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棕竹種植方法視頻

棕竹種植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30 18:22:28

A. 棕竹的養殖方法

導語:棕竹為,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原產於中國,日本也有 種植 。棕竹喜歡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懼烈日當空,較耐寒,花期4至5月。漿果及種子為球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棕竹的養殖 方法 吧。

1、棕竹的養殖方法:形態特徵

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

2、棕竹的養殖方法:生長習性

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株形小,生長緩慢,對水肥要求不十分嚴格。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觀賞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作用功效:鎮痛,止血主治:用於各種外傷疼痛。用鼻衄、咯血、產後出血過多等性味歸經:淡、平。入肝、腎二經。

3、棕竹的養殖方法:物種分類

棕竹分類

多裂棕竹:產廣西西部及雲南東南部。可作庭園綠化材料。

矮棕竹:產中國南部至西南部。各地常見栽培。樹形優美,可作庭園綠化觀賞。

細棕竹:產廣東西部,海南及廣西南部。樹形矮小優美,可作庭園綠化材料。

粗棕竹:產廣西西南部。可作庭園觀賞。須根可接骨。

絲狀棕竹:產廣西南部十萬大山。

4、棕竹的養殖方法:類型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1)播種

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齊,故播種後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左右。當幼苗子葉長達8-10厘米時即可進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時須3-5株種植一叢,以利成活和生長。

2)分株繁殖

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櫱多的植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盡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否則生長緩慢,觀賞效果差。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5、棕竹的養殖方法:栽培技術

1)介紹

棕竹株形緊密秀麗、株叢挺拔、葉形清秀、葉色濃綠而有光澤,既有熱帶鳳韻,又有竹的瀟灑,為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它甚耐陰,既適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內陳設觀賞,又可大盆栽種用於大型建築物室內布置,是室內大型觀葉植物之一。在明亮的室內可供長期欣賞,在較陰暗的室內連續觀賞3-4周。

2)盆栽棕竹養護

棕竹原產我國南方,是熱帶植物,姿態瀟灑,四季常綠。常見的有大葉和小葉之分,大葉的略粗,葉片大且厚,又名筋頭棕竹;小葉的稈細,葉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溫暖、陰濕及通風良好環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區作溫室盆栽,要求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適。

養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陽、合理施肥、適當修剪等工作。棕竹長勢強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內,維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溫度在10℃次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由於冬季氣溫低,植株進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長,故要節制澆水,盆土要帶干,停止施肥,盆土濕和低溫條件會使棕竹爛根或大量脫葉。春季氣溫升高,一般 清明 以後出室到戶外養護;夏季要置於蔭棚或樹蔭下,在半陰和濕潤環境中,能使新枝不斷生長,老葉保持翠綠;烈日炎炎、乾燥熱風是造成棕竹葉焦、乾枯的主要原因。所以夏季炎熱時節,除正常澆水養護外,經常葉面噴水和地面潑水,可以提高空氣相對濕度,減少植株枝葉上的積塵,能使植株生長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陣雨季節,防止盆內積水。夏秋是棕竹生長季節,需適當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濕潤,但忌積水和乾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餅肥水或人糞尿,能促使植株生長。

平時發現焦葉、枯葉,需及時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時進行。培養土常用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該培養土較茹重,易保濕且多肥,適合棕竹的生長。

6、棕竹的養殖方法:水培方法

【棕竹的水培方法】

棕櫚科棕竹屬,又名觀音竹。原產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

【特徵】常綠叢生灌木。革質,濃綠而具有光澤,掌狀深裂,裂片4~10枝。雌雄異株。

【習性】喜溫暖陰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度,冬季應該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溫。

【繁殖】一般分株結合翻盆進行,選擇叢大株密的植株,先將植株從盆中托出,接著用利刀將株叢分成若干叢,分切時要盡量少切根系,並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後重新上盆,澆透水後置於半陰濕潤的場所,並經常向葉面噴水,待恢復生長後便可轉入正常的養護。

種在秋季種子成熟後隨采隨播於盆中,冬季移入溫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7、棕竹的養殖方法:養護要點

【水培養護要點】

1:耐陰但光照過弱時易產生黃葉,通風不良時孳生寄生蟲。

2:生長期應經常向葉面噴灑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質地比較堅硬,水培後不易爛根,但萌生新根較慢,越需要一個半月。

8、棕竹的養殖方法:園藝

1、適合於放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美化任何地方。棕竹,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圓柱形的樹干聳直而上,旁無分枝,四周包以棕皮,傘形樹冠,因為樹干不分枝,所以不佔地方,所以到處都可以放。

2、在農村裡,棕竹是比較受歡迎的植物,除了體現它的農家性格之外,還有用作干農活的作用。因為平時它可以美化家居,到了一定的時候,那包著樹乾的棕皮割下後曬干,可以搓棕繩、編棕墊、串蓑衣,以及作其他用處,所以農家都喜歡種。

3、適合性格比較的粗獷的人,營造一種粗獷的家居風格。通常農民家的後院就比較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植物了,農民本來很忙,如果喜歡家裡有點擺設,那這種植物擺設肯定要有很強的自我生存的能力的,因而,種棕樹能讓家居有點綠色之外,生活也不乏愜意。

9、棕竹的養殖方法:病害防治

棕竹腐芽病: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開始發病時,未展開的葉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後下垂。病菌從嫩葉基部擴大到芽的幼嫩組織,造成幼芽枯死腐爛,植株停止生長,嚴重時全株死亡。中央未展開的嫩葉基部變褐腐爛,散發出臭味。該病還危害散尾葵、魚尾葵、大王椰子、假檳榔、椰子等棕櫚科植株,為危害棕櫚科植株最嚴重的病害。

該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葉及根部,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 雨水 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濺射傳播。多雨季節及雨多日,氣溫20℃至25℃,相對濕度在90%以上,濕氣滯留時間長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平時應加強通風透光,嚴防濕氣長時間滯留葉面。發現少量病葉及時從莖桿基部剪去燒毀。如果在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輪流噴灑心葉及全株,每10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常見有葉斑病、葉枯病和霜霉病危害,可選用70%甲基

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一800倍液或用1%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劑1000-

15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10、棕竹的養殖方法:葯用價值

棕竹葉

【出處】始載於《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拼音名】ZōnɡZhú

【英文名】palm

【別名】筋頭竹、棕樹、美三

【來源】

葯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棕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d.[ChamaeropsexcdlsaThun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切碎,曬干。

【生境分布】分布於我國東南部至西南部。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通風良好的環境,耐蔭蔽,不耐寒。宜選擇濕潤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育苗栽法:春季播種,播前種子經浸種催芽,於苗床上均勻撒播。上細土2-3cm,淋水保濕。培育1年,按行株距1m0.5挖穴定植。分株繁殖法:春季,挖起母株,切分成數叢帶根的植株,按上法定植。

田間管理,新植苗稍遮蔭,定期淋水,保持土壤潮濕。每年鬆土除草3-4次,追施稀薄腐熟人畜糞水2-3次。夏季定期向植株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化學成份】葉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異牡荊素(isovitexin),甲基原薯蕷皂甙(methylprotodioscin),甲基原棕櫚皂甙B(methylproto-pb),甲基原棕竹皂甙(methylprotorhapissapo-nin)。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產後出血過多

【用法用量】內服:煅炭研末沖,3-6克。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粗棕竹的須根用於接骨。

【摘錄】《中華本草》

B. 棕竹的養殖方法,你有哪些了解呢

棕竹是棕櫚科植物,也叫矮棕竹、棕櫚竹,是一種非常耐陰的觀葉植物,擺放在客廳或者書房,既能夠凈化室內空氣,讓室內空氣清新,也能增加室內濕度,是一款「室內之寶」植物。

家庭栽培棕竹,做好以下6個方面的養護措施,棕竹終年翠綠,顏值高,更有觀賞價值。

棕竹養護方法小結:

①植株稍耐寒,能短期忍受0℃的低溫;②有較強的耐陰性,怕強光暴曬;③怕乾旱,平時保持盆土濕潤,冬季根據栽培溫度,減少澆水;④施肥時主要以稀薄的氮肥為主;⑤耐修剪,及時剪去枯枝枯葉,節省養分,促進萌發新枝;⑥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避免發生病蟲害的侵擾。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C. 棕竹的養植方法有哪些怎麼才能養的旺盛適合家裡盆栽養植嗎

棕竹是一種非常漂亮的四季常青觀葉植物,其本身就適合在家裡當作盆栽,這種盆栽的特點在於個頭精巧,且每一根竹葉竹枝都挺拔,顏色上面也是四季翠綠,形態非常的清雅美觀。在家裡養殖棕竹,需要保證適當的溫度,注意土壤、光照、澆水和施肥,定期修剪、翻盆即可。

總而言之,棕竹居家養殖是可以實現的,而且這種竹子的養護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想要將棕竹養的旺盛,只需要定期的澆水施肥,勤修剪和翻盆處理即可。

D. 棕竹怎麼養殖棕竹的繁殖方式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家養棕竹需要注意什麼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棕竹的養殖 方法 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棕竹的養殖方法
水培方法

棕櫚科棕竹屬,又名觀音竹。原產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地。

特徵

常綠叢生灌木。莖圓柱形,不分枝,有節如竹,上具褐色粗纖維質葉鞘,如棕狀。葉集生莖頂,革質,濃綠而具有光澤,掌狀深裂,裂片4~10枝。雌雄異株。

習性

喜溫暖陰濕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度, 冬季應該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溫。

繁殖

一般分株結合翻盆進行,選擇叢大株密的植株,先將植株從盆中托出,接著用利刀將株叢分成若干叢,分切時要盡量少切根系,並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後重新上盆,澆透水後置於半陰濕潤的場所,並經常向葉面噴水,待恢復生長後便可轉入正常的養護。

種在秋季種子成熟後隨采隨播於盆中,冬季移入溫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水培養護要點

1:耐陰但光照過弱時易產生黃葉,通風不良時孳生寄生蟲。

2:生長期應經常向葉面噴灑水分

水培材料的取得方法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質地比較堅硬,水培後不易爛根,但萌生新根較慢,越需要一個半月。
棕竹的形態特徵
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葉集生莖頂,掌狀,深裂幾達基部,有裂片3-12枚,長20-25厘米、寬1-2厘米;葉柄細長,約8-20厘米。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黃色,極多,單性,雌雄異株。

棕竹漿果球形,種子球形。棕竹原產我國廣東、雲南等地,日本也有。同屬植物約有20種以上,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它常繁生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和細葉棕竹之分,另外還有花葉棕竹。棕竹喜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棕竹花期4-5月。
棕竹的生態習性
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

棕竹株形小,生長緩慢,對水肥要求不十分嚴格。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

觀賞期: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作用功效:鎮痛,止血主治:用於各種外傷疼痛。用鼻衄、咯血、產後出血過多等性味歸經:淡、平。入肝、腎二經。
棕竹的病害防治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在開始發病時,未展開的葉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後下垂。病菌從嫩葉基部擴大到芽的幼嫩組織,造成幼芽枯死腐爛,植株停止生長,嚴重時全株死亡。中央未展開的嫩葉基部變褐腐爛,散發出臭味。該病還危害散尾葵、魚尾葵、大王椰子、假檳榔、椰子等棕櫚科植株,為危害棕櫚科植株最嚴重的病害。

該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葉及根部,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 雨水 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濺射傳播。多雨季節及雨多日,氣溫20℃至25℃,相對濕度在90%以上,濕氣滯留時間長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

平時應加強通風透光,嚴防濕氣長時間滯留葉面。發現少量病葉及時從莖桿基部剪去燒毀。如果在發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輪流噴灑心葉及全株,每10天一次,連續3次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常見有葉斑病、葉枯病和霜霉病危害,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一800倍液或用1%波爾多液噴灑防治。蟲害主要有介殼蟲,可用80%的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或用40%氧化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棕竹的繁殖方式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家庭 種植 多以分株繁殖為主。

播種

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因其發芽一般不整齊,故播種後覆土宜稍深。一般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其發芽率可達80%左右。當幼苗子葉長達8-10厘米時即可進行移栽。值得注意的是,移栽時須3-5株種植一叢,以利成活和生長。

分株繁殖

E. 棕竹養殖的方法

棕竹是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株形緊密秀麗、株叢挺拔、葉形清秀、葉色濃綠而有光澤,既有熱帶風韻,又有竹的瀟灑,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棕竹養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棕竹養殖的方法

棕竹又稱觀音竹、筋頭竹、棕櫚竹、矮棕竹,為棕櫚科,棕竹屬常綠觀葉植物。棕竹為叢生灌木,莖干直立,高1-3米。莖纖細如手指,不分枝,有葉節,包以有褐色網狀纖維的葉鞘。棕竹喜溫暖潮濕、半陰及通風良好的環境,畏烈日,稍耐寒可耐0℃左右低溫。

棕竹原產我國廣東、雲南等地,常繁生山坡、溝旁陰蔽潮濕的灌木叢中,栽培的有大葉、中葉和細葉棕竹之分,另外還有花葉棕竹。棕竹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

棕竹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不耐積水,極耐陰,夏季炎熱光照強時,應適當遮蔭。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要求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不耐瘠薄和鹽鹼,要求較高的土壤濕度和空氣溫度。盆栽時,用一般園土加少量基肥即可。

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適當減少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

生長季節要保持土壤濕潤,或直接栽入不漏水的盆,保持盆中有5厘米左右深的水,可免去天天澆水的麻煩。棕竹對光線適應范圍較寬,全日照或半陰處都可良好生長,但夏季放半陰處對其生長更有利,可保持葉片嫩綠不老。

5-6月開花後,不可淋雨,雨天要將盆株及時搬入室內,9-10月結果。一般地栽較盆栽容易結果,所以常把地栽結果的移種至盆中,放置室內供觀賞。10月上旬寒露節前移入室內後,可放在早晚能見直射光的地方。

1、繁殖

棕竹可用播種和分株養殖,家庭種植多以分株養殖為主。播種以疏鬆透水土壤為基質,一般用腐葉土與河沙等混合。種子播種前可用溫湯浸種(30-35℃溫水浸兩天)處理,種子開始萌動時再行播種。棕竹分株養殖一般常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將原來萌發多的枝叢用利刀分切數叢,分切時盡量少傷根,不傷芽,使每株叢含8-10株以上。分株上盆後置於半陰處,保持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免葉片枯黃。待萌發新枝後再移至向陽處養護,然後進行正常管理。

2、土壤

棕竹盆景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混合配製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盆栽用土以含大量腐殖質的沙質壤土為最適合,培養土可用園土6份、腐葉土4份混合使用,用燒泥盆栽種。

3、光照

棕竹為南方植物,宜放置於溫暖、濕潤、通風和較庇蔭的場所。平時養護關鍵是不可讓陽光直射,否則會造成莖葉枯黃,應將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樹下、有遮陰陽台及走廊里。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

4、溫度

棕竹性喜半陰、稍濕潤和通風的環境,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北方的嚴寒霜凍,該地區只能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越冬,室溫保持不低於5℃,即可安全越冬。適宜溫度10~30℃,氣溫高於34攝氏度時,葉片常會焦邊,生長停滯,越冬溫度不低於5℃,株形小,生長緩慢。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凍害,可移至室內過冬,既可以免受凍害,又可以作為廳堂、客室擺設。露地栽種過冬可以雍土防寒,來春剪去老葉,仍可以萌發出新葉。

5、澆水

夏季氣溫高、土易干,要早晚澆水,並噴葉面水。春秋季節澆水不宜太勤,只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稍帶干)即可,冬季要控制澆水。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但也不可積水,棕竹容易爛根,最怕積水。夏季要早晚澆水,並噴葉面水。

6、施肥

春秋季節每隔3-4星期,施以20%-30%腐熟人糞尿或餅肥水,可使植株生長健壯,葉片青綠。在春夏生長期間,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餅肥水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使其葉色翠綠。旺盛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為控制高度,5月份可澆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長過高。

7、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簡單,主要剪去其枯黃葉及病葉,如層次太密,也可進行疏剪。

8、翻盆

每隔2年翻盆一次,對新生的植株,可進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時間宜在春季3~4月進行。要換去1b2以上舊土,培以疏鬆的腐殖土。

9、病蟲害

棕竹生長要求通風良好的環境,如通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及時人工刮除,並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意通風透氣,及時修剪枯枝敗葉。棕竹病蟲害較少,主要有介殼蟲,經常施以少量硫酸亞鐵溶液,可防止葉片黃化。

棕竹的養殖技巧

棕竹別名觀音竹、筋頭竹。性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半陰的環境,不耐寒,最低室溫應保持在5℃以上。忌強烈陽光直射,不耐乾旱。在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棕竹繁殖方法用分株法為好,在每年春季換盆時進行。

棕竹栽培訣竅:用結合換盆分株後的幼苗帶根進行盆栽。盆土用腐葉土與河沙等量混均配製,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左右珍珠岩混均配製。栽植後,澆透水,置蔽蔭、溫暖和稍潮濕、通風處。生長期間澆水要掌握“干則澆,澆則透”、“寧濕不幹”的原則。春秋季節每天應澆水1次,澆水要透。夏季炎熱天氣,除增加澆水次數外,同時每天向葉面進行1~2次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入秋後逐漸減少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冬天也要隔一定時間向葉面噴水。如果盆土長期積水,易引起爛根,葉片發黃直至整株死亡。

如果盆土乾燥持續3~4天,葉片頂端就會變茶色而枯萎。每月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液肥中宜加入硫酸亞鐵,或施腐熟稀薄的豆餅水。氮肥不可施得太多,否則葉片上的花紋容易退色。棕竹喜半陰,夏季宜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若放在室外養護,必須遮蔭,避免強陽光直曬,否則葉片會發黃,葉尖會灼傷。1O月下旬應移入室內向陽處,最低室溫保持在5℃以上。入室後要逐步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但每隔5-7天要用溫水噴洗1次枝葉,以保持葉色青翠光亮。

F. 棕竹的養殖方法,都有哪些

棕竹的種植方式

1.土壤層配備:棕竹盆栽可以用腐殖土.培養土.河砂相等混和配置做為栽培基質,栽種時能加適當底肥。盆栽植物培養土以含很多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為最合適,塑造土可以用培養土6份.腐殖土4份混合應用,用燒泥盆栽植物種。

6.剪修翻盆:棕竹的剪修非常簡單,關鍵剪去其發黃葉及病葉,如層級過密,也可開展疏剪。每過2年翻盆一次,對新生兒的主莖,可開展纖插種植或再次合理布局。翻盆時間宜在春天3~4月開展。得換去1B2之上舊土,培以鬆散的腐殖土。

7.害蟲預防:棕竹生長規定通風優良的自然環境,如通風欠佳易產生芽蟲。若小量產生,應立即人力剃除,並且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預防,與此同時留意通風透氣性,立即剪修枯枝敗葉。棕竹病害較少,關鍵有蚜蟲,常常施加小量硫酸鋁水溶液,可避免葉片失綠。

G. 棕竹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土壤要求

種植棕竹的土壤可以選擇腐葉土+園土+河沙,均勻混合。種植時在土壤中加入適量的基肥,花盆採用燒泥盆即可。

光照要求

棕竹是南方植物,應該放在溫暖濕潤、通風、蔽蔭的環境中養護。在平日里,不要讓陽光直射,否則會造成葉片發黃,應將花盆放在樹蔭下。棕竹本來就生長緩慢,尤其是夏季陽光強烈時,遮陰度在50%以上。

修剪和翻盆

棕竹的修剪很簡單,主要就是將枯黃的葉片剪掉,使得各枝條間有層次感。

每兩年換盆一次,對於新生的植株可以適當的分株。翻盆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4月,換掉一部分的舊土,消毒後栽種。

注意事項

棕竹生長期應該經常在植物的葉片上噴灑水分,適合盆栽。

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數要多。以有機肥為主,微量肥料作為輔助。

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澆水時記得從棕竹的生長點往下淋,讓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內濕度。

閱讀全文

與棕竹種植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