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棚放風夾子安裝視頻
我也是看沈陽嘉禾農業上查到的你可以去查查哪裡有講解,,背滑輪在風口壓膜繩上固定安裝,刮風時滑輪不會反背,繩子也不會擰勁,關風口繩從滑輪內穿過,若穿不過去時,可調整螺絲松緊,將繩子穿過去。
⑵ 大棚通風怎麼弄
專家解答
目前溫室大棚生產主要依靠通風來降溫室內溫度,通風管理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1)逐漸加大通風量每次通風時,不能一次開啟全部通風口,而是先開1/3或1/2,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開啟全部風口。可將溫度計掛在溫室內幾個不同的位置,以決定不同位置風口大小。進入春季,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逐漸加大通風面積和延長通風時間,當外界夜溫穩定在15℃以上時,就要晝夜通風。
(2)反復多次進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冬季晴天12:00~14:00室內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2℃以上,此時打開通風口,由於外界氣溫低,溫室內外溫差過大,常常是放風不足半小時,氣溫已下降至25℃以下,這時關閉通風口,使溫室貯熱增溫,當室內溫度再次升到30℃左右時,重新放風排濕。這種放風管理應重復幾次,使午後室內氣溫維持在23~25℃。由於反復多次的升溫、放風、排濕,可有效地排除溫室內的水汽量,二氧化碳氣體得到多次補充,使室內溫度維持在適宜溫度的下限,並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生和蔓延。遇多雲天氣,更要注意隨時觀察溫度計,溫度上來就放風,溫度下降就閉風。否則,棚內黃瓜極易受高溫高濕危害。
(3)早晨揭苫後不宜立即放風排濕冬季外界氣溫低時,早晨揭苫後常看到溫室內有大量水霧,若此時立即打開天窗排濕,外界冷空氣就會直接進入棚內,加速水汽的凝聚,使水霧更重。因此,冬季日光溫室應在外界最低氣溫達到0℃以上時通風排濕。一般開15~20厘米寬的小縫半小時,即可將室內的水霧排除。中午再進行多次放風排濕,盡量將日光溫室內的水汽排出,以減少葉面結露。
(4)不放底風黃瓜對底風(掃地風)非常敏感,低溫季節生產原則上不放底風,以防冷風掃苗,引發各種病害發生。
提示板
開閉通風口是溫室管理中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十分關鍵的工作。溫室內的黃瓜需要像小孩子一樣精心照料,溫度過高、過低,忽冷忽熱導致植株生長不良、抗性降低,是各種病害發生的根本誘因。無公害黃瓜生產應從管理入手,提高植株自身的抗性,從而減少病害的發生和農葯的使用。
⑶ 大棚放風有什麼好的辦法怎麼安裝呢
一般溫室大棚放風都是在頂部和南面棚膜前部安裝通風口。具體方法如下:
1條在溫室的頂部,留出一條長寬約50厘米的通風帶。用一幅寬約1-1.5米的的窄膜單獨覆蓋。窄幅膜的下邊要折疊起一條縫,縫邊粘住,縫內包一根細鋼絲,上膜後將鋼絲拉直。包入鋼絲的主要作用,一是放風口合蓋後,上下兩幅膜能夠貼緊,提高保溫效果;二是開啟通風口時,上下拉動鋼絲,不損傷薄膜『三是上下拉動放風口時,用鋼絲帶動整幅薄膜,通風口開啟的質量好,功效也高。第二條在溫室的前部1.2—1.5米高處,方法跟頂部的一樣。
另外,通風口處一定要配備防蟲網。這樣設置通風口(頂風口和前風口),便於管理。通風時,室外冷空氣由1.2—1.5米高處進入室內,因被室內前部上升的熱空氣迅速加熱,避免了冷空氣直吹作物的現象發生,而且前風口與頂風口會形成空氣對流,促進室內空氣循環,利於熱空氣由頂風口迅速排除,既均勻了室內各部位的溫度,又有效地降低了室內溫度,並能避免害蟲和鳥類從通風口進入室內。
目前,不少溫室只設頂風口,不設前風口,多數通風口不設防蟲網,這樣做,會在管理上帶來諸多不便,一是通風時,害蟲和鳥類容易從風口侵入,危害作物;二是一旦室內出現高溫,只靠頂風口通風,降溫困難,即使打開後牆的通風窗口,也難以使溫室前部溫度降下來,只好扒開底膜,開底口通風。這樣做,室外冷空氣,直吹室內作物,往往會造成室內前部的溫度驟然猛降,引起作物葉片失水乾枯,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此外,可以再溫室大棚應用通風滑輪,通風滑輪的應用是1個溫室上覆蓋大、小2塊棚,通過滑輪和繩索進行調節通風口的大小,即節約時間,又安全省事。
⑷ 大棚底部放風方法
⑸ 大棚自動放風怎麼設置
正確的放風方法: 晴天放風,分兩次進行。
第一次:拉開棚1小時後,敞開上風口3厘米左右大小放小風,目的是將棚內的濕氣排出,補充棚內的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添加原料同時又能及早排放出棚內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
我爹也有裝,是天津的,超好的
⑹ 大棚通風 大棚怎麼通風
大棚蔬菜種植通風方法:
一是風向不同,棚室兩側防風口的大小也不一樣:在刮偏西風時,大棚西側的蔬菜因為有山牆的阻擋,棚內的熱氣排出相對要少,溫度較高,在放風時就要把大棚西側的放風口增大。而在刮偏東風時,則恰恰相反。在下午棚內溫度降低時,如果是偏西風,則應該先將棚東側的放風口關閉,而棚西側的放風口還應留一點縫隙。而當刮南風或北風時,才可將大棚東西兩側的放風口敞開到大小一致。只有根據風向的不同,適當調整大棚兩側放風口的大小,才能確保棚內溫度一致,促進蔬菜的同步生長。
二是要注意分次通風:早晨拉開棚一小時後,敞開封口3-5cm左右放小風,目的是將棚內濕氣排出,同時補充棚內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的順利進行補充原料,等棚內氣溫上升到28℃以上時,再將放風口逐步打開,保持棚內溫度不超過33℃即可。
三是由於春季大風多,放風口要注意防風:增加放風繩的密度,而且放風繩最好使用摩擦力較大的寬布條為好,這種布條在打活結固定棚膜時,摩擦力大,活結不容易被大風吹松。很多菜農圖方便使用尼龍繩作為防風繩,因為摩擦力較小,菜農要適當增加尼龍放風繩的密度,並將其固定好,以防風口被風吹合。同時,菜農還要注意在大風天氣時隨時進行檢查,防止放風繩松動,風口閉合。
⑺ 大棚放風怎麼辦
冬季氣溫較低,溫室大棚相對密閉,如何合理通風顯得尤為關鍵。最近,很多菜農打來電話反映,由於通風不當,大棚蔬菜產生了果實皴皮、葉片干邊和傷根等現象。如何正確進行大棚通風,根據專家和其他菜農的實踐經驗,總結了以下六項措施。
1、措施一:放風口下設置緩沖膜
在放風口下設置緩沖膜,不僅可以防止棚外草簾上的雜草、塵土等進入棚中,落到植株的葉片上,影響蔬菜光合作用的進行,更重要的是能避免放風時冷空氣直接吹到放風口下的蔬菜上,導致蔬菜果實表面的溫度及干濕度發生劇烈變化,造成蔬菜葉片的「干邊」、果實的「皴皮」現象。緩沖膜對放風口下的蔬菜生長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安裝緩沖膜後,使進入棚中的冷空氣先被緩沖膜擋到後牆上,從而延長冷空氣吹到蔬菜上的距離,給冷空氣與棚內熱空氣一段對流的時間,使吹到蔬菜上的空氣與棚溫相當,從而避免蔬菜的干邊、果實的皴皮等。
設置緩沖膜的方法也很簡便。
在棚頂通風口南邊30-40厘米處的大棚鋼架上東西設置一條長鋼管,再在這條鋼管上每隔10米左右,焊接一個1.5米左右長的短鋼管,並使短鋼管與棚頂的夾角為45度左右,鋼管的另一頭,用繩子或細鐵絲拉住並繫到棚頂的鋼架上,再在短鋼管上距放風口20-30厘米處,東西方向扯一幅寬約1.2米的塑料薄膜即可。
菜農也可將寬度2.0-2.5米的緩沖膜的兩側利用粘膜機粘一個2-3厘米的「布袋」,然後上側「布袋」中穿一根比棚長長出6-8米的鋼絲,固定在通風口下南邊30-40厘米的地方,再將鋼絲固定在大棚兩頭外側的地鉚上,用緊線機抻緊。再每隔15米使用鐵絲將緩沖膜的鋼絲與棚面上的鋼絲或鋼管固定一下,防止緩沖膜中間下垂。緩沖膜下部使用與棚長等長的鋼絲,穿在緩沖膜「布袋」內,抻緊,固定在棚內後側的立柱上即可。
2、措施二:棚門口設緩沖間
大棚的入口處,也是一個較大的放風口。夏天,入口打開可以加強棚內的通風,利於降低棚溫。但是冬天棚內管理以保溫為主,冷風從入口吹入會造成大棚內靠近入口處3-5間內的蔬菜生長不良。有些入口處漏風,尤其是在人進出大棚時,會造成冷風的吹入,從而導致棚入口處的蔬菜植株低矮,棵子弱,有時甚至會發現緊靠入口處的蔬菜發生冷害。
為保護好大棚入口處的蔬菜,防止冷風吹入大棚,菜農可以在棚門口處設置緩沖間。
菜農在後牆或東西兩山牆上開門的,可在棚道內設置緩沖間。將一塊寬度在4米左右,長度6-10米的薄膜,將薄膜
⑻ 蔬菜大棚放風滑輪怎麼安裝,繩子怎麼繞有圖更好!!!
蔬菜大棚放風滑輪安裝技巧:先在距離蔬菜大棚放風口35—40厘米的位置,安裝固定一定滑輪於壓膜繩上。然後,將另兩個定滑輪固定在大棚內後牆(坡)上的東西向鋼絲上,位置應選在距離水泥柱10—15厘米處,並且,這兩個定滑輪之間的距離為30—35厘米,之後,再將兩根尼龍繩分別栓在放風膜內的鋼絲上,尼龍繩之間的距離同樣為30—35厘米。最後,將其中的一根尼龍繩一頭栓在放風膜內鋼絲上,另一頭返回大棚內穿入一定滑輪中,此便為放風尼龍繩。而另一根尼龍繩的一頭栓在放風膜內鋼絲後,再將其另一頭穿入壓膜上的定滑輪後,再返回大棚內穿入定滑輪中,並將其拴在水泥柱上(事先在距離地面1米處的水泥柱上固定一鐵絲圈),此尼龍繩便用於閉風。
按照此方法安裝起來的滑輪組,既省力,又方便,菜農不妨試試看。
-----------------------------------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滿意請點擊右上方【滿意】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