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工業企業稅金計算方法

工業企業稅金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07:34:53

『壹』 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應該如何計算

不同企業類型的稅率也是有差別的,以下一稅通通過以下兩個例子教大家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

一般企業(25%)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超過100人,資產總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超過80人,資產總額超過1000萬元。

小型微利企業(10%)

(一)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

(二)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怎麼算?

應納稅所得額有兩種計算方法,一是直接法,二是間接法。

1、直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2、間接計演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貳』 企業稅收是怎麼計算的

企業主要交的稅費:

1、營業稅=服務業收入*稅率為5%(適合有服務業的企業)(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3%(適合小規模納稅人)(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17%-進貨金額(不含稅)*17%(適合一般納稅人)(月報);

2、應納城建稅=應納增值稅+營業稅*7%(月報);

3、應納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3%(月報);

4、堤圍防護費:營業收入*0.1%(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應納地方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2%((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5、所得稅=利潤總額*稅率為25%(季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6、個人所得稅(月報);實行代扣代繳,不管工資薪金是否超過2000元都要實行全員全額申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叄』 工業企業在計算產品成本時,稅金怎麼計算

工業企業在計算產品成本時,稅金的計算,應該產品的基本成本扣除含稅部分,再加上全部其他成本和利潤,最後的總額按增值稅計算,其公式如下:

Xv=[X/(1+V%)+C+P]*V%

其中:

Xv--產品稅金

X--產品基本成本

V%--稅率,目前我國增值稅稅率為17%

C--Cost,其他成本

P--Profit,利潤。

2、「先進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庫存中不同的批次計算,出庫的順序以出庫的商品先出庫。如果使用的是先進先出、後進先出,你可以在庫存狀況表中通過批次詳情來查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後進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庫存中不同的批次計算,出庫的順序以後入庫的商品先出庫。

4、「個別計價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就進庫時的實際成本計算。

系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確定,一旦開始使用,不允許再修改。

『肆』 工業企業增值稅如何核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舉個例子吧:A企業6月購入10件商品,每件10萬,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價款100萬,增值稅17萬,10月,該批商品全部出售,每件12萬,售價120萬,增值稅20.4萬,會計處理如下
6月購進商品時:
借:庫存商品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貸:銀行存款 117
10月出售商品時:
借:銀行存款 140.4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
同時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當期應交的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20.4-17=3.4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已交稅金) 3.4
貸:銀行存款 3.4

『伍』 公司納稅怎麼算

企業繳納的主要稅費:
1、營業稅=服務業收入*稅率5%(適用於服務業企業)(月報);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3%(適合小規模納稅人)(月報);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17%-采購金額(不含稅)*17%(適用於一般納稅人)(月報);
2、應交城建稅=應交增值稅+營業稅*7%(月報);
3、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稅*3%(月報);
4、堤圍防護費:營業收入*0.1%(各地徵收標准不同,部分地區不一樣)(月報);地方應交教育費附加=應交增值稅+營業稅*2%(徵收標准因地而異,部分地區不一樣)(月報);
5、所得稅=利潤總額*稅率為25%(季報);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性、禁止性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工業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員不超過100人,總資產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員不超過3億 80人以上,總資產不超過1000萬元)。
6、個人所得稅(月報);它應該被扣留和匯出。不論工資是否超過2000元,全員上報。應交個人所得稅(個人按工資、薪金計算繳納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為月收入減去免稅的「五險一金」等應納稅項目後的余額。個人承擔,然後減去允許扣除的2000元。個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適用於工資薪金所得)系列月應稅所得稅率(%)速算扣除。不超過 500 元 50,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25,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125,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375,20000-40000 元的部分 251375,超過 40000 至 60000 元的部分 303375, 60000-80000 元的部分 356375,8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 4010375,超過 100000 元的部分 4515375(註:本表所稱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月收入扣除2000元費用後的余額或者依照本法第六條規定扣除附加費用後的余額。)
7、印花稅(月報,各地要求不同,或發生時購買);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具、領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均為印花稅納稅人,應當按照印花稅的規定繳納印花稅。
拓展資料:
相關法律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已經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如果企業偷稅漏稅,此時就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可能需要被罰款。 企業稅金的計算根據企業的經營狀況確定,應繳納的稅金包括營業稅、印花稅和其他稅種。

『陸』 注冊公司:稅法稅種計算公式大全

各種稅的計算公式
一、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此處稅率為17%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2、進口貨物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二、消費稅
1、一般情況: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三、關稅
1、從價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適用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
3、復合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月預繳額=月應納稅所得額×25%
月應納稅所得額=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
五、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稿酬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1—30%)
3、其他各項所得: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
六、其他稅收
1、城鎮土地使用稅
年應納稅額=計稅土地面積(平方米)×使用稅率
2、房地產稅
年應納稅額=應稅房產原值×(1—扣除比例)×1.2%
或年應納稅額=租金收入×12%
3、資源稅
年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
4、土地增值稅
增值稅=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扣除項目
應納稅額=∑(每級距的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
5、契稅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一、增值稅計算方法
1、直接計稅法
應納增值稅額:=增值額×增值稅稅率
增值額=工資+利息+租金+利潤+其他增值項目-貨物銷售額的全值-法定扣除項目購入貨物金額
2、間接計稅法
扣除稅額=扣除項目的扣除金額×扣除稅率
(1)購進扣稅法
扣除稅額=本期購入扣除項目金額×扣除稅率+已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稅額
(2)實耗扣稅法
扣除稅額=本期實際耗用扣除項目金額×扣除稅率+已由受託方代收代交的稅額
二、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
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1、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2、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收入(1+增值稅徵收率)
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額
進口貨物應納增值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免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消費稅額
1、從價定率的計算
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銷售額×稅率
(1)、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2)、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3)、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率)
(4)、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應納消費稅稅額
(5)、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2、從量定額的計算
實行從量定額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銷售數量×單位數額
企業所得稅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1、工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公式
工業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收入-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其他銷售稅金及附加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期初在產品自製半成品成本余額+本期產品成本會計-期末在產品自製半成品成本余額
本期產品成本會計=材料+工資+製造費用
2、商品流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主營業務利潤=商品銷售利潤+代購代銷收入
商品銷售利潤=商品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商品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折扣與折讓
3、飲服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利潤=經營利潤+附營業務收入-附營業務成本
經營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成本=期初庫存材料、半成品產成(商)品盤存余額+本期購進材料、商品金額金額-期末庫存材料、半成品、產成(商)品盤存余額
個人所得稅額
1、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水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每月收入額-80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所得額-速算扣除數)/(1-稅率)
2、個體工商戶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將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換算成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12/當月累計經營月份數
(2)計算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全年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計算當月累計應納所得稅額
當月應納所得稅額=全年應納所得稅額×當月累計經營月份數/12
(4)計算本月應納所得稅額
本月應納所得稅額=當月累計應納所得稅額-累計已繳所得稅額
3、稿酬所得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1-30%)
=應納稅所得額×20%×70%
4、勞務報酬所得
(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時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2)一次收入20000~50000時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應納稅所得額×20%×50%
=應納稅所得額×(20%+10%)
(3)一次收入超過50000時
應納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應納稅所得額×20%×100%
=應納稅所得額×(20%+20%)
5、財產轉讓
財產轉讓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稅所得額=轉讓財產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7、境外個人所得稅款扣除限額
境外個人所得稅稅款扣除限額=境內、境外所得按稅法計算的應納稅總額×來源於某外國的所得額/境內、外所得總額
8、支付給扣繳義務人手續費的計算
手續費金額=扣繳的個人所得稅額×2%
土地增值稅額
1、一般計算方法
應納稅總額=∑各級距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
某級距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
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額×100%/扣除項目金額
土地增值額=轉讓房地產收入-扣除項目金額
2、簡便計稅方法
(1)土地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金額50%的
應納稅額=土地增值額×30%
(2)土地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
應納稅額=土地增值額×40%-扣除項目金額×0.05
(3)土地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
應納稅額=土地增值額×50%-扣除項目金額×0.15
(4)土地增值額超過項目金額200%
應納稅額=土地增值額×60%-扣除項目金額×0.35
城市建設維護稅
應納城市維護建設稅額=(產品銷售收入額+營業收入額+其他經營收入額)×地區適用稅率
應補交稅額=實際營業收入額×地區適用稅率-已納稅額
應退稅額=已交稅額-核實後的應納稅額
資源稅額
應納稅額=課稅數量×單位稅額
車船稅
1、乘人車、二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畜力車、人力車、自行車等車輛的年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年應納稅額=車輛擁有量×適用的年稅額
2、載貨車年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年應納稅額=載貨汽車凈噸位×適用的年稅額
3、客貨兩用的車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年應納稅額=載人部分年應納稅額+載貨部分年應納稅額
載人部分年應納稅額=載人車適用年稅額×50%
載貨部分年應納稅額=載貨部分的凈噸位數×適用的年稅額
4、機動船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機動船年應納稅額=機動船的凈噸位×適用的年稅額
5、非機動船應納稅額=非機動船的載重噸位×適用的年稅額
6、新購買的車輛按購期年內的余月數比例徵收車船稅,其計算公式為:
新購買車船應納車船稅額=各種車船的噸位(或輛數)×購進起始月至征期終了的余月數/征期月數
補交本期漏報漏繳稅額=漏報漏繳車船稅的數量(或凈噸位、載重噸位)×適用稅額/按規定繳庫的次數
補交本期少交的稅款=[應繳車船稅的數量(或凈噸位、載重噸位)×適用稅額/按規定繳庫的次數]-已繳稅款
退還誤交的稅款=已繳的誤交稅款
退還應計算錯誤而多交的稅款=已入庫的稅款-重新核實後的應納稅額
房產稅額年應納房產稅稅額=房產評估值×稅率
月應納房產稅稅額=年應納房產稅額/12
季應納房產稅稅額=年應納房產稅額/4
土地使用稅額
年應納土地使用稅稅額=使用土地的平方米總數×每平方米土地年稅額
月或季應納土地使用稅稅額=年應納土地使用稅額/12(或)4
印花稅額
1、購銷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購銷金額×3/1000
2、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收取的費用×5/10000
3、加工承攬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加工及承攬收入×5/10000
4、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承包金額×3/10000
5、財產租賃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租賃金額×1/1000
6、倉儲保管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倉儲保管費用×1/1000
7、借款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借款金額×0.5/10000
8、財產保險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保險費收入×1/1000
9、產權轉移書據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書據所載金額×6/10000
10、技術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合同所載金額×3/10000
11、貨物運輸合同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應納稅額=運輸費用×5/10000
12、營業賬簿應納印花稅的計算
(1)記載資金賬簿應納印花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固定資產原值年初數-上年已計算繳納印花稅固定資產原值)+(自有流動資金年初數-上年已計算繳納印花稅自有流動資金總額)]×5/10000
(2)其他賬簿應納稅額的計算。其公式為:
應納稅額=證照件數×5
關稅
1、進口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其公式為:
應納關稅稅額=完稅價格×進口稅率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運輸費、保險費等
=國內批發價/【1+進口稅率+費用和利潤率(20%)】
2、出口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其公式為:
出口關稅應納稅額=完稅價格×出口稅率
完稅價格=離岸價格/(1+出口稅率)

『柒』 工業企業統計報表中的稅金總額怎麼計算

全年納稅的總額包括企業全年所納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房產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教育費附加、提圍防護費。也就是應交稅金科目和其他應交款科目和管理費用的二級科目稅金的借方金額的總和。

從財務報表的現金流量表中,可看到支付的各項稅費累計數,該數據為報表期的納稅總額。

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反映的是至報表日當年所支付的所有稅款,也即支付的稅款總額。按權責發生制,這個並不是按稅款所屬期的納稅總額。

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總額,減去資產負債表中應交稅費的減少(或加上增加),才是當期的納稅總額。

需要注意的是,現金流量表並不會按稅種列示明細,所以如果需要查看各稅種納稅總額,還需要查閱統計賬本。

(7)工業企業稅金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填報這些指標時,由於企業財務報表中沒有我們所需要的相對應的「本年應交增值稅」指標,而需要利用財務數據加工計算取得。因此,需要進一步明確統計與財務在此指標上的區別。

增值稅是以增值額為課稅對象,以不含稅的銷售額或營業額為計稅依據,同時實行稅款抵扣的計稅方式。現行的增值稅制度根據納稅人年銷售額的大小和會計核算水平劃分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納稅人的認定有具體的標准,一般納稅人應辦理認定手續),因此,兩種納稅人有不同的填報方法。

小規模納稅人的填報方法 按現行稅法規定,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實行簡易辦法計算應納稅額。其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徵收率,現行的徵收率為6%。

由於小規模納稅人計算應納稅額時,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又沒有出口退稅的問題,所以小規模納稅人在填此表時,本年進項稅額、本年銷項稅額均為零。

閱讀全文

與工業企業稅金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