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初中數學滑輪組計算方法

初中數學滑輪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8 16:43:19

1. 滑輪組如何計算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F1動力;l1動力臂,單位m;F2阻力;l2阻力臂,單位m
2. 滑輪組中:①不計動滑輪重、摩擦力、繩重:F=(1/n)G,s=nh ,
F表示自由端的拉力,s表示自由端繩上升的距離;G表示物體受的重力,h表
示物體上升的高度;n表示繞經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3. 滑輪組中功、機械效率計算:不計繩重、摩擦力 拉力F做功(即拉力F做的總功):W總=Fs 物體重力做功(即拉力F做的有用功):W有用=G物h 額外功(即動滑輪重力做功):W額=G輪h
S和h關系:s=nh(n表示繞經動滑輪上繩子段數)
機械效率:η=(W有/W總)100%
4.(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5、理想滑輪:F=G/n
6、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2. 滑輪組公式是什麼

滑輪組公式:F=G總/n。如果是理想情況,忽略動滑輪重力、繩重、摩擦力等:F=G/n。如果是實際情況,考慮動滑輪重力:F=(G+G1)/n。

豎直滑輪組動滑輪上繩子段數為n。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物體重力為G,動滑輪自重G1。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物體移動距離h。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物體移動速度v1。

滑輪組的解題技巧

首先確定繩子段數,繩子段數是由動滑輪所決定的,用手蒙住定滑輪,數與動滑輪接觸的繩子,一般來說,有幾段繩子承受重物,提起重物所用拉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首先要分清是動滑輪還是動滑輪,這是解題的關鍵。根據定義,利用定滑輪移動物體時,軸的位置不隨物體位置改變而改變,而利用動滑輪移動物體時,軸的位置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判斷出動定滑輪後,利用公式進行計算。

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而定滑輪不能夠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在解題過程中動滑輪的重力往往是考查的重點,而定滑輪不需要考慮重力。但使用動滑輪一定要找准繩子的自由端。

3. 滑輪組的有用功和總功怎麼

滑輪組的有用功和總功如下公式:

W總=W有+W額

W總=動力對機械做的功(總共)

W有=機械對物體做的功(有用功)

W額=克服機械自身重力、摩擦力做的功

η=W有/W總(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的做額外功,有用功總是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於1。機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3)初中數學滑輪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滑輪組相關延伸:滑輪組相關信息

1、滑輪組的分類:

滑輪組是由一定數量的定滑輪和動滑輪以及繞過它們的繩索組成。滑輪組具有省力和改變力的方向的功能,是起重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

滑輪組共同負擔構建重量的繩索根數稱為工作線數。通常,滑輪組的名稱以組成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數目來表示。如由四個定滑輪和四個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稱為四四滑輪組。

2、滑輪組滑輪組的用途:

為了既節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成

省力的大小,沒有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滑輪,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4. 關於滑輪組的公式都有什麼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這個不好 誤人子弟 果斷刪了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這個沒學過 果斷刪了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5. 滑輪組的全部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η=W有/W總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6. 滑輪組繩子股數怎麼算

使用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由直接從動滑輪上引出的繩子股數決定。

法一:看圖求只要與動滑輪接觸的繩子都要算進去,與定滑輪的不用(因為動滑輪省力、定滑輪改變方向)如下圖從左至右分別為:2 3 5

法二:看題目所給的物理量求.若已知繩子移動的距離s、物體上升的距離h,則n=s/h,若已知繩子拉力F、物重G1、動滑輪重G2,在忽略摩擦力和繩重的條件下,n=(G1+G2)/F。

省力計算

公式:s=nh。 v繩=n*v物 F拉=(1/n)*G總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v繩:繩子自由端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v物:物體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

n:承重的繩子段數(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 G總:物重+滑輪重(G物+G滑)。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般的:兩股繩子配一個動滑輪。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滑輪組

7. 滑輪組省力計算方法

滑輪組省力情況的判斷及繞線的方法(1)確定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段數的簡單有效的判斷方法是: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的段數,就是承擔重物的繩子的段數,包括加在動滑輪的掛鉤(或邊框)及從動滑輪引出的拉繩的自由端;應注意的是從定滑輪引出的拉繩的自由端,它不承擔物重,只起改變力的方向的作用,不計在內。另外,當滑輪組平放時,要注意這時滑輪組不是承擔物重,而是拉動物體運動,承擔的力是拉動物體需要的力,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它等於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如果在判斷承擔力的繩子的段數時不太習慣,可以將滑輪組轉動到同學們比較熟悉的豎直方向來進行分析。(2)根據一定的要求設計滑輪組的繞線方法:一般要先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如繩子能承受的拉力和要承擔的物重,計算出需要幾段繩子來承擔物重(如果算出的段數不是整數,一律前進一位);然後穿繞繩子,如果需要的繩子的段數是偶數,則從定滑輪的掛鉤上開始按順序由內向外繞;如果需要的繩子的段數是奇數,則從動滑輪的掛鉤上開始按順序由內向外繞。

8. 滑輪組中有用功總公的計算公式或方法

當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提升高度為h,則機械效率=Gh/(Fnh),即有用功=Gh,總功=Fnh
當用滑輪組拉動重物時,拉重物走動距離為S,重物受到的摩擦力為f,則機械效率=fs/(Fns),即有用功=fS;總功=FnS
其中的n值是承擔動滑輪組繩子的段數

9. 如何計算滑輪組所做的有用功

有用功就是用重物的質量(g)單位是n,乘以提升重物所上升的距離(h),公式為w(有用)=gxh。總功就是用自由端的拉力f乘以自由端所移動的距離s,公式為w(總)=fxs。額外功顧名思義就是除有用功外,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公式為w(額外)=w(總)-w(有用)
這些是最基本的公式,還有一些推導公式。f=g物/g物+g動滑輪,(有時不用算動滑輪的質量,因題而議,下同)。f=g物+g動/n(n為與動滑輪連接的線的條數)
還有許多,如果需要再發。

10. 滑輪組的公式怎麼來

公式:s=nh。 v繩=n*v物 F拉=(1/n)*G總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v繩:繩子自由端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v物:物體移動(上升/下降)的速度

n:承重的繩子段數(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 G總:物重+滑輪重(G物+G滑)。

其次,按要求確定定滑輪個數,原則是:一般的:兩股繩子配一個動滑輪。

(10)初中數學滑輪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中學物理教科書認為,利用滑輪組運輸或提升貨物,只能省力,但不能省功,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對從事機械傳動設計工作的工程師影響極大;

由於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和各種機械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頻繁地出現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並在啟動、加速、減速、停止等各種運動過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完全需要在理論上說明怎樣設計或使用汽車、火車、輪船等運輸裝置的傳動系統;

以使其處於最佳節能狀態,但中學物理教科書的上述結論使得機械工程師在從事機械傳動設計時,以及在指導人們使用運輸車輛和機械裝置時,往往忽略了滑輪組的段數或減速機的傳動比在各種狀態下與節能的關系,造成現有的許多運輸車輛和機械傳動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的能量消耗較高,輸送貨物數量較少。

閱讀全文

與初中數學滑輪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扇形弦的計算方法 瀏覽:695
哲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瀏覽:868
腋臭非手術治療方法 瀏覽:353
男用潤滑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294
魅族相機水印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56
lol里緩存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0
眼睛模糊土方法怎麼治療 瀏覽:420
隧道防風布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359
手機拍照放大到6倍的方法 瀏覽:768
除濕器使用方法 瀏覽:524
口臭怎麼去除最快方法三七粉 瀏覽:954
35歲內斜視眼恢復最簡單方法 瀏覽:788
中蜂越冬的解決方法 瀏覽:431
洛陽養老金計算方法 瀏覽:107
治療白斑有效的方法 瀏覽:458
土粒的沉降分析方法有哪些 瀏覽:971
小凍干燕窩的食用方法 瀏覽:97
成都中風鍛煉小方法 瀏覽:294
五星紅旗怎麼折的方法 瀏覽:763
成年人經常磨牙解決方法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