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養蟹人的正確方法視頻

養蟹人的正確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11 13:55:41

① 螃蟹養殖方法_螃蟹怎麼養殖

螃蟹隸屬甲殼綱,絨螯蟹屬,是一種大型的甲殼動物,對於螃蟹的養殖,需要掌握好每一個 方法 。你知道螃蟹應該怎麼養殖嗎?下面,我就來告訴你關於螃蟹的養殖方法!

螃蟹養殖的步驟

1、家裡養要用盆子來養,盆子里可以放些細沙,形成個小平台

飼養 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鋼浸過螃蟹的殼,而且飼養的水可以用自來水,但要曬一天才能用。

2、適當的曬曬太陽

螃蟹可以曬太陽,但不能曬太久。

3、螃蟹是雜食性動物

有條件的話可以喂紅線蟲,可以喂雞蛋黃,當然螃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喂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准,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污染飼養的水。

4、螃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

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後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5、螃蟹是群居動物

最好幾只螃蟹一起飼養,這樣成活率比較高。

6、清洗螃蟹

幫螃蟹清洗時,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點沐浴露或肥皂清清刷刷它,尤其死角處,拉著它的腳(別太使勁)刷。洗過澡用水沖干凈,魚缸也要洗,偶爾撒點鹽,主要是預防傳染病的。

7、螃蟹剛到陌生的環境,脾氣很倔

餓它幾天,再用鑷子鑷一個好吃的,在它嘴前晃一晃,到時候看到它那狼吞虎咽的樣子了。

螃蟹養殖的方法

1、生活史

螃蟹是淡水中生長,海水中繁殖的蟹類。在生殖洄遊前均為幼蟹,因其殼色偏黃,俗秒“黃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發育,肝臟的重量遠遠大於生殖腺重量。當它在完成最後一次蛻皮後就發育為“綠蟹”,過購墨綠性腺發育豐滿,雄蟹螯足絨毛綢密,步足剛毛粗長,雌蟹腹部完全覆蓋頭胸甲腹面,腹部邊緣的剛毛長而密。

螃蟹的生命是短暫的,在它的生活史中歷經蚤狀幼體、大眼幼體,幼蟹和成蟹等幾個階段,一生中需要幼體5次蛻皮成為大眼幼體,再經13—15天蛻皮成為成蟹,它一生只有一個生殖周期,繁殖結束生命也就終止,一般來說,螃蟹的壽命為1—3周齡。

2、生活習性

(1)穴居

螃蟹喜歡棲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灘塗的洞穴里,或隱匿在石礫和水草叢里。螃蟹掘穴為其本能,也不螃蟹防禦敵害的一種適應方式。螃蟹掘穴一般選擇在土質堅硬的陡岸,岸邊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緩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這為我們養殖池塘建設提供了依據。

(2)食性

螃蟹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屍體,也喜食螺、蚌子,蠕蟲、昆蟲,偶爾也捕食小魚、蝦食物匱乏時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時也會因一條死魚而招致同類爭食,一般情況下,螃蟹取得植物性食物來得容易,常構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還有一些泥沙,這是螃蟹攝食底棲生物和腐殖質的一種標志。

螃蟹一般白天隱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覓食。在陸地上,螃蟹並不太攝食,往往將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邊,再行攝食。周年中螃蟹除低溫蜇居暫不進食外,即使冬季洄遊也照常攝食。在水質良好,水溫適宜,餌料豐盛時,螃蟹食量很大,一晝夜可連續捕食數只螺類,剛蛻皮的軟殼蟹,肢殘個體,也常遭受侵害,但螃蟹耐飢能力也很強,斷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螃蟹也不致於餓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根據螃蟹生長發育所需,在投喂餌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結構,有利於螃蟹生長。

(3)螃蟹的蛻皮與生長

螃蟹的生長過程是伴隨著幼體蛻皮、仔幼蟹或成螺蛻皮進行的,幼體每蛻一次皮就變態一次,也就分為一期。從大眼幼體蛻皮變為第一期仔蟹始,以後每蛻皮一次殼它的體長,體重均作一次飛躍式的增加,從每隻大眼體6—7mg的體重逐漸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蛻殼數十次,而每蛻一次殼都是在渡過一次生存大關。

螃蟹蛻殼時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蛻殼過程中質量明顯增加,在以後的生長中,水分的失去卻是緩慢的,並逐漸為組織生長所代替,螃蟹生長的速度受環境條件,特別是水溫和餌料的制約。通常,早期幼蟹蛻殼次數較為頻繁,剛入湖泊的大眼幼體,以後每隔5—7天,7—10天相繼蛻殼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隨著不斷生長,蛻殼間隔時間逐次延長,如果環境條件不良,蛻殼生長停止,這也是同齡個體、在不同條件下體形相差懸殊的原因所在。

螃蟹生長與水體、餌料中的鈣、磷關系密切。有關試驗表明,剛蛻殼的軟殼蟹,體重比未蛻殼前增加30%—40%,這段時間多則1小時,少者數分鍾,依靠鰓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無機鹽類。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軟殼蟹1—2天殼就變硬。如果放入蒸餾水中飼養軟殼蟹,螃蟹在水體中吸收鈣離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飼料中鈣和磷的能力強。螃蟹蛻皮前夕要求殼中鈣總量與體內鈣的總量相等,同時螃蟹體中的磷總量是殼中含磷的52.2倍。

為了配合螃蟹較好地生長、蛻殼,在精養蟹池中每畝(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鈣5千克,磷酸氫鈉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過磷酸鈣)螃蟹的配合飼料中必須考慮鈣和磷的比例,氯化鈣和磷的氫二鈉比例為2:1,才能保證螃蟹生長、蛻皮的物質需要。

螃蟹養殖的技術

(一)扣蟹培育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為了把當年的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目前大多採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水深不超過1.2米,池形東西向為好,陽光充足,大棚建設可參照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畝用75公斤生石灰潑灑消毒,待葯性消失後,用80目的濾網進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草(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立必要的防逃設施。蟹苗入池時可適當淺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藻類、水草的生長。每天投喂餌料2—3次,投喂豆漿、魚、蝦糜等,投喂進應多投在周邊淺地區,投餌料按體重的4%計算,並隨時注意天氣、水制裁、個體生長,爭餌生物的多寡而定。隨著幼蟹的生長也應增加一些植物性餌料,如:浮萍等優質水草,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質調節,要掌握水質肥而爽,換水時要勤換少換,不要引起水溫和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可達到扣蟹。

(二)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清凈、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水草叢生,餌料豐富,螃蟹生長最適宜,目前大多採用池塘、湖泊、河盪和稻田養殖。現以池塘為主作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污染,選擇粘土、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於水草和底棲昆蟲、螺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超過 20cm為好,池塘面積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處水深不一,最淺處10cm,池中可造數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則,螃蟹易掘穴,且不利於晚間爬出水面活動。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螃蟹天然產量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水域內水草和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多少。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 措施 。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旬,還可以養活相互格鬥、隱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間螃蟹成活率的一項有力措施,另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態氮、二氧化碳、有機物質、釋放氧氣、穩定水質的作用。群眾也常說“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對於池塘養殖螃蟹來說必須下大力氣種好水草,水草的咱類主要有浮萍、滿江紅、水葫蘆、水浮蓮、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時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採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75公斤。一方面可殺滅敵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的含量,促進螃蟹蛻殼生長。納水後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為宜,如果發現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系生產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時要注意溫差。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入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2—3分鍾,取出入置10分鍾,如此重復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後,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養為主,特別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隻/畝以內,規格120—150隻/kg的扣蟹。如果條件較差或以養蝦為主可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餌:池塘精養的整個過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因此飼料的種類、優劣和多少對螃蟹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投餌時應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動物性精料佔40%,水草佔35%,其他植物飼料佔25%,飼料的種類主要有三大類(一)全價性螃蟹專用配合飼料;(二)動物性: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螺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等;(三)植物性: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商品飼料類:山芋、馬玲薯、谷類、麩皮、料糠等。

螃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養魚那樣,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蟹的活動情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看季節: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動物飼料,螃蟹生長中期特別是5—8月份,要適當加大動物性飼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後期螃蟹需要大量營養,以滿足性腺發育,應多投喂動物性飼料,這樣螃蟹體重加大,肉味鮮美,飼料的投喂按季節分配一般為3—6月40%,7—10月份60%,水溫10攝氏度以下,蟹的活動量少,攝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當水溫3—5攝氏度,可以不投喂。

看天氣:天氣晴朗時要多投喂,陰雨天要少喂,悶熱天氣,無風下陣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霧天,等霧收後再投喂。

看水質:水質清,可正常投餌,水質濃,適當減少投喂,及時換水。

看蟹的活動情況:一般投喂後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餌量適當,吃不光,說明螃蟹食慾不旺或數量過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喂量,蟹在蛻殼期間要適當增加投喂量。

定時:螃蟹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夜晚外出覓食,投喂分上午8、9點鍾和下午傍晚兩次進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點:投喂的飼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撒在飼料台或選擇在接近水位線淺水處的斜坡上,以便觀察螃蟹吃食,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螃蟹有較強的爭食性,因此要多設點,使螃蟹吃得均勻,避免一部分個全小或體質弱的爭不到飼料而造成相互殘殺。

定質:螃蟹對香、甜、苦、咸、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飼料必須具備新鮮適口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定量:“魚一天不吃,三天不長”,螃蟹也同樣,這就要求根據螃蟹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確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蟹體重的8—10%,投喂量少只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范圍也影響生長,還增加餌料系數。

看了螃蟹養殖方法的人還看:

1. 盤錦河蟹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2. 淡水螃蟹養殖方法有哪些

3. 螃蟹爪花的養殖方法

4. 螃蟹爪的養殖方法

5. 蟹甲蘭的養殖方法與注意事項

6. 蟹腳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② 在家裡怎麼養螃蟹

1、家裡養葯用盆子來養,盆子里可以放些細沙,形成個小平台。飼養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鋼浸過螃蟹的殼,而且飼養的水可以用自來水,但要曬一天才能用。

2、螃蟹可以曬太陽,但不能曬太久。

3、螃蟹是雜食性動物,有條件的話可以喂紅線蟲,可以喂雞蛋黃,當然螃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喂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准,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污染飼養的水。

4、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 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後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5、螃蟹是群居動物,最好幾只螃蟹一起飼養,這樣成活率比較高。

6、幫螃蟹清洗時,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點沐浴露或肥皂清清刷刷它,尤其死角處,拉著它的腳(別太使勁)刷。洗過澡用水沖干凈,魚缸也要洗,偶爾撒點鹽,主要是預防傳染病的。

7、螃蟹剛到陌生的環境,脾氣很倔,餓它幾天,再用鑷子鑷一個好吃的,在它嘴前晃一晃,到時候看到它那狼吞虎咽的樣子了。

③ 螃蟹怎麼養殖

1、池塘准備

養殖池塘要選擇在有著豐富的水草,水質干凈清澈,陽光充足的地方,池塘的面積要根據自己的養殖數量決定。一般是在3-8畝左右,水不宜過深,大概在1.2m左右,有良好的排灌系統,池塘最好是硬質的黏土,要將池底過厚的淤泥清除干凈。

在池塘的四周設置好防逃設備,並且為了減少在養殖過程中疾病的發生率,在放養蟹苗的時候要將池塘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放養前15天的時候使用生石灰進行全池的潑灑消毒,每畝用量大概在75千克左右。生石灰不僅可以殺滅池塘中的病菌,還能有效的增加水體中的鈣離子,改良池底。

2、選種放苗

選擇蟹種的時候要選擇優良純正的品種,不能選擇雜蟹,有傷,帶病的蟹,或者是肢體殘缺的。蟹種應該長勢良好,發育健壯,附肢齊全,沒有傷病並且規格大小相差不大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河蟹的質量與後期的成活率。

在放養蟹種的時候要讓蟹苗先暫養一段時間,為了讓蟹苗有一個過度的適應期,在池塘中設置一個暫養區,大概占整個池塘的1/5。注意放養密度,密度要適中,保證河蟹的正常生長發育,將密度控制在一畝2000隻左右。放養時間一般在立春前後。

3、飼料投喂

養殖河蟹時要適當的投喂一些飼料,因為僅靠河蟹自己採食天然的餌料是不能滿足河蟹的生長發育和達到高產的目的的。放養蟹種之後,當池塘中的水溫達到了11度及上後就需要人工進行投餵了。投放時要以前期精料、中期粗料、後期葷料為主,在春季時要投喂少量的糊狀餌料,夏季就需要投喂植物型的飼料。

過了八月就需要開始增加動物性肉料的投喂量了,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河蟹的性腺發育,增加河蟹的體重,使其肉質更加鮮美。

4、水質管理

水質對河蟹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做好水質的管理工作。在放養蟹種的時候要保證水中有一定的肥力,並且肥力不能減少,所以養殖中每周至少要加一次水。

而且還要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深水位,七月的水位至少要在1.5m,氣溫升高時要增減換水的頻率。夏季5-6月時至少半個月換一次水,7-8月時至少每周換一次水,氣溫降低後便可逐漸減少換水頻率。每次換水不需要全池水換掉,換30%左右就可以了,還需要定期的潑灑生石灰。大概是15天一次。

(3)養蟹人的正確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螃蟹的病害防治

腐殼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損,成黑色潰瘍並腐爛,然後步足各節及背甲、胸板出現白色斑點並逐漸變成黑色潰瘍,嚴重時甲殼被侵蝕成洞,可見肌肉或皮膜,導致河蟹死亡,該病是由於河蟹步足尖端受損傷感染病菌所致。

預防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保持水質清潔,夏季經常加註新水,保持塘底有 5~10 厘米的淤泥。

2、在有病預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兌水全池潑灑呈 15~20PPM。治療方法:用漂白2PPM 全池遍灑,在飼料中加磺胺類葯物,每千克飼料加葯 0.1~0.2 克,連喂 3~5 天。

④ 螃蟹怎麼養殖方法視頻教程

1. 家裡養葯用盆子來養,盆子里可以放些細沙,形成個小平台。飼養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鋼浸過螃蟹的殼,而且飼養的水可以用自來水,但要曬一天才能用。

2. 螃蟹可以曬太陽,但不能曬太久。

3. 螃蟹是雜食性動物,有條件的話可以喂紅線蟲,可以喂雞蛋黃,當然螃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喂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准,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污染飼養的水。

4. 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後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5. 螃蟹是群居動物,最好幾只螃蟹一起飼養,這樣成活率比較高。

6. 幫螃蟹清洗時,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點沐浴露或肥皂清清刷刷它,尤其死角處,拉著它的腳(別太使勁)刷。洗過澡用水沖干凈,魚缸也要洗,偶爾撒點鹽,主要是預防傳染病的。

7. 螃蟹剛到陌生的環境,脾氣很倔,餓它幾天,再用鑷子鑷一個好吃的,在它嘴前晃一晃,到時候看到它那狼吞虎咽的樣子

⑤ 家裡養螃蟹的方法

1、螃蟹是雜食性動物,有條件的話可以喂紅線蟲,可以喂雞蛋黃,當然螃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喂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准,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污染飼養的水;
2、家裡養葯用盆子來養,盆子里可以放些細沙,形成個小平台。飼養的水不可以太深,最好的水深是水鋼浸過螃蟹的殼,而且飼養的水可以用自來水,但要曬一天才能用;
3、螃蟹可以曬太陽,但不能曬太久;
4、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後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5、螃蟹是群居動物,最好幾只螃蟹一起飼養,這樣成活率比較高;
6、幫螃蟹清洗時,用手固定住螃蟹,再用牙刷沾點沐浴露或肥皂清清刷刷它,尤其死角處,拉著它的腳(別太使勁)刷。洗過澡用水沖干凈,魚缸也要洗,偶爾撒點鹽,主要是預防傳染病的;
7、螃蟹剛到陌生的環境,脾氣很倔,餓它幾天,再用鑷子鑷一個好吃的,在它嘴前晃一晃,到時候看到它那狼吞虎咽的樣子了。

⑥ 家裡養螃蟹的方法

1、螃蟹是雜食性動物,有條件的話可以喂紅線蟲,可以喂雞蛋黃,當然螃蟹也可以吃雞鴨的內臟或者是小魚小蝦。同時要喂一些草類的食物。要注意為食量,半個小時內吃完為准,不然餘下的食物會污染飼養的水; 2、家裡養葯用盆子來養,盆子里可以放些家裡養螃蟹的方法

⑦ 養螃蟹怎麼養

河蟹七八月長殼,九十月長膘。夏季高溫季節河蟹活動頻繁,食慾大增,是河蟹生長的關鍵時期,必須加強管理。

創造生態脫殼環境:7-8月河蟹要進行最關鍵的一次脫殼,這次脫殼時間長,並常出現因脫殼不順利而死亡的現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愛的植物飼料,還能為河蟹提供隱蔽場所及除著生物的基質。因此,養殖蟹池應盡早移栽伊樂藻、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水草,覆善率達50%左右,這樣就可以為河蟹提供陰涼的棲息場所,有利於河蟹脫殼時躲避敵害,防止軟殼蟹受其他蟹攻擊。有條件的,將軟殼蟹挑出來,放在通風、陰涼、有水草的池或盆內暫養,等蟹殼硬後再放池內飼養,以提高脫殼蟹成活率。

合理增加投喂量: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蓮以及蘇丹草等植物性飼料外,每周搭配投喂2~3次動物性飼料,如屠宰場下腳料,小雜魚、蚯蚓、螺蚌肉等,或者增加富含蛋白南、脂肪的植物性飼料,如玉米、小科、黃豆等。粉質飼料最好混配後蒸製成塊狀投喂。投喂量為在池蟹體重的10%~15%,看第二天食料有無剩餘而相應增減。飼料投在池邊淺水處,每天下午3~5時投喂,以適應河蟹晝伏夜出覓食的習性。

避免水質污染:在河蟹的旺長期,要確保池塘水深1米左右,以清澈、干凈、溶氧豐富為佳。定期換水,每3~4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0~30厘米。換水最好在傍晚前進行,水源要清潔衛生,無毒無污染。發現池中河蟹多數登岸,且吐泡,尤其是白天有大批蟹攀爬出水面,且受驚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馬上上岸,表明水中缺氧或水質敗壞,應盡快換水,換水量也應加大。

及時防病治病:高溫季節,河蟹易引發暴發病,因此,必須堅持防重於治的方針,輔以葯物防治疾病。可定期交替潑灑1毫克/升土黴素粉、0.5~1毫克/升呋喃唑酮、1~2毫克/升硫酸鋅、05毫克/升蟹安靈等葯物;經常投喂葯餌,每1000克蟹重用0.1~0.2克土黴素或紅黴素攔餌投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殼粉、骨粉、魚粉、禽蛋殼粉,以利河蟹脫殼。寄生蟲病可用5~10毫克/升福爾馬林或其它殺蟲劑全池潑灑,細菌性病用消毒葯物進行水體消毒2~3次,全池潑灑葯物與投喂葯餌相結合,則效果更佳。

防止逃蟹損失:蟹在夏霜秋初最易逃跑,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觀察有無逃走的痕跡,檢查是否有洞與外界河溝、稻田相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出水口的攔護設備也要注意檢查,防患於未然。

螃蟹投喂技巧

螃蟹是一種雜食性的水生動物。它的餌料有以下幾種,但不能用單一的飼料飼喂。

(1)天然餌料 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長在水中和陸地上的各種生物,均稱為天然餌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和陸生動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綠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動物的飼料。

浮游動物:輪蟲、枝角類、撓足類等,是它的好飼料。

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輪葉黑藻、菹草、馬來眼子菜、蕪萍、浮萍、水浮蓮、水花生、金絲草等,是它的主體天然餌料。

底棲動物:水域中的螺、蜆、河蚌、水蚯蚓等是它的上佳飼料。

陸生動植物:包括黃粉蟲、蚯蚓及黑麥草、狼尾草、聚合草等。

(2)人工飼料 植物性飼料,主要包括黃豆、豆餅、菜餅、棉籽餅、麥類、米糠、豆渣、酒糟、醬渣、花生餅等。動物性飼料,主要有螺螄、蜆子、河蚌、蠶蛹、黃粉蟲、蚯蚓、小雜魚、蠅蛆、畜禽內臟等。

投放飼料,必須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般每天每次投飼量為蟹體重的5%-8%。但蟹有貪食動物性飼料的習性,如果長期投放動物性飼料,要在短期內改變成植物性飼料比較困難。

投喂方法不同於其他水產動物,但基本上也要做到"四定"(定時、定位、定質、定量)。

定時:蟹的攝食強度隨季節、水溫的變化而增加或減少。在夏秋兩季隨著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蟹的攝食能力增強,這時每天投喂一次。當水溫下降到15℃以下時,蟹的攝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數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以傍晚前後為宜,這是因為蟹是晝伏夜出的水生動物。

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飼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線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淺水處。以便觀察蟹的攝食、活動等情況,隨時增減飼料和調節水質。

定質:精、青、粗飼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飼料和草類飼料為主,要稍多投些,後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時期,精飼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為蟹體重的5%-8%,水溫高時取上限,水溫低時取下限。

不過,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時、定量、多點投喂鮮活飼料(如水蚯蚓、黃粉蟲等)、魚粉、麥粉、蠶蛹粉、花生餅、麥麩、嫩菜葉、人工配合飼料等。日投喂量不超過幼蟹體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成蟹喂養時,一年中總的飼料分配為動物性飼料佔40%,粗料(糠、餅、麩等)佔25%,青料(水、旱草)佔35%。上半年是蟹長骨骼的時節,在飼料分配上,青飼料佔50%,粗飼料佔30%,精飼料佔20%。下半年是蟹肥育期,在飼料分配上,精飼料佔60%,粗飼料佔20%,青料佔20%。

飼料投喂時間,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溫未達到10℃時,可少投或不投。如果這時水溫超過10℃時,可投喂少量糊狀飼料。4月中旬後,平均水溫上升到10-15℃時,可投喂糊狀餅類、豆渣、米糠、豬血、配合飼料等,數量不宜多。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7-10月份,增加動物性飼料的投喂。11月份以後,酌情少量投喂。

具體投喂數量,3-4月份。為蟹體重的1%左右;5-7月份為5%-8%;8-10月份為10%以上。

投喂時間一般為傍晚或下午4-5時

閱讀全文

與養蟹人的正確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1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3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3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6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5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1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8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