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雙向板外力矩計算方法

雙向板外力矩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1 18:39:57

❶ 力矩計算公式

您好力矩的計算公式是力乘上力臂即:力的大小乘以作用點到力的垂直距離
------------答之所問團隊為您服務

❷ 力矩的計算公式 全面一點的.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叫做力對轉動軸的力矩.
即: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❸ 力矩怎麼計算

力矩是由力乘以力臂的乘積計算出來的。
從杠桿的支點,到表示這個力的直線的距離,叫做力臂。力臂是用虛線來表示的,它不一定在杠桿的上面,而力矩就是力乘以力臂。
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省力杠桿是省力的,但費距離;費力杠桿是費力的,但省距離;而等臂杠桿,兩個力臂是相等的,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❹ 力矩的計算公式是

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轉動軸或支點轉動的趨向。力矩的單位是牛頓-米。力矩希臘字母是 tau。

力矩的概念,起源於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轉動力矩又稱為轉矩或扭矩。力矩能夠使物體改變其旋轉運動。推擠或拖拉涉及到作用力 ,而扭轉則涉及到力矩。力矩等於徑向矢量與作用力的叉積。

平衡條件:

(1)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是指物體靜止,或繞轉軸勻速轉動;

(2)有固定轉動軸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矩為零,即∑Fx=0,也就是順時針力矩之和等於逆時針力矩之和。

一般平衡條件:

合力為零,合力矩同時為零,即∑Fx=0,∑Fy=0,∑M=0。

力矩:

(1)力臂(L):轉動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2)力矩(M):M=L×F,單位是牛*米;

(3)力矩描述力對物體產生的轉動效果;

(4)力矩是矢量,中學里只考慮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方向。通常規定逆時針力矩為正,順時針力矩為負。

(4)雙向板外力矩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依照國際單位制,能量與功量的單位是焦耳,定義為 1 牛頓-米。但是,焦耳不是力矩的單位。因為,能量是力點積距離的標量;而力矩是距離叉積力的偽矢量。當然,量綱相同並不僅是巧合;使 1 牛頓-米的力矩,作用一全轉,需要恰巧 2*Pi 焦耳的能量。

當一個物體在靜態平衡時,靜作用力是零,對任何一點的凈力矩也是零。關於二維空間,平衡的要求是:

x,y方向合力均為0,且合力矩為0。

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❺ 雙向板的計算方法謝了!

厚水泥沙漿面層:20×厚度。

厚鋼筋混凝土板:厚度×25。

在板的受力和傳力過程中,板的長邊尺寸L2與短邊尺寸L1的比值大小,決定了板的受力情況。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9.1.1條規定:沿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對於四邊支承的板,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大於3時,可按沿短邊方向的單向板計算,但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當長邊與短邊比值介於2與3之間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長邊與短邊比值小於2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5)雙向板外力矩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邊長比值大於3的時候,可按照單向板計算,然後是計算原理和假設,包括荷載折算,不利布置影響和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的計算方法.。對於四邊支承板,邊長比2-3時,板仍顯示出一定程度的雙向受力特徵,宜按照雙向板計算,當邊長比值大於3時,沿長邊方向的鋼筋可按構造要求配製."。當邊長比<=2時,這種四邊支承板稱為雙向板,由雙向板和支承梁組成的樓蓋稱為雙向板肋梁樓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雙向板

❻ 混凝土樓板(雙向板)承載力怎麼計算,可不可以給個實例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計算
恆荷載標准值
20mm厚水泥沙漿面層:0.02 ×20=0.4 KN/㎡
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漿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計 2.655 KN/㎡

活荷載標准值: 10.0 KN/㎡
因為是工業建築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准值大於 ,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取 ,
恆荷載設計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載設計值:q=10×1.3=13.0KN/㎡
荷載設計總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計算簡圖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寬為b=200mm,現澆板在牆上的支承長度為a= ,則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按以下二項較小值確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間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3) 彎矩設計值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於10%,可按等跨連續板計算
由資料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下表

板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 1/11 -1/11 1/16 -1/14
計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 配筋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鋼筋,fy=210 N/ mm2。 對軸線②~⑤間的板帶,考慮起拱作用,其跨內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可折減20%,為了方便,近似對鋼筋面積折減20%。板配筋計算過程見表。
板的配筋計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彎矩設計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軸線
①~② ⑤~⑥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軸線②~⑤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驗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圖繪制
板中除配置計算鋼筋外,還應配置構造鋼筋如分布鋼筋和嵌入牆內的板的附加鋼筋。板的配筋圖如圖所示。

如何計算樓板能承受的最大彎矩

1.計算荷載(恆荷載,活荷載) 2.分析板的類型(單向板還是雙向板) 3.選擇板厚 4.導算荷載計算出彎矩 5.根據彎矩計算配筋 6.驗算裂縫、撓度及最小配筋率 7.調整鋼筋及板厚滿足要求。 具體怎麼計算 我給你個計算過程 不過建議你看教科書。
一、構件編號: LB-1
二、依據規范
《建築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三、計算信息
1.幾何參數
計算跨度: Lx = 4000 mm; Ly = 3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級: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 Ec=2.80×104N/mm2
鋼筋種類: HRB335 fy = 300 N/mm2 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至近邊距離: as = 20mm
保護層厚度: c = 10mm
3.荷載信息(均布荷載)
永久荷載分項系數: γG = 1.200
可變荷載分項系數: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數: ψq = 1.000
永久荷載標准值: qgk = 5.000kN/m2
可變荷載標准值: qqk = 3.000kN/m2
4.計算方法:彈性板
5.邊界條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簡支/簡支/簡支/簡支
6.設計參數
結構重要性系數: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計算參數:
1.計算板的跨度: Lo = 3000 mm
2.計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20=80 mm
六、配筋計算(lx/ly=4000/3000=1.333<2.000 所以按雙向板計算):
1.X向底板鋼筋
1) 確定X向板底彎矩
Mx = 表中系數(γG*qgk+γQ*qqk)*Lo2
= (0.0317+0.0620*0.200)*(1.200*5.000+1.400*3.000)*32
= 4.048 kN*m
2) 確定計算系數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4.048×106/(1.00*11.9*1000*80*80)
= 0.053
3) 計算相對受壓區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53) = 0.055
4) 計算受拉鋼筋面積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80*0.055/300
= 173mm2
5) 驗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73/(1000*100) = 0.173%
ρ<ρmin = 0.200% 不滿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積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採取方案d8@200, 實配面積251 mm2
2.Y向底板鋼筋
1) 確定Y向板底彎矩
My = 表中系數(γG*qgk+γQ*qqk)*Lo2
= (0.0620+0.0317*0.200)*(1.200*5.000+1.400*3.000)*32
= 6.274 kN*m
2) 確定計算系數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6.274×106/(1.00*11.9*1000*80*80)
= 0.082
3) 計算相對受壓區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82) = 0.086
4) 計算受拉鋼筋面積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80*0.086/300
= 273mm2
5) 驗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273/(1000*100) = 0.273%
ρ≥ρmin = 0.200% 滿足最小配筋要求
採取方案d8@180, 實配面積279 mm2
七、跨中撓度計算:
Mk -------- 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彎矩值
Mq -------- 按荷載效應的准永久組合計算的彎矩值
1.計算荷載效應
Mk = Mgk + Mqk
= (0.0620+0.0317*0.200)*(5.000+3.000)*32 = 4.920 kN*m
Mq = Mgk+ψq*Mqk
= (0.0620+0.0317*0.200)*(5.000+1.000*3.000)*32 = 4.920 kN*m
2.計算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 Bs
1) 計算按荷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作用下,構件縱向受拉鋼筋應力
σsk = Mk/(0.87*ho*As) (混凝土規範式 8.1.3-3)
= 4.920×106/(0.87*80*279) = 253.393 N/mm
2) 計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積: Ate = 0.5*b*h = 0.5*1000*100= 50000mm2
ρte = As/Ate (混凝土規範式 8.1.2-4)
= 279/50000 = 0.558%
3) 計算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
ψ = 1.1-0.65*ftk/(ρte*σsk) (混凝土規範式 8.1.2-2)
= 1.1-0.65*1.78/(0.558%*253.393) = 0.282
4) 計算鋼筋彈性模量與混凝土模量的比值 αE
αE = Es/Ec = 2.0×105/2.80×104 = 7.143
5) 計算受壓翼緣面積與腹板有效面積的比值 γf
矩形截面,γf=0
6) 計算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ρ
ρ = As/(b*ho)= 279/(1000*80) = 0.349%
7) 計算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 Bs
Bs = Es*As*ho2/[1.15ψ+0.2+6*αE*ρ/(1+ 3.5γf')](混凝土規範式8.2.3--1)
= 2.0×105*279*802/[1.15*0.282+0.2+6*7.143*0.349%/(1+3.5*0.0)]
= 5.303×102 kN*m2
3.計算受彎構件的長期剛度B
1) 確定考慮荷載長期效應組合對撓度影響增大影響系數θ
當ρ'=0時,θ=2.0 (混凝土規范第 8.2.5 條)
2) 計算受彎構件的長期剛度 B
B = Mk/(Mq*(θ-1)+Mk)*Bs (混凝土規範式 8.2.2)
= 4.920/(4.920*(2.0-1)+4.920)*5.303×102
= 2.651×102 kN*m2
4.計算受彎構件撓度
fmax = f*(qgk+qqk)*Lo4/B
= 0.00663*(5.000+3.000)*34/2.651×102
= 16.203mm
5.驗算撓度
撓度限值fo=Lo/200=3000/200=15.000mm
fmax=16.203mm>fo=15.000mm,不滿足規范要求!
八、裂縫寬度驗算:
1.跨中X方向裂縫
1) 計算荷載效應
Mx = 表中系數(qgk+qqk)*Lo2
= (0.0317+0.0620*0.200)*(5.000+3.000)*32
= 3.175 kN*m
2) 光面鋼筋,所以取值vi=0.7
3) 計算按荷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作用下,構件縱向受拉鋼筋應力
σsk=Mk/(0.87*ho*As) (混凝土規範式 8.1.3-3)
=3.175×106/(0.87*80*251)
=181.756N/mm
4) 計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積,Ate=0.5*b*h=0.5*1000*100=50000 mm2
ρte=As/Ate (混凝土規範式 8.1.2-4)
=251/50000 = 0.0050
因為ρte=0.0050 < 0.01,所以讓ρte=0.01
5) 計算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
ψ=1.1-0.65*ftk/(ρte*σsk) (混凝土規範式 8.1.2-2)
=1.1-0.65*1.780/(0.0100*181.756)
=0.463
6) 計算單位面積鋼筋根數n
n=1000/dist = 1000/200
=5
7) 計算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deq= (∑ni*di2)/(∑ni*vi*di)
=5*8*8/(5*0.7*8)=11
8) 計算最大裂縫寬度
ωmax=αcr*ψ*σsk/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規範式 8.1.2-1)
=2.1*0.463*181.756/2.0×105*(1.9*20+0.08*11/0.0100)
=0.1145mm ≤ 0.30, 滿足規范要求
2.跨中Y方向裂縫
1) 計算荷載效應
My = 表中系數(qgk+qqk)*Lo2
= (0.0620+0.0317*0.200)*(5.000+3.000)*32
= 4.920 kN*m
2) 光面鋼筋,所以取值vi=0.7
3) 計算按荷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作用下,構件縱向受拉鋼筋應力
σsk=Mk/(0.87*ho*As) (混凝土規範式 8.1.3-3)
=4.920×106/(0.87*80*279)
=253.393N/mm
4) 計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積,Ate=0.5*b*h=0.5*1000*100=50000 mm2
ρte=As/Ate (混凝土規範式 8.1.2-4)
=279/50000 = 0.0056
因為ρte=0.0056 < 0.01,所以讓ρte=0.01
5) 計算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
ψ=1.1-0.65*ftk/(ρte*σsk) (混凝土規範式 8.1.2-2)
=1.1-0.65*1.780/(0.0100*253.393)
=0.643
6) 計算單位面積鋼筋根數n
n=1000/dist = 1000/180
=5
7) 計算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deq= (∑ni*di2)/(∑ni*vi*di)
=5*8*8/(5*0.7*8)=11
8) 計算最大裂縫寬度
ωmax=αcr*ψ*σsk/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規範式 8.1.2-1)
=2.1*0.643*253.393/2.0×105*(1.9*20+0.08*11/0.0100)
=0.2216mm ≤ 0.30, 滿足規范要求

❽ 力矩計算公式是什麼

力和力臂的乘積叫做力對轉動軸的力矩。即: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性質

1.力F對點O的矩,不僅決定於力的大小,同時與矩心的位置有關。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隨之不同。

2.當力的大小為零或力臂為零時,則力矩為零。

3.力沿其作用線移動時,因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沒有改變,所以,力矩不變。

4.相互平衡的兩個力對同一點的矩的代數和等於零。

❾ 力矩的計算公式

我學材料化學剛剛學到這個。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叫做力對轉動軸的力矩。
即:M=F*L
式中M是力F對轉動軸O的力矩,凡是使物體產生反時針方向轉動效果的,定為正力矩,反之為負力矩。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矩單位是牛頓*米,簡稱:牛*米,符號:N*m

閱讀全文

與雙向板外力矩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