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師績效工資包括什麼績效和什麼績效
什麼是績效工資 教師績效工資如何計算
績效工資是指通過對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考核評估,確立員工的績效工資增長幅度,以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為基礎。
教師工作量計算及績效工資發放辦法:
一、教師工作量計算方法
教師工作量用教分來衡量。教師的教分為教師各種工作的教分之和。
(一)課堂教學教分值按公式N= 計算。其中 為教師所授第i班學時數, 為所授第i班課時折算系數。 的計算以教務科正式下達的學期教學計劃及實際授課學時數為基本依據。按不同情況 取值如下:
1.與教學內容有關的
(1)教師擔任不同班級同一學科,但授課內容要求及側重等差異較大,且按不同教學大綱、計劃或教材授課,並編寫了不同教案(簡稱「兩個頭」),則 =1.00
(2)教師擔任同教材同進度的重復課,其 =0.9。
(3)新開課(不包括新教師所開第一門課) =1.2。
(4)教師同時講授兩門課,教分較少的課 =1.2。
(5)在學期進行中,因教學任務需要,臨時安排接(代)課時,在前兩周,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門課,所接(代)課的 =1.4,所接(代)課與任課若為兩個頭,所接(代)課的 =1.2,否則所接(代)的課, =1.0。其餘課時按正常情況計算。
(6)其餘情況授課, =1.0。
2.與授課班級內學生人數有關的
(1)1~20人, =0.8
(2)21~35人,=0.9
(3)36~50人,=1.0
(4)51~65人,=1.1
(5)66~80人,=1.2
(6)81人以上以20人為間隔類推。
教師所擔任的授課如涉及上述多種情況,則 可根據其具體情況復合計算。
(二)在校外帶領並指導學生野外操作實習按每周每班40教分計,由參加指導實習的教師按情況分配,但每個教師最高不得超過每周22教分。
(三)無課教師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周學時×0.6進行計算。
(四)有授課任務的教師,同時又指導校內停課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等,按如下標准核定教分。
❷ 實習生工資標準是怎麼規定的
大學實習生的工資標準是不低於本職位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第十七條 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准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第十八條 實習單位因接收學生實習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實習工作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第十五條 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要依法保障實習學生的基本權利,並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 安排、接收一年級在校學生頂崗實習;
(二) 安排未滿16周歲的學生跟崗實習、頂崗實習;
(三) 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中禁忌從事的勞動;
(四) 安排實習的女學生從事《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中禁忌從事的勞動;
(五) 安排學生到酒吧、夜總會、歌廳、洗浴中心等營業性娛樂場所實習;
(六) 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
❸ 勞動合同法規定實習期的工資標准規定
實習期工資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實習期工資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法律依據】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七條
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准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❹ 實習生的工作量和工資不成正比
你是個實習生,不要要求太多,多干一點權當自己學本事,學經驗。工作量與工資不成比例屬於正常現象,因為你什麼都不會,你是個實習生,是來學習的,等學到了本領,你的勞動就值錢了。
❺ 教師評職稱工作量寫錯怎麼辦
教師的評職稱工作量填寫出錯,教育局檔案室可能不給修改,可以申請人事爭議解決。或者看看有沒有新的空表了,最好不要在旁邊修改。
實習實踐類課程課時工作量計算:
一般課程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工作量=天數×班級數×系數(全程跟蹤系數為6,非全程跟蹤系數為3)
農事訓練類、通識管理訓練類、工程基礎訓練類工作量均按7學時/天/班級計算
軍訓工作量確定是依據最新軍事技能訓練學分標准為2學分,按1學分32學時計算,參與完成軍訓兩周工作量統一記64學時
創新創業實踐類課程工作量確定是依據創新創業實踐課程學分為3學分,按1學分15學時計算,每參與完成一門(創新創業實踐Ⅰ、創新創業實踐Ⅱ、創新創業實踐Ⅲ三門課程其中之一)課程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任務工作量記15學時
❻ 實習內容及步驟
遙感圖像的種類很多,為了正確使用遙感圖像,更充分地提取圖像中的有用信息進行地質解譯,首先應對所用圖像有一個全面了解,諸如:遙感器(攝影或掃描)及成像規律、遙感平台、信息記錄的方式(膠片或數字)、記錄的電磁波波長范圍(遙感器工作波段)及性質(反射、發射),電磁輻射強弱的表現形式(色調、色彩或數字)等。
例如,本次實習所用圖像均為航空像片,其遙感器為幀幅式航空攝影機(或多光譜航空攝影機),遙感平台為飛機等航空飛行器,使用感光膠片(全色黑白片、天然彩色片或彩色紅外片)記錄地物反射的0.3~1.3μm波長的電磁波,其強弱以色調或色彩表現,未經糾正,影像具有中心投影性質等。
(一)認識不同種類航空像片特性
對於所觀察的航空像片,首先應回答下列問題:①成像遙感器類型及成像規律;②電磁波波長范圍(遙感器工作波長);③感光膠片類型和結構特點;④色調或色彩的含義;⑤識別區分地物的依據。
(二)航攝技術鑒定書內容
航攝技術鑒定書應在收集航空像片的同時從航攝單位索取。內容包括:
①航攝日期;②航攝時間;③使用的膠片類型;④航高;⑤像片概略比例尺;⑥航攝儀器型號和焦距;⑦內方位元素;⑧航攝質量評定。
(三)認識航空像片注記及附攝記錄
觀察H-162、H-1433、H-2547、H-0348等航空像片上的注記及附攝記錄:
在航空像片的角隅或邊緣部分,常常同時留有幾種指示裝置的記錄影像和文字編號。它們能概括地說明像片傾斜情況、攝影時間、航攝儀類型和焦距,以及像片編號等。
1)框標:位於像片邊緣的中心或四個角上。它的作用是確定像片的像主點(相對框標連線之交點為該像片的像主點),用以檢查像片的縱向與橫向變形。
2)航攝儀的類型、焦距、出廠號碼、攝影張次編號:「АФА-37」表示航攝儀的類型;「F=6920」表示航攝儀的焦距為69.20mm;「N°0125058」為航攝儀的出廠號碼;「9820」為攝影負片的編號,藉以計算每天的工作量。
3)時表:記錄了攝影時的時間,從兩張連續攝影的像片時表記錄上,可算出攝影的時間間隔。
4)壓平線:用來檢查攝影時底片是否平整。
5)圓水準器:概略地表示攝影時像片的傾斜情況。同心圓表示度數,一圈為0.5°,一般傾斜不超過3°。
6)氣壓測高記錄:用以表示偏離航高的高差值,僅在23cm×23cm像片上見到。
除上述指示記錄外,在像片的右上角還有手工編號,它主要用以標明像片的測區編號、攝影日期和張次。如手工編號7318—0174,表示「7318」測區、攝影張號(即像片號)是0174;又如編號KT56—105,表示KT測區,1956年11月15日攝影,像片號是105。
(四)航空像片的整理和編錄
獲取航空像片後應及時整理和編錄。
方法:以一定比例尺的圖幅為單位,每一航帶放入一個文件袋,註明像片所在圖幅編號、航帶號、像片編號及片數,在每張像片背面左上角按下述格式編錄:
K-50-123丙(圖幅編號)
5-18-3(本圖幅第5航帶,共18張,自左至右第三張)
對K-50-123丙幅的部分航空像片進行整理和編錄,觀察航向重疊和旁向重疊。
(五)體會航空像片中心投影性質
觀察像點位移規律:3226、3227。
(六)立體觀察原理及航片像對立體觀察
在滿足立體觀察條件時,可以將二維影像轉化為三維空間的光學立體模型,突出地物的空間特性,使人眼易於辨認地物和確定空間位置(圖2-1)。
圖2-1 人造立體視覺原理
1.模擬立體觀察條件
圖2-2 不同角度對同一地區攝影示意圖
①必須是連續拍攝的具有一定重疊的兩張圖像——立體像對;②立體像對是在同一航高,從兩個不同角度對同一地區拍攝(圖2-2);③兩張圖像應按成像時的相對位置安放,在進行立體觀察時,只能左眼看左邊圖像,右眼看右邊圖像,航片像對立體觀察所使用的各類立體鏡的主要功能是分開兩眼視線(圖2-3);④眼基線與圖像上攝影基線互相平行,並使同名地物點的相應視線能成對相交而不致產生上下視差;⑤兩張圖像的比例尺的差別不超過16%。
注意:立體鏡是貴重光學儀器,使用時要像眼睛一樣倍加呵護,切勿用手觸摸光學鏡片。取放立體鏡要左手開箱蓋,右手握中部金屬支架,然後用左手將金屬支架腿張開小心地置於實驗台上,此時拇指最易誤碰到大反射鏡片而留下指紋,汗漬將腐蝕鏡片致損。鏡面如有灰塵或指紋等污物時,請報告指導教師,切勿用任何物品自行擦拭。
圖2-3 反光立體鏡光路圖
E、E'—眼睛;b—眼基線;B—同名像點間距;
1—大反射鏡;2—放大鏡;3—小反射鏡
2.像對立體觀察方法步驟
(1)選取立體像對,確定像主點、相鄰像片像主點相互轉刺與像片基線
航攝儀主光軸與像平面的交點稱像主點。作每張航空像片相對框標的連線,其交點即為像主點,如圖24中O1、O2點所示,用針刺透像主點並在像片背面畫一小圓圈(直徑約2mm),在相鄰像片的重疊部分找出此像主點的同名影像點,目估轉刺這一點,稱轉刺像主點。圖2-4中,P1、P2為一立體像對,O1為P1的像主點,在與P1相鄰的P2上的兩張像片影像重疊部分可找出與O1相同的影像點O'1,則P2上的O'1即為P1像主點O1的轉刺像主點。同理,O'2為P2的像主點O2在P1上的轉刺像主點。每幅航空像片的像主點與相鄰像片的轉刺像主點的連線(O1O'2、O2O'1)為像片基線b(像片方位線),其連線方向為航空像片坐標系統的橫軸(X)。航空像片相對框標的連線並非航空像片坐標系統的橫軸,當航線彎曲時尤為明顯。
圖2-4 確定像片方位線(像片基線)
(2)在立體鏡下放置像片
重疊影像部分放於中間(圖2-5),即將兩像片相同地物影像部分重疊,然後背離重疊部分向左右拉開,左面的像片放在左側大反射鏡下方,右面的像片放在右側大反射鏡下方,使眼基線與像片基線平行,且平行於立體鏡的長軸線。
圖2-5 像片放置
(3)鏡上觀察
同時用雙手沿像片基線方向左右移動,直到兩像片的同名像點重合(圖2-6),靜心凝視,建立並感受立體效應。
圖2-6 立體觀察示意圖
(4)立體效應
包括正立體效應(圖2-7)、負立體效應、零立體效應。
(5)超高感或立體效應變形
立體鏡下所見為地物的光學立體模型,常與實際情況不完全一致,地形起伏顯得很大(圖2-8),這種現象稱為超高感或立體效應變形。
產生原因:光學立體模型的垂直比例尺與水平比例尺不一致。
3.立體觀察原理
了解單張像片立體觀察原理與正、負立體觀察方法。
4.航向與旁向重疊
了解航空像片航向重疊與旁向重疊(圖2-9)。
圖2-7 正立體和反立體示意圖
圖2-8 垂直誇大及坡度角變化
圖2-9 航向重疊與旁向重疊
❼ 大學生實習期有時間和工資的規定么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的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從事有收入勞動的在校學生,不屬於建立勞動合同關系范圍,他們的實習收入可以不適用最低工資的有關規定。」
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中國保監會研究制定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於2016年4月11日執行。
其中第十七條規定: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准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7)實習工作量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七條 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准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釋義】本條是關於學生實習報酬的規定。
本條提出了實習報酬的最低標准,即參考實習單位相同崗位報酬標准、工作量、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等因素確定學生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
學生實習報酬須按月足額發放,不得拖欠;報酬以貨幣方式發放,不得以代金券、實物等其他形式替代。
第十八條 實習單位因接收學生實習所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按現行稅收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❽ 實習生法定節假日完成了兩天的工作量工作了十六個小時這個工資怎麼算
實際上法定假日完成了兩天的工作,16個小時的工資怎麼算每個城市不一樣的呀,你具體在哪個廠啊?問一下你們的人事部就知道了
❾ 找的實習單位,實習生沒有基本工資,沒有底薪,只有實習結束後根據個人的工作量情況而定來結算工資
我認為實習單位你也可以找其他的,一般實習單位都是不給工資的,畢竟你是實習生的。所以說實習也是一種能力的,應該是靠自己努力去做的,沒有工資也不要緊,但是實習必須去的。
❿ 實訓工位數指什麼,如何計算
實訓工位數:指座位數,要求保證不低於2平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