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終點誤差
計算強酸和強鹼互相滴定時的終點誤差
現以強鹼(NaOH)滴定強酸(HCl)為例,滴定終點誤差應用終點時過量物質的量占應加入物質的量百分數表示,即
這里設C、V為化學計量點時被測酸的實際濃度和體積,V為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體積,則V≈V。又因滴定過程中溶液的質子條件式是
[H] + C = [OH]+ C
C - C = [OH]-[H]
所以上式可寫作
(4·12a)
如指示劑在化學計量點變色時,[H]=[OH],滴定終點誤差為零;如指示劑在化學計量點後變色,即鹼加過量了,則滴定終點誤差為正值;若指示劑在化學計量前變色,即溶液在有剩餘的酸,則滴定終點誤差為負值。
若用強酸滴定強鹼,可用同法推算出滴定終點誤差的計算式,應寫作
② 滴定分析法中確定滴定終點有幾種方法及簡單原理
滴定分析法中確定滴定終點有幾種方法及簡單原理
滴定分析法是將一種已知准確濃度的試劑溶液,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試劑與被測物質按化學計量定量反應為止,根據試劑溶液的濃度和消耗的體積,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
這種已知准確濃度的試劑溶液稱為滴定液。
將滴定液從滴定管中加到被測物質溶液中的過程叫做滴定。
當加入滴定液中物質的量與被測物質的量按化學計量定量反應完成時,反應達到了計量點。
在滴定過程中,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的轉變點稱為滴定終點。
滴定終點與計量點不一定恰恰符合,由此所造成分析的誤差叫做滴定誤差。 適合滴定分析的化學反應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反應必須按方程式定量地完成,通常要求在99.9%以上,這是定量計算的基礎。
(2)反應能夠迅速地完成(有時可加熱或用催化劑以加速反應)。
(3)共存物質不幹擾主要反應,或用適當的方法消除其干擾。
(4)有比較簡便的方法確定計量點(指示滴定終點)。 直接滴定法
③ 定實驗之前想算一下理論的滴定終點,怎麼計算
是一個返滴定問題。10mg碘在一定條件下和過量的硫代硫酸鈉反應,過量的硫代硫酸鈉再用碘滴定。
10mg=10ml*1.269-0.005*v*126.9
126.9是碘的原子量
計算出v=4.24毫升
另外,我不知道題目的碘是指i還是i2
④ 電位滴定法測定醋酸含量及其解離常數實驗滴定終點的計算方法
1、位滴定法測定醋酸含量
實驗原理
醋酸為有機酸,與NaOH的反應為
⑤ 求直線以起點旋轉後的終點坐標計算公式
假設A點坐標為(xA,yA),已知直線長度為l,旋轉角度為α。計算過程如下圖:
⑥ 求有關車到終點的時間的計算公式
t=s/v或s=vt+1/2at2
⑦ 反應終點怎麼算
用自身的顏色變化來標示滴定終點酸性條件下高錳酸鉀滴定過氧化氫,高錳酸鉀被還原為Mn2+,該離子顏色為肉色,稀溶液中幾乎無色,在H2O2沒有被耗盡之前,有高錳酸鉀滴入後會很快變成接近無色;當到達滴定終點時,KMnO4滴入後經震盪搖晃紫色也不會退去,就是滴定終點ps:滴定開始時KMnO4滴入後紫色迅速消失,接近終點時,滴入後紫色消失速度變慢,需要經過搖晃使其充分混合,因此需要降低滴定速度,避免錯過終點。
⑧ 滴定終點誤差計算公式
滴定終點:滴定分析中,當滴定至等當點時,往往沒有任何外觀效果可供判斷,常藉助於指示劑的顏色變化來確定終止滴定,此時指示劑的變色點,即為滴定終點。
滴定誤差:又稱終點誤差(endpointerror),滴定分析中,利用指示劑的變色來確定滴定終點,滴定終點與等當點不一致時所產生的誤差,稱為終點誤差,它表示該滴定方法的系統誤差,滴定終點誤差計算公式:Et=[10^ΔpH-10^(-ΔpH)]/[(Kt)^(1/2)*c(上標ep,下標HX)]。
⑨ 滴定終點的濃度怎麼計算
是一個返滴定問題.10mg碘在一定條件下和過量的硫代硫酸鈉反應,過量的硫代硫酸鈉再用碘滴定.
10mg=10ml*1.269-0.005*V*126.9
126.9是碘的原子量
計算出V=4.24毫升
另外,我不知道題目的碘是指I還是I2
⑩ 數控車床G92中R起刀點和終點的詳細計算方式
車螺紋的時候把長度控製成8的倍數
直接用長度除以16(半徑差)或者32(直徑差)就得到R
外螺紋取負內螺紋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