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桑蠶絲布料做衣服時掛上漿糊怎樣清洗掉
洗掉漿糊的方法是:首先把風油精、酒精、汽油、苯、丙酮、氯仿等有機溶劑塗抹於漿糊之上,稍等幾分鍾後再用鋼絲球擦拭一遍,最後用清水沖洗一遍即可。漿糊指的是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而成的糊狀物,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貳』 檔案修復基本技術方法
為了保證破損檔案能恢復原來的面目,在保存和利用中發揮作用,修復檔案時要一定要保持文件的面貌。那麼,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檔案修復基本技術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檔案修復的原則
為了保證破損檔案能恢復原來的面目,在保存和利用中發揮作用,修復檔案時要一定要保持文件的面貌;修復工作不能弄臟檔案文件;修復檔案的各種材料不能對檔案製成材料產生任何副作用;修復檔案使用的各種加固材料要盡可能是可逆的。也就是說,修復好的檔案在使用中損壞了,仍可以再次修復。
二、檔案修復前的准備工作
只有做好准備工作,才能避免因尋找工具、缺乏材料和尚未確定修復方法而使修復工作發生混亂,從而降低修復效率和使已損壞的文件遭到更大的損傷。修復前准備工作包括如下內容。
(一)做好文件的接收和登記工作
接收修復檔案進行登記的目的是使工作不紊亂、責任分明和避免文件的丟失。也便於以後總結工作。所以,凡是需要進行修復的檔案在送往裱糊室時,必須要登記。登記時要寫清文件的名稱、數量、頁數、接收人姓名、接收日期等。還要說明文件損壞的程度,需要修復技術處理的性質和要求,例如是加固紙張、還是鞏固字跡等。最後看有無附件和說明。要做到雙方當面清點文件,交接手續清楚完備。
(二)去塵和消毒
需要修復的文書一定要去除灰塵,避免在修復過程中沾染文件而在修復後無法除去。去塵時應根據修復檔案的數量和灰塵污染的程度來確定去塵方法。文件數量少肘,可以採用輕微抖動的辦法,必要時應一頁頁抖動。也可把文件上的灰塵用毛刷輕輕刷掉。如果文件的數量大,可以用去塵器除塵。
(三)對檔案進行檢查。
為了確定字跡的成分和紙張質量以及損壞的性質和程度,以便確定合理的修復方法和程序,在修復以前需要對檔案認真檢查。例如,檢查檔案中的字跡是否耐水浸。當字跡遇水滲化擴散時,則應對字跡進行鞏固後再做其它處理。再如托裱前要檢查紙張的酸度。如酸度過大,應先採取措施對托裱的檔案先去酸再托裱。
(四)確定採用的修復方法
檔案文件損壞的情況是不同的,因此,要根據損壞的具體情況確定其修復的手段。例如,對檔案是用去污還是用去酸技術,或是用修裱的方法。這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定。
採用修祛技術修復檔案需要做如下准備:
1.粘膠劑的配製
修裱檔案時一般要使用粘膠劑——漿糊。目前有的檔案館使用新的修裱漿糊,即羧甲基纖維素(簡稱CMC),是纖維素經鹼化、醚化形成的白色、無味和無毒的粉末。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鹼性。比小麥澱粉漿糊的抗霉能力強,在溫度 28~30oC,相對濕度80%時也不生霉。粘著強度、機械強度和抗老化性較好,但溫度過高會影響效果。使用時加入l~2%甘油使其潤滑。因其吸濕能力強,用它裱糊的檔案要保管在相對濕度85%以下的環境中。
2.修被用紙的選擇
對修被用紙的要求:
含有害化學雜質越少越好;含破布紙漿成分越多越好;紙張顏色不能太暗,白度好,要薄、柔軟,並有一定的強度;透明度好,雙面托裱用紙的透明度應更高;要按照檔案文件損壞程度選擇用紙。根據以上要求,修裱檔案文件通常使用以下幾種紙。綿連紙:是一種薄型宣紙,適於作托裱手工紙。托裱手工紙還可用河南綿紙、廣西綿紙和紗紙等。此外,還可以用雲母原紙這種透明度高、強度大的紙張作兩面有字檔案的保護層及珍貴檔案或地圖的托接用紙。卷煙紙的纖維均勻緊密,紙面光滑,抗張力較強,也可用於修補或托裱損壞的檔案。
三、檔案的去污技術
由於紙質檔案損壞的狀況種類多,所以對其所用的修復技術也不同。下面主要介紹紙質檔案的去污和去酸技術、字跡的鞏固和紙張加固技術、字跡的恢復和檔案修裱技術等。
1.檔案被污染的途徑
(1)灰塵、煤煙、黴菌及害蟲對檔案的污染;(2)各種汗斑、汗垢、墨點及食物斑點、臘斑和鉛筆道等對檔案的污染;(3)工作人員在製作、處理加固文件過程中沾染的各種污點,如膠水、漿糊、漬印等;(4)水浸泡後的檔案形成的水漬等。
2.污斑對檔案的影響
斑點不多隻影響字跡的清晰度,斑點多時會遮蓋字跡而影響使用。各種斑點和污垢如長期存在,其內部成分就要對紙張和字跡直接損壞,造成紙張纖維不耐久,字跡發生褪變。
3.去污方法
包括機械法去污,水洗去污,有機溶劑去污,化學葯劑去污幾種方法,實踐中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應用。
四、檔案修裱技術
對強度較差的、已損壞或正在損壞的檔案紙張,在不能用加固的方法恢復和提高強度時,就要採用修裱技術,以延長檔案的保管和使用壽命。
檔案修裱技術是利用漿糊作粘著劑,運用修補和托裱的方法把選定的紙張補或托在檔案文件頁上使其強度增加的方法。修裱檔案是修復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主要使用以下兩種方法。
(一)檔案文件的托裱
在檔案文件頁的一面或兩面托上一層選用的紙,用以加固檔案紙張強度。隨了對工作室、設備及工具材料的要求外,掌握正確的托裱方法與技能也十分重要。托裱檔案的方法有兩種。
(1)單面托裱
適合加固面有字的文件.即把托紙托在無字的一面上。根據文件字跡溶水的情況分為濕托和干托。
濕托的操作如下:
第一,在修復工作台上先鋪上比檔案文件大的油紙,用噴水壺噴濕展平。
第二,把文件字面向下在油紙上展平,然後用排筆蘸漿糊由左向右薄薄刷上一層。如發現文件上有裂紋要對齊,有洞要補好,並檢查有無排筆毛,如有可用鑷子拿掉。
第三,用左手拿著比文件四周大1.5寸的托紙,右手握一住棕刷,從右向左進行排刷。托紙上完後,再用棕刷刷一遍,使文件和托紙緊貼在一起。
第四,把文件和油紙一起反扣過來,揭去油紙,在托裱紙的四周除右下角處留有一空隙不刷漿糊外,其它邊緣處都刷漿糊,貼在大牆或綳子上。
第五,文件在綳子或大牆上自然涼干,經過兩天即可乾燥。要求有適宜的相對濕度,否則被托裱的檔案文件易破裂。然後用竹簽從留有的空隙內插入,緊貼綳子向下移動,然後向上。再用兩手拿住文件,兩端與綳子呈45度角時輕輕揭下。
第六,揭下的文件放在裁紙板上,用裁紙刀技文件規定大小的要求裁齊即可。如文件字跡遇水涸化,不能使用濕托方法時可以使用干托。根據上托紙的方法把干托分為飛托和腹托。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干托和濕托的區別是刷漿糊的位置不同,濕托是把漿糊刷在文件上,干托是把漿糊刷在托紙上。
(2)雙面托裱
適用於雙面有字的檔案文件。它和單面托裱的方法基本一樣,只是對托紙有特殊的要求。要求紙張含纖維素多、紙薄、透明度高。一般使用雲母原紙、鏡頭紙和打字紙等。
托裱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托裱檔案文件需加邊時,要加邊後再托裱。
第二,托裱前要檢查字跡的耐水性,根據字跡的耐水情況確定使用干托還是濕托。
第三,嚴格選擇使用的漿糊和托紙,這是保證托裱文件質量的關鍵。
第四,托裱時托紙要上正,托紙纖維方向和檔案紙張纖維方向、光滑面要求一致。
『叄』 怎麼樣讓粘在衣服上的漿糊洗得掉呢
衣物上沾染了漿糊之類的污漬,可將衣物的污染處浸泡在溫水中,當污漬被水溶解後,再用手揉搓,直到污漬全部搓掉為止,然後再用溫洗滌液洗一遍,最後用清水沖凈。
其它膠水處理辦法:
1、萬能膠漬的去除
衣物上沾染了萬能膠漬,可用丙酮或香蕉水滴在膠漬上,要用刷子不斷地反復刷洗,待膠漬變軟從織物上脫下後,再用清水漂洗。一次不成,可反復刷洗數次,終可洗凈。含醋酸纖維的織物切勿用此法,避免損傷衣物面料。
2、白乳膠漬的去除
白乳膠是一種合成樹脂,是聚醋酸乙烯乳漿。它的特點是除了尼龍綢之類以外,對絕大多數纖維素質材料均有粘接作用,故能牢固
地粘附在衣物上。它還有一個能夠溶解於多種溶液中的特點。我們就利用它自身的特點找出去除的方法。可用60℃白酒或8:2的酒精(95%)與水的混合液,浸泡衣物上的白乳膠漬,大約浸泡半個小時後,就可以用水搓洗,直至洗凈為止,最後再用清水漂洗。
3、口香糖膠漬的去除
衣物上沾了口香糖膠漬,可先用生雞蛋清去除衣物表面上的粘膠,然後再將鬆散殘余的粒點逐一擦去,最後放入肥皂液中洗滌,最後用清水漂凈。如果是不能水洗的衣料,可用四氯化碳塗抹,除去殘留污液。
『肆』 書畫裝裱的時候會在作品上刷漿糊,為什麼這些漿糊並不會將墨跡暈開呢
書畫裝裱的時候會在作品上刷漿糊,之所以這些漿糊並不會將墨跡暈開是因為加了明礬。
4.隨著安裝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人們對安裝技術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特別是,我們在提高安裝用粘貼的防蟲和防霉性能方面取得了許多經驗。粘貼、粘貼和葯粘貼已成為書畫安裝和文獻修復技術中的各種特殊高級技能。零件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粘貼。人們關注的是如何使裝裱件牢固、柔軟、光滑。
『伍』 用漿糊糊牆的方法
施工要點:
1、基層牆面在刮膩子前應塗刷抗鹼封閉底漆,裱糊前應用封閉底膠塗刷基層。
2、牆紙裱糊前需現場製作施工樣板,觀察、檢驗牆紙拼縫處理效果,掌握牆紙干後收縮裂縫程度。
3、混凝土或抹灰基層含水率不大於8%,木材基層的含水率不得大於12%。
4、裱糊前應按牆紙、牆布的品種、花色、規格進行選配、拼花、裁切、編號,裱糊時按編號順序粘貼。
5、牆面應採用整幅裱糊,先垂直面後水平面,先細部後大面,先保證垂直後對花拼縫,垂直面是先上後下,先長牆面後短牆面,水平面是先高後低。
6、牆紙裱糊後需要封閉門窗三天,保證自然乾燥,避免快速乾燥引起牆紙收縮,而暴露拼縫位置。
7、天花陰角宜設置石膏角收口,保證壁紙收於線條下口陰角。
8、鋁合金門窗框、窗檯石與壁紙陰角收口。
9、室內不同種類牆紙拼縫應收於陰角,並保證深色牆紙先行鋪貼。
10、室內相同種類牆紙拼縫嚴禁收於牆面陰陽角處,翻卷陰陽角不少於150mm搭接應順光。
11、室內存在牆紙與塗料相接時,塗料應先於牆紙施工,防止塗料咬色。
12、開關、插座等突出牆面的電氣盒,裱糊前應先卸去盒蓋。
13、牆紙裱糊完的房間應及時清理干凈,避免污染和損壞,做好成品保護。
質量標准:
1、 裱糊工程基層處理符合要求,基層表面應平整、堅實、牢固、不得有粉化、起皮、裂縫和突出物,色澤應一致,有防潮要求的應進行防潮處理。
2、牆紙、牆布應粘貼牢固,不得有漏貼、補貼、脫層、空鼓、翹邊。
3、 牆紙拼縫嚴密,橫平豎直,拼接處花紋圖案吻合,不離縫、不搭接、不顯拼縫邊緣平直整齊,1.5m正視無明顯拼縫。
4、牆紙、牆布表面應平整、色澤應一致、不得有波紋起伏、氣泡、裂縫、皺折、斑污、破損,邊緣應平直整齊、不得有紙毛、飛刺,斜視時應無膠痕。
5、牆紙、牆布與各種裝飾線、設備線盒應交接嚴密。
『陸』 如何去除瓷磚上面貼對聯時所留下的漿糊
去除瓷磚上面貼對聯時所留下的漿糊有以下方法:
1、如果是以前用米湯等東西粘貼東西留下的痕跡,最簡單的方法,先用刀片刮下,然後用濕抹布沾熱水用力擦。
2、如果是特別頑固的漿糊印,用少許的白醋塗抹在上面,等待30秒,再用抹布擦乾,很好用的,因為醋里有醋酸,會對糨糊進行腐蝕。
3、還可以用吹風機將貼紙吹熱,等到膠布軟化後輕輕一扯即可,然後用硬一點的橡皮擦或者柔軟的抹布擦掉。
『柒』 怎麼去除貼在門上春聯的 漿糊
1、以前用米湯等東西粘貼東西留下的痕跡,最簡單的方法,先用刀片刮下,然後用濕抹布沾熱水用力擦。
2、特別頑固的漿糊印,用少許的白醋塗抹在上面,等待30秒,再用抹布擦乾,很好用的,因為醋里有醋酸,會對糨糊進行腐蝕。
3、牆面上、車身上的貼紙不要直接撕下來,容易留下膠印很難看。用吹風機將貼紙吹熱,等到膠布軟化後輕輕一扯即可,然後用硬一點的橡皮擦或者柔軟的抹布擦掉。
4、可以用白色的紗布或者能夠包得住鹽巴的布料,包一小包鹽巴,輕輕摩擦,慢慢你就會發現牆壁紙殘留下的膠水正慢慢消失,反過來粘在了布料上面,你只要一邊摩擦一邊停下來去掉紗布上面的成團的膠水即可。
『捌』 如何打漿糊
小麥澱粉漿糊作為圖書修復用粘合劑有著悠久的歷史。由於其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和良好的粘合性能及優越的溶解性,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圖書修復工作者的青睞。雖然小麥澱粉漿糊被長期廣泛使用,然而在小麥澱粉漿糊的製作與使用的方法上卻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不僅國家、地區間存在著差異,而且同一個單位的個人間也存在著操作方法上的不同。不科學地製作與使用小麥澱粉漿糊不僅不能達到修復目的,而且會嚴重損害圖書檔案壽命.在各種不同的製作與使用小麥澱粉漿糊的方法中優選出科學的方法,對保護圖書檔案顯然是有利和必要的。
(一)
一、小麥澱粉的性質
小麥澱粉是由直鏈澱粉分子和支鏈澱粉有秩序集合而成,外表由蛋白質薄層包圍,結構有晶體和非晶體兩種形態,通過澱粉間的氫鍵連接起來。小麥澱粉粒不溶於冷水,在常溫下吸水率很低,水溫在30℃時,澱粉只能吸收30%左右的水分。澱粉粒不膨脹,保持顆粒狀態。當水溫達到60℃時澱粉開始糊化,形成粘性的澱粉溶膠。
澱粉的糊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1、吸水階段:當水溫未達到糊化溫度時,水分只能進入澱粉粒的非結晶區,澱粉粒只吸收少量的水分,體積雖略有膨脹。但此時澱粉粒的晶體結構並未受到影響。2、糊化階段:當水溫達到糊化溫度時,澱粉的氫鍵變得不穩定,水分子進入結晶區,澱粉粒的體積迅速增大,大量的澱粉粒被水溶解,變為溶膠。澱粉的糊化過程是澱粉分子間的氫鍵斷裂、晶體結構解體的過程。
二、小麥澱粉漿糊的製作方法
小麥澱粉漿糊的製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1、沖製法。即先將小麥澱粉用冷水調稀,然後徐徐倒入開水,澱粉顆粒隨著開水增多溫度升高而不斷吸水膨脹,直至糊化。沖製法在用冷水調制澱粉時也有兩種不同的做法。一種在調制澱粉時只加入少量的水,調出的澱粉漿很稠。另外一種方法在調制澱粉時大量加水,調出的澱粉漿很稀。兩種不同的澱粉漿糊化後的結果截然不同。前一種方法製作的漿糊非常黏稠,此種漿糊用時需加入大量的水調製成稀漿使用。並且在用籮篩過濾時可以瀝出許多未完全糊化的澱粉顆粒。後一種方法製作的漿糊很稀,用籮篩過濾時只瀝出少量的未完全糊化的澱粉顆粒。2、熬製法。將小麥澱粉用冷水調稀,然後放到電爐上加熱。(最好是調溫電爐)加熱期間要不斷攪動澱粉漿,使其受熱均勻。澱粉糊化後仍要用低溫熬制一段時間,才能使其達到較高的粘度值。如果此時採用較高的溫度繼續加熱攪拌,高度膨脹的顆粒將因剪切作用而破裂分散,糊的結構被破壞,糊的粘度會下降很多.
三、小麥澱粉漿糊的保存方法
小麥澱粉漿糊的保存方法大致分為兩種:1、常溫保存法。將糊化後的漿糊放入盆中,加入清水,使水面高於漿糊。如果每天換水,在秋、冬、春三個季節可保存五天左右。另外一種方法與上述方法基本相同,採用的辦法是用勺將糊化的漿糊撐出來放入清水中。此法的優點在於將漿糊化整為零,分為了數個漿糊團,使用時可安需提取非常方便。2、低溫保存法。將熬制好的漿糊放入一容器,密閉後將容器放入冷藏櫃中保存。保存期兩個月。
『玖』 怎樣去掉衣服上漿糊跡
用蒸汽噴一下,然後揉搓較會掉。
『拾』 如何除去漿糊
可以直接用熱水清洗。
簡介: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使用「糨糊」)。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制糊時濃度以澱粉﹕水=1﹕6,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 以不超過80℃為佳。
製作方法:
1、麵粉100、清水100、濃硫酸2、甘油1—5、水楊酸3、酒精少許。先交濃硫酸徐徐注入清水中,使之變成稀硫酸,再將麵粉徐徐加入,以竹棍攪拌至溶解均勻,如有小塊即以指揉破,使成薄糊狀,再放在爐火上慢慢加熱,不斷攪拌到漸成透明的液體時,再加甘油和以酒清溶解了的水楊酸,冷卻後即可裝瓶。
2、白色糊精20、明礬30、水30、甘油2、液體石碳酸1。
3、澱粉1、水7、明礬0.3、防腐劑(如石碳酸)及香料各少許。以上均採用熱製法,每公斤澱粉可製成160克的漿糊約30盒,經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