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想請問一下啊人員流失率怎麼計算
一般而言,員工流失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計算:員工流失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離開組織的員工人數÷同一時期的員工人數×100%。
(1)人員穩定率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因員工的流失,企業會在不同程度和角度上有一定的損失。譬如說是最重要知識技能的外流和小部分管理不及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降低員工流失率的改善措施,如下:
⒈待遇留人,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吃草。提升員工加班費,使員工的待遇在行業內有一定競爭力。對於現在企業的員工來講,待遇是一種很現實的東西,企業想讓員工賣命幹活,卻又不想付出合理薪水待遇的話,恐怕是難以實現的。
⒉嚴格控制加班,勞動法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
⒊感情留人,人人都有感情。尤其在中國這個人情味很濃的國家裡,從感情的角度入手,在企業創造一種讓員工有家的感覺,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⒋企業重視員工,加強人性化管理,提高員工福利。
⒌事業留人,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翁。進行大膽授權,給人才創造施展才能和價值的環境,同時針對中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員工進行股權激勵,讓他們成為企業的股東,使他們把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使他們穩定下來。
⒍制度留人。形成一些科學的、長期的激勵約束機制,比如企業在春節放假前不要一次發完全年的年終獎。
⒎修訂勞動合同,對做完3年以上的員工給予一定金額的獎勵。
⒏嚴把進人關,招聘適合企業的員工。
⒐明確用人標准,端正用人態度,改善用人理念,放棄投機心理,不能旺季時大量招兵買馬,淡季時大量裁員。
⒑注重員工在職培訓,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⒒提高新進員工與團隊、公司的融合速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員工流失率
② 穩定率如何計算
穩定率計算工作了就算的。學校不是有三方協議嗎?簽一個算一個,沒有簽的,開個工作證明的也算就業。 工作了就算的。學校不是有三方協議嗎?簽一個算一個,沒有簽的,開個工作證明的也算就業。 工作了就算的。學校不是有三方協議嗎?
③ 人力資源的穩定率如何計算
一般來說人力資源里並沒有穩定率這個概念,只有利用流動率的概念來對比,流動率越低,穩定率越高,無法直接計算。
人力資源流動率則為一定時期內某種人力資源變動(離職和新進)與員工總數的比率,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
了解人力資源的穩定率可以人力資源流動率的兩個指數作參考:
人力資源穩定指數(Labor Stability Index)
LSI=(目前服務滿一年的人數/一年前總人數)*100%
人力資源流動率(Labor Turnover Ratio)
TR=(某一期間內離職人數+新進人數)/該期間平均人數*100%
④ 幼兒園生源穩定率怎麼算
這個就是不懂數學的重要性了
穩定率是個統計概念
統計也就是數學的知識
所以說數學沒好好研讀的網友不是好知友
簡單說就是百分比
這個穩定
⑤ 企業的人員流動指標及員工流動率如何計算
由三部分組成:人力資源新進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流動率
通過企業內人力資源的流入和流出,企業可以維持員工隊伍的新陳代謝,以保持企業組織的效率與活力。為了衡量一個企業資源的變動狀況,考察一個企業與其員工隊伍是否穩定;在這里引入人力資源的流動比率審核指標。時段過程1.人力資源變動(離職與新進)與員工總數的比率:
指標 人力資源新進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流動率計算方法 :
人力資源的新進率是由新進人員的數量除以在冊平均人數然後再乖以100%。
公式是:新進人數=新進人數X100%/在冊平均人數
新進人員是指錄用進入試用期或已完成試用期轉正的員工。
2.離職是在某一時間內的離職人數,除以在冊平均人數的月初月未平均人數然後再乖以100%。
公式是:月度離職率=本月中員工離職人數X100%/本月中在冊平均人數
在計算出月度離職率以後,再乖以12就可以得到年度的離職率。
離職是指辭職辭退、自動離職人數。在冊上的平均人數是月初人數加月末人數除以2,離職率一般在3%-5%適中。
3.補充人數除以在冊平均人數就是凈人力資源流動率。
公式是: 凈流動率=補充人數 X100%/在冊平均人數
通過人力資源流動率可以測量企業內部員工的穩定性的程度。當一個企業流動率過大,說明企業內部的管理層和員工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導致企業生產率下降,從而招工培訓成本,而流動率過小,又不利於保持企業的活力。
運用說明:以上三個指標對於分析企業的生產周期有相當的幫助,當一個緊縮的企業一般其流動率等於新進率;而一個成長中的企業,一般凈人力資源流動等於離職率;正常情況下,其人力資源流動率、新進率、離職率基本相同或在一個接近的區間內波動。
⑥ 穩崗率如何計算
就是最後(留下來的人數/原來就業的人數)*100%比方某企業招聘員工200人,有50人跳槽,後來實際留下150人,穩崗率為75%
⑦ 你好,我想問一下,人員穩定率怎麼樣去分析
人員穩定率 的分析 首先你要將在職人員的在職年限進行歸類整理,比如在公司服務10年以上的人員有多少,在公司5年以上的人員有多少,在公司3年以上的人員有多少。。。
然後可以算出10年以上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5年以上人員占總人數的比例,3年以上人員的比例。。。。
這樣就可以看出人員的穩定率了。
當然具體以哪幾個年限作為標准,可以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來調整
⑧ 人員流動率如何演算法
計算人力資源流動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種:
(1)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是以某一單位時間(如以月為單位)的離職人數,除以工資冊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離職率=(離職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離職人數包括辭職、免職、解職人數,工資冊上的平均人數是指月初人數加月末人數然後除以二。離職率可用來測量人力資源的穩定程度。之所以離職率常以月為單位,乃是由於如果以年度為單位,就要考慮季節與周期變動等因素,故較少採用。
(2)人力資源新進率(Employment Rate)
人力資源新進率是新進人員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進率=(新進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3)凈人力資源流動率(Netlabor Turnover Rate)。
凈人力資源流動率是補充人數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所謂補充人數是指為補充離職人員所僱傭的人數。用公式表示:
凈流動率=(補充人數/工資冊平均人數)*100%
⑨ 人員流動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1、人力資源離職率
人力資源離職率是以某一單位時間(如以月為單位)的離職人數,除以工資冊的月初月末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以公式表示:
離職率=離職人數 / 工資冊平均人數 X 100%
2、人力資源新進率(Employment Rate)。
人力資源新進率是新進人員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然後乘以100%。用公式表示:
新進率=新進人數 / 工資冊平均人數 X 100%
3、凈人力資源流動率(Net labor Turnover Rate)。
凈人力資源流動率是補充人數除以工資冊平均人數。所謂補充人數是指為補充離職人員所僱傭的人數。用公式表示:
凈流動率=補充人數 / 工資冊平均人數 X 100%
人員流動類型
人員流動的類型按照不同的標准進行不同的分類:
1、組織內的流動。包括職務晉升、降級、平級調動或工作輪換等;
2、組織之間的流動。即從一個組織流動到另一個組織,包括上級調動、個人辭職、免職、資遣等。
應對人員流動
企業保持一定的員工流動性是正常的,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企業里的員工流動可以分為自然流動和非自然流動兩大類。自然流動一般包括因員工生老病死而產生的流動,因職務晉升等內部人員調動而產生的流動等等。而非自然流動,則又可以分為主動流失和被動流失。
主動流失主要包括因員工技能不佳、績效低下等原因主動將其辭退而產生的流動;被動流失則包括因競爭對手挖人,或員工本人職業轉型等所導致的流失。
⑩ 關鍵人才保有率計算
(關鍵人才總數-關鍵人才流失人數)/關鍵人才總數*100%。
關鍵人才保有(一定周期內流失的員工數/該周期內平均的員工人數)*檢測公司員工的穩定程度*100%(—定周期內保有的關鍵人才數/公司關鍵人才總數)*100%。
關鍵人才是結合企業的發展階段、發展戰略、關系企業成功因素,企業最需要的那批人。不同的企業,處於不同的階段,所需的關健崗位、關鍵人才會有所不同。關鍵人才的特徵:影響企業戰略發展、對企業業績產生重大影響、對企業階段過渡起推動作用、掌握企業命脈、影響企業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