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運動手機拍照技巧和方法

運動手機拍照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2 05:17:55

A. 手機拍照技巧從入門到精通

基本技巧

無論拍攝對象有何特點,手機拍攝都有一些基礎的拍攝技巧值得大家注意。

1.手機大多採用CMOS感光元件,稍微抖動都會直接影響成像效果。在拍攝時,必須保持手機的平穩。

2.拍攝一張好照片,光線十分重要。盡量避免在逆光的情況下拍攝,除了通過外部條件來滿足光源外,有的手機還可以通過手機內置的輔助功能來調節。例如調節亮度、夜景模式、閃光燈等不同的模式。

3.初學攝影取景,往往會將拍攝對象放到畫面中央,對准焦點後直接按動快門。這種千篇一律的構圖不夠生動,建議攝影者採用"三等分法"構圖,即在實際攝影構圖中將主體景物與中心稍錯開,並注意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呼應。 如果用數碼變焦來拍照,會減弱圖像的清晰度,效果還不如不用數碼變焦拍攝的好。

4.選擇合適角度拍攝,避開反光與光暈。拍攝玻璃櫥窗內的物品時,嘗試斜45度拍攝,可有效避開玻璃的反光;逆光拍攝時提高拍攝角度或轉換位置,也可以有效避開光芒光暈。在拍攝過程中,用戶一定要盡量多拍攝幾張照片,便於篩選出最好拍攝效果的照片。

技巧二、人像拍攝

手機拍攝的照片中人物總是最多的。不但便於記錄生活的點滴,更便於在微博等網路社區上與朋友分享。手機拍攝人像有其獨特的特點,請拍客們注意。

1.構圖方面,盡量讓拍攝對象充滿畫面,便於突出對象的特徵。利用構圖將照片的注意力引向拍攝對象,避免被背景淹沒。

2.保持被拍對象與拍攝者的眼睛高度在同一水平線上,便於抓住拍攝對象眼神中流露出來的神采。

3.從45度角斜上方俯拍能夠體現出拍攝對象面部更苗條的拍攝效果。由於人的面部不是完全對稱的,所以可以嘗試變化拍攝位置,拍攝出最好的照片。此外,從斜下方角度仰拍則能讓拍攝對象的腿部拉長,展示更好的身材比例。自拍的時候,由於手機的鏡頭為廣角鏡頭,所以要盡可能把手機離自己遠點,以免產生畸變;無自拍屏和反光鏡的,可以自己貼上銀鏡式貼紙在鏡頭邊自製反光鏡。

4.可以多使用手機閃光燈或自然光補光。

技巧三、風景拍攝

風光拍攝也是手機拍攝的一個重要應用。拍攝風光與拍攝人像不同,更注重寬畫幅、廣角的應用。

1.首先不能逆光拍照,手機對光線要求較高,太強的光線容易過曝,太弱的光線光不足,所以拍照時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光線。

2.拍攝風景時可以選擇風景模式和運動模式,拍出來的照片效果相對好一些。在拍照過程中,有時屏幕上的圖像會很暗或者過亮,這時可以稍微把手機拍攝角度移動一點,有時就會呈現更好的效果。

3.拍攝靜物細節時,可以適當使用微距拍攝,更能體現拍攝物的細節特點。微距拍照是手機拍照的強項,拍出的照片效果非常突出。

技巧四、夜景拍攝

手機拍攝夜景的能力其實並不強,夜景拍攝的難度也更大一些。

1.首先在拍攝夜景時需要選擇光線比較強、顏色艷麗的場景進行拍攝。

2.可以採用手機夜景拍攝模式,避免拍攝過程中抖動帶來拍攝效果的差別。

3.在夜景風光拍攝中逆光如果運用得好的話可以使照片更出彩,手機拍攝由於硬體條件所限,所以合理的構圖就顯得尤為重要。

4.而拍攝夜景人像時,需要尋找好光線,避免拍攝對象背向光源,盡可能利用手機的閃光燈進行補光。

技巧五、事件抓拍

手機拍攝的普及就在於其便攜性。

1.先將手機置於相機拍攝狀態,准備隨時拍攝。

2.因為手機對焦速度與快門反應速度比較慢,所以建議提前對焦,並及時按下快門。或者,採用手機拍攝中的運動模式,並在短時間內預測物體的運動軌跡,待它進入拍攝畫面時進行拍攝。

B. 手機拍照入門技巧

拍照又稱為攝影、照相,一般指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通常使用銀鹽感光材料(膠片、膠卷、干板、濕版等)照相機或者數碼(ccd、cmos等)照相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用手機拍照記錄生活的點滴變得更加流行。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手機的拍照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手機拍照入門技巧 篇1

一、巧用光線(順光、逆光、側光、頂光、黃金時段)

光是攝影的靈魂,善於利用太陽,你將會拍出生動而富有生命力的照片。

拍攝時,一定要注意拍攝主體,拍攝位置和角度,以及光線條件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善於利用光線,拍攝前心中要有光線意識。

順光:從被攝者正面照射而來的光線,著光面是拍攝的主體。大多數人都喜歡用順光拍攝。

如果拍攝的目的是:想要使背景顯得生動清晰,照片引人注意,整體看起來色彩鮮艷。那麼,順光拍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順光拍攝容易缺乏明暗之分,往往使景物缺乏立體感。

側光:光線從側面照射到被攝物體,不僅使物體帶有一定的明暗反差,立體感和空間層次感也有所增強,在畫面色彩還原方面,側光也是比較理想的一種拍攝方式。

但若用手機拍攝,採用測光技巧難度不小。需要反復對焦,盡量點擊畫面明亮之處拍攝,多次嘗試比對才能成功。

逆光:從被拍攝者後面照射而來的光線,陰影部分是表現的主體。逆光拍攝的優點在於光線柔和,拍攝物體不會產生過於濃重的陰影。你可以藉助逆光拍出具有藝術魅力的照片,如將被攝物拍成剪影效果,或者拍出「輪廓光」效果。

逆光適合表現前後層次較多的景物,從而產生較強的空間距離和良好的透視效果。

在拍攝時,對焦點最好選擇景物的中間或是陰暗色調,這樣才能抓住景物的細節層次。如果想要拍出剪影,焦點應該選擇較亮的部分。

合適的拍攝時間:正午是最糟糕的拍攝時間,此時光線過於強烈,不適合拍照。而最佳的拍攝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此時的光線比較柔和,讓你拍出的照片帶有一種夢幻色彩。

二、了解你的手機

手機通常有以下幾種功能:

場景:包括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與專業單反比較接近。如果有充足的時間,拍攝前可以選擇對應的場景。大多數人拍攝時,都是隨性而起,所以可以將場景設置到「智能」模式。

人臉識別:基本所有智能手機都具備該項功能。你只需等白色方框出現,對准人臉按下快門即可。

美顏:應廣大愛美女生的需求,美顏功能應運而生,在拍照的同時可實現磨皮,美白,祛痘等多種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拍攝風景時,應該把這個選項關閉,否則會影響拍攝質量。

全景:全景功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功能,以前只能使用數碼相機,配上三腳架通過後期製作才能完成。而現在,只需端平手機原地轉一圈就可以實現。

慢速快門:這個功能已經不再是單反的專利,如今的智能手機也已具備此項功能。如果你想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 你可以藉此功能,創造出有趣的光塗鴉。你也可以嘗試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或者相對靜止關系,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三、構圖

對稱和黃金分割是電影和攝影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不會犯錯的構圖方法。

對稱:具有相同形狀的景緻從左右或上下秩序排布,可以構成對稱畫面效果。

黃金分割:使用這種構圖可以讓作品透露出優雅、神秘的藝術氣質。你可以使用手機中的「井」字格,實現黃金構圖拍攝。

四、對焦

焦點決定照片的視覺重點。大多數手機可以實現自動對焦,但這只能照顧大多數拍攝需求。你也可以用手指定出焦點位置,從而使焦距更加精準地對准拍攝主體。

通過設置前景。中景和遠景,可以使你的照片更加富有層次感。通常情況下,拍攝主體應該放在中景位置,焦點對准中景,使前景和遠景虛化掉。

如果照片不是太生動,可以拉近拍攝距離,將取景器位置放低,充分捕捉細節。

五、創意攝影

可以使用錯位,鏡子,玻璃,多重曝光等多種方式,拍出別出心裁的照片。

六、濾鏡

手機中有多種濾鏡模式可供選擇,還有一些手機應用(APP)也為濾鏡愛好者提供了不少選項。

黑白濾鏡效果下的事物被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帶有一種時間的滄桑感。

懷舊濾鏡則體現出一種時間的積淀感,讓你重溫走過的那段歲月。

七、對象、場景、故事。

對象就是你要拍攝的中心和主體。只有明確了拍攝對象,你才能更好地表現出照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你是想要拍出被攝物體的線條輪廓,還是它的色彩或是速度?想好要拍什麼,再去構思該怎麼拍攝。

背景是拍攝主體所處的環境。背景應該為拍攝的主體服務,與拍攝主體構成某種關系,或是為營造氣氛,或是為增強故事性而存在。拍攝時,應該將與主體和故事無關的背景元素清除出去。

決定性瞬間,就是善於抓拍,將事物最美好的'一刻保留下來。在抓拍小孩和寵物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手機拍照入門技巧 篇2

1、保持平穩

喜歡用手機拍照的用戶可能深有感觸,拍照手機只有那麼大,重量還不到一般傳統相機的一半,如果拍攝的時候手把持不穩,再好的光線拍出來也是難看之極。特別是CMOS型攝像頭更為敏感,稍微的震動都會直接影響到成像的效果。

2、光線十分重要

拍攝一張好照片,光線十分重要。盡量避免在逆光的情況下拍攝,除了通過外部條件來滿足光源外,有的手機還可以通過手機內置的輔助功能來調節。例如調節亮度、夜景模式、閃光燈等不同的模式。

3、取景與構圖同樣重要

初學攝影取景,往往會將拍攝對象放到畫面中央,對准焦點後直接按動快門。這種千篇一律的構圖不夠生動,建議攝影者採用"三等分法"構圖,即在實際攝影構圖中將主體景物與中心稍錯開,並注意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呼應。上圖中選擇在後方拍攝人物的同時留下了一定的空間,是畫面更有縱深感。

4、選擇合適的角度

選擇合適角度拍攝,避開反光與光暈。拍攝玻璃櫥窗內的物品時,嘗試斜45度拍攝,可有效避開玻璃的反光;逆光拍攝時提高拍攝角度或轉換位置,也可以有效避開光芒光暈。在拍攝過程中,用戶一定要盡量多拍攝幾張照片,便於篩選出最好拍攝效果的照片。

5、人像拍攝講究構圖

手機拍攝的照片中人物總是最多的。不但便於記錄生活的點滴,更便於在微博等網路社區上與朋友分享。盡量讓拍攝對象充滿畫面,便於突出對象的特徵。利用構圖將照片的注意力引向拍攝對象,避免被背景淹沒。

6、拍攝風景避免逆光拍攝

風光拍攝也是手機拍攝的一個重要應用。拍攝風光與拍攝人像不同,更注重寬畫幅、廣角的應用。首先盡量避免逆光拍照,手機對光線要求較高,太強的光線容易過曝,太弱的光線光不足,所以拍照時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光線。

7、選擇風景模式

拍攝風景時可以選擇風景模式和運動模式,拍出來的照片效果相對好一些。在拍照過程中,有時屏幕上的圖像會很暗或者過亮,這時可以稍微把手機拍攝角度移動一點,有時就會呈現更好的效果。這樣的拍攝方法更加適合經常旅行、喜歡記錄沿途風景的朋友們。

8、適時使用微距效果

拍攝靜物細節時,可以適當使用微距拍攝,更能體現拍攝物的細節特點。

9、夜景拍攝 學會選擇場景

手機拍攝夜景的能力其實並不強,夜景拍攝的難度也更大一些。但是隨著手機自身像素的提升和F2.0大光圈的出現,用手機拍攝出美麗的夜景不再是不可實現的夢想。首先在拍攝夜景時需要選擇光線比較強、顏色艷麗的場景進行拍攝。可以採用手機夜景拍攝模式,避免拍攝過程中抖動帶來拍攝效果的差別。

10、事件抓拍

手機拍攝的普及就在於其便攜性,先將手機置於相機拍攝狀態,准備隨時拍攝。上圖是參加color run的朋友用手機抓拍的一張紀實照片,在這種「危險」的環境下拍攝時記住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手機噢。

11、等待最佳畫面

藝術雖然來源於生活但畢竟高於生活,不是每個場景和時間都可以形成精彩的影像,攝影是選擇,是攝影師對一切因素的選擇,選擇哪個時機,選擇哪個場景等等。想要獲得好的畫面就要付出足夠的耐心,等待最好的畫面。這時你的腦袋裡已經出現了這張照片的元素,無奈陽光遲遲不肯達到你設想的位置。這時唯一的辦法,也是攝影師的家常便飯,就是等待最好的一刻出現。

手機拍照入門技巧 篇3

1.每次拍攝前清潔手機相機鏡頭

在按下以拍攝美麗照片之前,記得清潔手機相機鏡頭。因為會有指紋、灰塵,清潔時我們用軟布擦拭相機鏡頭,當相機鏡頭干凈時,當我們拍照時會得到更漂亮、更清晰的畫面。

2.設置對焦

另一個重要的點是如何通過點擊手機屏幕上的主要對象,將出現一個小正方形或圓形,這告訴我們我們的主題是焦點。如果物體不是靜止的,每次拍攝時不要忘記先按下對焦,使主體不會輕易失焦。

3.相應地調整亮度

調整智能手機的燈光亮度也很簡單,使用與焦點相同的方形或圓形圖標,可以上下調節,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亮度。

4.如果可能的話,走得更靠近拍攝對象

當我們想要拍攝遠處的物體時,變焦功能是許多人認為很有用的另一個功能,有一些手機相機設計有變焦功能,可以增加清晰度。在大多數其他型號中,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出現縮放問題並且圖像不清晰。我們建議當你想近距離觀察被攝體時,從使用變焦功能切換到走近被攝體,或者我們可以從正常距離拍攝並稍後使用裁剪。

5.拿穩手機

當我們在弱光下拍照時,有必要保持智能手機靜止以防止模糊,可以用兩只手握住或使用配件,例如三腳架和使用定時器,這些輔助工具可以幫助減少模糊。

6.在攝影中使用三分法則

「三分法」是攝影中眾所周知的元素,此功能將使我們的攝影更具吸引力。在攝影中使用三分法,主體被放置在九條網格線上,或者垂直和水平線的交點,這種構圖也將有助於改善我們的攝影視角。

要使用該功能,你需要進入設置以啟用出現在我們手機上的網格。

7.懂得用線條引導視線

這項技巧同樣重要,因為它是一種對攝影者和觀眾都有益的攝影作品。引導線的主要功能是將注意力吸引到圖像的主要對象上,我們可以將周圍的事物作為視線,例如長長的道路、橋梁、河流等。

8.多角度練習拍攝

因為手機相機輕便,攜帶方便,不像單反相機,可以達到比更大的相機更多的拍攝角度,比如我們可以從地上拍,也可以從高角度拍攝,不需要額外的鏡頭設備,或者甚至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沒有人見過的獨特的照片角度。

如果你是剛開始使用手機相機拍照的人,我們建議你掌握以上8個技巧。希望無論你使用什麼手機,它都能幫助你將攝影技巧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手機拍照入門技巧 篇4

1、利用倒影

利用水面的倒影拍攝人像可以增強畫面的空間感和立體感,是拍攝大片人像的有效方式,這種倒影製造出的天然的對稱感,能夠大大的提升照片的美感,不論拍攝何種題材都合適。

2、捕捉光影

利用好光影,常常會讓你拍出意想不到的畫面效果,畢竟光影是提升畫面表現力和唯美度的免費道具,想要利用手機拍出唯美浪漫的光影大片,就要尋找光影,利用光影。

3、注意留白

很多時候之所以手機拍照不好看,大多數是因為你的畫面充斥著太多的元素,導致觀眾很難留意到畫面中的主體,學會在畫面中留出一些空間元素,讓畫面呈現的更加干凈、簡潔,拍照很有清新感。

4、留意細節

正所謂「細節見真章」,去捕捉一些細節,比如眼睛、手指、鎖骨、下巴甚至是嘴巴都是可以的,這種對於細節的捕捉可以作為整組照片的補充,從而讓成片更具故事性和想像空間。

5、構圖簡潔、背景干凈

簡潔、干凈的背景是拍好人像的基本前提之一,日常用手機拍照,這一點要尤其注意,手機的像素和功能都不如相機那麼齊全,所以在取景拍攝時,要盡量避開雜亂、模糊的背景,並且構圖也要簡潔有效。

6、應景拍攝

學會跟著季節選擇拍攝題材,例如春天可拍油菜花、夏天可拍向日葵、秋天拍攝銀杏、楓葉人像,冬天拍雪景,這樣拍照既能符合當下的主題和季節特色,也能拍出有故事性的畫面。

7、不同角度

不要總以平視的角度去拍攝,嘗試變換不同的角度,或是抬高機位俯拍,或是放低機位仰拍,但萬變不離其宗的便是要盡量拍出畫面的空間延伸感或縱深感,這樣拍出的人像才會層次。

8、正方形構圖

由於正方形四條邊的等邊長,可以給人由中心向四周延伸的感覺,因此成片的穩定性以及平衡性會大大加強,拍攝一些對稱性的場景時,搭配上正方形的構圖,有效突出主體的中心地位。

9、融入場景

場景也能基本確定拍攝的主題和基調,當人物融入場景時,做出的系列動作會自然、好看不少,藉助大場景或全景拍攝,畫面的意境美也更好,而且看得人也會產生自己在場的感受,拍照更有內涵。

C. 手機攝影入門技巧

怎麼用手機拍出相機的效果呢。我整理了手機攝影入門技巧,歡迎欣賞與借鑒。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1.了解你的手機

(場景、人臉識別、人像美化、全景、延時曝光)

要拍出富有創造力的照片,先要了解你的手機。通常,手機的拍照功能里都有如下幾個常用項目:

場景:拍照功能強大的手機一般都支持這些場景——普通、智能、微距、人像、風景、運動、夜景、雪景等,接近於專業的數碼單反,如果拍照前有時間,盡量調到對應的場景,便於機器找准最恰當的光圈、焦距和快門時間,控制好白平衡。當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掏出手機拍照時都不會調來調去浪費大家表情和興致的,所以建議平時把場景設置到"智能"這個檔上就好了。

人臉識別:現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機都有這個功能,而且是自動的,就不再多說了。拍人像時,只要等小白框出來並且對准人臉再按下快門就好了。

人像美化/美顏:這時應廣大女生和基友們的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強大功能,可以在拍照的同時實現祛斑、磨皮、調整膚色等需求,有的甚至可以實現瘦臉、美瞳等等……但注意,拍攝風景的時候要把這個選項關掉,不然會損傷畫質。

全景:全景是個非常好玩的功能,以前只能通過使用數碼相機+三腳架+後期PS來完成,現在只要端著手機轉一圈就可以做到。如果遇到壯美的山巒、怡人的海灘、繽紛的彩虹、絢麗的晚霞、或者誘人的樣板間,就該請出全景功能大展身手了。

慢速快門/延時曝光:又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功能。當年這也是單反的專利,如今也開始移植到了手機上。特別適合拍攝夜晚川流不息的'人群與車流,創造有趣的光塗鴉。如果你足夠聰明,也可以嘗試在這個模式下,讓手機與拍攝主體保持同步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系,捕捉速度帶來的快感。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2.構圖

(對稱、黃金分割)

在攝影和電影中,"對稱"和"黃金分割"是兩種最常用、也是不會犯錯的構圖方式。

對稱:可以給人一種平衡、古典、端莊的美感,甚至可以營造詭異、陰森、壓迫式的氛圍。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都是對稱構圖的典範。

黃金分割:可以讓作品透露出一種優雅、神秘的藝術氣質。部分手機拍照時,可以顯示"井"字格,這是最容易掌握的黃金分割構圖工具。

而要想拍出文藝復興時期古典油畫一樣的優雅構圖,就需要了解和體驗"黃金螺旋(又叫斐波那契螺旋)"和"黃金三角"這兩個高階構圖工具了。當然,目前沒有任何一部手機、單反相機、甚至攝像機,會提供這種高難的構圖工具,必須全靠腦力。

不過,千萬不要讓這些被學術界公認的規則限制住你的創造性思維。你可以建立自己獨特的構圖風格,但這需要多思考、多操練。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3.對焦

(焦點、層次、前景、中景、遠景)

焦點,決定了一張照片的視覺重點。很多對焦點沒有概念的朋友拍出的照片經常是失焦的——就是拍攝主體是模糊的,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對焦,或者手抖造成的。手機攝像頭都能實現自動對焦,但自動對焦採用的是中心對焦或散點/全局對焦方式,只能照顧大多數拍攝需求。如果自動對焦模式無法將焦距對准你要拍攝的主體,就要用手指定一下焦點的位置。

要想讓你的照片富有層次感,就要知道怎麼擺前景、中景、遠景。通常,應該把拍攝主體放在中景位置,把焦點對在中景上,讓前景(亦可沒有)和遠景都虛掉。

"如果照片拍的不動人,很可能是由於距離不夠近,或者取景位置不夠低。"大膽地接近你的拍攝對象,捕捉到充足的細節,才能讓照片更動人。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4.給照片加點兒創意

(逆光、錯位、玩鏡子/玻璃、多重曝光)

"照片拍的太平淡?那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走心!"想來點新意?先玩玩逆光……

靈山上的花,微距+逆光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5.濾鏡

(比如寶麗來、漏光、黑白)

寶麗來:可以拍出自然、生動、懷舊的生活情趣(在不同的app里,名稱不一樣);

漏光:這是膠片時代造就的意外驚喜,LOMO相機也常會用到,如今被搬進了app濾鏡,大大降低了收獲這種意外的成本,但玩漏光的人依然是小眾,所以你不妨試試;

黑白:這是最經典的色調,也是在這個大家都尋求刺激和飽和度的時代,大眾不怎麼能夠欣賞的色調。在黑白的世界裡,你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到光帶來的線條和層次,感受到灰度的微妙。黑白濾鏡適合表現線條、形態、質感、冷靜、沉澱、永恆的內容和主體。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6.對象、場景和故事

(清場、決定性瞬間)

對象:就是你要拍攝的中心和主體,它是你構思的原點。你是想拍出它的線條、輪廓、姿態,還是色彩、速度、或者驚人的一瞬,決定了你採取什麼樣的拍攝技巧。想想看,你手機里是不是有大量不假思索就隨便按了快門的流水照?從下一張照片做起,先想想你要拍什麼,再去想怎麼拍。

場景/背景:是拍攝主體所處的環境。干凈的背景給人以簡單、平靜、主題鮮明的感受。畫面里的一切元素都應該和拍攝主體構成某種關系,或者是為了營造氛圍、增強故事性而存在的,否則就應該毫不留情地清除。你的照片不好看的原因之一:就是背景太臟、太亂。。所有與拍攝主體和故事無關的元素都不應該存在於畫面之上。所以拍攝前的第一要務就是——清場!

決定性瞬間:也就是造成某張照片非常"動人"、"有感覺"的那個瞬間。這個瞬間可以通過自然捕捉,但對拍攝功力和器材的要求非常高;也可以通過人工引導來營造,尤其對於拍攝小孩和寵物來講,這個尤為奏效。因為他們都是多動症!根本無法安靜到等你按下快門!

故事:是作品的靈魂。如果可以調動畫面里所有的元素和細節,講出一個故事,那這幅作品就有了生命。

盛放碎水晶和鵝卵石的碗里長出了一棵幼苗,可能是陽台上某株植物的種子碰巧掉進了這個碗里,而碗里之前還有殘留的水分,在陽台上曬了兩天後機緣巧合中孕育出了這個頑強的小生命。

手機攝影基礎教程7.了解攝影的基本元素

光(順光、側光、頂光、逆光、黃金時段)

光是攝影的生命。有了光,萬物才有了可以被感知的形態和顏色。

拍攝前,頭腦中一定要有光的概念,注意拍攝主體、拍攝位置和角度、與光這三者構成的關系,是順光、側光,還是頂光、逆光。用好光,創造性地用光,就要在平時的鍛煉中心中有光,慢慢找到對光的感覺。

最糟糕的拍攝時間是正午,這時的光線最刺眼,對比強烈,缺乏生氣,曝光很難掌握,拍攝人物時容易出現"陰陽臉"。攝影的黃金時段是清晨或傍晚,這時的光線柔和,色調溫暖,給拍攝主體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如果你可以做到創造性構思,清晨或傍晚的光線會為你的作品裝點上一抹魔幻色彩。

D. 運動會拍照技巧手機

運動會是比較典型的動態過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特定的運動現場,以人物為體而展開,所以拍攝時必須兼顧時間、現場和人物因素,並充分運用多種攝影手段,多視角、多景別地完整記錄,並且關注運動會過程的每一個重要環節,在規定時間內有序地完成拍攝任務,以景別歸納內容,以抓拍為基本手段。

(運動會開幕式上,整齊劃一的服裝,昂揚向上的鬥志,大學生在運動場上的蓬勃朝氣展露無疑。)

一、用全景表現規模

運動全景表現運動會全貌,莊重並兼具儀式感的開幕式是最佳時機,若能兼顧入場式和文藝表演,可以更顯生動和動態意境。一般採用較高視點,面對主席台和會標,以運動場上運動員或觀眾為前景,主席台上領導和嘉賓為中景主體,以會標為背景,並運用廣角焦距和較小的光圈,保證畫面完整和優秀畫質。同時充分利用相關的構圖手段,突出主體,明確主題,使畫面層次豐富,這是運動會專題攝影最重要的內容,也具有一定的觀賞性。

(光圈F7.0 快門速度1/300s 焦距24mm 感光度200 運動會結束後,領導、嘉賓、優秀運動員和演職人員合影紀念圖片。這是重要的記錄,也是珍貴的資料。)

二、以中景敘述情節

利用中景畫面敘事性較強的特點,重點表現運動會過程中變焦重要的精彩的環節,具有較強的紀實性。比較重要的內容包括:入場儀式中各單位的方陣隊列,文藝表演,團隊比賽項目,頒獎儀式上的隆重場面,閉幕式後各單位運動員與領導嘉賓的合影留念等。內容非常豐富多彩,此類拍攝主要以抓拍為主要手段,還需要拍攝者必須提前預知運動會流程,合理安排拍攝計劃,避免顧此失彼,而對比較大型的運動會,則應組成拍攝團隊分工合作,拍攝中應從視點、視角和構圖上多下功夫,力求豐富與變化。

(光圈F3.2 快門速度1/100s 焦距26mm 感光度200 場外觀眾的快樂痴迷神態從另一角度表現場內精彩。)

三、近景與特寫刻畫細節

利用近景的細節描述和特寫的較強視覺沖擊力,可以使內容更豐富和精彩。如:運動員起跑和沖刺的瞬間,嘉賓和觀眾專注的神情,以及現場新聞工作者忙碌的身影等,都是近景和特寫的最佳題材和內容。在這類景別的拍攝中,抓拍技術至關重要,應提前調整相機,使用TV拍攝模式,快門優先,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保證瞬間抓拍的畫質,並且在構圖上應充分利用環境與背景突出主體,也可以適當地運用大光圈和長焦距虛化背景。

四、關注場內外花絮

在不影響運動會正常環節紀實拍攝的前提下,用鏡頭去關注場外及周邊環境,也許還會有新的發現,拍攝一些花絮,會使運動會專題錦上添花。

E. 手機拍照技巧大全(絕對值得收藏)

1.熟悉設備
生活中總是時不時的出現意外,那麼在實際操作時能否准確快速的臨場狀況作出最及時的反應和調整,就看平時自己對設備的了解程度如何。
2.平行
如果沒有特殊的藝術方面的要求的話,拍攝時需要盡量將畫面中的某些幾何邊緣與鏡頭框平行,亦即「橫平豎直」。這樣的幾何邊緣有時是地面,有時是桌面,有時也可能是屋頂邊緣。
3.握屏要穩
平時就可以在家中就可以做這樣的練習:手拿物品高舉卻仍要保持穩度。如果拍攝的過程中,手的晃動程度嚴重影響視頻的視覺效果,那麼就算拍攝選取的內容再精彩,也總會讓人覺得它並不完美。
4.學會移焦
移焦:在你的取景框里找兩個有不同位置差的物體,然後練習將焦點從一個物體上變換到另一個物體上,然後再移回來。

應用:對於著名景點,如果直接對著拍攝,鏡頭自然會缺乏生動,這時就可以通過一個其他運動的物體使鏡頭自然轉向將要重點表現的物體,相當於將這個物體帶入畫面。
5.找角度
不同的物品處於不同的狀況,有著不同的合適的拍攝角度,這樣的對應方式一般都是有規律的,比如:拍食物時推薦選擇俯拍與近景拍攝;拍落花則更適合仰視拍攝。所以平時應該多拍不同種類的事物,積累拍攝角度的經驗。
6.小動物
想必喜歡拍攝的人也不會拒絕讓小動物入境,它們的加入不僅讓視頻更加活潑生動,也更為視頻內容增添一絲趣味,如果人和動物之間能夠產生互動,那一定能達到更有愛的效果。
7.構建故事
嘗試拍攝幾個不同的畫面,並展開聯想,將它們聯系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這樣更有利於拍攝者思維的開拓,甚至強化視頻的內涵。

F. 運動拍照技巧

你好
正面拍攝的優點

正面拍攝跑步是最常用的角度,它能正面拍攝臉部、上半身動作和號碼牌,有利於表現臉部特徵和表情,標明主體是誰,也利於系統人臉識別。

正面拍攝的缺點

但由於正面拍攝,壓縮了腿部動作,常常拍成小短腿,所以,正面拍攝是不利於表現腿部動作的:

正面水平機位

如果你想拍半身照,重點表現人物臉部特徵和表情,請使用正面水平機位(與胸部平齊):

正面低機位

低機位能拍出更長的腿,可以彌補正面腿短的缺陷,所以如果你想拍全身照,重點表現腿部動作,請使用低機位:

正面動作分解

上一篇文章《運動攝影 跑步姿勢分解》中提到的4個分解動作,以下就是正面拍攝的效果:

其中,「支撐換腿」肌肉下垂,表情呆滯,動作遲緩;「起步」像原地踏步,所以不建議拍攝:

而「腳跟著地」運動感最強,所以是拍攝首選,「騰空」次之所以是備選:

綜上,正面拍攝利於表現人物表情,但不適合表現腿部動作。低機位拍長腿,水平拍表情。「腳跟落地」首選,「騰空」備選。
望採納祝你好運

G. 手機攝影技巧

少年手機攝影 mp4視頻完結 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FeJoh8GWl7nsCy82gvm8Gw

提取碼: 8esp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H. 手機拍照的十個小竅門

對於處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我們來說,手機拍照已經成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手機拍照自然也是最長做的一件事兒。畢竟手機拍照,讓人人都可以成為攝影師,記錄生活至美。

1、記錄簡約之美

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曾經說過:「簡約是復雜的最高境界。」(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對於被稱作「減法藝術」的攝影來說,這句話同樣也適用。

一張照片,太過繁雜的背景很容易喧賓奪主,將拍攝主體淹沒在背景中,同時繁雜的背景也會造成觀眾的注意力分散,讓人不知道你這張照片到底要說什麼。

也許你會擔心,太過簡潔的畫面是否會影響照片最終的觀看效果,給人過於空洞的感覺。實際上擔憂是沒有必要。簡潔的畫面可以更容易突出拍攝主體,也更容易表達出內容。對於社交平台來說,例如微信朋友圈,簡潔明了的照片更容易吸引的關注,而朋友們也會更喜歡這些照片。

對於手機攝影來說,簡潔的構圖和畫面表達,既可以突出拍攝主題,也可以提升你的觀察力,養成良好的拍攝習慣。

2、換個角度去拍攝

如果你刷朋友圈,可以看到大部分手機拍攝的照片,都以一個平視的角度進行的拍攝,而平視角用俗話說就是抬手一拍,除非特定題材,否則很難能拍讓人過目不忘的作品,所以對於想拍一張與眾不同的手機攝影作品的你來說,變換一個視角去拍攝是最簡單的方法。

如何變化一個拍攝角度呢?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低角度進行拍攝。

之所以選擇低角度拍攝,原因有三。第一,低角度在拍攝時很容易操作,拍攝角度也更好把控,會讓照片中的拍攝主題變得更有趣。第二,低角度拍攝可以更好的突出拍攝主題,而背景通常僅保留地面和天空部分,所以低角度拍攝也是一個剔除嘈雜背景的好方法之一。第三,低角度還可以藉助前景,通過的色彩以及明暗的變化,營造出畫面的縱深感,引導觀眾將目光聚焦在最終的拍攝主體上。

3、營造畫面縱深感

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外,手機拍照時也要合理的利用場景中的線條,營造畫面的縱深感,以此提升手機攝影作品畫面的深度,這一點在拍攝風光照片時尤為重要。

那麼,該如何在拍攝畫面中建立視覺引導線,提升照片的視覺深度呢?在平時拍攝時,可以藉助街道、鐵路、小路、沙灘上的漣漪、河流、柵欄等,保證畫面中的物體從前景一直延伸到畫面遠處,消失在地平線上。這樣可以吸引觀眾目光,讓照片變得更有層次和深度。

另一種營造畫面縱深感的方法是藉助前景,通過前景與拍攝主體的差異,或利用前景物與背景環境的距離,為畫面營造出一種空間感。此外,還可以把拍攝主體融入到畫面的前景、中景和遠景中,營造畫面的立體感,讓最終的得到的照片更具立體感。

4、平衡畫面的視覺之美

手機拍照經常會遇到取景時一個場景中會有多個物體,怎樣合理擺放這些物體,既能突出拍攝主體,又能不讓畫面顯得雜亂,這很考驗你的構圖方法。

我們都知道攝影要遵循三等分構圖規則,才能突出拍攝主體。假如場景中擺放著多個物品,在拍攝構圖時依然遵循標准三等分構圖規則拍攝,會也許出現所有的物品堆積在畫面的一側,另一側留下大片空白,造成畫面嚴重失衡。

正因此,在拍攝前可以對物體進行簡單的位置調整,分清主次,這樣在構圖拍攝時不會因為多個物體造成畫面失衡。但是在平時拍攝時如風景、城市建築等這些是無法移動的拍攝主體,所以拍攝時需要你觀察環境,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通過透視關系平衡畫面,從而讓最終拍攝的作品在視覺表達上更符合觀眾預期。

5、用細節營造視覺之美

布列松曾經說過:「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手機攝影同樣適用於這個道理,畢竟對於某些拍攝主體來說,比如植物花草類,距離太遠既無法拍攝出花草細節、同樣也不能展示出花草的色彩層次,只能得到一張普通的照片,我想這肯定不是你想要的效果。

針對某些拍攝題材,如花朵、水滴、物體紋理表面時,通過拍攝細節可以給觀眾極大的視覺震撼。在捕捉這些細節時,可以藉助手機外置鏡頭,如微距鏡頭,能夠更好幫你完對細節的拍攝。

對於人像而言,靠近人物進行拍攝也可以更好的展現人物皮膚紋理細節,突出人物的情感,為照片注入更多的可讀性,甚至可以震撼觀眾心靈。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除了記錄大場景之外,通過拍攝環境細節,可以增加畫面的縱深感,也會讓你的'風景照片更取悅觀眾。

6、明暗對比營造氛圍之美

如果你關注攝影,會發現有一個有趣的規律,攝影師很喜歡拍攝光影比對強烈的場景,通過明暗對比以及光影的變化,使拍攝的照片不僅更具視覺沖擊力,同時又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攝影本就是記錄光影的藝術,使用手機拍攝光比較大的場景,對手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所以在拍攝時切記要隨時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使最終成像獲取准確的曝光。

在後期處理照片時,可以通過Snapseed進一步對照片的光影明暗進行處理,甚至你可以直接將照片變為黑白色調,這樣既可以消除多餘的色彩影響,又讓可以突出光影營造的視覺氛圍。

7、拍攝剪影照片

逆光拍攝對手機來說,一直是一個很難解決的拍攝難題,畢竟手機鏡頭的尺寸有限,很難在逆光時保留豐富明暗細節,所以拍攝剪影也成為了手機攝影最常見的題材之一。

使用手機拍攝逆光剪影照片的方法和拍攝明暗對比時一樣,都需要通過調整曝光補償來控制曝光,讓最終的照片獲取准確的曝光。在拍攝時,可以開啟手機的HDR模式(某些手機自動開啟HDR),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兩部和暗部細節,減少曝光的細節損失。

剪影拍攝的最佳時機,太陽落山前,與地平線相容的十分。這時你既可以記錄下藍天的層次,又可以通過暖暖的陽光讓畫面充滿了溫馨感,所以熟練掌握剪影拍攝技巧,可以幫助你擴展拍攝思路,拍攝出不一樣的手機攝影作品。

8、利用倒影增加照片趣味性

如何讓自己的照片拍出來更有趣?除了上面介紹的一些方法之外,合理的利用好鏡面反射,同樣也可以拍攝出有意思的手機攝影作品。

鏡面反射,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拍攝時實現起來並不復雜。例如櫥窗的玻璃的反射,雨天過後路面積水的反射,選擇好合適拍攝角度,都可以藉助這些反射的景色拍攝出有意思的照片。可以說,藉助玻璃或者水面的反射,才是真正的換個角度看世界。

拍攝反射場景並不復雜,首先是找到合理的角度,觀察水面反射的場景,找到最合理的視角;其次,盡量放低手機進行拍攝,這樣可以盡可能的將畫面創作出具有誇張的視角,凸顯畫面的張力,讓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

9、對稱構圖之美

在攝影中,畫面是講究「對稱」的,不僅可以增加畫面的縱深感,同時也讓畫面在視覺上更具和諧之美。

利用水面反射進行構圖拍攝,算是對稱式構圖的一種常見方式。另外,對稱式構圖一般用於建築拍攝,例如建築物的大門,利用對稱構圖,將大門放到畫面中間,製造平衡畫面,通過大門內靜物,製造畫面縱深感。

10、合理的後期處理

用手機拍攝照片,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利用手機內的攝影App直接處理照片,例如藉助Snapseed、VSCO、Instagram等眾多App,可以幫你快速而且很簡單的完成對照片的後期處理。

切記,後期處理照片要適度,不要過分處理,過度的後期處理,不一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會對照品產生巨大的影響,反而讓照片變得臟兮兮,不急讓照片美觀受損,也影響照片視覺觀感。

另外,HDR可以有效的保留照片亮暗部的細節,但使用HDR時一定要適度,過分的HDR反而會影響照片的細節,對照片的畫質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

到這里,這篇對於新手來說的手機拍攝指南也將告一段落了。手機拍照,在於心,才能感動每個人,定個瞬間,每個人都可以拍攝出足以令人驚艷的手機攝影作品。

閱讀全文

與運動手機拍照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