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粽子的做法和包法視頻
粽子包法如下所示:
材料:西米250克、色拉油2大勺、細砂糖、清水、蜜紅豆100克、紫薯泥、粽葉30片、棕繩1卷。
1、准備好所有的食材。
2. 粽子的做法是什麼
【包粽子做法】
所需原料:糯米、小米,粽葉,白糖。
【具體製作步驟】
第一步,首先將糯米跟小米用清水淘洗干凈,然後再用清水浸泡3小時左右。糯米和小米浸泡後更容易煮熟,並且還不會出現夾生問題。
第二步,將准備好的粽葉提前用水浸泡5個小時左右,粽葉泡軟以後再用清水刷洗2遍。
第三步,把浸泡好的糯米小米撈出來控凈水分備用,粽葉泡軟後也撈出來整齊擺放好備用。
第四步,接下來我們開始包粽子,其實包粽子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復雜,無論是包三角粽子還是四角粽子,掌握好最主要的一點,那麼包起來就很簡單了。
第五步,取兩張泡好的粽葉,先將粽葉捲成漏斗狀,然後加入泡好的糯米和小米,包一個粽子大約用50克米左右。米要裝的太滿,要留出一指的空隙,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留出米的膨脹空間,防止會撐破粽葉。
第六步,將米裝好後,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包緊,最後再用繩子將粽子給纏緊實,這樣一個完整的三角粽子就包好了,你是不是覺得非常的簡單呢?
3. 粽子製作方法 粽子完整做法
1、原料:粽子、玉米、胡蘿卜、橄欖油、鹽、韓式辣椒醬、乳酪。
2、做法:胡蘿卜丁和玉米先焯水後放入一點鹽和橄欖油;放入適量的韓式辣椒醬攪拌均勻,把2/3的量倒入錫紙盒;把粽子切成小塊後均勻鋪在玉米、胡蘿卜丁上面;把乳酪刨成絲後撒在上面,放入烤箱內,烘烤20分鍾即可出鍋。
4. 粽子是怎麼做的 粽子做法步驟
1、准備用料。大米、綠豆、花生、糯米、薏米、紅棗。
2、把食材淘洗干凈,放小奶鍋里,加入超過食材兩厘米的水。
3、加熱食材,水開關火,燜十分鍾。
4、食材把水都吸收了,加入適量白糖。
5、粽葉煮七八分鍾,用刷子刷干凈備用。
6、包的一個粽子放一個紅棗,然後放入鍋裡面,加水,水要完全淹沒粽子,大火煮,水開之後轉小火。
7、小火煮一個小時,關火,燜二十分鍾即可。
5. 粽子的製作方法步驟
自製粽子
食材准備:500g糯米、200g蜜棗、適量粽葉
烹飪步驟:
1、新鮮的粽葉買回來之後洗干凈,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煮15分鍾,這一步可以增加粽葉的韌性,也可以更好的將粽葉上的臟東西煮干凈,煮好的粽葉撈出來再次清洗干凈,然後晾乾水分。
2、糯米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泡到能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泡好的糯米撈出來和洗干凈的蜜棗混合均勻。
3、粽葉剪掉頭部多餘的部分,折成漏斗狀,裝入適量的糯米,壓緊實一些,然後用剩餘部分的粽葉把糯米蓋起來。
4、然後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往下折,多餘的葉子折到一邊,圓錐上面是個三角形,就這樣順著將剩下的葉子往下折好,然後捆上棉繩即可,剩下的也全部包好。
5、鍋中燒開足量的水沒過粽子,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總結:
1、粽葉要先用鹽水煮一下,這樣不但能殺菌,還能使粽葉更有韌性,煮的時候不容易開裂。
2、粽子的捆紮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根據餡料區分方法。如果是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6. 粽子的做法和配料詳細
粽子的做法和配料詳細
粽子的做法和配料詳細,粽子以前都在端午節的時候才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粽子,口味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在平時也喜歡吃粽子,可以作為主食來吃。以下分享粽子的做法和配料詳細。
主料:夾心肉適量、粽葉適量、糯米6斤適量
輔料:鹽10克、老抽3湯匙、生抽8湯匙、白糖一湯匙、蚝油2湯匙、料酒3湯匙
1、適量粽葉洗凈後泡入沸水裡煮開後撈起備用,扎粽子用的是竹殼,所以也把它一起煮一下,消消毒,再撕成線條狀。
2、提前把3斤夾心肉洗凈切塊後瀝干水分,加入6克鹽,6湯匙生抽、3湯匙老抽、3湯匙料酒、2湯匙蚝油拌勻腌制過夜(氣溫高要進冰箱冷藏)糯米淘洗干凈後瀝干水分。
3、糯米倒入盆中,加入4克鹽和一湯匙白糖拌勻,再把腌肉裡面的醬汁倒入糯米里拌勻,不夠味再加入生抽和老抽拌勻。
4、取3片粽葉疊好後折成漏斗狀。
5、先加入3分之一的糯米中間加入肉。
6、再加入糯米填滿,把粽葉往前推,中間折成三角形狀,再把粽葉沿角邊包好,兩邊對角各自再用粽葉沿角邊來回包好。
7、再用竹殼一頭用牙齒咬住,來回抓緊。
8、把粽葉修剪一下,放入大鍋里,注入清水,水要浸沒粽子,蓋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約2小時左右,等涼透了全部撈起即可。
食材
糯米 2斤
粽葉 2斤
鹹蛋黃 6個
五花肉 2斤
姜 3片
蒜 3片
胡椒粉 適量
方法/步驟
用涼水把糯米泡發備用。
五花肉去皮,切成小塊。
把五花肉放在碗里,加入薑片和蒜片。
然後加入適量的料酒、白鬍椒粉、五香粉、耗油和老抽,攪拌均勻備用。
然後減掉粽葉的尖端。
然後把粽葉洗干凈,把洗干凈的粽葉在開水中燙一下撈出。
在泡發的糯米中倒入老抽,攪拌均勻。
取四張粽葉疊在一起。
把粽葉圈成一個小圓錐。
舀一勺糯米進去。
再放入鹹蛋黃和腌好的豬肉。
再鋪一層糯米在上面,壓一下。
包上粽葉,用棉線捆起來,包好以後放進鍋里煮就可以了。
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1、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粽子的做法:
糯米先用水浸泡。
粽葉洗凈待用。
芸豆、花生先用水泡軟。
紅豆煮至半熟。臘肉切丁。
糯米撈出瀝干,跟所有配料攪拌均勻。
將粽子包成三角型,下鍋,加冷水,大火燒滾,再用小火燜。
讓粽子留在裡面自然冷卻。即可。
粽子的配料:粽葉、芸豆、紅棗、花生和臘肉。
2、廣東粽子是粽子的種類之一
廣東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外形別致,個頭較小,正面方形,後面呈現圓錐行。廣東粽是所有粽子中用料最豐富,做法費時最久的'。冬葉包裹著糯米、綠豆、冬菇、鹹蛋黃、花生、五花肉及蓮子,是傳統裹蒸粽的做法,豐富的材料,帶來口感上的滿足。
3、北京粽子是粽子的種類之一
北京粽子呈斜四角形或三角形,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市面上賣的大多數是糯米粽,農村中仍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數用豆沙、紅棗做餡,也有用果脯做餡的。
4、嘉興粽子是粽子的種類之一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嘉興粽子最出名的是五芳齋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選擇上等白糯米,肉則精選豬後腿,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到米之中,入口鮮美,肥而不膩。
吃粽子的注意事項
1、粽子要熱透再吃:儲存在冰箱里的粽子吃的時候一定要熱透,營養專家告訴我們粽子最好不要涼著吃,吃前要徹底加熱。因為糯米和粽子餡都是容易變質的食物,加熱不充分,非常容易發生食物中毒;還有是因為變涼的粽子過油、過黏,很難消化。如果粽子剝開後如有黏絲,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鮮了,千萬別食用。
2、吃粽子健康注意搭配: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也可搭配麥芽水、白蘿卜或白蘿卜水,能促進消化,或者多搭配吃些動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蔥、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
3、吃粽子時不能狼吞虎咽:每年都有一些人因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產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較差的人群。為了防止這類事件的發生,在吃粽子時,最好佐以湯或茶,一邊細嚼慢咽的品嘗粽子,這樣有助於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個就差不多了,千萬別吃太多。
粽子怎麼保存
1、生粽子的保存方法:由於夏季的天氣熱,溫度高、濕度大,適合各種微生物、致病菌、黴菌的生長繁殖,而粽子含水分,由糯米、肉(或豆沙)等原料組成,在常溫下保存超過2小時後即容易變質。
在常溫下保存、沒有冷藏設施出售的粽子不要購買或食用,需保存較長時間的最好放入冰箱急凍層。粽子只能是煮熟後保存。煮熟之後不要放入保鮮層,放到那裡比較容易壞,放到冷凍層,放上十天半月也不會變質。
2、新鮮粽子的保存方法:新鮮粽子最怕悶熱,若是裸露在高溫狀態下,極易發霉變質,所以買回家後一定要盡快加熱食用,暫不食用的,也要及時敞開袋子放在陰涼通風乾燥處,並在12小時內放入冰箱冷藏,在0℃-4℃的低溫冷藏狀態下可以保鮮3天左右,存放在-18℃的冷凍室里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新鮮粽子千萬不要放置在密封、悶熱的汽車後備箱中運送回家,否則極容易發生霉變。
7. 端午節粽子的20種做法_粽子怎麼做好吃
粽子又稱“角黍”、“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漢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 端午節 慶食物。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粽子怎麼做好吃嗎?下面我整理了粽子的20種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紅豆味粽子的做法
1.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清水裡浸泡至能捏碎,備用。
2.將紅豆洗凈,泡1.5小時後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勻,備用。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內煮約半小時取出,用涼開水浸泡,備用。
4.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捲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紅豆,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碼放在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後,改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 粽子的做法材料:粽葉五花肉糯米
輔料:醬油 食鹽
烹飪 方法 :
1.提前將粽子葉擦洗干凈,剪去根部後放入水中,煮軟備用。
2.五花肉切長條,加醬油食鹽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凈後拌入鹽和醬油,瀝干水分。
4.粽葉折成一個小碗狀,先加入少許糯米,放一塊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線扎緊。
5.鍋中用粽葉墊底,放入肉粽,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4個小時。
三、甜茶味 粽子的做法原料: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
烹飪方法:
1.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
2.粽子包好後和甜茶同時入鍋,以水蓋過粽子為宜,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豐富。
四、蜜棗味 粽子的做法類別:甜品/點心
工藝:煮
口味:清香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適,營養豐富。
主料:糯米1000克
原料:葡萄乾50克 蜜棗100克
烹飪方法:
1. 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2.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備用。
3.將蜜棗裝入碗內,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乾洗凈,瀝水。
4.取3張粽葉,毛 面相 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乾,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五、綠豆鴨蛋味 粽子的做法材料:
1.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蛋黃5個。
2.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
3.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漏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後放入鍋內排緊,加入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烹飪方法:
1.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
2.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鍾後,淋上麻油即成餡。
3.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8. 粽子的做法詳細過程
粽子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適量食用對身體有極大改善,因此受到了諸多人的喜愛。正宗粽子的做法很簡單,取適量的蘆葉,清洗干凈後蒸煮半小時,糯米、花生豆等瀝水後放入水中浸泡一晚上,第二天包就可以了,味道會非常鮮美。
正宗粽子的做法一、
1.採好蘆葉,市場上也有售,開水焯一下,頭尾剪去少許
2.將糯米洗凈浸泡半小時左右,再瀝去水分,如果加赤豆花生之類,要提前8小時浸泡,瀝干水分與糯米混合即可。(我趕做菜譜沒有加這些,我自己也喜歡吃純糯米粽,有蘆葉的清香。)
3.一次取3~4張蘆葉,少許重疊並排放好,捲成圓錐狀,左手持蘆葉右手卷
4.倒滿糯米,用手輕輕敲打,讓米盡量裝實
5.這時要注意手法:換作右手拿粽體,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的叉口輕輕托在椎體中下部,右手將椎體以外的蘆葉蓋上
6.從外側往下輕輕的折一圈,按緊
7.取一根約三十厘米長的繩子捆起來,系緊
8.逐個做好
9.放入電飯鍋加入沒過粽子1厘米的水,第一開稍有沸騰就斷電燜10分鍾,之後再燒兩開每開都要燉10分鍾左右。最後燜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
小貼士
1.蘆葉焯水是為了軟化增加韌度,否則非常容易壞,但是時間不能長會失去蘆葉的清香。
2.包的餡兒可以靈活改變,可以放花生、棗子,也可以做鹹味兒的:香腸的臘肉的都可以。
3.第一開不能大火燉,否則要脹包。
4.吃時蘸點白糖或者蜂蜜非常不錯喲!
正宗粽子的做法二
1.粽葉適量。前一天用水泡軟(或直接放鍋里煮半小時)後冼凈備用
2.糯米冼凈瀝干。
3.選肥瘦均勻的豬肉,最好是五花肉切長條後,用老抽,白糖少量腌制一天後備用。
4.糯米倒入一勺老抽,加入半勺白糖,少量味精後拌勻。
5.取2張粽葉正面重疊。
6.粽葉尾部向前折。右手大拇指處直接向里折
7.用左手托住粽葉一頭,右手展開成錐形。
8.左手托住,右手放入糯米並壓實。
9.然後裹入豬肉。
10.再放一把糯米,蓋住豬肉並壓實,
11.把粽葉卷過並蓋住糯米。
12.用左手微微用力握緊,右手向下壓粽葉。
13.使向下卷的粽葉完全能包裹住糯米,粽葉柄處向右邊折彎。
14.左手托住整個粽子,
15.右手拿過棉線兩頭用力扎緊。
16.盡量多扎幾道;
17.修剪多餘粽葉尖和葉柄。
18.因為粽子不多,直接放入電飯煲內煮,涼水必須漫出粽子,中途還要加幾次涼水,使粽子在煮的過程中水一直蓋過粽子,煮3個小時左右,燜上1一2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9. 粽子的做法
一、粽子的做法:
三角粽
特色:三角粽的形狀比較好看而且特別,可以製作成甜、咸兩種口味,蛋黃、叉燒、蜜棗都是不錯的餡料。
包法:
1、取2片粽葉,抹於水分,使兩片葉尖向外,重疊平放在手中。
2、雙手捏住粽葉兩端,同時向內交叉重疊,折成漏斗形,然後將內側的粽葉在漏斗內旋轉1圈,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使漏斗變成圓錐形。
3、在漏斗中先插入l根筷子,再填入適量的糯米,然後用筷子向下戳動幾下,將錐尖的糯米壓實,不能留有空隙。
4、接著將上端多餘的兩片粽葉向前折疊,蓋住上面的糯米,再將中間的粽葉捏緊,然後向一側折疊壓好。
5、用繩子環繞粽子兩角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並在頂端扎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繩子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南方四角棕
特色:南方四角棕主要是以鹹味粽為最大的特色,餡料相當豐富可以是腌肉、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海米、栗子等。
包法:
1、取一片較大的粽葉,對折。
2、將雙層的下邊向上折,用手壓實。
3、將粽葉打開,填入糯米,盡量將糯米填成一個長條形狀。
4、將粽葉沒有米的部分折過來。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捏下去,之後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折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北方四角棕
特色: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區非常流行,個頭不是很大,為斜四角形,多以小棗、豆沙做餡,也可以適當放一些果脯蜜餞等。當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後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包法:
1、取兩篇粽葉,搭在一起疊壓。
2、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3、在圓錐狀的筒中裝入糯米。
4、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為止。
5、隨即用手將葉子的兩側捏下去,之後的粽葉尖端向一側折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牛角粽
特色:牛角粽在廣東的河源等地比較流行,尖尖的像極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時候叫做「角黍」,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個品種了。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2、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一下,讓錐筒更加細長。
3、在錐筒中填入糯米。
4、將沒有米的那端,將粽葉的兩側分別向內折。
5、之後順勢將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為止,多餘的'粽葉反復折收在口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長棕
特色:這種粽子多見廣西等地,一般用粽葉包裹,粽葉非常寬大,像芭蕉葉一般,這樣可以在其中放入豐富的餡心,之後用繩子捆綁,形狀雖然一般,但味道絕美。
包法:
1、將粽葉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個邊,用手壓實。
2、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用手壓實後,葉子呈長信封狀。
3、將糯米放入折好的粽葉當中。
4、將另外一邊向下折,完全將糯米包裹住。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塔型粽子
特色:寶塔粽子主要是廣東地區的特色粽子,體型龐大,可以說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於可以裝非常多的東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咸兩種口味。甜餡主要是豆沙,而咸餡則是用腌制好的雞肉或者豬肉來做。
包法:
1、取兩片粽葉十字交叉,形成一個窩狀。
2、將糯米填入其中。
3、再取兩片粽葉分別加入左右兩邊,完全把糯米包裹住。
4、再取一片粽葉,將頂部蓋住。
5、之後將兩邊的粽葉,分別向中心折。
6、再將另外兩邊的葉尖向內折,用手捏住將整個塔粽翻過來。
7、用線繩將粽子對角纏好。
示範——糯米五花肉粽
食材:粽子葉、粽子繩。
粽子餡:糯米 五豆(花生米、紅豆、青豆、腰豆、蜜豆) 五花肉。
做法:
1、新鮮竹葉洗干凈放入鍋中煮幾分鍾,撈出瀝干過多的水分,切不能吹乾水分。
2、糯米淘洗干凈無需浸泡。
3、五豆提前一個晚上浸泡至軟。
4、五花肉切方塊,加入生抽 五香粉 鹽 澱粉 油 腌制半小時。
5、將五豆倒入裝有淘洗干凈的糯米盆里,與糯米充分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精鹽繼續攪拌。
6、包的過程:取兩片粽葉,對折形成封閉的漏斗樣,放入一層五豆米,加入一塊五花肉,最後再放一層五豆米,就可以收口了,包成有鱗有角的三角型狀,最後用棕繩綁緊即可。
7、取壓力鍋,加入清水,清水要以最後放入粽子的量需沒過粽子,半燒開後才能放入包好的粽子,蓋上鍋蓋燒制20分鍾左右,中途放氣,將粽子揀出後逐個翻身再入鍋煮,再煮20分鍾至粽子變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