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牛百葉做法
熱熗牛百葉的做法
原料:牛百葉300克,香菜梗,蒜片,京蔥絲。
調料:食油,精鹽,味精,米醋,香油。
製作:
牛百葉洗凈,切成4厘米長、0.5厘米寬的長條,香菜去葉,切成4厘米長絲,京蔥切成4厘米長絲。炒鍋加水燒開,放入牛百葉汆水,撈出控開。炒鍋置旺火,倒入食油,下蒜片、京蔥絲煸香菜梗煸香後,倒入牛百葉,加鹽、味精、米醋,快速翻炒,淋入香油,就可起鍋裝盆。
特點:色澤潔白、翠綠,交相輝映,香嫩爽口。
爆牛百葉
原料牛黑百葉350克,香菜30克,料酒20克,蔥白20克,姜20克,芝麻醬25克,醬油5克,醋5克,豆腐乳10克,白糖2克,味精3克,麻油5克,辣椒油5克。
做法將黑百葉放在清水中沖洗幾遍,把表面的黏液洗凈。切成寬5厘米的片,再切成3厘米的細絲。蔥、姜洗凈分別切段和塊,用刀略拍一下。香菜洗凈切成碎末。芝麻醬放入碗中,加入10克料酒和醬油,把芝麻醬調稀。再放入醋和豆腐乳調勻,最後放入白糖、味精、麻油、辣椒油調勻,加入香菜末即為輔料。炒鍋上火,加入清水(500克)、料酒、蔥段和姜塊,用旺火燒開,把百葉絲放入,用筷子攪拌,待原料受熱均勻至熟,體積略有收縮時,立即取出,去掉蔥姜,同輔料一起上桌。
姜蔥牛百葉的製作材料:
主料:牛肚1000克
調料:姜25克,小蔥30克,生抽30克,白砂糖5克,味精3克,植物油50克
姜蔥牛百葉的特色:
清香味鮮,入口爽脆。
姜蔥牛百葉的做法:
1. 牛百葉(牛肚)用石灰100克及清水500毫升拌勻,泡腌10 分鍾,搓去黑色薄衣,漂洗干凈,切成小塊,用盆盛起;
2. 姜、蔥洗凈分別切成細絲。
3. 中火燒熱炒鍋,下油燒沸成熟油,用碗盛起;
4. 隨即放入生抽、白糖、味精、加水50毫升煮沸,成調味佐料,用碗盛起;
5. 旺火燒沸水鍋,把牛百葉塊用漏勺盛著放入焯至剛熟取出,上碟或分小碗盛;
6. 將姜絲、蔥絲分放在牛百葉表面,加入調味料和熟油,便可食用。
涼拌牛百葉的做法
原材料】水發牛百葉300克、香菜1棵
【調味料】鹽5克、白鬍椒粉、醋、味精各少許
【製作過程】
1、 水發牛百葉洗凈,切成片;香菜切段;
2、 將切好的牛百葉片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晾涼;
3、 將牛百葉與香菜段盛入盤中,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即可;
4、 准備:3分鍾,烹飪:8分鍾
【特別提示】牛百葉焯水時間不宜過長。
㈡ 韓拌梳子葉的做法步驟圖,韓拌梳子葉怎麼做
用料
主料
蘇子葉200克
輔料
蒜
2頭
醬油
少許
蚝油
適量
鹽
少許
糖
少許
拌蘇子葉的做法
1.
新鮮蘇子葉
2.
洗凈控干水分
3.
將蘇子葉切絲、大蒜拍碎,准備適量辣椒醬
4.
加入鹽、白糖蒜末、醬油、蚝油,拌勻
5.
味道清香的蘇子葉就拌好了!願意吃辣的可以隨意加。
㈢ 百葉怎麼做才好吃
大白菜燉百葉做法:
食材:大白菜500克、豆腐皮200克、百葉300克。
輔料:油1湯匙、鹽8克、生抽1湯匙、蔥適量。
具體步驟:
1、把大白菜洗凈切條。
注意事項:
選購牛百葉(牛肚)時,特別白的牛肚是用過氧化氫、甲醛泡製三四天所制。有的先用工業燒鹼浸泡,以增加體積和重量,然後按比例加入甲醛、過氧化氫,穩固體積與重量,並使其保持表面新鮮和色澤。用工業燒鹼泡製的牛肚個體飽滿,非常水靈,使用甲醛可使牛肚吃起來更脆,口感好。
雙氧水能腐蝕人的胃腸,導致胃潰瘍。長期食用被這些有毒物質浸泡的牛肚,將會患上胃潰瘍等疾病,嚴重時可致癌。所以,如果牛肚非常白,超過其應有的白色,且體積肥大,應避免購買。用甲醛泡發的牛肚,會失去原有的特徵,手一捏牛肚很容易碎,加熱後迅速萎縮,應避免食用。
㈣ 小葉紫檀的梳子怎麼盤
用棉布套進行盤玩。盤玩方法:
1、新入手的將小葉紫檀梳子放置一周熟悉環境之後,每天用棉布套進行盤玩盤30分鍾。
2、連續一周後再放置一天,然後如此循環,2到3個月之後,表面就會出現一層波波的包漿。
3、長此以往,玻璃包漿不是夢。想要把自己心儀的小葉紫檀梳子盤玩成漂亮的包漿效果。
㈤ 吃梳子葉有什麼營養嗎
蘇子葉,又稱紫蘇葉、蘇葉,我國南北各省區均有栽培,但因其味道比較特殊,中國人吃的比較少。蘇子葉可入葯,用於風寒感冒,咳嗽氣喘等症狀。
營養學教授介紹說,蘇子葉的吃法有多種,比如吃烤肉的時候,拿來包裹肉,解膩的同時還是美味;主婦們可以用蘇子葉來做泡菜,清爽可口;由於蘇子葉香味濃郁,也可以當成香料,放入各種湯中調味……
蘇子葉含鐵量十分高,是菠菜含鐵量的2倍以上。另外,蘇子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鈣等。可以說,食用蘇子葉對人身體十分有益。對於蘇子葉鈣含量高於牛奶的說法,營養學教授解釋說,如果說以100克為單位,蘇子葉的鈣含量是高於牛奶,但是蘇子葉密度小,普通人吃100克蘇子葉都是很困難的。所以,用蘇子葉代替牛奶補鈣還是不合適的。
㈥ 梳子葉是什麼
梳子葉是東北方言中的一種俗稱。蘇子葉是蘇子的葉子,它會在每年8~9月成熟,這時可以將蘇子葉摘下備用,採摘蘇子葉時需要剔除掉發黃和有病害的葉子。蘇子葉可以作為香料使用,也可以作為葯材入葯,將它作為葯材入葯,有暖胃、潤腸、通便的功效。
蘇子葉是蘇子的葉子,它會在每年8~9月成熟,這時可以將蘇子葉摘下備用,採摘蘇子葉時需要剔除掉發黃和有病害的葉子。蘇子葉可以作為香料使用,也可以作為葯材入葯,將它作為葯材入葯,有暖胃、潤腸、通便的功效。
蘇子又被稱為紫蘇子,是唇形科紫蘇屬植物。蘇子葉會在每年8~9月成熟,這時可以在蘇子上摘下蘇子葉備用。蘇子葉還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平時可以將它作為葯材入葯,有暖胃、潤腸、通便、止咳的功效,可用來治療胃寒症、便秘、感冒、咳嗽等症狀。蘇子葉還有解熱的功效,將蘇子葉煎煮服用,可用來治療家兔發熱的症狀。
採摘蘇子葉時要細心,有的葉子發黃了,像這種葉子已經沒有用了,可以剔除掉,將蘇子葉採摘回家後需要放在陰涼處保存,這樣可以增加蘇子葉的保存期限。剔除可以將蘇子葉和鹽按10:3的比例加上,放在大缸中腌制。
腌制時可以在缸底鋪一層厚厚的鹽,之後需要在上面放一個比缸口小一些的蓋子,每隔~8天檢查一下,加一些水。通常20天後就腌制完成了,腌制後的蘇子葉會變成黑綠色,後可以將蘇子葉加點辣椒油、白糖等配料食用。
㈦ 請問俗稱梳子葉的這種植物,學名是什麼及吃多了對身體怎麼樣
梳子葉——應該是東北方言中的一種俗稱。東北地區用一種草本植物的葉子包上糧食蒸成「餑餑」,既有糧食的香味,又有「梳子」葉的香氣,屬風味食品。這種植物學名紫蘇,俗稱蘇子。東北某些地區的方言shu、su不分,所以就把蘇子讀成「梳子」了。
這種植物既是一味中葯,也是一種調味品香料,嫩葉也可以當蔬菜吃,無毒無害。南方農村有種植,做魚、肉放一些很香;感冒後農民用來煮水喝,可以消炎散熱清火去毒。但吃無妨。
㈧ 梳葉糕 做法
做法:
1.制肉餡的方法跟前面介紹的一樣。
2.把泡發好的糯米與肉餡一塊兒攪拌均勻。
3.把煮過變軟的竹葉一撕兩半,中間的硬莖去掉,用類似包粽子的手法將竹葉彎成一個扁平的漏斗狀,把拌好的肉餡和糯米填進去,包緊,多餘的葉子用剪刀剪掉,然後用牙簽插在中央起固定作用。
4.把糯米肉糕疊著碼放在盤子里,水開後,放到蒸鍋上蒸10分鍾左右。
5.稍微放涼後就可以吃了。
● 糯米,即江米。江米是南方人對糯米的叫法。逢年過節,吃著糯米肉糕可以增加喜慶的氛圍。
● 肉餡和糯米的比例基本為1∶1。
● 若捏不好形狀,可以在底下墊上荷葉、葦葉或竹葉,然後把糯米和肉鋪上一層,上面再蓋一層葉子。蒸好晾涼,切成幾份,擺盤。熟練了就可以捏成正方形、三角形等各樣的形狀。
● 要想把糯米糕做好,米的泡發很重要,時間不能少於4小時。因為糯米和肉餡最後是要放在鍋上蒸的,米若沒有吸足水分,在蒸的過程中便會吸走肉中的水,肉的口感就不好了。
● 傳統的糯米糕一般
是把糯米跟肉餡拌在一起,用糯米面將其包起來,放在油里炸。但現在不吃油膩的了,改為上鍋蒸。
㈨ 桃木梳子是怎麼製作的
梳子取材上等牛羊角、黃楊木、楠木、桃木、檀木等純天然材質,無靜電無化學危害。牛角為涼血葯物,由治時氣寒熱之效;黃楊木清熱解毒;止癢祛屑。
梳子放在肥皂水裡浸一會,在用水沖洗一下就行了。 用過的梳子清洗方法:梳子不太臟的時候: 沐浴洗發時,用梳子梳理沾滿泡沫的頭發,隨著梳理,臟東西自然就脫落啦。如果是密度大的氣墊梳或者圓滾梳的話,之前需要用牙簽或者小細夾。
(9)梳子葉製作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桃木梳子的優點和作用:
桃木梳產品最大優點是無靜電,能有效刺激穴位,促進頭部皮層血液循環,可暢通經脈,清腦提神,調整血氣,對增強記憶,失眠,眩暈,脫發均有明顯功效。
把桃木梳用食鹽水浸泡,真的能加濃桃木的味道,還散發出一股桃花味,桃木顏色會發紅的。假桃木沒有這種特徵,而且還可能發白(因為是假桃木染色的,放水裡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