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將生葫蘆做成可以裝東西的葫蘆容器
葫蘆既可以用來做酒壺等容器,又能做葫蘆簫等樂器和藝術品。葫蘆要加工成用器和藝術品,就必須先晾乾,如果晾不幹,或是晾曬方法不當,就會大大影響加工和加工產品的質量。
方法/步驟
1\剛採摘下來的成熟葫蘆有一層表皮,不是像內殼那樣堅硬的,近乎肉質,水分多。為了能更快晾乾葫蘆,也為了後續加工方便和外表美觀,在晾之前,需要先把葫蘆的外皮颳去。刮皮後,為了避免晾曬的時候皮屑粘在表面形成斑點,最好還水洗一下去掉皮屑。
2\如果不急著用,也需要留種,就把去皮後的葫蘆用繩子吊著,掛在家裡陰涼乾燥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暴曬,晾半年以上,就完全乾了。這樣晾曬出來的葫蘆材質是最好的。一定要乾燥,不能在潮濕的地方晾,否則容易長霉斑。
3\如果不留種,則可以把葫蘆的嘴鋸開,把葫蘆的瓤和種子掏出來,這樣能更快晾乾。如果後續是做廣口用器,則可以把葫蘆按需要劈開,掏空瓤和種子,以快速晾乾。
若不急著用,不建議開口晾乾,那樣對葫蘆材質有不良影響,尤其是需要有蓋子的廣口葫蘆用器,如果還沒有晾乾就切開,很可能導致蓋子晾乾後變形,無法蓋得嚴實,甚至蓋不進去。
4\陽光暴曬對葫蘆材質有負面影響,影響藝術品等用器的質量,可能把葫蘆曬變色,長期暴曬甚至把葫蘆曬裂了,但是,陽光畢竟能快速晾曬干葫蘆,因此,不追求極端品質且葫蘆數量龐大的情況下,也有人採用陽光曬的方法。陽光晾曬的時候,如果需要保持葫蘆的色澤一致,就必須定期翻動葫蘆,讓葫蘆的每一面都能均勻得到暴曬。
5\此外,一些特殊藝術加工需要,則專門用陽光直曬葫蘆,只曬葫蘆的某側,形成不同的色澤,或是形成漸變色。例如陰陽葫蘆,就是只陽光暴曬一側,不但能得到不同的色澤,還能快速曬干。
6\如果是需要趕進度加工大量葫蘆,則可以用烘烤的辦法。把葫蘆嘴鋸開,掏空瓤和種子,然後嘴朝上放到恆溫烘烤室內,同時從一側對室內鼓風,從另一側對室內抽風,就能非常快地把葫蘆晾乾,這種方法適用於葫蘆加工廠。個人加工,則可以用烤火的方法,也可以用烤箱。烘烤是很講究溫度和火候的,一般人不建議使用,一旦掌握不好,很容易烤焦葫蘆的。
2. 手工葫蘆怎麼製作方法
當要加工葫蘆工藝品時,挑選葫蘆是一件比較頭痛的事情,因為有太多葫蘆品種、外形和尺寸可供挑選。首選要清楚用葫蘆來做什麼?如果心裡有了打算,那麼尺寸和外形可能是首要考慮的條件。如果作品需要能夠立著的,那麼請挑選平底的葫蘆。如果要懸掛,則選一個有柄的葫蘆品種。如果准備雕刻或烙畫,那麼選擇一件盡量表皮干凈和光滑的葫蘆。不管准備用葫蘆來做什麼,在做出選擇之前都應該對所需的條件心中有數。
蘆的選擇:
1、葫蘆創作一般以沒有陰皮的金黃色葫蘆為佳。因其色澤金黃,葫蘆細膩、紋理不太明顯,適合多種技法。而現實中一般會把有瑕疵的葫蘆作為烙畫葫蘆的首選,通過烙畫遮蓋葫蘆上的瑕疵。
2、如果把葫蘆用來做實用器皿,採用雕刻技法,那麼要選擇比較厚的葫蘆。不同品種的葫蘆皮的厚度不同,即便是同一品種的葫蘆皮厚度也有差異。選擇葫蘆皮厚度時,葫蘆的重量很關鍵,應該說是越沉越好;顏色也是一種參考,外皮顏色較深的葫蘆通常比顏色較淺的更厚一些;但最重要的是對葫蘆的感覺。厚皮葫蘆的「感覺」及敲起來的聲音和薄皮葫蘆不同。不要選擇象紙一樣聲音或感覺的葫蘆。加工葫蘆之前,花點時間把它和已經切開過的對比感覺一下。很快就會獲得對外皮厚度和密度的准確判斷。如果是准備保留完整的葫蘆做彩繪,那麼對葫蘆的厚度要求不高,但應避免選擇那些特別薄的葫蘆。
3、挑選葫蘆時,一定要完好無損的。如果葫蘆加工時不是完全乾透和完好的,那麼潮氣會影響葫蘆的質量,甚至會使葫蘆腐爛變質。干透的葫蘆中,種子未必脫落作響,但是種子瓤塊應該在葫蘆裡面是鬆散的狀態。通常,乾燥過程中,種子瓤塊是粘付在葫蘆內壁上的,可以用手掌對應拍兩下葫蘆,種子瓤塊就會脫落下來。如果種子瓤塊沒有脫落下來,說明葫蘆沒有徹底干透,那就要繼續晾曬,直到葫蘆干透。
葫蘆內壁的處理:
用葫蘆做日用品或是所選擇的技法需要打開葫蘆,就要對葫蘆的內壁進行清理,這項工作看著簡單,其實有很大的學問。打開葫蘆後,需要清除種子和葫蘆瓤。葫蘆瓤子里的塵屑可以產生呼吸刺激,因此建議戴口罩,或在清理之前將葫蘆瓤打濕。
用清除工具在葫蘆裡面四處刮擦,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變鬆散,碎片小到可以從切口處取出。清理到什麼程度取決於葫蘆的用途。種子可以保存下來,用於種植或作為葫蘆裝飾。種子儲存前需要干透。瓤可以用來造紙或積肥。一旦種子和瓤子清理出來,需要象外部處理一樣洗刷葫蘆,來使其平滑。葫蘆內壁也可以用砂紙打磨。葫蘆內壁上的凸起部位可以用鉗子扭掉。
如果不是用來把玩的葫蘆,而是作為裝飾居室用的葫蘆,在葫蘆加工之後,可以罩上一層夾克油、傢具蠟和鞋油,看上去很自然。地板蠟作用很持久,可以擦得很亮。油,如亞麻油、核桃油和桐油,可以增強自然色澤並給葫蘆增加光澤度。
葫蘆打皮:
如果是手工打皮的葫蘆最好在鹼水中攢一下,鹼水中要放一些鹽,不管用哪種方法,都會有葫蘆漏氣,乾燥後葫蘆變形的情況發生,這是正常現象。晾曬葫蘆要找通風的地方,這里所說的通風不是用風抽干,而是陰干,不要暴曬,可吊掛在屋頂或是長繩上,也可以按順序排列擺放在屋頂或院內,最好不要接觸地面。還有一些葫蘆種植戶為了使葫蘆晾乾後色澤好看,通常在打皮時用鹽酸等化學試劑氧化,雖然干後很漂亮,但在晾曬時不容易干,干後用手撫摸有沾手的感覺,由於鹽酸等腐蝕劑不會均勻地附著在葫蘆上,使干後的葫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由淺變深,葫蘆表皮變花,把一個原本不錯的葫蘆變成了一個垃圾葫蘆。還有一種制皮方法:將天然植物葫蘆颳去外皮,清洗干凈,在處理劑中浸泡上色,上繩晾乾,採用本方法能使天然植物葫蘆的色澤明亮,成色金黃,能在其外表上繪制各種圖案,克服了傳統的葫蘆的外形單調的缺點。該工藝品保質期長,可不用任何著色,自然、古樸、典雅而又獨具特色。符合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時代觀念和開發綠色工藝品的要求。
3. 手工葫蘆怎麼製作方法
葫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音近「福祿」,有子孫萬代、多子多福的含義,因而人們通常把它當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蘆「。而葫蘆雕刻是一種用葫蘆雕刻的古老手工藝術,得到眾多手工雕刻愛好者的喜愛。2008年6月7日,葫蘆雕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一個手工葫蘆雕刻教程,在葫蘆上雕刻出蘑菇圖案,再添加模擬花把它做成漂亮擺件。小夥伴們是不是也對最終的作品很感興趣? 喜歡就准備好材料跟著圖解步驟試試吧!~
材料工具:曬乾的葫蘆、模擬花、復寫紙、膠條、簽字筆、縫衣針、蠟封麻線、皮革染料(油畫棒)、鐵刷、鋸齒刀、葫蘆刮、鉛筆刻刀、錐子、定色劑。
1.先把准備好的葫蘆拿出來,清洗干凈後擦乾,再用鐵刷打磨表面,去掉不好看的霉點。
2.拿出鋸齒刀,把葫蘆的上部切下來。
3.拿起葫蘆刮,把葫蘆內部都颳去,沖洗內部並晾乾。
4.准備好喜歡的圖案,用復寫紙將圖案畫
5.拿起簽字筆,把描好的圖案再勾畫一下。
6.接著拿起刻刀,進行簡單雕刻,以讓圖案更有立體感。
7.沿著葫蘆開口的邊緣,用錐子戳
8.用縫衣針將蠟封麻線穿過小孔,然後固定好模擬花,一個漂亮的手工雕刻葫蘆裝飾品就做好啦~
4. 葫蘆壺製作的方法
葫蘆做壺方法如下:
1、選取葫蘆:首先選取一成熟的亞腰葫蘆,將籽和瓤掏空,晾乾後可用來做壺的葫蘆,最好是一架葫蘆上掛果最早的,這樣的葫蘆較厚實不容易破損。
2、開口:在葫蘆頂部適當位置劇開,然後在兩個面分別鑽出相同大小的孔。
3、掏籽、除瓤;打好孔後,用細鐵絲將葫蘆裡面的籽和瓤掏干凈。
4、加塞:選一個和壺口的孔一樣大小的軟木塞(瓶裝葡萄酒使用的軟木塞最好),鑲在葫蘆蓋的孔里,然後,用生雞蛋清粘住。
5、防滲處理:這一道工序一定要細。一般地,將糯米慢火煮成黏度很高的稀粥,灌滿葫蘆,加蓋密封後,放到陽光不能直曬,通風較好的地方晾曬一周左右。然後倒出稀粥,待葫蘆晾乾後,再依照上面方法,如此循換做兩次。這樣做出的葫蘆,不僅液體不外滲,而且裡面裝上酒類的液體的話,時間久了,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蘆清香,又有濃濃的糯米芳香。
6、外部烙畫:這一道工序是裝飾、美化葫蘆。畫面可根據葫蘆的形狀、個人的喜好而定。外表上蠟或用核桃仁塗抹;核桃仁里的油能滲進葫蘆殼內,無異味,起到保護葫蘆外表的作用。另外,用核桃仁處理的葫蘆,把玩時間久了,葫蘆顯得古香古色,更招人喜歡。
5. 葫蘆製作方法
葫蘆瓜是可消腫、護膚的瓜菜,葫蘆瓜的作法也許多 ,您知道嗎?葫蘆瓜帶有蛋白及多種多樣營養元素,有利於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另外,葫蘆瓜中帶有豐富多彩的維他命C,能推動抗原的生成,提升機體抗病毒治療工作能力。葫蘆瓜的營養成分即然那麼豐富多彩,平常就多做些來吃否。
葫蘆瓜牛腩湯
葫蘆瓜牛腩湯原材料:
牛腱300克、葫蘆瓜1隻、桔子皮少量、八角茴香少量
葫蘆瓜牛腩湯作法:
1、牛腱切片添加少量姜蒜和八角茴香慢火慢燉。
2、葫蘆瓜削皮切滾刀塊,桔子皮切條預留。
3、牛羊肉軟爛後,添加葫蘆瓜和桔子皮絲用慢火燉15分鍾就可以。
炒葫蘆瓜
炒葫蘆瓜原材料:
鹽、生抽、白砂糖、雞精各少量
炒葫蘆瓜作法:
1、將葫蘆瓜削皮、籽,清洗切割成片狀,
2、食用油燒開後放進葫蘆瓜片, 爆鍋勻稱,隨後添加適量食鹽、生抽及白砂糖,速炒兩下,待其調料勻稱,即添加雞精,炒兩下就可以。
葫蘆瓜鯪魚
葫蘆瓜燴鯪魚原材料:
葫蘆瓜400克,鯪魚肉200克,蝦米音樂100克,粉絲50克,姜2片。魚類料粉:鹽1/2湯匙,白鬍椒粉少量。
葫蘆瓜燴鯪魚作法:
1、葫蘆瓜去皮切成絮狀。鯪魚肉添加魚類調味品翻拌撻至起膠,蝦米音樂、粉絲清洗浸軟,預留。
2、燒熱鍋,下油,進行爆香生薑片,下鯪魚肉鋪平煎至雙面橙黃色,盛起,切割成絮狀。
3、再燒紅鍋,下油,炒過葫蘆瓜,魚柳回鍋,添加粉絲、蝦米音樂及適度的水,蓋上低火煮約5分鍾,下適當鹽調料,便可上碟。
6. 怎樣製作葫蘆模具
一、製作方法:
用4紙張切得小條,手裡拿的是葫蘆狀子,(狀子屬於循環利用的,製作比較麻煩建議自己某寶購買成品,因為用到精密的大型車床)碗里是普通的清水,小條要完全浸濕,不然下面的工作做不到完美;
小條浸濕後,均勻貼在狀子表面,一層就一可以了,貼緊不要留下空隙和沒有貼到的地方;
貼得第二層;
白色小條貼完4到5層之後,這是第二步了選用5cm寬左右的牛皮紙,用漿糊塗抹(兩邊都要哦盡量做到看起來漿糊把牛皮紙浸濕的樣子);
用牛皮紙纏繞,一定要緊密無空隙;
用手摸緊;
繼續纏繞箍緊,尤其是肚子和肚臍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沒法纏繞的多完美,用說箍緊了;
纏繞6.7層之後的樣子,留下的白色A4紙小條下翻;
用牛皮紙貼住,封好;
用手箍筋緊。完成;
糊完之後晾曬一到兩個小時。
二、模具的簡單介紹: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為有特定形狀和尺寸的製件的工具。廣泛用於沖裁、模鍛、冷鐓、擠壓、粉末冶金件壓制、壓力鑄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膠、陶瓷等製品的壓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輪廓或內腔形狀,應用具有刃口的輪廓形狀可以使坯料按輪廓線形狀發生分離(沖裁)。應用內腔形狀可使坯料獲得相應的立體形狀。模具一般包括動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兩個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開時取出製件,合攏時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狀復雜,承受坯料的脹力,對結構強度、剛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較高要求,模具生產的發展水平是機械製造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7. 怎樣製做葫蘆工藝品
1.葫蘆工藝品製作方法——彩色葫蘆
彩色葫蘆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也比較好掌握,製作彩色葫蘆的時候需要用到滾水,然後往裡面加入適量的骨膠。
等到骨膠完全溶解在滾水當中時加入染色的顏料,具體的顏料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更改,然後將葫蘆放入鍋內進行著色處理,之後撈出瀝干即可。
葫蘆製成的工藝品數以百計,有碗、盆、瓶、壺、盒、罐、爐等等。葫蘆可以作日用品,可以裝葯、盛煙和飼蟲,還可以作單純的觀賞擺件。
葫蘆所具有的特殊質地和色澤,洋溢著一股清新自然之氣,給人以古樸、凝重的審美感覺。老熟的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其色愈重。再加上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包漿最後達到紫潤光潔的程度,古色古香,令人賞心悅目。
8. 我想用葫蘆製作個樂器,具體需要哪些步驟
用葫蘆作樂器,你最好作葫蘆絲。你要准備的工具有小型的鋸子,刀,鎈、砂紙、膠水、。材料有直徑約20毫米長約50厘米的竹子一根。響銅片做的簧片一塊。而後照著成品葫蘆絲的樣子,把簧片貼在開了孔的竹子的一頭。再把竹子插入開了孔的葫蘆的大頭。在小頭上裝上一隻細管子,就可以了。具體的作法可參考中央電視7套的農廣天地節目的介紹,可在網路中搜索
9. 葫蘆製作步驟
製作步驟:
1、選材:
首先,外形要好,要周正,上下兩肚大小的比例要協調,曲面要圓潤,不能有過多的棱線。葫蘆表面要光滑干凈,不能有過多的臟斑和凹凸,否則會影響作畫的效果。
其次,要保留連接葫蘆的一段枝蔓,最好還要有分叉,這樣的葫蘆才完整美觀。
第三,是要葫蘆成熟,成熟的葫蘆其表皮質地硬,也飽滿光滑,給人以挺拔的感覺,還利於保存。不成熟的葫蘆其表面往往有皺紋,給人畏縮的感覺,在這樣的葫蘆上作畫,即使畫得再好也會影響效果的。
2、工具:
關於烙畫的工具一些專業葫蘆烙畫者使用的是特製的電烙鐵,其"筆尖"離握筆處很近,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價格很貴,要一二百元一支,因為成本太高,從來沒有用過。建議使用很普通的20瓦的焊接電子元件的電烙鐵,在"筆尖"上做點兒文章,用銼銼成需要的形狀,用是尖的和扁片較多。扁片的不能出現過分的稜角,要圓潤點兒,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3、繪制:
首先要把葫蘆的表面用二三十號的沙紙(沙布)打磨一遍,(不要太用勁,以免把葫蘆的光面破壞)目的是使葫蘆表面更光滑,去掉膚皮。
其次是如何使用電烙鐵,用尖的鉤線,扁片的畫面。關鍵是用的手勁要掌握好,顏色深的用勁大些,烙筆在葫蘆表面停留時間長些,但以不使葫蘆表面焦糊為限。關於手勁需要自己反復體會和總結,這是非常 關鍵的環節,由於篇幅和文字表達的局限性,很難完全表述出來,若是親眼看著學的話可能效果會好些。另外畫不同的畫,手法也不同,需要自己在實踐中細心體會。http://www.darehui.com/jian/102581.html參考文獻
10. 如何製作葫蘆酒壺
製作葫蘆酒壺總共需要六步,具體步驟如下:
1、選取葫蘆:首先選取一成熟的亞腰葫蘆,將籽和瓤掏空,晾乾後可用來裝酒。用來做酒壺的葫蘆,最好是一架葫蘆上掛果最早的,這樣的葫蘆較厚實不容易破損。
2、開口:在葫蘆頂部適當位置劇開,然後在兩個面分別鑽出相同大小的孔。
3、掏籽、除瓤;打好孔後,用細鐵絲將葫蘆裡面的籽和瓤掏干凈。
4、加塞:選一個和壺口的孔一樣大小的軟木塞(瓶裝葡萄酒使用的軟木塞最好),鑲在酒葫蘆蓋的孔里,然後,用生雞蛋清粘住。
5、防滲處理:這一道工序一定要細。它不僅決定酒壺是否滲酒,而且,還影響酒葫蘆里所裝酒的味道。一般地,將糯米慢火煮成黏度很高的稀粥,灌滿葫蘆,加蓋密封後,放到陽光不能直曬,通風較好的地方晾曬一周左右。然後倒出稀粥,待葫蘆晾乾後,再依照上面方法,如此循換做兩次。這樣做出的酒葫蘆,不僅酒不外滲,而且裡面裝上白酒的話,時間久了,酒水既有淡淡的葫蘆清香,又有濃濃的糯米芳香。
6、外部烙畫:這一道工序是裝飾、美化酒葫蘆。畫面可根據葫蘆的形狀、個人的喜好而定。外表上蠟或用核桃仁塗抹;核桃仁里的油能滲進酒葫蘆殼內,無異味,起到保護酒葫蘆外表的作用。另外,用核桃仁處理的酒葫蘆,把玩時間久了,酒葫蘆顯得古香古色,更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