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修剪臘梅盆景的方法
1、修剪季節
可在每年早春花落之後進行一次大修剪,生長期修剪應在3~6月進行,7月以後應停止修剪。
2、整形修剪方式
(1)單乾式
對嫁接成活的幼苗用1-2年時間培養強壯的主幹,等中干達到一定要求的高度後,剪去頂梢,同時在主幹上選留3個分布均勻、長勢相近的枝條作為 主楠,留15-25cm進行短截,剪口下留一個側芽,使其形成有主幹的自然開心型。
(2)多乾式
選留3-4個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分枝作為主幹。留3-5節進行短截,次年在各個主幹上適當選留主枝,避免產生重疊枝和交叉枝。
3、具體修剪過程
(1)預留主幹
前面說過臘梅的萌發力強,常從根部萌發大量徒長枝,但這些徒長枝一般不會分化花芽。因此蠟梅應保留一段30厘米左右的主幹,再培養3個主枝,上面再分生出側枝。
(2)摘心剪梢
樹冠基本形成後,在夏季,對主枝延長枝進行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對弱枝則以支柱支撐,使其處於垂直方向,增強長勢。
㈡ 臘梅的嫁接方法
臘梅的嫁接方法
1、切接法:3—4月份,當葉芽萌動約麥粒大小時進行,在切接一個月前,從良種臘梅壯齡樹上,選粗壯較長的一年生枝條,截去頂梢。嫁接時將接穗剪成6—7厘米長,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厘米處斜切一刀,削掉2/3的木質部,斜面長3—5厘米,要求斜面光滑、平直。再在斜面的背面削1厘米長的斜面呈楔形,接穗上保留1—2對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質部。
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臘梅,也可用4—5年生的臘梅實生苗。在離地面3—5厘米處剪除砧木,選皮厚、光滑的地方把砧木削平,再在皮層內略帶木質部垂直切3—4厘米。把接穗的長斜面對准砧木的木質部處插入,使接穗斜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形成層對准靠緊。接後綁紮好,在介面處塗上泥漿,用疏鬆濕潤的細土將接穗封住即可。
2、腹接法:採用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帶有2—3對芽,長度為8—10厘米,在莖粗1.5—2厘米的砧木上准備嫁接的部位用刀斜切一切口,深達砧木粗度的1/3,切口長2—3厘米,將接穗小段頂芽一側的莖部斜向削一削麵,削麵長度與砧木切口長度相等,在此削麵背面再削1厘米長的小斜面,然後用手輕輕推開砧木,將接穗插入,使長削麵緊貼砧木木質部,兩個形成層對准,最後用塑料條緊綁介面即可。
3、芽接法:可在4~11月期間進行,選取狗牙梅的實生苗作砧木,要選當年生的優良品種的臘梅枝條作插穗,以枝梢葉片放開為准。選取帶木柄的腋芽,長2厘米,寬1厘米,深達木質部切下,含在口內待接。削去砧木下部的一個腋芽,將嫁接芽接入砧木的芽槽里,用薄膜帶捆紮,7~10天傷口即可癒合。
(2)臘梅盆景嫁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臘梅,又名:蠟梅,別名金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是中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詩句。《姚氏殘語》又稱梅為寒客。
它也因為在冬天開放而被稱作冬梅。蠟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後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乾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後,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臘梅生於山地林中。臘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臘,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
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窪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參考資料:網路——臘梅
㈢ 臘梅如何嫁接
嫁接技術
蠟梅繁殖一般以嫁接為主,分株、播種、扦插、壓條也可。嫁接以切接為主,也可採用靠接和芽接。切接多在3~4月進行,當葉芽萌動有麥粒大小時嫁接最易成活。如芽發得過大,接後很難成活。切接前一個月,就要從壯齡母樹上,選粗壯而又較長的一年生枝,截去頂梢,使養分集中到枝的中段,則有利於嫁接成活。
接穗長約6~7厘米,砧木可用狗蠅蠟梅或用4~5年生蠟梅實生苗。砧木切口可略長,深達木質部為宜,扎縛後的切口要塗以泥漿,然後壅土封起。接後約一個月,即可扒開封土檢查成活。用切接法繁殖的蠟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高達40~60厘米。靠接繁殖多在5月份前後進行,砧木多用數年生蠟梅實生苗。
先把砧木苗上盆培養成活,把它們搬至用作接穗的母枝附近,選擇母枝上和砧木苗粗細相當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長約3~5厘米,深達木質部。削口要平展,砧木和接穗的削口長短和大小要一致,然後把它們靠在一起,使四周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帶自下而上緊密綁扎在一起。嫁接成活後先自介面下面將接穗剪斷,再把切口上面的砧木枝梢剪掉即成。
芽接繁殖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為好,蠟梅芽接須選用第一年生長枝條上的隱芽,其成活率高於當年生枝條上的新芽,可採取「V」字形嫁接法。
(3)臘梅盆景嫁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蠟梅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它更廣泛地應用於城鄉園林建設。河南農業大學趙天榜教授曾調查總結了蠟梅園林配置的幾種形式。
(1)片狀栽植,形成蠟梅花林 該種栽植具有面積大、品種多、花期長等特點,是人們遊玩散心、健身之地。
(2)主景配置 指建築正面門口、兩側以及中心花壇處的園林綠化配置。以蠟梅作主景,配以南天竹或其它常綠花卉,構成黃花紅果相映成趣、風韻別致的景觀。
(3)混栽配置 通常採用蠟梅、雞爪楓、黃楊、月季、牡丹、或金鍾花、紅葉李等樹種混栽,構成不同層次,不同物種的灌、喬混合配置。採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錯落有致,造成姿態、花色等綜合配置的花壇,具有多物種、多層次、花期長等特色。
(4)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園林建築中的一大特色。在窗下配置常綠或落葉喬木。蠟梅配以火棘、翠竹、南天竹等,通過漏窗半掩半露之景,顯得可愛。
(5)岩石、假山配置。蠟梅與岩石、假山相配置,也有可取之處。如河南鄭州市紫荊山公園在假山上採用蠟梅不同品種為主景,桂花、地柏、翠竹相配襯,造景美麗,顯得可愛。
㈣ 蠟梅如何嫁接
1、切接:宜在每年3~4月,臘梅芽萌動時進行(芽如麥粒大小)。接穗應超前1個月,從2~3年生臘梅樹選取健壯的一年生枝條,截取枝條的中段部分。砧木宜選4~5年生臘梅實生苗或狗牙臘梅作為砧木。切接法操作:接穗長6~7厘米,留1~2對芽,將接穗兩面削去皮層。略見木質部,刀口斜面長3~4厘米。將砧木離地3~6厘米處剪去,在砧木直徑面橫截1/3處向下切,劈開4~5厘米,將接穗插入砧木,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齊,並用塑料帶扎緊介面初,塗上2克備好的濕泥,然後培土到接穗的頂部以保濕。
2、靠接:靠接法操作:在每年5月6~21日之間進行靠接最好。將砧木置於臘梅優良品種之側,選擇與其粗細基本一致的枝條作接穗。將擇砧木和接穗的枝條各用利刀削去3~9厘米的切口,注意應稍帶木質部。砧木切口位置不宜過高,在20厘米以下為好,切口削好以後,將砧木的傷口與接穗的傷口相對合,尤應將雙方的形成層相互緊貼,而後用繩帶稍綁緊,在介面處抹上濕泥,再用塑料薄膜包紮嚴,然後對砧木上的枝條作適當輕剪,但不要截去頂端,使之能繼續生長,並供給接穗水分和養分。40天以後,待臘梅接穗上長出新葉、新枝時,可將接穗枝條從切口下部剪掉,將砧木切口以上的枝條和葉全部剪去,這樣便成為一棵獨立的植株。
㈤ 臘梅盆景的製作
通常選擇挖取野生的老根樁下地培育,將其逐漸培養成古樁。主要方法是,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後,修剪枝條,保護根系。將其種植在疏鬆、排水性較好的土壤中,補充光照,成活後將其移栽到花盆中即可。
當然你家中有很漂亮的老樁,也可以採用嫁接的方法,將臘梅的枝條嫁接到老樁上,成活後就是一盆漂亮的臘梅盆景。
㈥ 臘梅可以嫁接嗎怎麼嫁接臘梅花
可以嫁接。市場賣的基本上都是嫁接的。
嫁接臘梅的時間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左右。嫁接的方法主要是採用芽接,首先,選取一個質量很好的狗牙臘梅枝條作為砧木,將需要嫁接的臘梅枝條作為接穗。然後將臘梅的芽點剪掉,再在枝條上劃一個口子,把需要嫁接的芽放進孔裡面,最後用繩子綁緊即可。
㈦ 嫁接臘梅有哪些方法
(1)切接法。臘梅嫁接常用切接法。切接宜選用狗牙臘梅或臘梅實生苗作砧木。選二年生臘梅粗壯的枝條,取中段截成長6~8厘米長一段作接穗。切接成活率的高低,關鍵在於掌握適宜的嫁接時間。以臘梅葉芽膨大到麥粒大小時切接最易成活,其適期先後只有1周左右。若葉芽已萌發太大時再切接則成活率很低。切接方法與一般花木切接相同。切接苗長到高50厘米左右時打頂,促使多發側枝,培養2~3年就能開花。
(2)腹接法。腹接時間以6月中旬到7月中旬為宜。時間過早,影響接穗幼嫩成活;過晚雖能成活,但不利越冬。砧木可選擇生長健壯的1~2年生臘梅或狗牙臘梅實生苗;接穗選優良品種的臘梅當年生嫩壯枝。腹接時先在砧木基部距地面約5厘米處斜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切口長2厘米左右。再將接穗正反兩面各削一刀,呈馬耳形,每穗留一個芽段,頂部的兩片葉子均剪去2/3,插入砧木切口內,對准形成層,用塑料布條從下至上適度綁扎。頂部露出一對對生芽。最後用塑料袋套上,以利保濕。腹接後約1個月接穗芽開始萌動,此時可去掉塑料袋。為促使接穗萌發,從介面上部2~3厘米處剪去砧木,待芽長出2~4對葉片時再把綁縛物全部去掉,並及時抹除砧木上的萌芽,以利接穗健壯生長。
㈧ 臘梅嫁接方法及時間
一、切接
在2~3月時,當蠟梅葉芽萌發到麥粒大小時進行,過早或過晚均難成活,最佳的嫁接時間僅有1周左右。為了延長嫁接時間,可將部分蠟梅母株枝條上的葉芽抹掉,待新芽長至小米粒大小時,進行切接,或先剪取未能及時嫁接的穗枝,放在冰箱里或埋入濕沙中貯藏,以延長發芽期,從而延長嫁接時間。
接穗要選取粗壯、較長的一年生枝條,在切接前的1個月,要把預備作接穗用的枝條的頂端剪去,使養分集中供應枝條中段的芽,以促使其發育充實。接穗長3~5厘米,留1~2對芽,下部削成扁楔形,稍露木質部為宜。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梅,砧木在離地2~4厘米處剪斷,沿著剪口垂直向下切。將接穗迅速插入切口內,對准形成層,用塑料袋捆綁,介面處要塗上泥漿,封上疏鬆、濕潤的細土蓋住接穗,1個月後芽從封土中長出,說明已經成活,此法嫁接的成活率可達80%~90%。
二、靠接
春、夏、秋季均可進行,尤以5~7月為最好。由於蠟梅的枝條脆,易斷,靠接時要非常小心。一般以狗牙梅作為砧木,切口長6~15厘米,接穗和砧木切口基本一致,對准形成層,捆紮後用細泥土封住。1個月後傷口癒合,砧木分3次分割,每周割除1/3,以保證成活。
三、腹接
6~9月均可進行,以6月中旬至7月中旬操作最為適宜。選用根徑0.5~0.8厘米的1~2年生播種苗或萌櫱枝為砧木,在離地面3~5厘米處斜切一刀,深達木質部。然後將提前預備好、具有2~3對芽、半木質化的1年生優良品種的接穗,於基部癒合芽兩側各削一刀,一長一短(長的為2~3厘米),稍帶木質部,將長的一面向內,插入砧木的切口裡,對准形成層,用塑料帶綁緊,成筒狀上下捆綁。20~25天傷口癒合,用此法嫁接的臘梅的成活率可達80%~90%。
㈨ 臘梅怎麼做成盆景
盆景的型式:蠟梅有很多適制盆景的優良特性,可製作各種型式的 盆景,如:直干、斜干、卧干、曲干、枯乾、劈干、雙干、多干、懸崖、垂枝、附石、合栽、懸枝式等。根據樹樁的大小,可製成大、中、小型盆景,也可製成微型盆景(10cm 以下盆徑),蠟梅還適宜與南天竹配合作成盆景,黃花赤果,相映成趣。野樁的採掘。
造型:
1.刀切折枝。根據蠟梅枝脆創口癒合快、易折、不易蟠扎等習性而作的造型設計,一般在生長期都可進行,但最好是芽剛萌動而未展葉時。刀切下時與枝的縱軸呈45°角,深可達直徑的三分之二。一般根據折枝角度的大小,角度小者可淺,角度大者可深,以不將枝折斷又能達到需要形狀為度。折好後可用鐵絲固定,切口可用塑料帶包紮,切口癒合後才可拆除。
2.蟠扎。在生長期進行時可用刀切折枝後,也可在克水後蟠扎。一般用鐵絲蟠扎後,逐次達到要求。
3.修剪。一般在花尾期,結合整枝造型。將與主枝造形不配合的枝條剪除,在葉腋前0.5-1cm 斜 45°下剪。對葉腋的芽向,應予特別注意。
4.摘心。這是一種重要的造型方法,一般有2~3 對葉,即可摘心,必要時一對葉也可。一年可摘心2~4 次,使主枝快速成型。
枝乾的造型大約有4 種方式。
(1)上伸枝式,也稱鹿角式。主枝分枝及小枝主要是屈下向上,由少到多生長的,形式較自然,主要靠修剪和摘心成型。
(2) 橫枝式,主枝和分枝近水平生長,小枝可略向上,由蟠扎、修剪、摘心綜合成型。
(3)垂枝式,主枝曲,分枝、小枝均向下,主要用蟠扎、刀切折枝成型。
(4) 蟠曲式,主枝、分枝均有較大彎曲,小枝可彎可直。可有蟠扎、折枝成型,也可修剪、摘心成型,給人以古奇、優美之感。
㈩ 臘梅什麼時候嫁接\'選擇哪種嫁接方法
1、嫁接臘梅可選在驚蟄到春分的時候進行,氣溫對它來說相對適應,成活率比較高。若是氣溫低的地區可推遲到清明節的時候。等氣溫穩定在15-20度之間的時候進行最好。
2、嫁接方法
切接法:臘梅嫁接的時候可用切接法。選長勢粗壯的枝條,剪掉頂部,削成一個斜面。之後在接穗的芽端上劃一個口子,剪掉多餘部分,只留三五公分就行。之後將斜面和芽端斜面重合即可。
腹接法:腹接的時候要選有多個葉芽的枝條,在稍微粗壯些的地方切一個口子,深度大概佔三分之一就行。之後將接穗的頂芽一側削成斜面,使之重合,最後用繩子綁住就行。
芽接法:芽接的成活率相對低一些,一定要選好的品種。接穗要選健壯的,去掉頂端的葉芽,在木質部劃開一個口子。之後將其插到芽端的接入孔,最後用繩綁緊,覆蓋上塑料膜就行了。
(10)臘梅盆景嫁接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嫁接後一定要加強管理,悉心照料植株的成活率才會更高。此時注意不可著急澆水,尤其是不能讓嫁介面沾到水,否則容易感染,成活率會大大降低。
臘梅嫁接後的養護:
1、嫁接成功之後一個月內記得及時摘除砧木的萌櫱。
2、對於盆栽內的雜草一定要及時的清除。
3、摘心和修剪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4、入秋之後要記得將塑料薄膜去除,入冬之後一定要記得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