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獼猴挑嫁接技術與柑橘嫁接技術的不同區別
獼猴桃嫁接技術:
1 嫁接時期
在魯南地區於5月上旬至7月上旬進行綠枝嫁接較適宜,以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最適宜。此期溫度適宜(旬平均氣溫為19.4~23.3℃),嫁接成活率高,接芽萌發早,生長期長,生長量大,成熟節數多,苗木質量好。嫁接未成活的可及時補接。
2 砧木准備
選擇生長健壯的苗木做砧木,在休眠期留2~3芽平截。如果大樹改接良種,要對多年生枝重回縮,1年生枝留2~3芽短截,疏除過密、過弱的多年生枝和1年生枝,以減少枝芽量,促其生長。春季砧木萌芽後,進行抹芽定梢。繁殖嫁接苗用的砧木一般留一枝新梢。要改接良種的樹,應根據樹體大小,選留一定量的新梢,所留新梢應分布均勻、緊湊。為促進新梢加粗生長和成熟,新梢具7~8片葉時留5~6片葉摘心,新梢成熟半木質化時即可進行嫁接。
3 接穗准備
以適應本地環境的良種植株做采穗母樹。做接穗的新梢應是節間短、葉柄粗、葉片厚的壯結果枝或發育枝。為促進新梢成熟和側芽分化,採取與砧木新梢一樣的摘心措施,半木質化時採集。用半木質化新梢做接穗,成活率高,發芽早。注意接穗成熟度與砧木新梢成熟度基本一致,以利嫁接成活。
採下接穗新梢後立即剪去葉片,留葉柄不超過0.5cm,最好現嫁接現採集。
如果短時間不用或外運,要把接穗下部浸入水中或用濕布等包裹,以保濕。
4 嫁接方法
4.1 劈接法 砧木較粗時採用此法。做砧木的新梢留3~4片葉,在葉片上4~5cm處剪斷。砧木新梢留葉應適量,留葉太少,營養面積小,嫁接後生長不良;留葉過多,砧木過長,改接樹結果部位外移,不緊湊。同時保證在新梢半木質化處剪斷做砧木。砧木新梢剪斷後,在斷面中間縱劈一個長約3cm的介面。單芽接穗,芽下節留4~5cm剪斷,在芽下兩側各削一個等長的削麵,長約3cm,削麵平滑、順直,然後在芽上2cm處剪斷。把削好的接穗慢慢地插入砧木介面,上露接穗削麵0.1~0.2cm,削麵一側的形成層與砧木嫁介面一側的形成層對准。用寬1cm左右的農膜把介面和接穗綁嚴、綁緊,僅露接穗葉柄和芽眼,最後用砧木下部的1~2片葉把介面和接穗包裹,保濕防曬。
4.2 切接法 砧木較細時採用此法。做砧木的新梢留3~4片葉,芽上4~5cm處剪斷。開介面時,視接穗粗細進行。在斷面的1/3~1/4處垂直下切,切口長3cm左右。單芽接穗,芽下4~5cm處剪斷,根據砧木介面大小,在芽下對側削一長3cm左右的削麵,削麵同介面寬,略長於介面。在此削麵的對側,削一長約1cm的短削麵,最後在芽上2cm處剪斷。砧穗接合後,接穗大削麵上部露0.1~0.2cm,其他處理同劈接法。
4.3 舌接法 砧木較細,與接穗的粗度大致相同時,採用此法。砧木新梢留3~4片葉,芽上4~5cm處剪斷,削成長約2cm的馬耳形削麵,在削麵頂端向下1/3處垂直下切一個長約1cm的切口。單芽接穗,芽下4~5cm處剪斷,在芽的對側削一個與砧木削麵大小、形狀相同的削麵,砧木和接穗削麵縱切口的下沿呈舌狀。把砧木和接穗的舌狀部分插入相互的切口中,其他處理同劈接法。
4.4 嵌芽接法 削接芽時倒持接穗,從芽上1.5cm左右處向芽下斜削一刀至芽下1cm左右處,再在芽下0.6cm左右處斜削,深達上一削口,取下帶木質部的芽片,芽片長2cm左右,帶木質部厚0.2~0.3cm。在砧木新梢的4~5節上開介面,開法同削接芽,大小與接芽相同。把接芽嵌入嫁介面,形成層對准,如接芽與介面不一樣大,可讓大部分形成層對准。用農膜綁緊、綁嚴介面和接芽,只露接芽葉柄和芽眼,介面上部留1片葉剪去砧梢。
4.5 T字形芽接法 在砧木和接穗木質化程度較高時採用此法。削取接芽時,先在芽上0.6cm左右處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再在芽下1cm左右處向上斜削深入木質部至芽上橫割口,用手捏住接芽輕輕一搓取下芽片,取下的芽片要帶雛梢(當地稱護芽肉),否則對嫁接成活率影響很大。在砧木新梢的4~5節上開一個T字形嫁介面,輕輕將介面剝開,將接芽插入,使接芽的上邊與介面的上邊緊接,然後用農膜條先在葉柄下緊綁兩圈,使芽片舒展緊貼砧木(因獼猴桃節部膨大,芽片不平展,嫁接後易出現接觸不良,成活率低),接著把整個接芽綁嚴,僅露葉柄和芽眼。
5 嫁接後管理
嫁接後疏除砧木上萌發的新梢,摳除砧木上的所有芽眼。接後兩周檢查成活情況,劈接、切接、舌接的要打開包葉,凡葉柄一觸即落者,即已成活,不落者未成活,要及時補接。及時抹除砧木萌櫱,減少養分消耗,以利介面癒合。在成活的接芽上塗抽枝寶1號或2號,以促進接芽早萌發。接芽抽枝後,見綁縛部位稍顯縊痕時即可解綁。一般在接後4~5周進行。要適時綁縛新梢上架,防止風害。
一般嫁接後的獼猴桃當年不會結果,要第二年才會結果。
------------------------------------------------------------------
柑橘嫁接技術
嫁接方法有多種,有芽片腹接、單芽切接、芽接等。廣東採用單芽腹接法較多。近年有採用單芽腹接法。因單芽腹接法可省去切接塗蠟工序,又不受時間限制,還可用於較小的砧木。現把單芽腹接法介紹如下。
①削接穗。
單芽削法:左手拿接穗,右手拿刀,接穗基部向外,平整一面向下,菱形一面向上,在芽下約1厘米處向前斜削成45°角的削麵,再將接穗平整一面翻轉向上,從芽點附近起向前削去皮層(從芽點上方削起的為通頭芽)。要求削麵平滑,恰到形成層(呈黃白處)。最後將穗側轉,芽點向上,在芽點上方約0.5厘米處刀口斜面為60°角將其削斷,放人盛有清水的盆中備用。這種不通頭的接芽叫普通單芽。
長片小芽的削法:芽眼向上,在芽下方約1厘米處以45°角斜削一刀,然後在芽眼上方約0.5厘米處落刀向前平削,將芽稍帶木質削下,放入盛有清水的盆中備用。
②切削砧木。在離地8厘米左右的腹部或更高的位置選平直一面切削皮層,刀要沿皮部和木質部交界處向下縱切,長度視接穗長短而定,再將削下的砧皮切短1/3或1/2,以利包紮和芽的萌發。
③放接穗。應選與砧木切面大小一致、長短適宜的接穗。如接穗小的可放在一側,使一側的形成層對正密接。接穗基部的砧木切口底部要緊貼,上面不要「架橋」。
④扎塑料薄膜帶。自下而上均勻作覆瓦狀縛扎,僅露出芽眼以利發芽。如用普通單芽,則可先把薄膜帶折成小條,中間先扎一圈,然後向下,再向上包紮,使接穗與砧木切口密接,容易成活。
為了減少剪第二次砧工作的麻煩,潮汕地區目前採用單芽切接法以塑料薄膜帶包紮、接穗露出部分以及砧木的切口用接蠟塗封的辦法很好。但夏秋接仍採用長片小芽腹接法。
⑤鑒於病毒病、類似病毒病等病害可能存在,在嫁接時應實行嫁接工具隨時消毒。一個品種嫁接完後再接另一個品種,以免交叉感染。
㈡ 櫻桃樹什麼時間修剪最好
一、櫻桃樹夏季修剪
1、除萌、抹芽在葉簇期(3-5厘米)對主枝、側枝背上部,主幹上及大剪口附近發出的強旺枝、延長枝剪口芽的競爭芽全部抹除。去雙芽留單芽,去干橛、病蟲枝、廢芽及縮減未坐果的長果枝等。對砧木發出的萌櫱應盡早剪除。通過除萌抹芽,可以減少無用的新梢,集中養分,使留下的枝條發育充實,花芽和葉芽飽滿。抹芽、除萌可以改善樹冠光照條件,大大減少夏剪工作量和因夏剪樹枝造成的傷口。
2、摘心摘心容易產生分枝,桃樹本身副梢發生量大,一摘心更易造成副梢過多、樹冠密閉,現在桃樹栽培除幼樹整形需要對主側枝延長枝進行摘心外,桃樹的夏剪一般不提倡新梢摘心。
3、扭枝在新梢半木質化時對主枝、側枝延長枝附近的競爭枝,有空間可利用成為側枝或大中結果枝組的強旺徒長枝、直立枝,結果枝少或主側枝易發生日燒部位的徒長枝等進行扭枝。
4、拿枝在高溫期對60厘米長的側生有徒長特性的新梢通過拿枝改變生長方位。
5、疏枝對主側枝和結果枝組上的過密枝可從基部疏除,注意一次不可疏枝過多,疏枝量控制在疏除部位新梢數的1/3。
6、超短截6月份以前,對主側骨幹枝上有空間的徒長枝可留基部1-2個節位進行超短截,可培養小中型結果枝組。
二、櫻桃樹秋季修剪
9月以後,新梢不再延長,生長基本上處於半停止狀態,樹體對修剪的反應不敏感,新梢頂部的嫩綠部分還在繼續生長,不斷消耗老葉製造的養分,剪掉當年生枝的嫩綠梢部,可節省營養,促進枝條自身及花芽和葉芽發育充實;對徒長枝回縮1/3,對外圍遮光的過密枝適當進行疏除,打開光路,促進內膛枝條發育充實,對大剪口塗保護劑促進癒合。計劃密植園可進行縮伐。
三、櫻桃樹冬季修剪
1、短截:
將一年生枝條剪去一部分稱為短截。短截枝條的剪口下必須留有葉芽。短截的作用是減少被短截枝條上的葉芽數量和花芽數量、加強被短截枝條抽生新梢的生長能力,降低發枝部位,增強分枝能力。
2、疏枝:
把枝條從基部疏掉稱為疏枝,也稱為剪疏。疏枝可降低樹冠內的枝條密度,改善樹冠的通風條件,使樹體內的貯藏營養相對集中、促進新梢生長;疏枝後會對傷口以上部分起到抑製作用,傷口以下起到促進作用。疏除細弱、病蟲、徒長、重疊和密擠遮光的無用枝,可對留下的枝條起到促勢作用。
3、長放:
對一年生枝不剪,任其自然生長。長放可使枝條上保留最多的芽量,緩和下一年新梢的生長勢。對生長勢過強的徒長性結果枝或長果枝進行長放,可以削弱頂端優勢,促進中短果枝的形成。
4、回縮:
指對多年生枝的短截,又稱縮減。回縮能減少枝幹總長度,使養分和水分集中供應保留下來的枝條,促進下部枝條的生長,對復壯樹勢較為有利。其作用在於改善樹冠內光照條件,降低結果部位,改變延長枝的延伸方向和角度,控制樹冠,延長結果年限。
修剪注意事項
1、修剪枝條的剪口要平滑,與剪口芽成45度角斜面,從芽的對側下剪,斜面上方與剪口芽尖相平,斜面最低部分和芽基相平,這樣剪口傷面小,容易癒合,芽萌發後生長快。疏枝的剪口,於分枝點處剪去,與干平不留殘樁。
2、在對較大的樹枝和樹干修剪時,可採用分部作業法。先在離要求鋸口上方20厘米處,從枝條下方向上鋸一切口,深度為枝幹粗度的一半,從上方將枝幹鋸斷,留下一條殘樁,然後從鋸口處鋸除殘樁,可避免枝幹劈裂。
3、在鋸除樹木枝幹時為防止雨淋或病菌侵入而腐爛,鋸口一定要平整,用20%的硫酸銅溶液來消毒,最後塗抹上保護劑(嘉美紅利、保護蠟、調和漆等),起防腐防乾和促進癒合的作用。
㈢ 獼猴桃春季需補剪,到底需要怎麼剪呢
春天是獼猴桃長勢的最佳時間。為了獲得更好的效益,請注意在此期間提高管理水平,以穩定高產量。在這個時期,在春天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你需要注意一些管理運營,如施肥和補充等,這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您不這樣做,您將獲得最終收入。
嘗試分支也是操作的關鍵。要求必須具有主要的第二個,首先,選擇那些長期分支以將它們視為主要分支。其次,那些其他分支需要均勻的分布,避免某些分支的長度,同時允許營養物分布,允許結果位置接近軀干。在春天,日常管理不能放鬆。如果您本賽季舉行,您可以使輸出改善生產,確保夏季的高產。
㈣ 酥梨樹怎樣修剪
1、酥梨樹修剪方法及過程:
(1)幼樹修剪整形
幼樹整形時,以小冠疏層形或紡錘形為宜。修剪時應注意採用彎曲或曲線上升的辦法,開張主枝角度,防止中干過強,出現上強下弱現象。具體修剪方法:輕剪長留主枝延長頭,並在主枝上多留分枝。對主枝上的分枝,盡量少疏或不疏,以增加主枝生長量,控制中干。對中干過強的大樹,可採取落頭開心的辦法,改成延遲開心形。中長果枝採用先放後縮的方法,即先緩放成花,待結果後再回縮培養,強旺枝配合拉枝、彎枝和環割等,效果更佳。對背上枝視情況拉平或拉下垂長放結果,旺枝則進行重截,以大換小,改造利用更新枝。對果台副梢多採用短截處理,培養成結果枝組,使結果部位盡量靠近主枝或大枝。盛果期修剪多採用短截或回縮的方法,去弱留強,並注意合理負載,適量留花,對衰弱枝組及時更新復壯。
(2)成樹修剪:
酥梨大小枝組容易變旺,以致主次不清,待進入盛果期、樹勢緩和再處理。另外,由短果枝形成的小枝組一般分枝不多,故不宜對枝組內分枝進行疏剪,而對過長的衰弱大、中型枝組,應注意縮剪復壯。對長勢較旺的樹,中長枝組多甩放,結果後再回縮。對中枝和較長的果台枝,則採用先放後縮的方法。
2、酥梨簡介:
酥梨因為果實表面光潔,個大豐滿,多汁酥脆,營養豐富和無公害等幾大特點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在我國有多個品種,暢銷海內外。它所含的礦物質,有機酸和維生素種類很多,營養極為豐富,是不可多得的果中佳品,因此在我國的種植有很多。
㈤ 桃樹能刻芽嗎
桃樹能夠刻芽。
刻芽常用於幼樹,以促進枝條萌芽成枝,特別是出短枝、早成花、早結果;也可用於骨幹枝的延長枝,以克服光腿枝,特別是可以定向發枝;對於長的發育枝,可以連續刻芽,或間隔刻芽,以更多、更均勻地誘發短枝。生產中刻芽配合抽枝寶,效果更好。
5.強旺枝刻芽:強旺枝刻兩側芽和部分背下芽,中庸枝刻兩側芽。同時為了防止背上芽冒條,可以在背上芽後方 0. 5 厘米處刻芽。
6.一年生的枝條:然後再它的背下和側下進行刻芽,每隔3-5個芽要刻一個,這樣可以促進中枝和短枝的生長,但要避免上下重疊。
㈥ 用什麼辦法果樹枝條能除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㈦ 蘋果樹主幹型的管理
蘋果樹主幹型的管理,要注意樹體結構、整形,讓蘋果盡早達到高產穩產。
1、樹體結構。主幹形又稱圓柱形,適宜高密栽培,行距為3米左右,株距1.5~2米,每畝111~148株以上,適宜短枝型品種。現在有的用矮化砧——短枝型品種組合,密度達到200株以上。主幹形樹形結構簡單,修剪及管理比較容易,通風透光,結果早,產量穩,品質高。此樹形,全樹只有一個骨幹枝,在骨幹枝上,均勻著生30~50個各類枝組,枝組長度因種植密度而定,一般為15~120厘米不等,30~40厘米的為數較多。冠徑為1~2米,下部枝組長於上部枝組。枝組開張角度為90~120度,全樹上下枝組分布豐滿而不繁密,芽體飽滿,如管理得法,幾乎無長旺新梢。因受光好,紅果率較高。
2、整形。⑴定干:如是壯苗,第一年不定干,在距地面40厘米以上到頂部3~4芽以下進行隔芽刻芽或用抽枝寶2號點芽處理。這樣由於枝量大、營養分散,旺長枝極少。如苗弱可在90~100厘米定干。⑵夏季管理:A摘心,5月中旬,當側生新梢長到15厘米以上時,對強旺者,摘去嫩尖1厘米,同時摘除頂部2~4片嫩葉,留葉柄。B轉節,在枝條半木質化時,用雙手捏住枝條同一節,水平扭轉90~180度角;對長枝條,可每隔3~4節轉一次。C拿枝,秋季對直立的長旺枝進行拿枝,使呈微下垂壯態,枝條成熟、芽體飽滿。
3.冬剪。如未刻芽(點芽),摘心及拿枝等工作,只將新梢拉平者,冬剪應將當年的側生枝全部疏除,主幹延長枝於飽滿芽處短截,增強中干勢力,加大枝、干粗度比。
㈧ 泡香椿種子:放什麼農葯
泡香椿種子,不需要放農葯。
香椿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香椿的繁殖分播種育苗和分株繁殖(也稱根櫱繁殖)兩種。
播種繁殖的由於香椿種子發芽率較低,因此,播種前,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至35℃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起後,置於25℃處催芽。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播種時的地溫最低在5℃左右)上海地區一般在3月上中旬。出苗後,2至3片真葉時間苗,4至5片真葉時定苗,行株距為25x15厘米。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挖取成株根部幼苗,植在苗地上,當次年苗長至2米左右,再行定植。也可採用斷根分櫱方法,於冬末春初,在成樹周圍挖60厘米深的圓形溝,切斷部分側根,而後將溝填平,由於香椿根部易生不定根,因此斷根先端萌發新苗,次年即可移栽。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香椿苗育成後,都在早春發芽前定植。大片營造香椿林的,行株距7x5米。植於河渠、宅後的,都為單行,株距5米左右。定植後要澆水2至3次,以提高成活率。
採摘技巧
普通栽培和矮化密植栽培的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芽,穀雨前後就可採摘頂芽。這種第至次採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質量上乘;以後根據生長情況,隔15至20天,採摘第二次。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後每年可收2至3次,產量也相應增加。至於保護地栽培的,通過加溫,冬季也可採摘,如不加溫的,可在早春提前供應樹芽。
矮化栽培
育苗
1、選擇優質種子
選當年的新種子,種子要飽滿,顏色新鮮,呈紅黃色,種仁黃白色,凈度在98%以上,發芽率在40%以上。
2、保溫催芽
為了出苗整齊,需進行催芽處理。催芽方法是:用40℃的溫水,浸種5分鍾左右,不停地攪動,然後放在20℃至30℃的水中浸泡24小時,種子吸足水後;撈出種子,控去多餘水分,放到干凈的葦席上,攤3厘米厚,再覆蓋干凈布,放在20℃至25℃環境下保濕催芽。催芽期間,每天翻動種子1至2次,並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至3遍,控去多餘的水分。有30%的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
選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質肥沃的田塊做育苗地,結合整地施肥,撒勻,翻透。在1米寬畦內按30厘米行距開溝,溝寬5至6厘米,溝深5厘米,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地播下,覆蓋2厘米厚的土。
4、幼苗管理
播後7天左右出苗,未出苗前嚴格控制澆水,以防土壤板結影響出苗。當小苗出土長出4至6片真葉時,應進行間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澆水,以株距20厘米定苗。株高50厘米左右時,進行苗木的矮化處理。用15%多效唑200至400倍液,每10至15天噴1次,連噴2至3次,即可控制徒長,促苗矮化,增加物質積累。在進行多效唑處理的同時結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數。
定植後管理
1、整地施肥
日光溫室栽培香椿一定要施足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不少於5000公斤,過磷酸鈣不少於100公斤,尿素25公斤,撒勻深翻。然後整畦栽苗,一般畦寬80至100厘米
2、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以每畝定植3萬株左右,株距15厘米、行距15厘米為宜。
3、精細管理
溫度管理:開始幾天可不加溫,使溫度保持在1℃至5℃以利緩苗。定植8至10天後在大棚上加蓋草苫,白天揭開,晚上蓋好。使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18℃至24℃、晚間12℃至14℃。在這種條件下經40至50天即可長出香椿芽。
激素調節:定植緩苗後用抽枝寶進行處理對香椿苗上部4至5個休眠芽用抽枝寶定位塗葯,1克葯塗100至120個芽,塗葯可使芽體飽滿,嫩芽健壯,產量可提高10%至20%。
濕度調節:初栽到溫室里的香椿苗要保持較高的濕度。定植後澆透水,以後視情況澆小水,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85%左右。萌發後生長期間,相對濕度以70%左右為好。
光照調節:日光溫室香椿生產,要有較好的光照才能促進生長。採用無滴膜,並保持棚膜清潔。
㈨ 果樹抽枝寶的使用時間
第一,使輔養枝提前成花法。塗寶的時間應學握在新梢的長度為 15-20cm 時進行。塗寶的部位是葉腋中的腋芽。塗寶的數量盡可能多。如果樹勢強旺,可一芽不隔地連續塗抹 ; 若樹勢較弱,可以在生長點以下 5cm處開始向下連續塗抹,令腋芽快萌快長。待腋芽副梢展開 5-8 片大葉時,分期分批軟化母枝 ( 新梢 ) 基部 3-5cm 處,令母枝及其二次短梢停長,開始分化花芽。如果軟化後停一周左右,副梢短枝仍不停長,應再一次軟化( 仍為基部 ),直到副梢短枝停長為止。
第二,對定干後第一芽枝促花法。第一芽枝是中心乾的競爭枝,牽制中心乾的過強過弱生長。當第一芽枝長達 20cm 時,開始在其葉腋側芽上塗抹高效抽枝寶,各芽位可連續塗抹。當副梢短枝展葉 5-8 片時,於母枝基部 3-5cm 處軟化,促其副梢分化花芽。
第三,對三主枝的促花法。自上而下第三四五芽是小骨架未來三主枝。當三主枝 ( 主枝基枝 ) 長達 30-50cm 時每個主枝都在距生長點以下10-15cm 處的兩側開始塗抹抽枝寶,左右各一個芽,其中 1 個是側主枝,另一側的 1 個應是永久枝組的基枝。待主枝梢再繼續延長 30-50cm 時,再次如前塗寶,抽左右各一個副梢,仍為二級骨架和永久枝組,只是位置相反即可。其中要塗寶促花的部位是在主枝主軸上、側枝主軸上和枝組的主軸上,連續塗抹抽枝寶,促進副梢短枝生長。待短梢大葉展有 5-8 片時,開始在各自的母枝基部進行軟化,抑制副梢旺長,促進成花。
第四,對第二芽枝 ( 未來的中心干 ) 促花法。當中心干 ( 新梢 ) 長至 40-50cm 時,對距生長點 10-15cm 以下的 3 個腋芽塗寶,芽子的方向應插在ド部三主枝空檔,萌生的副梢作為第一棚永久枝組基枝。待副梢長達 20cm 時,再對距其生長點 5-10cm 以下的 3 個腋芽塗寶,令發二次副梢,同時對一次副梢以下中心幹上的腋芽再塗芽 3-4 個令發短副梢。待中心干新梢再長 40-50cm 時,如上法在生長點以下 5-10cm 處塗腋 3 個,其芽位芽向應與基部三主枝一致,促發的副梢作為第二棚永久枝組的基枝。當第二棚副梢長 20cm 左右時,對生長點以下 2-3 個促發短副梢。中心干新梢應向上再長 40-50cm 時,在生長點以下 5-10cm 處再選東北和西北方向各1 個腋芽塗抹,促發副梢作為第二層主枝的基枝。到 8 月中句,中心幹上的各級副梢如不停長,可對中心干基部或兩側枝組的基枝軟化或環割,抑制副梢生長,促使成花。這時全樹骨架和枝組結構已成,並且為來年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以上對幼齡蘋果樹快速成花的有效措施核心是 : 使蘋果幼齡果樹在僅有的枝展空間里,盡量多和盡量早地分生新梢;一個分枝就是一個生長點,對於一個新梢來說,其上長長點越多,單軸伸能力越小,緩和主軸營養生長勢的同時又極自然地使眾多分枝的生長點轉向花芽分化,進而提早結果和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