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鐵路橋橋台樁基礎基坑挖土方如何算工程量
施工工序是先挖樁,然後再開挖橋台基礎的基坑;倘若樁基開挖前測得原地面遠高於設計樁頂,那就可以先挖基坑後挖樁孔(指人工挖孔,若機械成孔另論)。橋台基礎一般均為規則四方形,所以基坑開挖也是四方的,只是四周需依據土質情況、基坑挖深及工作面要求等因素分別擴寬。據上基坑土方量就可以簡算成:V土體=(S開挖上口+S開挖下口)/2*(原地面標高-設計基底標高)。
⑵ 基坑及基槽土方量如何計算
了解土建施工中常見的土方工程,包括:場地平整;基坑、基槽及管溝的開挖與3、土方工程量的計算與調配:掌握土方工程量的計算,包括:基坑、基槽土方。
按下列規定計算:
l、人工平整場地是指建築場地在±30cm以內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平整場地工程量按建築物外牆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
3、建築場地原土輾壓以平方米計算,填土輾壓按圖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2)橋台基坑土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土石方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土石方工程分幾種性質,一種是場地平整,一種是開劈石山。這些專業目前我們還沒有專門歸檔目錄,歸檔時,你可以按照所施工的標准產生的文件進行分類,經質量驗收部門核准,符合施工與驗收規范所應提交的文件,確認齊全的情況下進行歸檔。
如果土石方工程完成後與主體無關聯的,這種土石方工程,企業投資的項目可以歸建設單位歸檔查存。屬政府投資的應歸檔移交給市城建檔案館。土石方工程定額工程量計量。
⑶ 基坑的計算方法
基坑土方量計算方法如下:
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長10m,下底寬6m
基坑上底長14m
,上底寬10m
開挖深度3m
,開挖坡率1:0.5
求基坑開挖土方量
、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錐
體:
底面面積×高÷3
台
體: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體積公式=πh2(3r-h)÷3
球體積公式:v=4πr3/3
稜柱體積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為側棱長,h為高)
稜台體積:v=〔s1+s2+開根號(s1*s2)〕/3*h
基坑工程的定義:
為保證基坑施工、主體地下結構的安全和周圍環境不受損害而採取的支護結構、降水和土方開挖與回填,包括勘察、設計、施工、監測和檢測等,稱為基坑工程。基坑工程是集地質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和岩土測試技術於一身的系統工程。其主要內容:工程勘察、支護結構設計與施工、土方開挖與回填、地下水控制、信息化施工及周邊環境保護等。基坑施工最簡單、最經濟的辦法是放大坡開挖,但經常會受到場地條件、周邊環境的限制,所以需要設計支護系統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並能較好地保護周邊環境。
註:v:體積;s1:上表面積;s2:下表面積;h:高。
⑷ 承台土方怎麼算
按挖基坑土方來算,在承台繪圖截面畫好承台後,點擊自動生成土方,選擇基坑土方,填入工作面,放坡系數,確定即可。
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
土方工程的工程量大,施工條件復雜,受地質、水文、氣象等條件影響較大。因此,在組織土方工程施工 ,應作好必要的工作,以確保工程質量。
(4)橋台基坑土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在建築過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設計地形,經常會碰到一些類似錐體、稜台等幾何形體的地形單體。這些地形單體的體積可用相近的幾何體體積公式來計算,此法簡便,但精度較差,多用於估算。
此法的計算精度取決於截取斷面的數量,多則精,少則粗。
斷面法根據其取斷面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垂直斷面法、水平斷面法(或等高面法)及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斷面法。以下主要介紹前兩種方法。
土壤的自然傾斜角(安息角) 土壤自然堆積,經沉落穩定後的表面與地平面所形成的夾角,就是土壤的自然傾斜角,以廄表示。在工程設計時,為了使工程穩定,其邊坡坡度數值應參考相應土壤的自然傾斜角的數值,土壤自然傾斜角還受到其含水量的影響。
⑸ 基坑土方量計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計算公式:V=(a+2c+kh)(b+2c+kh)×h+1/3k??h??,a=長底邊,b=短底邊,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數。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開挖前應根據地質水文資料,結合現場附近建築物情況,決定開挖方案,並作好防水排水工作。開挖不深者可用放邊坡的辦法,使土坡穩定,其坡度大小按有關施工規定確定。
⑹ 建築工程基坑土方量計算公式
1/6×H×[a·b+(a+A)·(b+B)+A·B]≥1/3×H×[s+S+√(s·S)]。
當稜台是由四棱錐截頭得來時(四條斜棱延長交於一點),兩個公式完全等價,1/3的公式只適用於標准稜台,可以用算術平均數大於幾何平均數證明。
圓台一定是圓錐截頭得來,完全沒有問題(所有母線延長一定交於一點)。
遇到不規則底面的基坑,只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也可以劃分成一定的網格,根據測繪數據,近似計算了,工程量計算,畢竟不是數學作業,容許一定的誤差的,對造價的影響也有限。
(6)橋台基坑土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土方施工步驟包括:施工准備;場地清表 (測量放線、控制標高);土方開挖;地基釺探;灰土回填。
土石方工程有: 場地平整、路基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時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
在建築工程中,最常見的土方工程有:場地平整,基坑(槽)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及基坑回填土等。
⑺ 基坑土方量怎麼計算
V=1/3h(S 上+√(S 下*S 上)+S 下)
拓展資料:
土方量的計算是建築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施工前的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
土方量的計算是建築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施工前的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在現實中的一些工程項目中,因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經常遇到的。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這種方法是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在傳統的方格網計算中,土方量的計算精度不高。
⑻ 基槽基坑土方量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基槽的工程量計算方發:1、不放坡不支擋土板 V=(a+2c)*H*L V-基槽土方面積 a-基礎底面寬度(m) c-工作面 H-挖土深度,從圖示基槽底面至設計室外地坪的高差(m) L-溝槽長度,外牆按中心線長度(L中),內牆按圖示基槽底面之間凈長度(m)
2自墊層下表面放坡,V=(a+2c+KH)*H*L 3 自墊層上表面放坡,V=a*H1*L+(a+KH2)*H2*L
4支擋土板 V=(a+2c+0.2)*H*L
挖基坑 (一) 不放坡不支擋土板 1當為長方體時 V=(a+2c)*(b+2c)*H V-挖基坑土方體(m3)
a- 基坑底寬 b- 基坑底長 c- 工作面 H-挖土深度
2 當為圓柱時 V=3.14*r2*H r-圓柱半徑
(二) 放坡 當為稜台時,V=(a+2c+kH)(b+2c+kH)*H*+1/3K2H3
當為圓台時 V=1/3*3.14*H(r2+rR+R2)
⑼ 基坑土方量怎麼計算
基坑土方計算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長方體:體積=長×寬×高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錐體:底面面積×高÷3台體:V=[S上+√(S上S下)+S下]h÷3球缺體積公式=πh(3R-h)÷3球體積公式:V=4πR/3稜柱體積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為側棱長,h為高)稜台體積:V=S1+S2+開根號(S1*S2)〕/3*h註:V:體積;S1:上表面積;S2:下表面積;h:高。
⑽ 橋台基礎的土方量怎麼算
橋墩分成:墩身、墩帽(蓋梁)、支座墊石、基礎。橋台分成:台身、台帽、基礎。每個部分都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可以用幾何公式進行體積求解(關鍵要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