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靜脈輸液的進針方法
在你見到回血後就把角度調低或平行進針。
⑵ 靜脈注射的具體步驟
(1)用途
葯液直接注入於靜脈內,隨血液而分布全身,可迅速發生葯效;由於其排泄也快,因而在體內的作用時間較短;能容納大量的葯液,並可耐受(被血液稀釋)刺激性較強的葯液(如氯化鈣、水合氯醛等)。主要用於大量的補液、輸血;注入急需奏效的葯物(如急救強心等);注射刺激性較強的葯物等。
(2)用具
少量注射時可用較大的(50~100毫升)注射器,大量輸液時則應用輸液瓶(500毫升)和一次性輸液膠管。
(3)靜脈注射的部位及方法
依動物種類而不同。
①牛、羊的靜脈注射
多在頸靜脈實施,個別情況也可利用耳靜脈注射;羊多用頸靜脈。
由於牛的皮膚較厚,所以刺入時,應用力並突然刺入。其方法是: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壓迫頸靜脈的下方,使頸靜脈怒張;明確刺入部位,右手持針頭對准該部後,以腕力使針頭近似垂直地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見有血液流出後,將針頭順入血管1~2厘米,接連注射器或輸液膠管,即可注入葯液。
②豬的靜脈注射
常用耳靜脈或前腔靜脈(圖1-6)。
圖1-6豬的耳靜脈注射
A.耳靜脈注射法
將豬站立或橫卧保定,耳靜脈局部按常規消毒處理。
一人用手指捏壓耳根部靜脈處或用膠帶於耳根部結扎,使靜脈充盈、怒張(或用酒精棉反復於局部塗擦以引起其充血);術者用左手把持豬耳,將其托平並使注射部位稍高;右手持連接針頭的注射器,沿耳靜脈管使針頭與皮膚呈30°~45°角,刺入皮膚及血管內,輕輕抽活塞手柄如見回血即為已刺入血管,再將注射器放平並沿血管稍向前伸入;解除結扎膠帶或撤去壓迫靜脈的手指,術者用左手拇指壓住注射針頭。另手徐徐推進葯液,注完為止。
B.前腔靜腔注射法
可應用於大量的補液或采血(圖1-7、圖1-8)。
圖1-7豬站立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
圖1-8豬仰卧保定時前腔靜脈注射
注射部位在第1肋骨與胸骨柄結合處的直前。由於左側靠近膈神經而易損傷,故多於右側進行注射。針頭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並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豬體大小而定,一般在2~6厘米,依此而選用適宜的16~20號針頭。注射時,豬可取仰卧保定或站立保定。
站立保定時,針頭刺入部位在右側由耳根至胸骨柄的連線上,距胸骨端1~3厘米;稍斜向中央並刺向第一肋骨間胸腔入口處,邊刺入邊回血,見有回血即標志已刺入並可注入葯液。
豬取仰卧保定時,可見其胸骨柄向前突出並於兩側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處的直前、側方各見一個明顯的凹陷窩。用手指沿胸骨柄兩側觸診時更感明顯,多在右側凹陷處進行穿刺注射。仰卧保定並固定其前肢及頭部,局部消毒後,術者持接有針頭的注射器,由右側沿第1肋骨與胸骨接合部前側方的凹陷處刺入,並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邊刺邊回血,見回血後即可徐徐注入葯液;注完後拔出針頭,局部按常規消毒處理。
③馬的靜脈注射
多在頸靜脈實施,特殊情況下可在胸外靜脈進行。
頸靜脈注射多在頸上及頸中1/3部的交界處進行。柱欄保定,使馬頸部稍前伸並稍偏向對側,局部進行剪毛、消毒。術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與中指)在注射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壓迫靜脈管,使之充盈、怒張。右手持注射針頭,沿頸靜脈使與皮膚呈45°角,迅速刺入皮膚及血管內。見有血液流出後,即證明已刺入;使針頭後端靠近皮膚,以減小其間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將針頭再伸入血管內1~2厘米,撒開壓迫靜脈的左手,排除注射器內的氣泡,連接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並用夾子將膠管近端固定於頸部毛、皮上,徐徐注入葯液。注完後,以酒精棉球壓迫局部並拔出針頭,再以5%碘酊進行局部消毒。
④犬、貓的靜脈注射
犬多在後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或前肢正中靜脈實施。貓多用後肢內側面大隱靜脈。
A.後肢外側面小隱靜脈注射法(圖1-9)
圖1-9犬後肢外側小隱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在後肢脛部下1/3的外側淺表皮下。由助手將犬側卧保定,局部剪毛、消毒。用膠皮帶綁犬股部,或由助手用手緊握股部,即可明顯見到此靜脈。右手持連有膠管的針頭,將針頭向血管旁的皮下先刺入。而後與血管平行刺入靜脈,接上注射器回抽。如見回血,將針尖順血管腔再刺進少許,撤去靜脈近心端的壓迫,然後注射者一手固定針頭,一手徐徐將葯液注入靜脈。B.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圖1-10)
圖1-10犬前肢正中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比後肢小隱靜脈還粗一些,而且比較容易固定,因此一般靜脈注射或取血時常用此靜脈。注射方法同前述的後肢小隱靜脈注射法。
C.貓後肢內側面大隱靜脈注射法
此靜脈在後肢膝部內側淺表的皮下。助手將貓背卧後固定,伸展後肢向外拉直,暴露腹股溝,在腹股溝三角區附近,先用左手中指、食指探摸股動脈跳動部位,在其下方剪毛消毒;然後右手取連有51/2號針頭的注射器,針頭由跳動的股動脈下方直接刺入大隱靜脈管內。注射方法同狗的後肢小隱靜脈注射法。
(4)靜脈注射的注意事項
①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對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應嚴格消毒。
②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脈管,明確注射部位,防止亂扎,以免局部血腫。
③要注意檢查針頭是否通順,當反復穿刺時,針頭常被血凝塊堵塞,應隨時更換。
④針頭刺入靜脈後,要再順入1~2厘米,並使之固定。
⑤注入葯液前應排凈注射器或輸液膠管中的氣泡。
⑥要注意檢查葯品的質量,防止有雜質、沉澱;混合注入多種葯液時注意配伍禁忌;油劑不能做靜脈注射。
⑦靜脈注射量大時,速度不宜過快;葯液溫度,要接近於體溫;葯液的濃度以接近等滲為宜;注意心臟功能,尤其是在注射含鉀、鈣等葯液時,更要緩慢注射,同時注意觀察動物的反應。
⑧靜脈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動物表現,如有騷動不安、出汗、氣喘、肌肉戰栗等現象時應及時停止;當發現注射局部明顯腫脹時,應檢查回血,如針頭已滑出血管外,則應整順或重新刺入。
⑨若靜脈注射時葯液外漏,可根據不同的葯液,採取相應的措施處理:
A.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外漏的葯液。
B.如為等滲溶液,不需處理。如為高滲鹽溶液,則應向腫脹局部及周圍注入適量的滅菌蒸餾水,以稀釋之。
C.如為刺激性強或有腐蝕性的葯液,則應向其周圍組織內,注入生理鹽水;如為氯化鈣溶液可注入10摩爾/升硫酸鈉溶液或10%硫代硫酸鈉溶液10~20毫升,使氯化鈣變為無刺激性的硫酸鈣和氯化鈉。
⑩局部可用5%~10%硫酸鎂溶液進行溫敷,以緩解疼痛;如為大量葯液外漏,應作早期切開,並用高滲硫酸鎂溶液引流。
⑶ 靜脈輸液的方法和進針方式。
進針後有回血說明你扎進血管了,可不一會就會腫說明你又把血管挑破了。
說明你進針是正確的,但進針後何時停止,固定時如何不讓針頭滑動是有問題的,你需要在這兩個方面加強練習
⑷ 靜脈穿刺怎麼進針
1-臨床上,對於靜脈進針的要求是這樣子的(不說消毒等):先直進(入真皮)後斜進(入靜脈),因為斜進入靜脈可使靜脈的創口有一個"斜型創口",不容易出現鼓包,在撥針後由有斜面,靜脈創口之間的連接會長一些,容易恢復;
2-有經驗的醫生或護士是這樣進針的:
(1)找准靜脈位置,從旁邊直入穿過真皮層,減少在真皮的時間(因為真皮層的神經最多,痛感也大),穿過真皮後放斜(即總體操作上直入的時間是很短的,大都數時間仍保持斜角操作),到達靜脈位置後斜插入,這樣不但可以在針刺時一直看到靜脈的位置,也容易感覺到刺進後的"空感",
(2)如果第一次穿入血管後,發現未進入,應該退一下針(到真皮下),再刺一次(因為在真皮下,來回刺是不會感覺到痛的,但如果是在真皮中來回刺是很痛的,這一點很重要),
(3)很多的操作都需要有很好的手感,有些人在手感方面很有天賦,但有些人需要在長期訓練後才會有的,建議你可以在不上班時找一個針頭進行感覺訓練,我以前在大學中看到老師會有這樣的訓練,其中包括醫學生的訓練,但現在好象不多了,但你可以加強一下,方法為:找一個包裝盒的紙皮(有空的那種),用水略為泡一下,然後用針頭進行訓練,包裝盒紙有空處,可以感覺到進入靜脈的操作感
⑸ 打針的技巧 靜脈輸液 月詳細越好
左手綳緊穿刺部位下端皮膚,右手持頭皮針針翼,針頭斜面朝上,進針(與皮膚呈20°)。這里告訴你選擇血管的技巧:
1、老年人:手、足背靜脈輸液法。年老體弱及患多種慢性病患者手足靜脈較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彈性差、血管缺少組織支持活動度較大,穿刺困難。因此,穿刺前要仔細了解血管特點或生理異常,必須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淺和粗細。根據手足末梢神經對疼痛刺激較敏感特點,進針應採用快、穩、准及寧淺勿深法逐漸進針,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進針前比一下針體與血管長度以決定進針長短;穿刺時患者不用握拳,採用自然放鬆法,自然放鬆法明顯優於握拳法,具有進針快、回血快、一針見血率高的優點,明顯減輕進針疼痛感。靜脈輸液中應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綳緊皮膚固定血管下端以減少血管滑動,如部位難以穿刺成功者,可選擇手足背下1/2至指處的血管進行逆行穿刺。
2、小兒頭皮——靜脈逆行輸液法。通常小兒頭皮靜脈輸液多採用向心端逆行靜脈穿刺,但長期輸液患兒因血管破壞較多,短時間不能恢復,如再用穿刺過的血管輸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內壓力增大,液體可通過原針眼向組織間隙滲透造成局部腫脹,有些葯物如滲到皮下可導致組織壞死,給患兒帶來不應有的痛苦。因小兒頭皮靜脈呈網狀分流且無靜脈瓣,逆行輸液速度不會減慢。
⑹ 靜脈輸液進針技巧
1、選擇血管宜「先遠後近,先淺後深,先細後粗,先手後足,先難後易」,
2、進針應採用快穩准及寧淺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
3、對血管粗而明顯易固定者,應以45°角正面或旁側先進針頭斜面再20°進血管;對皮下脂肪少靜脈易滑動者,要左手拉緊皮膚以固定血管,以30°角從血管正面快速進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即可。這樣的輸液方式使進針速度增加,疼痛感減少
⑺ 靜脈輸液進針技巧
不要急 多打就好了 不過我們獸醫打針就沒你們考慮那麼多了 呵呵 輸液的時候 幫過我打針 那些狗都基本上不動
⑻ 如何靜脈注射
[用物]注射盤、無菌乾燥lo一50ml注射器及針頭,注射葯液。 [方法]大致與靜脈采血術相同。進針後見回血即松開止血帶,緩慢注入葯液。在注射過程中,要試抽回血,以檢查針頭是否仍在靜脈內。 [注意點] 1、注射前應檢查注射器、針頭及核對患者姓名及葯液。 2、注射前應先排盡空氣,如有多數小氣泡附著針筒壁時,可抽入空氣0.5m1,轉動注射器,使小氣泡並成大氣泡,然後推動活塞,將其全部驅出。 3、穿刺時務必沉著掌握進針角度與方向、以免穿破靜脈而致血腫,如果不慎穿破靜脈,應立即拔出針頭,按壓局部,另選其他靜脈穿刺。 4、注意掌握不同患者的靜脈穿刺法,如肥胖患者,靜脈較深且固定,摸准後再行穿刺;消瘦患者靜脈較滑,穿刺時須固定靜脈的上下端;水腫患者可按靜脈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壓迫局部,暫時驅散皮下水分,顯露靜脈後再穿刺;脫水患者可局部熱敷、按摩,使血管擴張顯露後再穿刺。 5、避免將葯液注射於血管外。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葯物,可先行引導注射(即另備一副盛有生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針頭,注射時先作穿刺,並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取下針筒,調換另一抽有葯液的針筒進行推葯)。如有外溢,應即停止注射,並行局部注射生理鹽水或其他稀釋葯液,外敷金黃散,防止組織壞死;同時報告醫師。 6、注射葯液速度應按葯性分別處理。 7、需長期反復作靜脈注射的患者,應注意保護靜脈,有計劃地由小到大、由遠端到近端的次序選定注射部位。如有靜脈炎現象,不可再在該部位注射,應予熱敷、理療或外敷消炎葯等治療措施。 8、注射完畢,隨拉開注射器活塞,浸泡於消毒液中。
⑼ 靜脈注射的操作步驟
靜脈注射的操作步驟
鋪無菌盤,核對注射單與醫囑,按醫囑准備葯液,並嚴格查對;
將安瓿尖端的葯液彈至體部,用75%乙醇棉簽消毒頸部及砂輪後,在安瓿頸部劃一鋸痕,重新消毒,取無菌紗布拭去細屑,折斷安瓿;
檢查一次性注射器後打開,接針頭、試通暢,抽吸葯液,套上針頭套放於無菌盤內,空安瓿置於空針旁
推車攜用物至床旁,核對患者床號、姓名,說明,解釋以取得合作;
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在穿刺部位下墊治療巾,扎止血帶,選血管,松止血帶;
用0.5%碘伏消毒2 次(或2%碘酊消毒1 次, 75%乙醇棉簽脫碘2 次),消毒直徑>125px;
在穿刺點上方5-175px 處扎止血帶,囑其握拳;
再次核對葯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排盡注射器內空氣;
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15-30°角自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滑行刺入靜脈,見回血,再進針少許;
松開止血帶,囑患者松拳,固定針栓(如為頭皮針,應用膠布固定針柄);
4
緩慢注入葯液(操作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及時溝通轉移患者注意力);
注射畢,將無菌棉簽置於穿刺點上方,迅速拔針,按壓片刻或囑患者屈肘至不出血為止;
再次核對,觀察用葯後反應;
5
整理床單位,協助患者取舒適卧位,向患者解釋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有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告訴醫護人員,感謝患者的配合;
分類清理用物,初步消毒處理、洗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