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外牆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建築外牆面積計算方法是:
方法一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 單層建築物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其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內如帶有部分樓層者,亦應計算建築面積。
2、 高低聯跨的單層建築物,如需分別計算建築面積,當高跨為邊跨時,其建築面積按勒腳以上兩端山牆外表面間的水平長度乘以勒腳以上外牆表面到高跨中柱外邊線的水平寬度計算;當高跨為中跨時,其建築面積按勒腳以上兩端山牆外表面間的水平長度乘以中柱外邊線的水平寬度計算。
3、 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按各層建築面積總和計算,其底層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
② 如何計算用磚量
一般來說農村蓋房外牆用240厚牆體砌築,內牆用180厚,各種厚度的牆體標准磚的用量如下:
1/4牆即60厚牆體,606塊/m^3;
1/2牆即120厚牆體,552塊/m^3;
3/4牆即180厚牆體,539塊/m^3;
一磚牆即240厚牆體,529塊/m^3;
一磚半牆即370厚牆體,522塊/m^3;
二磚牆即490厚牆體,518塊/m^3。
按照平方來算就是:
120厚牆體,64塊/㎡;
180厚牆體,96塊/㎡;
240厚牆體,128塊/㎡;
370厚牆體,192塊/㎡;
490厚牆體,256塊/㎡。
磚牆屬於砌築牆體,具有保溫、隔熱、隔音等許多優點。但也存在著施工速度慢、自重大、勞動強度大等很多不利的因素。磚牆由磚和砂漿兩種材料組成,砂漿將磚膠結在一起築成牆體或砌塊。
磚的種類很多,從所採用的原材料上看有黏土磚、灰砂磚、頁岩磚、煤矸石磚、水泥磚、礦渣磚等。從形狀上看有實心磚及多孔磚。
(2)外牆磚計算方法跟單位擴展閱讀:
在砌築時應遵循錯縫搭接的原則,即在牆體上下皮磚的垂直砌縫有規律的錯開。磚在牆體中的放置方式有順式(磚的長方向平行於牆面砌築)和丁式(磚的長方向垂直於牆面砌築)。常見的磚牆的組砌方式有:一順一丁式、多順一丁式、十字式(梅花定式)、全順式、180牆砌法、370牆砌法。
磚的產品質量必須合格,應先試驗後使用,要有出廠質量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使用前應按照品種、規格、產地、批量的不同進行取樣試驗。磚的必試項目為抗壓強度。如試驗的結果不合格,則應取雙倍試樣進行復試。於不合格,則判定該驗收批為不合格。
③ 牆磚計算平米數,怎麼算需要多少磚
牆磚的用量計算方法:
有兩種計算方法
1、按面積計算瓷磚片數:
(1)首先要測量出鋪貼空間地面牆面尺寸,計算出面積(長×寬)
(2)計算公式:總片數=瓷磚鋪貼面積(平方米)÷(單片瓷磚的長×單片瓷磚的寬)
2、按長度計算腳線、邊線、腰線的片數:
首先測量出要貼腳線、邊線、腰線的總長度值;
計算公式:總片數=總長度值÷單片腳線、邊線、腰線的長度值。
拓展資料:
如果需訂購瓷磚先在店裡選好瓷磚,然後把家裡尺寸測量好,按照您所選的瓷磚尺寸算好各種磚需要多少量再購買。
尺寸測量:廚房衛生間(長、寬、高尺寸和門窗寬、高尺寸),其他無需要貼牆磚的地方只需要測量長、寬尺寸即可(如卧室和客廳)。
(註:測量廚房衛生間高度時,只需測量上層下水管道最低位置與地面的距離值)
④ 怎麼計算外牆磚
要看是用什麼規格的,是紙皮磚還是散裝。還要根據外立面的設計來定··
⑤ 外牆磚牆怎麼算平方
1、按面積計算瓷磚片數1)首先要測量出鋪貼空間地面牆面尺寸,計算出面積(長×寬)。如果需訂購瓷磚先在店裡選好瓷磚,然後把家裡尺寸測量好,按照所選的瓷磚尺寸算好各種磚需要多少量再購買。尺寸測量:廚房衛生間(長、寬、高尺寸和門窗寬、高尺寸),其他無需要貼牆磚的地方只需要測量長、寬尺寸即可(如卧室和客廳)。(註:測量廚房衛生間高度時,只需測量上層下水管道最低位置與地面的距離值)2)計算公式總片數=瓷磚鋪貼面積(平方米)÷(單片瓷磚的長×單片瓷磚的寬)如:20平方米,鋪貼300×300mm規格的瓷磚共該買多少片磚?總片數=20M2÷(0.3m×0.3m)=222.2(片)註:計算片數時應該單位要統一,計算後若有小數,一般採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計算,即223片,還須另加上施工損耗(一般就是6%-8%)再購買;2、按長度計算腳線、邊線、腰線的片數首先測量出要貼腳線、邊線、腰線的總長度值;計算公式:總片數=總長度值÷單片腳線、邊線、腰線的長度值.如:要貼腰線的長度為15m,選用600mm×100mm規格的腰線。總片數=15÷0.6m=25片。如有計算後有小數點,一般也採用向上取整的方法計算。加上幾片施工損耗購買即可。
⑥ 牆磚面積怎麼計算
牆磚面積計算:衛生間周長x房間高度=內牆瓷磚面積;衛生間長x寬=衛生間地磚面積。
舉例說明:
小明家廁所地面長2米,寬2米,高3米,廁所地面面積是4平方,牆面面積=18平米—廁所門的面積—廁所窗戶的面積,牆面也就剩16平米了。
如果買30*45厘米的磚,那這塊磚的面積就是0.135平方,牆面需要的磚:(16/0.135=118.5塊磚)。
因為還要包下水管,有裁剪,多買幾塊預留。地面一般是30*30的方磚,地磚多少塊:4/0.09=44.4塊。
(6)外牆磚計算方法跟單位擴展閱讀
建築
1、居住面積
住宅的居住面積是指住宅建築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的居室凈面積之和。所謂凈面積就是要除去牆、柱等建築構件所佔的水平面積。
2、套內面積和實用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與使用面積不是一個概念,套內建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和套內牆體面積,您可以自己測量房屋的實際使用面積,即俗稱地毯面積。
3、使用面積
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映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採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牆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4、建築面積
住宅的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求多、高層住宅的建築面積,則是各層建築面積之和。建築面積的計算比較復雜,以下將單獨介紹一。
5、住宅的公用面積
住宅的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佔面積的總和。
⑦ 磚牆計算公式的原理
這個公式的推導思路就是平常用的體積公式:長X寬X高,此式中長=(磚長+灰縫),高=(磚厚+灰縫),這兩個數據是牆體立面方向的數據,比較容易理解,且它體現的是一塊磚的長和高(含灰縫);而寬=牆厚。
建築上算磚塊數的計算公式是:
單位立方米240厚牆磚用量1/(0.24*0.12*0.6)
單位立方米370厚牆磚用量1/(0.37*0.12*0.6)
空心24牆一個平方需要80多塊標准磚。
假設是採用1立方240厚標准磚,計算公式實際上要考慮磚縫的 。砌築砂漿灰縫一般8-12MM,我們一般取1CM。這樣磚的尺寸加上灰縫尺寸,那砌築一個立方需要的磚塊=1 /(0.6+1)*(24+1)*12。
經過計算,可以得到:
12牆一個平方需要64塊標准磚。
18牆一個平方需要96塊標准磚。
24牆一個平方需要128塊標准磚。
37牆一個平方需為192塊標准磚。
磚牆應根據需要作好保溫、洞口、防水防潮、飾面等方面的構造處理。
保溫構造:在寒冷地區的外牆體,可採用空氣間層牆或復合牆提高牆體的保溫性能。空氣間層牆是在兩層實體牆之間留一道密封空氣間層;復合牆是用保溫性能好的輕質多孔材料,如保溫塊或保溫板同磚牆組作成夾層牆或保溫板貼面。
洞口處理:磚牆上開設門洞窗洞後,上口為防塌落應設置過梁。過梁可用木頭、型鋼、鋼筋混凝土或用磚砌成拱券。鋼筋混凝土過梁堅固耐久,一般多採用預制的。窗洞的下口為窗檯,室外應作好防水處理。
防水防潮處理:外牆同室內外地面接近部位稱為勒腳,常遭雨水浸濺,土壤中的水或潮氣也會通過毛細管作用,經牆基侵入牆身。為了防止地下潮氣及地表積水侵蝕牆體,牆身勒腳應作防潮處理和設置防潮層。防潮層可用防水卷材、加筋混凝土帶或防水砂漿作成。
飾面處理:常在牆面抹灰粉刷,砌清水磚牆則用水泥砂漿勾縫。飾面要求較高的房屋可用面磚、天然的或人工的石材等貼面。
⑧ 300×600牆磚怎樣算塊數
5.6塊。
計算:
0.3*0.6=0.18 一塊磚0.18平方
一平米需要 1/0.18=5.6塊
瓷磚按使用空間分三類:下面都是以mm(毫米)為單位
外牆磚:100X100,150X150,50X100,50X150,200X200,200X300,300X300
內牆磚:100X100,100X200,100X250,150X250,200X300,250X300,250X400,300X450,(大規格內牆磚是最近才用得比較多。)300X600,400X800
地磚:300X300,300X600,330X330,333X333,400X400,400X800,450X450,450X900,500X500,600X600,600X900,800X800,1000X1000,1200X1200。
瓷磚成分:
瓷磚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的一種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等,建築或裝飾材料,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
由於的室內設計越來越傾向於素色設計,所以通體磚也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通體磚被廣泛使用於廳堂、過道和室外走道等裝修項目的地面,一般較少會使用於牆面,而多數的防滑磚都屬於通體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牆磚
⑨ 外牆牆面積怎麼計算
1、如果外牆面磚是全外牆的,與建築面積的大概比例是:建築面積*0.7。內牆粉刷是建築面積*1.8。
2、結構不太復雜的外牆通常是建築面積*0.7~0.8。內牆粉刷面積通常為建築面積*2.5~3。但也不是絕對的。
3、內牆如果層高3米以內大開間的住宅房屋內牆面的面積大約是地面的3倍左右。
4、 外牆通常是建築面積*0.7~0.9;內牆粉飾面積通常為建築面積*2左右(不含天棚)。
5、 外牆抹灰(或面磚)通常是建築面積*0.5左右;內牆粉飾面積通常是建築面積*3左右。
6、 如果外牆面磚是全外牆的,與建築面積的大概比例是:建築面積*(0.45~0.75),0.45是小高層,不帶採光井。內牆粉飾通常是建築面積*(2.47~2.88)。
(9)外牆磚計算方法跟單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外牆長度按中心線計算,外牆高度要看定額,因為平屋面和坡屋面的高度都是不同的,最後要扣除所佔門窗面積。長度乘以高度,減去門窗的面積,再加上以地梁為標准,二樓部分支出去的面積,就是所求的面積。通常外牆面積約等於建築面積的50%~60%左右,這可以大約估計一下外牆的面積。
計算面積時,材料不同,計算方法也不同。塗料、壁紙、軟包、護牆板的面積按長度乘以高度,單位以平方米計算。長度按主牆面的凈長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套內牆體面積
⑩ 外牆瓷磚的用量計算步驟是什麼
外牆瓷磚數量計算:瓷磚粘貼面積×瓷磚單位面積用量×(1+施工損耗系數)。
外牆瓷磚數量計算步驟:
第一步:計算需鋪貼瓷磚的面積;
瓷磚用量計算方法的原理是:先算出需要鋪貼瓷磚的面積,然後除以每一塊瓷磚的大小,最後得出所需瓷磚的數量。要確定鋪貼面積,首先得確定哪些地方是要鋪瓷磚的,再用尺子量出該地方的平面面積。
一般來說,地面牆面鋪瓷磚比較常見,而房子頂部因裝有天花或吊頂,所以基本不會使用到瓷磚的。客廳、飯廳以及卧室地面可選擇瓷磚或木地板,但陽台、衛生間與廚房地面必須使用瓷磚。地面如果是普通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只需將測量出的長度與寬度相乘便可;如果是不規則形狀,則需要先算出整體面積,再算出多餘部分面積,多減少補。
與地面類似,客廳、飯廳以及卧室牆面可選擇瓷磚、塗料或牆紙,而陽台、衛生間與廚房牆面則必須使用瓷磚。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裝有吊頂,衛生間和廚房不需要把瓷磚鋪滿整個牆面,假如樓層高2.8m,那麼牆磚只需鋪到2.6m高就可以了。接著再分別量出每一面牆的長度。
第二步:選擇瓷磚的尺寸;
確定了需要鋪貼瓷磚的面積,我們就可以來選擇瓷磚的尺寸。瓷磚按用途可以分為外牆磚、內牆磚以及地磚三種,三種磚的尺寸並不完全相同。由於外牆磚用得比較少,故我們這次只討論內牆磚與地磚。
地磚的一般尺寸有30*30cm、30*60cm、33*33cm、40*40cm、60*60cm、80*80cm、1*1m、1.2*1.2m等。面積較大的空間如客廳飯廳等,使用80*80cm或更大尺寸的瓷磚能顯得更為高檔大氣;而卧室、廚房、衛浴和陽台,則適合使用60*60cm或更小尺寸的瓷磚。
牆磚的一般尺寸有10*10cm、10*20cm、20*30cm、25*40cm、30*45cm、30*60cm、40*80cm等,尺寸方面要比地磚小不少,而且還是以長方形為主。無論是牆磚還是地磚,選擇尺寸要根據自己的預算(瓷磚尺寸越大越貴)和房間面積進行選擇。
選完地磚與牆磚,可別忘了計算踢腳線與腰片的數量。與地磚牆磚相比,踢腳線與腰片的計算要簡單的多,直接將牆面長度除以踢腳線或腰片的長度,就可以得出所需腳線與腰片的數量了。
第三步:選擇瓷磚所用的鋪貼方式;
裝修風格的日益增多,令瓷磚也有了多種多樣的鋪貼方式。消費者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鋪貼方式,獲得滿意的效果的同時,也能彰顯屬於自己的個性。
最具代表性的三種鋪貼方式瓷磚用量的計算方法。
第一種是橫鋪與豎鋪
鋪貼的時候以牆邊平行的方式進行鋪貼,磚縫對齊且不留縫,同時用與磚的顏色接近的勾縫劑勾縫處理。這種鋪貼方式看起來清爽、整潔,而且長方形的瓷磚橫鋪或豎鋪,能使整個空間顯得寬敞。這種方式的瓷磚用量是最容易計算的,直接將面積除以每一塊瓷磚的大小,然後取整數,再加多一兩塊瓷磚作為損耗就可以了。
第二種是菱形鋪法
一些喜歡個性的人喜歡菱形鋪法,這樣可以讓牆面和地面看起來更有特色,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樣的線條。要計算這種鋪貼方式的瓷磚用量,其實也不難,也是用面積除以每一塊磚的大小,然後取整。所不同的是,這種鋪貼方式對裝修師傅要求很高,而且瓷磚損耗也會比較高,損耗率達到15%。
第三種是組合式鋪法
不同尺寸、款式和顏色的瓷磚可以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進行鋪貼,在地面呈現出不同的效果,避免單一色調和統一鋪法,在重點區域,如待客區、電視背景牆等地方可以波導線點綴出邊緣,甚至使用裝飾畫。這種鋪貼方式計算難度最大,要分步算出每一個區域所用瓷磚的量,然後加上10%-15%的損耗,最後將每一種瓷磚的量加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