斤。根據表上推薦施肥量純氮8.5公斤、氧化鉀6.5公斤的要求,還需要增施尿素(8.5-4.8)÷46%=8(公斤),硫酸鉀(6.5-4.8)÷50%=3.4(公斤)。
㈧ 化肥的肥效是什麼意思
指的是施肥後的效果。
化學肥料是什麼
化學肥料以其速效性和以液體、顆粒、等多種形式而出現。化學肥料是水溶性的,植物可以立即汲取養分。雖然這提供了一個快速的養分,但是不會持續。
化學肥料能迅速促進植物生長,但對改善土壤質地、提高土壤長期肥力幾乎沒有什麼作用。他們是高度水溶性的,可以滲透到水中。這是化學肥料的快速結果代價的;用太多,會灼傷你的植物。
有機肥料的是什麼
有機肥我們老百姓經常叫它「天然肥料」或者「全營養肥料」也就是說,有機肥里幾乎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元素。
有機肥來源的肥料對植物和土壤都有好處,如果使用得當,一般不會傷害植物。有機肥料刺激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結構。土壤微生物在將有機質轉化為可被植物吸收的可溶性養分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有機肥料通常提供次生和微量營養素的需要,通常在化學肥料中卻沒有。
有機肥料氮、磷、鉀的來源比化學肥料相對較低,但是可以保持土壤肥力更持久一些。因此,有機肥對植物的影響通常是更微妙的。
假如有機肥應用到草坪,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結果,但回報是草坪保持綠色的時間。
㈨ 復合肥的肥效是多少天
㈩ 肥料中的含量怎麼計算
一袋46%化肥 n=20 p=12 k=10 用n=46.4%,p=64%(18-46-0),k=60%為原料,設100斤。
K,100*10/60=16.67斤
P,100*12/64=18.75斤
N,p=64%(18-46-0)這里也有氮,18.75*0.64*18/46=4.7。
純尿素含氮為:28*100%/60=46.67%。當然,肥料尿素裡面都含一定雜質,故常說其含氮46%。
(10)化肥肥效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有機肥料包括有機氮肥、合成有機氮肥等。中國習慣使用的有人畜禽糞尿、綠肥、廄肥、堆肥、漚肥和沼氣肥等。有機無機肥料即半有機肥料,是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通過機械混合或化學反應而成的肥料。
由於一種肥料常有多種屬性,除上述分類外,還有常見的其他分類方法:①按肥料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和流體肥料。固體肥料又分為粉狀和粒狀肥料。流體肥料是常溫常壓下呈液體狀態的肥料。②按肥料的化學性質。
可分為化學酸性、化學鹼性和化學中性肥料。③按肥料被植物選擇吸收後對土壤反應的影響,可分為生理中性、生理鹼性和生理酸性肥料。④按肥料中養分對植物的有效性,可分為速效、遲效和長效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