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間木雕雕刻的方法有哪五種
1、浙江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不用多說,大家都很熟悉,不僅是四大名雕之首,更是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木雕流派。
多以多層次的浮雕為主,在技藝的傳承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雕刻手法。
而且題材多以歷史故事與民間傳說為主,雕刻出來的工藝品不僅層次比較分明,更能夠突出主題。
2、雲南劍川木雕
劍川有著「木匠之鄉」的美譽,木雕歷史也是十分悠久,之前的時候劍川木雕主要表現在建築方面,多用浮雕手法。
現在的劍川木雕,將傳統與現代的木雕技藝相結合,逐漸突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雕工藝品。
3、福建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也是漢族民間的雕刻藝術之一,據歷史記載,莆田木雕時興在唐宋時期,在明清開始盛行。
主要以精緻細微的透雕為主,但是也運用圓雕、透雕、浮雕等手法,有著比較簡潔獨特的藝術風格。
相比之下,莆田木雕有著豐富的文化理念與審美相結合,做工細致,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
4、廣東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是在木雕的藝術發展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木雕流派,以金漆鏤空雕最為著名。
雕刻手法多以凹雕、凸雕、圓雕、多層鏤空雕、單層鏤空雕這五種為主,其中多層的鏤空雕最為突出。
5、江蘇蘇州木雕
很多人都知道蘇州園林,未必會知道蘇州木雕。
蘇州木雕有著獨特的漢族文化特徵,雕刻的木雕工藝品種類比較繁多,多用鏤雕、凹雕、凸雕等手法,雕刻而成的木雕工藝品有著立體感強的特徵,藝術效果比較明顯。
Ⅱ 木牌匾怎麼雕刻
主要材料:杉木板一塊;列印好的字體
所需工具:G字夾一把;雕刻刀一把;油漆適量
製作步驟:
1、想好自己要刻的字體,規劃好,去建材市場選取合適的杉木板邊角料(便宜),列印自己想要的內容(選好字體),如果字體較小,可用快捷鍵ctrl+】增大字體。將列印好的字體裁剪好,用膠棒或透明膠帶貼在木板上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好」匾誕生記
Ⅲ 石頭雕刻做舊的方法
摘要 用「高錳酸鉀」開水沖好,塗到 石雕像上,挨高錳酸鉀向里浸潤後,按照顏 色的深淺要求,再將表面浮色用清水沖刷干 凈,隨後用少許黃泥漿擦一遍,即能達到仿古作品的效果。
浮雕是雕刻的一種,雕刻者在一塊平板上將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材料的平面。浮雕是雕塑與繪畫結合的產物,用壓縮的辦法來處理對象,靠透視等因素來表現三維空間,並只供一面或兩面觀看。
浮雕的製作方法,在這里僅介紹低淺浮雕與裝飾性的鏤空雕。
低淺浮雕的視覺范圍一般是在室內能近距離觀看的,通常運用於室內建築裝飾和小型壁飾,其主要方 法是利用光影以立位、起伏、刻線等處理手法進行較大幅度的比例壓縮,並把所有層次關系都保持在同一高點的平面上,充分體現空間層次感。
所謂層次就是物體相 互間的前後關系。關系在前的用立面表示,關系在後的用斜面表示,立面在上,斜面在下,從而產生納光納陰的立體效果,這是一般的浮雕處理手法。
裝飾性的鏤空 浮雕則是在此基礎上運用剪紙剪影效果,使造型的輪廓線條更加明確,同時還要考慮構圖的虛實關系、構圖與材料的結構關系。在製作之前,要畫白描線稿,浮雕的效果可在泥稿上多加推敲,或用素描、色彩畫出浮雕的效果圖。
製作步驟一:鑿坯。
如果是鏤空或異形浮雕,可用鋼絲鋸(搜弓)將輪廓與鏤空處鋸 出。然後用大三角刀在畫好的白描線上全部刻一遍,以切斷木材表面絲縷,再用大反口圓鑿和大平鑿交替使用鑿坯出大形。
一般先用作大體分層分面、後做局部細節 處理。首先依據自上而下不同層次,由淺入深地打出與畫面景物相應深度的輪廓線,接著刻出「空地」,也就是畫面空隙的地方,如天空、地面。讓所雕部分浮現出來。
在浮出部分,根據景物的前後、遠近交錯參差的關系,打出相應高低、厚薄、深淺的大層次。最後進入「分大面」的階段。分大面時,先打出物體的基本大形, 再准確分出圖像大體的比例結構。最後分層,分細節,對人物的五官衣紋、花卉的葉瓣、鳥類的羽毛、山石的安排,逐項處理好起伏、轉折、質感、肌理等變化,再 刻畫出物象的特徵和基本精神(如人物的表情)。
製作步驟二:修光。先用鋒利的平刀切好修好浮雕的邊框或外輪廓線,再用反口圓刀或彎桿刀剔好 「底地」,然後分別情況,從上層到底層或從底層到上層有順序的修光。
由於浮雕面積較大,層次多且內容豐富,假如東一刀西一刀,很不容易見效果,必須採取集 中精力,各個擊破的方法,修一處,清一處,直至最後完成。
有些浮雕經修光後再用三角刀刻線,加工人物的發鬢,胡須,服裝的衣紋,動物、鳥類的羽毛,山石的 線紋,流水的波紋,花草的莖葉等。
地腳光潔,線腳平整,刀腳流暢,圖案潔凈,無絲縷掛牽,無邊角脫落,是對修光的最起碼要求。
Ⅳ 木頭雕刻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般來講,搞木雕的人,除執刀法基本相同外,都各有自己擅長的刀法,初學者只要熟悉平刀、圓刀二種不同的用途,很快就能掌握刀法技巧。先強調一下執刀姿勢的重要性,其正確與否不僅影響雕刻操作的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引起安全方面的問題。那麼,在大量切削木料的粗坯階段,我們主要是用敲錘配合刀具進行工作,執刀姿勢呈握拳狀,當雕刻向外推進或深挖時,可作拳心向下狀;當雕刻向內推進時可作拳心向上狀,當雕刻輪廓欲切斷木紋絲縷時又可作拳心向內或向外狀,三種方法靈活掌握。如刀具刻入過深,切勿搖動刀柄急以抽出,否則會引起鋒口開裂或剝落,應使用另一刀具並輕微削去該刀具周圍的木料,直至其可搖動為止。在雕刻進行到細坯和修光階段,我們主要運用刀具從事刻削工作,一種是雙手握捏刀具,如:右手握緊刀柄上端,左手捏住刀桿上部,慢慢向右手方向推進。另一種是右手執刀呈握筆狀,但要將無名指和小指緊抵在雕刻物上向前運刀,以控制尖刀。要注意左手的位置,做小件圓雕時,握住作品的左手應放在右手的後下方,作品一端可頂靠在工作台上;做浮雕時,為了按住木板,左手應遠離右手的刀具,或者放在右手的後方。溫州那邊的黃楊木雕,因木質堅硬,人們時常要用肩胛來抵住刀柄向前運刀。對付木質細軟的,可用右手掌心輕拍刀具即足以削去少量木料。
平刀塊面法:主要是在鑿坯時用平刀大塊面的切削出作品的輪廓和結構部分,使其產生粗獷有力的斧劈刀削感,所以運刀必須穩、准、狠,要肯定有力、刀刀相符、爽氣不膩,要使每一刀都說明問題並達到作品的最後效果。平刀塊面法的運用過程實際上也是用簡單抽象的幾何形體概括各種復雜形體的造型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每一個形體、每一塊骨路,肌肉減化成大大小小的正方形、長方形、梯形、菱形。因此,要求作者有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慨括自然形體的能力。平刀塊面法可以結合一些圓刀貫穿於雕刻的全部過程以形成最後的藝術效果,也可以只運用在雕刻的初級階段作大形處理,然後再用其它刀法做由方到圓的更豐富細膩的刻畫。
圓刀雕琢法與排列法:由於圓刀刀法不肯定,刻出的形體輪廓比較含糊,產生的凹凸感又比較清晰,所以很適合探索表現各種物體的質感和肌理效果,作為浮雕的底面處理,俗稱「麻底子」,也是一種極好的起襯托作用的表現手法。圓刀雕琢法是以大大小小不規則的凹凸形成體積,並在表面造成自然、渾厚、拙樸的美感。倘若與平刀結合起來,一方面是光滑細膩,如人的皮膚;一方面是粗糙毛澀,如人的發鬢、衣飾等,那麼兩者會形成強烈的質感對比,使作品產生豐富有趣的表現力。圓刀排列法與雕琢法的意義相同,只是作者要有意識的排列刀法,使其產生一定的裝飾性和肌理效果。
木雕工藝的技術要求和基本要領
鑿粗坯:粗坯是整個作品的基礎,它以簡練的幾何形體概括全部構思中的造型細節,要求做到有層次、有動勢,比例協調,重心穩定,整體感強,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輪廓與內輪廓。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Ⅵ 玉石雕刻機的操作方法
玉石雕刻機是當下最常用的玉石雕刻設備,它具有操作簡單易學、雕刻速度快的特點,一直被視作玉石雕刻屆的寵兒。下面小編就個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玉石雕刻機的實際操作。
玉石雕刻機的實際操作大致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切輪廓,切輪廓一般使用的是3毫米的金剛砂直棒,做輪廓切割刀路,這一步非常簡單。
第二步:開粗,開粗有兩種方法,各有利弊,下面小編分別說一下這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分層雕刻,分層開粗的優點是速度比較快,缺點是後面走精刀容易過早磨損刀頭,出現分層現象。使用的是3毫米金剛砂球頭刀,做分層雕刻刀路,一般根據料子的硬度決定每層切削的厚度,一般是0.2~0.5MM。最後上機雕刻,雕刻完成。
第二種開粗方法是粗刀曲面精加工,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後期精刀不容易斷刀頭,缺點是雕刻時間比分層雕刻方式長。使用的是30度1毫米的金剛砂錐度球頭刀,如果是軟玉可以用直徑更小的錐度球頭刀。做曲面精加工刀路,曲面邊界補償選自動向外,關閉進刀方式,尖角過濾方式選直線延遲。最後上機雕刻,雕刻完成。
第三步:精刀,這是最後一步。這一步使用的是30度錐度平底四棱刀,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角度的刀具。出曲面精加工刀路,路徑間距自己掌握,我一般為了後期拋光方便,所以使用的是0.023的間距。
最後小編提醒大家,如果要雕雙面牌子,可以在代木上雕鏡像凹槽,然後扣進去用502粘上就可以雕另一面了,是不是很簡單。其實玉石雕刻機的步驟就是這么簡單,雖說玉石雕刻機就以上簡單的三個步驟就可完成操作,但在實際操作是還有許多細節要注意。學會雖然簡單,還需在操作時慢慢積累經驗,這樣才能有很好很熟練的雕刻技術。
Ⅶ 石材雕刻機雕刻機方法操作大全
一、石材雕刻機雕刻機方法操作大全精雕軟體
1、做浮雕字
1、打開軟體——文字編輯工具——選字體——點擊方框裡面空白處——輸你要的字體進去——改字體尺寸——按對齊 2、虛擬雕塑工具——選中圖 3、模型——新建模型——確定 4、顏色——單線填色——選顏色——對著字的線填色 5、顏色——種子填色——選顏色——對著筆畫填顏色 6、雕塑——沖壓——沖壓深度ぱ〕嘰紿ァ—選顏色內——那個圈的大小按A/S鍵 7、效果——磨光——選顏色內
二、精雕作圖
1、打開文件——輸入——點陣圖像——選圖 2、打開左下角捕捉點——用多義線——樣條曲線——描圖 3、虛擬雕塑工具——選項——模型屬性——撤銷次數選10Α—按Z鍵就可以一步步撤銷 4、打開模型——新建模型——改XY步長為0.01ケ囈縵盜開 5、顏色——單線填色 6、顏色——種子填色 7、雕塑——沖壓——選顏色內——沖壓深度ρ〕嘰紿那個圈的大小按A/S鍵 8、雕塑——去料——選顏色內——那個圈裡的高、深按WQ鍵А—選圖裡面的顏色和左邊的第一個顏色對稱才能去料——按shift+B和shift+NЮ椿厙謝豢蔥Ч 9、虛擬雕塑工具——效果——磨光ㄒ部梢哉體磨光 10、模型——存為灰度圖
三、雕彎圖
1、選有尺寸——把圖生成網格之後 2、繪制——矩形——圈圖——繪制——點——選定點定點——微距離——按Ctrl+右鍵——復制到右邊頂點 3、繪制——多義線——樣條曲線——連線——選定往下拉——全選 4、藝術曲線——變形——被變形曲面對稱「圖、基準曲線對稱框的曲線、變形曲線對稱多義線——確定全選 5、虛擬雕塑工具——效果——整體磨光點2次 6、模型——Z向變換——高點移至XOY 7、刀具路徑——路徑向導——曲面精雕刻——下一步——錐度平底刀——Ω畝ブ本丁⒌毒咦丁⒌字本丟А—下一步——路徑間距(路徑間距≤底直徑)——完成 8、刀具路徑——輸出刀具路徑——文件版術改為EN3D 3.X——特徵點——路徑左下角——生成。 9、雕刻——最高位定點只清Z軸——回到原點清XY軸
四、打開文件——輸入——點陣圖像——選圖 2、變換——放縮——改尺寸 3、選中圖——藝術曲面——圖像紋理——點陣圖轉網格——點擊圖片改雕刻深度 4、選中圖——虛擬雕塑工具——效果——整體磨光點1次 5、模型——Z向變換——高點移至XOY——選擇工具 6、選中圖——刀具路徑——路徑向導——曲面精雕刻——下一步——錐度平底刀——ジ畝ブ本丁⒌毒咦丁⒌字本丟Α—下一步——路徑間距ァ艿字本丟Α—完成。 7、選中圖——刀具路徑——輸出刀具路徑——文件版本改為EN3D 3.X——特徵點——路徑左下角——完成。
五、雕刻系統控制
打開控制系統——注意卸載已有文件——讀取下載文件——手動調刻頭到原點W笙陸仟ぁ—調整好角度——XYZ軸清零——速度減慢到最小——模擬看一下——啟動主軸——開始雕刻
六、把一個圖形部分剪到另一個圖形
1、生成網格後——虛擬雕塑工具——繪圖?梢匝《嘌工具來掃描 2、模型——截取模型——點刪除原模型——點那個掃描好圖的線就可以刪除了 3、選擇工具——0蚜礁鐾擠旁諛鬩的位置上ぁ—藝術油麵——拼合——選被拼油麵——選擇合基面——確定 4、虛擬雕塑工具——整體磨光——可以雕了
七、文字雕刻
1、打開文泰軟體——創建新文件——點擊T輸入文字——點擊箭頭標選定文字——在字上點右鍵改變文字大小——選擇文字字體——把文字移動至左下角——點擊2D——改變雕刻深度——雕刻方式水平銑底——刀具庫選刀——二次加工方式為勾邊——刀具庫選刀——確定——點擊保存——輸出文件——改變存儲路徑和文件名——保存類型為G—code Files(*nc)——保存——確定 8、選刀雕出來
Ⅷ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
Ⅸ 雕刻機雕刻大字小字的方法有哪些
有很多客戶都是用石材雕刻機做墓碑雕刻,像這樣的雕刻比較簡單,無非就是兩邊的小字字雕刻和中間的大字雕刻。那麼具體怎樣來生成效果比較不錯的路徑的。下面是一點心得供大家參考。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墓碑上的字體大小和字體類型肯定有所區別,咱們就以魏碑字體來簡單討論一下。
大部分地區墓碑上面的小字都在3-4公分,用什麼樣的刀具做出來效果最好呢,一般像3公分的字深度達到1.2毫米,刀具選擇中心尖刀刀徑32、角度45的就可以出效果。
這個參數也不是死的,可以根據實際的字體類型來稍微調整一下;4公分的字深度1.6毫米,刀具選擇中心尖刀刀徑32、角度45的就可以出效果;還可以選擇60度的中心尖刀,不過深度要適當的調淺一些。
中間的大字很多地方就差別很大了,有的地方10公分,有些地方15公分。10公分的大字可以選擇60的中心尖刀,深度雕刻3毫米就可以;15公分的字選擇60的中心尖刀,深度4毫米。
以上所講的主要是用石材雕刻機做尖底字,個人感覺墓碑上面的字還是尖底的比較漂亮一些。
Ⅹ 手工雕刻技巧盤點
雕刻,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很少人會的手工技藝。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懂得什麼是手工活,什麼是雕刻。以前的人們幾乎都會雕刻,雕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現在,會雕刻的,都是一些大師。不知道大家對雕刻的認識有多少?手工雕刻裡面是有很多學問的,有很多的技巧。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雕刻的技巧。
雕刻技巧:
1、雕刻分為純手工雕刻,其中有一個叫平刀塊面法的雕刻技巧,這個主要是直接在一塊大型的木塊上進行雕刻,直接用刀切削自己想要的作品的樣子。是最原始的雕刻方法。一般剛開始學習雕刻的,都是使用這種技巧進行雕刻。
2、第二種就是圓刀雕琢法,這種刀法刻出來的東西是比較含糊的,輪廓沒那麼清晰,但是凹凸的地方又比較清晰的,主要是通過凹凸感來體現畫面感。是一種比較抽象的雕刻方法。一些對藝術情有獨鍾的人,就會喜歡這種雕刻技巧。
3、下面來講講浮雕,浮雕主要就是講究物體的凸起,體現出畫面感。在平面的木材上,讓想要表現的物體凸起。也屬於是陽雕的一種,是一種表現力比較強的雕刻方法。這種雕刻技巧,一般是用在一些需要立體感的物體上。比如說我們平時看到的門窗和天花板。有些地方的門窗和天花板就是採用了浮雕。浮雕是非常具有藝術形式的一種雕刻方式。在古代運用的比較廣泛,在現代也有很多地方用到。一些復古的建築物上會出現。是運用的比較多的雕刻手段和技巧。
4、接下來是淺雕,淺雕和陰雕有點像,淺雕的雕刻比較淺,不容易看出來。而且有些淺雕就和陰雕一樣,是凹下去的雕刻。這種技巧是為了體現出物體的陰暗面。是一種比較具有難度的雕刻,很容易雕不好。一般是技藝很高的雕刻師才會使用的技巧。
工藝介紹
鑿粗坯的基本要領是,從上到下,從前至後,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從上到下,就是從頭部開始做到腳跟;從前至後,就是先鑿前身,再鑿後背;由表及裡,就是從木料表面開始,一層層向內剝進;由淺入深,就是先鑿好淺的地方,再鑿深的地方。鑿粗坯時還需注意留有餘地,如同裁剪衣服,要適當的放寬。民間行話說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唯愁脊薄難復肥」,「內距宜小不宜大、切記雕刻是減法」。
掘細坯:先從整體著眼,調整比例和各種布局,然後將人物等具體形態及五官、四肢、服飾、道具等逐步落實並形成,要為修光留有餘地。這個階段,作品的體積和線條己趨明朗,因此要求刀法圓熟流暢,要有充分的表現力。掘細坯中的鏤空技巧,要求以縱纖維組合鏤空,鏤去多餘的部分。要運用帶筋法,即在作品的擎空易斷的部位留下一小塊料使其與臨近的部位牽附,待作品完成後再用薄刀密片法把牽附之筋去掉。
修光:運用精雕細刻及薄刀密片法修去細坯中的刀痕鑿垢,使作品表面細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跡清楚細密,或是圓轉,或是板直,力求把各部分的細微末節及其質感表現出來。
打磨:根據有些作品需要,將白坯木雕用粗細不同的木工砂紙搓磨成細潤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要順著木纖維方向反復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顯示美麗的木紋,要注意保持作品輪廓清晰、線條流暢。
刻毛發、飾紋:用三角刀刻畫毛發、飾紋,要求運刀爽快、肯定,粗細均勻,一絲不苟。
著色上光:著色不僅僅是為了彌補某些材料的不足或缺陷,而且還能起到加強豐富材料質感美和作品形式美的作用。因此在作品著色上要酌情而定,要求盡量體現出木紋的美。色澤要深沉明快,符合天然木質的種種美感。
上光的目的是滋潤木質,使作品錦上生輝,同時也起到防污作用以便長期保存,因此要求均勻滲透,亮而不俗。
配置底座:底座不僅是主體的依託,也是雕刻造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底座的形狀尺度要與作品的內容形式相輔相成。充滿曲線與生動活潑的作品,可借簡潔樸素的底座襯托,而造型簡潔或肅穆的作品則可以在底座上稍事雕飾。總之要注意互相之間的比例協調,注意色調上的相互烘托,切勿喧賓奪主。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手工雕刻技巧。大家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雕刻其實是非常難的?雕刻是一種極具欣賞價值的藝術,也是一門手工。現在很多人都不會雕刻,也不懂得雕刻的意義。在古時候,一些男子會雕刻出好看的娃娃送給心儀的女子。雕刻的種類也是非常繁多的,並不僅僅只是人像。現在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雕刻,只要細心,就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