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物理,怎麼確定衛星觀測地面赤道的角度,然後怎麼算呢,謝謝
畫個圖吧,我手機不能傳圖。
能看到的位置的極限就是衛星所在位置做赤道切線和赤道的切線處,已經知道了到地球球形距離2R,半徑R做完切線就發現成的扇形的角度是120度
㈡ 地球赤道的計算
有兩等高塔,中間距可求出,地球自轉速知,測兩地影長,和時間差,可求出兩塔到地心連線的角度,在根據兩地距,可求出兩塔所在圈的長度,既可得答案.
㈢ 太陽赤緯的計算
因赤緯值日變化很小,一年內任何一天的赤緯角δ可用下式計算:
sinδ=0.39795cos[0.98563(N-173)]
式中N為日數,自每年1月1日開始計算。
更准確的太陽赤緯計算公式則為:δ=0.006918-0.399912*cos(b)+0.0070257*sin(b)-0.006758*cos(2*b)+0.000907*sin(2*b)-0.002697*cos(3*b)+0.00148*sin(3*b)
其中delta的單位為度(deg);pi=3.1415926為圓周率;b=2*pi*(N-1)/365,單位為弧度;N為日數,自每年1月1日開始計算。
㈣ 怎麼計算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午太陽光線與地面所成的夾角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方法。
如果某地的緯度已經知道,依據下面公式可以計算出此地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
H=90°-緯差(緯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緯度與當日直射點所在緯度之間的差值)
春,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即直射點的緯度為0`;
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 23`26』S;
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即直射點的緯度為23`26』N。
例如:A地的緯度為40`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 夏至日太陽直射的緯度為23`26』N,與A地的緯度差=40`-23`26』=16`34』,那麼H=90`-16`34』=73`26』。 如果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冬至日太陽直射的緯度為23`26』S,與A地的緯度差=40`+23`26』=63`26』,那麼H=90`-63`26』=26`34』。
由於 太陽直射點在 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所以:
1、在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機會,此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為
90°。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時出現極小值。其中除 赤道兩個極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區以太陽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
2、在回歸線之上的地區,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機會,分別是 夏至和 冬至。
3、在回歸線之外的地區,可含南北回歸線,在太陽直射本半球回歸線時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歸線時最小。
因為地球的公轉致使一年內太陽在地球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一次。以北半球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為例:一年中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時,正值我國北方的夏至節氣,正午太陽在頭頂正上方,即 太陽高度角為90°,為一年中的最大值;當太陽光直射 南回歸線時,正值我國北方的冬至節氣,此時的太陽高度角為43°,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於地球自轉,產生了太陽的視運動現象(東升西落),即太陽高度的日變化。
由於地球公轉,使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從而產生了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和季節變化現象
㈤ 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時怎麼計算赤道的太陽高度角
太陽的高度角為太陽的入射光線與該地的地平線之間的夾角。
具體的計算方法為九十度減去太陽直射點與要求的地點的緯度差。
也就是通常說的90-IA-BI
其中A為直射點的緯度,B為所求地點的緯度。
因而當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時,套用公式得90—I23°26'-0I
可知答案為66°34'
㈥ 高中物理,怎麼確定衛星觀測地面赤道的角度,然後怎麼算呢,謝謝
同步衛星線速度約3.1km/s近地衛星線速度約7.9km/s赤道上物體與同步衛星有相同的角速度,
㈦ 赤道的長度是如何丈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何
看看怎麼測子午線長度的
http://..com/question/10102441.html
㈧ 黃北極的赤經赤緯如何算
通常從春分點沿著天赤道向東,然後到天體時圈與天赤道的交點所夾的這個角度就是該天體的赤經,那麼黃北極的赤經赤緯如何算?一起來了解一下。
赤緯:從天赤道沿著天體的時圈到天體的角度稱為該天體的赤緯。 以天赤道為赤緯0°,以北為正,以南為負,分別為0至90。 日赤緯變化范圍在-23°27'~+23°27'之間,但月赤緯的最大變化范圍為28°36'~+-28°36',赤緯多用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