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機械加工的費用怎麼計算最好詳細些
機械加工的費用最直接的就是工時成本費用和增值稅(對外報價還有加上至少10%以上的利潤)。
增值稅是固定的17%就不用說了。
關於工時成本費用,其中包括了機床折舊、能耗(最大功率乘一個功率因數)、工(刀)量具及輔料費用(如機油、擦手紙、棉布或棉絲等),佔地費用,運營(管理)費用、人工費用等等等等。對於小型加工廠,普通機床每小時費用大致在20~100
元左右,數控機床在50~150左右,對於大型企業,尤其外企等,數控機床大致在每小時300~500左右。
接到一種零件,估出其實際加工工時,乘以工時成本就得出了內部加工的費用,加上增值稅及利潤就是實際報價。
2. 工業企業自製零部件怎麼算
計算甲公司自製零部件的經濟生產批量、與批量有關的總成本、自製零部件的全年總成本(加工設備在設備使用期內按平均年成本法分攤設備成本)。
生產零部件需要使用邊角料0.1千克,如果對外銷售,單價為100元/千克,對應的銷售收入為0.1×100=10元,現在沒有銷售,用於生產了,所以要作為生產零部件的成本,因此自製零部件的單位成本=50+100×0.1=60(元)。除資金成本外,不考慮其他儲存成本,所以單位儲存變動成本=單位存貨佔用資金應計利息=單位存貨佔用資金×資本成本率=60×10%=6(元)。
自製件是機械電子加工行業的術語,是指本單位內部或個人(本人)有能力製作加工的零部件或元器件,是在產品裝配生產過程中需要的部(器)件。標准物料清單:標准物料的物料清單。標准物料指包含在物料清單上除計劃物料、選項類或模型之外的物料,如采購件、自製件、委外件等。標准物料清單是最常用的清單類型,其列有法定的子件、每個子件的需求數量、在製品控制信息、物料計劃等功能。
3. 機械加工怎麼計算零件材料成本跪求了!請詳細描述計算方法
材料的成本是這樣算的,材料的體積X密度X材料單價(元/公斤或元/噸)
你說的例子:7X7X3.14/4X37.6X8.8X50
37.5是單件的長度,考慮切斷的寬度是2.0
錫青銅的密度是8.7~8.9,按8.8算了。
假設現在錫青銅的價格是50元/公斤。
最後小數點左移6位數
得出的結果就是產品的材料費了。
4. 怎樣計算機械零件材料費和加工費
外購件費:公司從供應商處直接購買的產品和零部件,如機加工件,標准件,非金屬件,標簽等所產生的采購費用。在計算時要注意加上5%-15%的代理費用。表處費:由公司或者委託外協廠對產品或零件部件進行噴粉,噴漆,電鍍,氧化等表面處理所產生的費用。在計算面積時,需按雙面計算,並乘以10%-20%的損耗。材料費:實現產品所必須購買的板材費用,其計算方法為:在展開尺寸長寬方向+20,再加上20%的材料損耗(材料費=(長+20)*(寬+20)*厚*1.2*比重/1000000*材質單價);對於量大而且可定製專用料生產的零件可適當調整材料損耗;對於尺寸大於600*600的工件需要根據實際的排版或材料利用情況去計算材料費用。加工費:在實現產品過程中每到工序所產生的生產費用,如數控加工費,激光加工費,剪床費用,刻字費用,鉗工費用,貼膜費用,校平費用,沖壓費用,焊接打磨費用,折彎費用,組裝費用等。
5. 車床加工的零件內絲怎麼計算
一毫米等於100絲,絲是塑料膜厚度計量單位,常用非法定計量單位。作為現代國非法定的常用計量單位廣泛容用於加工製造業,甚至比 μm (微米) 用的還要多。該單位符合最常見的加工精度范圍,說起來簡潔明了,口頭上都說「絲」,但在圖紙上還是要以法定的 毫米(mm)作為單位絲的單位換算:1毫米=100絲=1000μm1絲=0.01mm=10μm1厘米=1000絲1分米=10000絲1米米=100000絲1μm=0.001絲1毫米=100絲絲,是現代國內非法定的常用計量單位廣泛用於加工製造業,在計量單位中稱為忽米。該單位符合最常見的加工精度范圍,說起來簡潔明了,口頭上都說「絲」,但在圖紙上還是要以法定的 毫米(mm)作為單位。1毫米=100絲=1000μm絲是機械加工上常用的一個長度單位,不是公制標准,常見單位——絲、道。這是19世紀使用的度量單位,那時候計量精度不高。人們以頭發的寬度(約100微米)為准,以1絲米(100微米)作為機加工測量單位,而絲—即1忽米(10微米)是紡織業的測量單位,忽米、絲米兩個詞兒都是為了製造業臨時造的,且從一開始,大家就知道這兩個單位計量不準,同一個人5歲和50歲的頭發還不一樣粗呢,再加上1絲米=10絲,這樣的換算簡直就是亂套了,所以很快就淘汰了,但要注意的是,這倆單位雖說不是法定單位,但都是公制單位。至於很多加工單位愛用,和機加工廠大量而廣泛使用的量具:游標卡尺和螺旋百分尺有關,游標卡尺有0.02mm的精度,即兩絲,而百分尺精度就是0.01mm,即1絲,百分尺的微分筒的圓周上刻有50條等分線,當微分筒轉一周,測微螺桿在固定套筒上就前進或後退0.5mm,0.5/50=0.01mm,就這么來的,剛好轉動1格就是1絲,「這工件還差1絲,上床子逛兩刀。」好記又好用,就這么一代代沿用下來了。
6. 機械加工的費用怎麼計算最好詳細些
首先可以對關鍵或復雜零件要求對方提供初步的工藝安排,詳細到每個工序,每個工序的耗時。根據每個工序需要的設備每小時費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 具體設備成本你也可以問供應商要,比如說,普通立加每小時在¥60~80之間(含稅) 銑床、普車等普通設備一般為¥30。
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裝運輸、管理費用、工裝刀具、利潤就是價格了。當然,價格一定程度上會和該零件的年采購量和難易程度有很大關系。
(6)加工廠零件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首先計算所需要的原材料成本,注意有下腳料出現時請計算合理的系數(即材料利用率或損耗率),特別注意現實價格。嚴格計算製造過程中每道工序的工時費用(即工時成本),另外附加的能源費用。
統籌企業管理費用。估算產品的銷售費用和服務費用。這是比較細致的演算法。如果是提前預算,則要有相關的技術,和經驗,由成本預算工程師來完成。
2、成本計算方法
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
7. 數控車床加工工件單價的計算方式
一、數控車床加工工件單價的計算方式
1、先車外徑需要一刀,假定轉速為120轉/分鍾,進給量0.1mm,那麼就可以算出一刀的時間是24÷(120×0.1)約為2min(24=工件20+退尾寬度及切刀寬度);
2、第二道工步是車螺扣,M16螺紋是2mm螺距,那麼20長就是10圈,加上退尾寬度起碼得12圈,按照60轉/分鍾的話就是0.2分鍾,每刀退回按0.2分鍾的一半算就是0.1分鍾,加起來車螺扣每刀就是0.3分鍾,這個螺紋粗車四刀精車一刀算就是0.3×5=1.5分鍾。
3、第三工步是切斷,按每轉0.1進給量、100轉/分鍾計算,就是16÷(100×0.1)=1.6分鍾;
4、以上工時總共為2+1.5+1.6=5.1分鍾;如果是單件的話,加輔助時間30分鍾=35.1分鍾;批量就按批量大小適當的加一點工時,比如500件的話可以給到6分鍾了。;下來就是小時費率了,按數控30元/小時計算
5、單件35.1×(30÷60)=17.55元/件;批量500件:6×(30÷60)=3元/件
材料+加工工時)*1.3*1.08=元/件;加工工時要換算成錢.我們這里是這樣算的.每個地方都不同;1.3是30%的利潤.1.08是8%的稅
(7)加工廠零件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一、背吃刀量的選擇:背吃刀量的選擇要根據機床、夾具和工件等的剛度以及機床的功率來確定。在工藝系統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取較大的背吃刀量。除留給以後工序的餘量外,其餘的粗加工餘量盡可能一次切除,以使走刀次數最少。
通常在中等功率機床上,粗加工的背吃刀量為8~10 mm(單邊)。數控車床廠半精加工背吃刀量為0.5~5 mm;精加工時背吃刀量為0 2~1.5 mm。
二、進給量的確定:當工件的質量要求能夠保證時,為提高生產率,可選擇較高的進給速度。數控車床廠切斷、車削深孔或精車時,宜選擇較低的進給速度。進給速度應與主軸轉速和背吃刀量相適應。粗加工時,進給量的選擇受切削力的限制。
三、節點坐標的計算
對於一些平面輪廓是非圓方程曲線Y=F(X)組成,如漸開線、阿基米德螺線等,只能用能夠加工的直線和圓弧去逼近它們。這時數值計算的任務就是計算節點的坐標。
1、節點的定義
當採用不具備非圓曲線插補功能的數控機床加工非圓曲線輪廓的零件時,在加工程序的編制工作中,常用多個直線段或圓弧去近似代替非圓曲線,這稱為擬合處理。擬合線段的交點或切點稱為節點。
2、節點坐標的計算
節點坐標的計算難度和工作量都較大,故常通過計算機完成,必要時也可由人工計算,常用的有直線逼近法(等間距法、等步長法、和等誤差法)和圓弧逼近法。
8. 機加件的加工費計算方法
是外協?還是自己核算工時?
如果是外協,到批量的價格是原料的2倍左右,如果是試制階段,是原料的5倍左右!
自己核算,一般做的都不會很好,日本企業可能會好點。
詳細計算方法:
1)首先你可以對關鍵或復雜零件要求對方提供初步的工藝安排,詳細到每個工序,每個工序的耗時。
2)根據每個工序需要的設備每小時費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 具體設備成本你也可以問供應商要,比如說,普通立加每小時在¥60~80之間(含稅) 銑床、普車等普通設備一般為¥30。
3)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裝運輸、管理費用、工裝刀具、利潤就是價格了。
當然,價格一定程度上會和該零件的年采購量和難易程度有很大關系。
單件和批量會差很多價格,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粗略估演算法:
1)對於大件,體積較大,重量較重。
難度一般的: 加工費用大概與整個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為1:1,這個比與采購量成反比;
難度較大的: 加工費用大概與整個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為1.2~1.5:1,這個比與采購量成反比;
2)對於中小件
難度一般的: 加工費用大概與整個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為2~3:1,這個比與采購量成反比;
難度較大的: 加工費用大概與整個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為5~10:1,這個比與采購量成反比;
由於機械加工存在很大的工藝靈活性,也就是一個零件可以有很多種工藝安排,那麼成本當然是不一樣的,
但是供應商有時會報價時給你說一種復雜工藝提高價格,而實際生產時會採用其他簡單工藝,所以采購員自身
對圖紙的閱讀和對零件加工方面的知識的多少就決定你對成本的把握,所以機械零件采購需要比較全面的機械加工知識。
機加工費用構成,一般按照工時給的!
如果你要加工一個工件,首先是對方的材料費用;然後是為了購買工件的一些差旅費用(一般沒有);
最主要的是你要加工的工件所需要的加工工時,一般車工10-20元/小時,鉗工要少一點大概10-15/小時;其餘不在例舉;
如果沒有現成的工具(如刀具、模具),所購買的費用也是需要你承擔一部分的或全部;最後加起來就是你要付的加工費用!
材料費、機器折舊、人工費、管理費、稅 等基本的是要的。或者是材料費、加工費和稅,還有業務費用,運輸費用,做預算需要多市場有一個很透徹的了解,不在其中摸爬滾打幾年會完全摸不到頭緒,就連我的老師也常常會感慨!一點不留心都不行啊!
工藝的問題了應該包括材料費、加工費(採用何種加工價錢就不一樣了)、設備折舊費、工人工資、管理費、稅等。主要是先確定工藝,即加工方法,然後根據工藝來計算工時,由工時來確定單個零件的基本加工費用,再加上其他的費用。工藝是個很復雜的學問啊 一個零件採用不同的工藝,價格有差異的 附,各個工種加工工時基本價 其實各種工種的工時價格並沒有固定的,會根據工件的難易,設備的大小,性能的不同而不同,當然關鍵的有看你的量是多少了,不過一般來說它都有一個基本價,在基本價之間浮動.
1.車基本價:20-40 具體的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象小件,很簡單的工時就小於20元;有時甚至只有10元例如一些大的皮帶輪,加工餘量大,老闆只賺鑄鐵粉的錢就夠了;有時如果工件大的話,一般市面上沒法加工的就可以高點,兩三倍,別人也沒辦法. 2.磨基本價:25-45
3.銑基本價:25-45 4.鑽基本價:15-35
5.刨基本價:15-35
6.線割基本價:3-4/900平方毫米 7.電火花基本價:10-40,單件一般按50/件(小於1個小時)
8.NC基本價:比普通的貴它個2-4倍 9.雕刻:一般都是單件的.50-500/件。
9. 機械加工零件加工工時怎麼算
非標件工時計演算法
單 件 總 工 時=(工程量*精密度)
工 程 量=(主體部件數量*容積空間)
精 密 度=(精加工密度+粗加工密度)
精 加 工 密 度=(螺型數量*螺型參數)+(螺孔數量*螺孔參數)
粗 加 工 密 度=(除加工以外所有工序參數之和)
容 積 空 間=(最大的長*最大的寬*最大的高)
主體部件指不小於第三大部件的三分之一
訂單總工時=(單件總工時*數量)+設計工時
設計工時=單件總工時/技術員負責的機台數
10. 機加件的加工費計算方法
LZ說的機加件采購工作,應該就是以前我所在的外協科工作之一,單件小批的機加工外協費用是有(定額工時+准結工時)*設備台時限價=外協費用,一般外協合同中都明文規定了是含運輸、包裝、質保金、付款比例等等。(設備台時限價:這個一般都是自己公司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定的,我們公司普遍低於市場)舉個例子:齒輪軸,精車工序定額工時3.5,准結工時0.25 需要上普通50車床(即車100)按圖紙車成品, 假如說設備台時限價是36.5元/小時,那麼外協所產生的加工費用就是 : (3.5+0.25)*36.5=136.875元/件
如果是批量產品,那麼實際加工時間要遠低於單件小批,因為一張圖紙下可能是成百上千件一模一樣的加工件,熟能生巧同樣反復干同一樣活同一道工序所有準備工作基本做一次就成,圖紙尺寸加工餘量爛熟於胸,大大節省了加工時間,所以要根據實際生產周期測算出加工件的每到工序平均加工時間,再按設備台時限價計算,例如:M=7;Z=50的齒輪,一台數控1m滾齒機(按P1000算吧)24小時實際滾齒5件,那麼產生的費用應該是:( 24/5)*80=384元/件,這裡面24/5=4.8小時,因為工裝、滾刀選擇,程序編寫等准備工作已經做好這樣會節省很大一部分時間。
題外話:外協廠家都是追求利益的,所以外協費用建議你別摳的太狠,能跟自己領導交代過去,外協費用還合理,那樣給你幹活的廠家會多點,生產計劃等也好安排,讓他們搶個活什麼的也好用,反之領導下達的外協任務因為費用不合理沒有人願意給你干,最後是生產任務完不成,領導不滿意外協廠也不滿意,多個朋友多條路,能幹加工廠的都不是一般人,誰知道那個老闆是領導的朋友,有可能一句話就讓領導對你另眼相看,也能一句話就讓你處於被動。
啰啰嗦嗦這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