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泵的功率怎麼算
水泵軸功率=流量×揚程×介質密度÷3600÷泵效率
=50x20x9810÷3600÷(0.8x0.97)=3511瓦
實際使用時,只能按標牌所注揚程和流量的80%~90%估算,水泵配套動力的選擇,可按標牌上註明的功率選擇,為了使水泵啟動迅速和使用安全,動力機的功率也可略大於水泵所需功率,一般高出10%左右為宜;如果已有動力,選購水泵時,則可按動力機的功率選購與之相配套的水泵。
(1)卧式泵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國內一般的供水加壓站通常採用的是離心泵,離心泵具有結構簡單、輸液無脈動、流量調節簡單等優點。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首先選取離心泵的類別,進行如下考慮。
(1)根據介質特性決定選取哪種特性泵。如清水泵、耐腐蝕泵,或化工流程泵和雜質泵等。介質為劇毒、貴重或有放射性等不準許泄露物質時,應考慮選用無泄漏泵(如屏蔽泵、磁力泵等)或帶有泄露收集泄露報警裝置的雙端面機械密封。如介質為液化烴等易揮發液體應選用低汽蝕餘量蹦,如筒型泵。
(2)根據現場安裝條件選擇卧式泵、立式泵(含液下泵管道泵)。
(3)根據流量大小選用單吸泵、雙吸泵、或小流量離心泵。
(4)根據揚程高低選用單級泵、多級泵,或高速離心泵等。
⑵ 宏力水泵自平衡卧式多級泵的最大揚程是多少
自平衡卧式多級泵的最大揚程是多少,可根據以下計算得出。
1. 流量
水泵的流量又稱為輸水量,它是指水泵在單位時間內輸送水的數量。以符號Q來表示,其單位為升/秒、立方米/秒、立方米/小時。
2. 揚程
水泵的揚程是指水泵能夠揚水的高度,通常以符號H來表示,其單位為米。離心泵的揚程以葉輪中心線為基準,分由兩部分組成。從水泵葉輪中心線至水源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吸上來的高度,叫做吸水揚程,簡稱吸程;從水泵葉輪中心線至出水池水面的垂直高度,即水泵能把水壓上去的高度,叫做壓水揚程,簡稱壓程。即水泵揚程= 吸水揚程 + 壓水揚程 應當指出,銘牌上標示的揚程是指水泵本身所能產生的揚程,它不含管道水流受摩擦阻力而引起的損失揚程。在選用水泵時,注意不可忽略。否則,將會抽不上水來。
3. 功率
在單位時間內,機器所做功的大小叫做功率。通常用符號N來表示。常用的單位有:公斤·米/秒、千瓦、馬力。通常電動機的功率單位用千瓦表示;柴油機或汽油機的功率單位用馬力表示。動力機傳給水泵軸的功率,稱為軸功率,可以理解為水泵的輸入功率,通常講水泵功率就是指軸功率。
由於軸承和填料的摩擦阻力;葉輪旋轉時與水的摩擦;泵內水流的漩渦、間隙迴流、進出、口沖擊等原因。必然消耗了一部分功率,所以水泵不可能將動力機輸入的功率完全變為有效功率,其中定有功率損失,也就是說,水泵的有效功率與泵內損失功率之和為水泵的軸功率。
一、泵的揚程估算
水泵的揚程與功率大小沒有關系,與水泵葉輪的直徑大小和葉輪的級數有關,同樣功率的水泵有可能揚程上百米,但流量可能只有幾方,也可能揚程只有幾米,但是流量可能上百方。總的規律是同樣功率下,揚程高的流量少,揚程低的流量大,沒有標准計算公式來確定揚程,與你的使用條件和出廠的水泵型號來確定。
可以按泵出口壓力表來推算即可,如泵出口是1MPa(10kg/cm2)那揚程大約是100米,但是還要考慮吸入壓力的影響。
對離心泵來說,它有三個揚程:實際吸水揚程、實際壓水揚程和實際揚程,在沒指明的情況下,一般認為揚程是指兩水面的高度差。
二、泵的揚程、流量計算公式
泵的揚程H=32是什麼意思?
揚程H=32的意思是這台機器最多可以把水提高32米
流量=橫截面積x流速
流速需要自己測定:秒錶
三、估算水泵功率的公式:
N=Q(L/s)*H(m)/102/(0.6~0.85)/0.85
解釋是:
N,功率,單位是千瓦(kW)
Q,流量,單位是升每秒(L/s)
H,揚程,單位是米(m)
102,是1000/g,g即重力加速度,是一個單位換算
0.6~0.85,是水泵的效率,一般流量大的取大值,流量小的取小值;
0.85,功率因數
另外,一般水泵的功率有一些模數,從小到大有:1.1kW,2.2kW,3kW,4kW,5.5kW,7.5kW,11kW,15kW,18.5kW,22kW,30kW,37kW,45kW,55kW
,75kW,90kW,110kW,132kW……
而一般沒有25kW的泵。
⑶ 離心泵的入口壓力是怎麼算出來的
一、按葉輪數目來分類:
1、單級泵:即在泵軸上只有一個葉輪。
2、多級泵:即在泵軸上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葉輪,這時泵的總揚程為n個葉輪產生的揚程之和。
二、按工作壓力來分類
1、低壓泵:壓力低於100米水柱;離心泵
離心泵
2、中壓泵:壓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間;
3、高壓泵:壓力高於650米水柱。
三、按葉輪吸入方式來分類
1、單側進水式泵:又叫單吸泵,即葉輪上只有一個進水口;
2、雙側進水式泵:又叫雙吸泵,即葉輪兩側都有一個進水口。它的流量比單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個單吸泵葉輪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四、按泵殼結合來分類
1、水平中開式泵:即在通過軸心線的水平面上開有結合縫。
2、垂直結合面泵:即結合面與軸心線相垂直。
五、按泵軸位置來分類
1、卧式泵:泵軸位於水平位置。
2、立式泵:泵軸位於垂直位置。
⑷ 卧式泵聯軸器兩表找正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H1=L1*(s1-s3)/D + (a1-a3)/2-----------------(1—9)
H2=(L1+L2)*( s1-s3)/D + (a1-a3)/2----------(1—10)
式中H1 ,H2---------支點1和支點2的調整量,(正值時為加墊負值時減墊),mm;
s1,s3及a1,a3-------分別為0°和180°方位測得軸向和徑向百分表讀數,mm;
D---------------------------聯軸器的計算直徑(百分表觸點,即測點到聯軸器中心點的距離),mm;
L1--------------------------支點1到聯軸器測量平面間的距離,mm;
L2--------------------------支點1與支點2之間的距離,mm;
應用上式計算調整量時的幾點說明:
①式中s1,s3,a1,a3是用百分表測的讀數,應包含正負號一起代入計算公式。
②H的計算值是由兩項組成,前項L(s1-s3)/D中,L與D不可能出現負值,所以此項的正負決定於(s1-s3)。S1-s3>0時,前項為正值,此時聯軸器的軸向間隙呈形狀,稱為「上張口」;S1-s3<0時,前項為負值,聯軸器的間隙呈形狀,稱為「下張口」。當a1-a3>0時,後項為正值,此時被測的半聯軸器中心(主動軸中心)比基準的半聯軸器中心(從動軸中心)偏低,當a1-a3<0時,被測的半聯軸器中心偏高,
③機器安裝時,通常以主機轉軸(從動軸)做基準,調整電機轉軸(主動軸)。電機低座四個支點於兩側對稱布置,調整時,對稱的兩支點所加(或減)墊片厚度應相等。
④若安裝百分表的夾具(對輪卡)結構不同,測量軸向間隙的百分表觸點指向原動機(觸點與被測半聯軸器靠結合面一側的端面接觸)時,百分表的讀數值大小恰與聯軸器間實際軸向間隙方向相反,所以H值的公式前項s1-s3應改為s3-s1,即s3-s1>0時為「上張口」,s3-s1<0時為「下張口」。
⑸ 水泵的工作壓力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為: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 1Mpa=10kg/c m^2,H=(P2-P1)/ρ (P2=出口壓力 P1=進口壓力)。
Nz=1.732×U×I×COSφ×ηd (單位:KW)。
水泵揚程25m ,即額定壓力為2.5kg減去管損再減去入口壓力(一般吸上水泵入口壓力可忽略不計)即工作壓力。
泵的揚程大小取決於泵的結構,如葉輪直徑的大小,葉片的彎曲情況等、轉速。對泵的壓頭不能從理論上作出精確的計算,一般用實驗方法測定。
(5)卧式泵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由於葉輪進口不可能形成絕對真空,因此離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過10米,加上水流經吸水管路帶來的沿程損失,實際允許安裝高度(水泵軸線距吸入水面的高度)遠小於10米。如安裝過高,則不吸水。
此外,由於山區比平原大氣壓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區,特別是在高山區安裝時,其安裝高度應降低,否則也不能吸上水來。
軸流泵與離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葉輪的高速旋轉所產生的推力提水。軸流泵葉片旋轉時對水所產生的升力,可把水從下方推到上方。
軸流泵的葉片一般浸沒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由於葉輪高速旋轉,在葉片產生的升力作用下,連續不斷的將水向上推壓,使水沿出水管流出。葉輪不斷的旋轉,水也就被連續壓送到高處。
⑹ 已知泵的差數如何計算泵的重量
如ISG40-160進出口直徑(mm) ISG-單級立式管道泵40-泵進出口徑(mm) 160---葉輪名義直徑(mm)200QJ20-1088 200---表示機座號200 QJ---潛水電泵 20—流量20m3h 108---揚程108M 8---級數8級
揚程是單位重量輸送液體從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泵出口輸出的液體量,一般採用體積流量,流量用Q表示,計量單位:立方米小時(m3h),升秒(ls), Ls=3.6 m3h=0.06 m3min=60LminG=QρG為重量ρ為液體比重
例某台泵流量50 m3h,求抽水時每小時重量?水的比重ρ為1000公斤立方米。解:G=Qρ=50×1000(m3h·kg m3)=50000kg h=50th
泵的揚程包括吸程在內,近似為泵出口和入口壓力差。揚程用H表示,單位為米(m)。泵的壓力用P表示,單位為Mpa(兆帕),H=Pρ.如P為1kgcm2,則H=(lkg cm2)(1000kg m3)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1Mpa=10kgc m2,H=(P2-P1)ρ(P2=出口壓力P1=進口壓力)
泵的效率:η=PeP泵的功率通常指輸入功率,即原動機傳到泵軸上的功率,故又稱軸功率,用P表示。有效功率即:泵的揚程和質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積。Pe=ρg QH (W)或Pe=γQH1000(KW)ρ:泵輸送液體的密度(kgm3)γ:泵輸送液體的重度γ=ρg(N m3)g:重力加速度(ms)質量流量Qm=ρQ (th或kgs)
⑺ 水泵流量怎麼計算的
水泵流量計算如下:
流量Q(m3/h)計算11111111111
Q=[(m×q)/t]×K
即:最大每小時流量(m3/h)
={【(用水人數×用水標准)】/(用水時間×1000)}×小時變化系數
K——變化系數(一般為1.5-2.5)
q——用水標准(華南一般採用300升/人·日;高級住宅採用400升/人·日)
t——用水時間(一般採用12小時/日)
m——用水人數(一般一戶按4-5人計算)
1000——升與m3/h之間的單位換算率
(7)卧式泵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水泵流量是泵在單位時間內輸送出去的液體的量(體積或重量)。
(一)水泵流量定義
a、體積流量(通常使用的流量)用Q表示,單位是:m³/s(立方米每秒),m³/h(立方米每小時),l/s(升每秒)等
體積流量跟輸送液體性質無關。
(二)單位換算
l/s=3.6m³/h,1m³/h=1/3600m³/s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小時=3600秒
1立方厘米/秒=10的-6次方立方米/(1/3600小時)
=3.6×10的-3次方 立方米/小時
=0.0036 立方米/小時
所以根據上述換算公式可知,如果產品的參數是100立方厘米每秒,
換算的結果是:100×0.0036=0.36 立方米/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