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二進制怎麼算
從右往左數,把數字所在位置-1得到的數做底數為'2'的指數.再乘以相應位置上的數'0'或'1'.最後全部加起來,就是你給出的二進制的十進製表示。
例如:
0001 = 2^3 x 0 + 2^2 x 0 + 2^1 x 0 + 2^0 x 1 = 1
0010 = 2^3 x 0 + 2^2 x 0 + 2^1 x 1 + 2^0 x 0 = 2
0100 = 2^3 x 0 + 2^2 x 1 + 2^1 x 0 + 2^0 x 0 = 4
1000 = 2^3 x 1 + 2^2 x 0 + 2^1 x 0 + 2^0 x 0 = 8
0110 = 2^3 x 0 + 2^2 x 1 + 2^1 x 1 + 2^0 x 0 = 6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計算機中的二進制則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開關,用1來表示「開」,0來表示「關」。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
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計算機中的二進制則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開關,用「開」來表示1,「關」來表示0。
20世紀被稱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的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因為數字計算機只能識別和處理由『0』.『1』符號串組成的代碼。其運算模式正是二進制。19世紀愛爾蘭邏輯學家喬治布爾對邏輯命題的思考過程轉化為對符號"0''.''1''的某種代數演算,二進制是逢2進位的進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為它只使用0、1兩個數字元號,非常簡單方便,易於用電子方式實現。
20世紀被稱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的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因為數字計算機只能識別和處理由『0』.『1』符號串組成的代碼。其運算模式正是二進制。19世紀愛爾蘭邏輯學家喬治布爾對邏輯命題的思考過程轉化為對符號"0''.''1''的某種代數演算,二進制是逢2進位的進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為它只使用0、1兩個數字元號,非常簡單方便,易於用電子方式實現。
二進制和十六進制,八進制一樣,都以二的冪來進位的。
主要特點
優點
數字裝置簡單可靠,所用元件少;
只有兩個數碼0和1,因此它的每一位數都可用任何具有兩個不同穩定狀態的元件來表示;
基本運算規則簡單,運算操作方便。
缺點
用二進製表示一個數時,位數多。因此實際使用中多採用送入數字系統前用十進制,送入機器後再轉換成二進制數,讓數字系統進行運算,運算結束後再將二進制轉換為十進制供人們閱讀。
二進制和十六進制的互相轉換比較重要。不過這二者的轉換卻不用計算,每個C,C++程序員都能做到看見二進制數,直接就能轉換為十六進制數,反之亦然。
② 怎麼用電腦計算機算二進制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
20世紀被稱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標志之一的計算機的發明與應用,因為數字計算機只能識別和處理由0、1符號串組成的代碼。其運算模式正是二進制。19世紀愛爾蘭邏輯學家喬治布爾對邏輯命題的思考過程轉化為對符號0、1的某種代數演算,二進制是逢2進位的進位制。0、1是基本算符。因為它只使用0、1兩個數字元號,非常簡單方便,易於用電子方式實現。
③ 計算機里二進制數怎麼轉換成十進制數
要從右到左用二進制的每個數去乘以2的相應次方,小數點後則是從左往右
例如:二進制數1101.01轉化成十進制
1101.01(2)=1*20+0*21+1*22+1*23+0*2-1+1*2-2=1+0+4+8+0+0.25=13.25
所以總結起來通用公式為:
abcd.efg(2)=d*20+c*21+b*22+a*23+e*2-1+f*2-2+g*2-3
或者用下面這種方法:
把二進制數首先寫成加權系數展開式,然後按十進制加法規則求和。這種做法稱為"按權相加"法。
(3)電腦中二進制的方法擴展閱讀:
例如:二進制1011轉十進制為11,演算法根十進制基本一樣,比如十進制。
2130=2乘以10的三次方+1乘以10的二次方+3乘以10的一次方+0乘以10的0次方。而二進制只要把上面的10換成2就行了。
二進制11011=1乘以2的四次方+1乘以2的三次方+0乘以2的二次方+1乘以1的一次方+1乘以2的0次方。
十進制轉二進制:十進制50,將50整除2得25餘數為0,記住這個余數,接下來用25整除2得12餘數為1,接著用12整除2得6餘數為0,依此類推,6整除2得3餘數為0,3整除2得1餘數為1,1整除2得0餘數為1。直到整除結果等於0為止。然後將所有的余數倒序寫出來得110010,即就是50的二進製表示。
④ 電腦中的計算器怎麼進行二進制的轉換
電腦中的計算器可以進行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十六進制的互相轉換,方法是打開計算器,點擊左上角的「查看」在下拉菜單里選擇「程序員」,默認是十進制數,輸入數值,點擊紅色圈中的其它進制,即可隨便換算
⑤ 計算機進制怎麼計算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採用十進制技術,其特點是「逢十進一」。在計算機中採用的技術方法則是二進制,其特點是「逢二進一」。二進制數只有兩個計數符號0和1。因此,作為機器表達數值來說,就只需要通、斷或高、低兩個電信號狀態。所以計算機採用二進製表示很容易數據的傳輸和處理也不容易產生錯誤,工作可靠性高。除此之外,二進制的運演算法則也比較簡單,可以使計算機運算器的結構大大簡化,控制更加簡單。
例如,二進制數11010轉換成十進制數為:
11010=1×24+1×23+0×22+1×21+0×20=26
十進制轉換成二進制
採用 "除2取余,逆序排列"法。具體做法是:用2整除十進制整數,可以得到一個商和余數;再用2去除商,又會得到一個商和余數,如此進行,直到商為小於1時為止,然後把先得到的余數作為二進制數的低位有效位,後得到的余數作為二進制數的高位有效位,依次排列起來。如十進制的125
將余數由下向上依次寫下即是:1111101。
在計算機內部,所有信息的存放、處理和傳送都採用二進制的信號形式。如英文字母、漢字、顏色、圖像和聲音等,必須通過不同的數字化編碼轉變成二進制編碼後,才能被計算機所接受。
二進制信號形式在信息處理中被稱作數字化信號或數字信號。
⑥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有哪些物理表示方法
二進制碼在物理上容易實現。二進制碼的兩個符號「1」和「0」正好與電子元器件的兩種穩定狀態相對應。例如,邏輯電路電平的「低」和「高」,開關的「斷」和「通」,發光二極體的「暗」和「亮」等都可以用數字「0」和「1」表示;
⑦ 計算機上的二進制是怎麼算的
我們平時用的是十進制,十進制裡面是0到9是個數值,例如1234,它表示的十進制數為:1*10^3+2*10^2+3*10^1+4*10^0
,即
1234中的「1」
為1*10^3,即1000,
"2"為2*10^2,即200……
同理,對於二進制,100
它變為十進制演算法為:1*2^2+0*2^1+0*2^0
這里二進制的100中的
"1」
用十進制為1*2^2…
而110用十進制就是
1*2^2+1*2^1+1*2^0=6
同理,十六進制也是一樣的
二進制計演算法就是只用1和零來表示數字,我們平常說的是十進制,它是由0到9十個數字來表示的,具體的表示方法是,比如二進制0就是十進制的0,01就是十進制的1 11就是十進制的3, 100就是十進制的4。
二進制是計算技術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數制。二進制數據是用0和1兩個數碼來表示的數。它的基數為2,進位規則是「逢二進一」,借位規則是「借一當二」,由18世紀德國數理哲學大師萊布尼茲發現。當前的計算機系統使用的基本上是二進制系統,數據在計算機中主要是以補碼的形式存儲的。計算機中的二進制則是一個非常微小的開關,用「開」來表示1,「關」來表示0。
加法法則: 0+0=0,0+1=1,1+0=1,1+1=10
減法,當需要向上一位借數時,必須把上一位的1看成下一位的(2)10。
減法法則: 0-0 =0,1-0=1,1-1=0,0-1=1 有借位,借1當(10) 看成 2 則 0 - 1 - 1 = 0 有借位 1 - 1 - 1 = 1 有借位。
乘法法則: 0×0=0,0×1=0,1×0=0,1×1=1
除法應注意: 0÷0 =0(無意義),0÷1 =0,1÷0 =0(無意義)
除法法則: 0÷1=0,1÷1=1
⑨ 二進制在計算機中如何儲存
1個位元組只能表示256個數,由於有符號所以就把它表示成范圍:-128-127。二進制在計算機中儲存方法:用最高位表示符號位,如果是0表示正數,如果是1表示負數,剩下的7位用來儲存數的絕對值的話,能表示27個數的絕對值,再考慮正負兩種情況,27*2還是256個數。首先定義0在計算機中儲存為00000000,對於正數我們依然可以像無符號數那樣換算,從00000001到01111111依次表示1到127。那麼這些數對應的二進制碼就是這些數的原碼。到這里很多人就會想,那負數是不是從10000001到11111111依次表示-1到-127,可以沒有,如果這樣的話那麼一共就只有255個數,因為10000000的情況沒有考慮在內。實際上,10000000在計算機中表示最小的負整數,就是這里的-128,而且實際上並不是從10000001到11111111依次表示-1到-127,而是剛好相反的,從10000001到11111111依次表示-127到-1。負整數在計算機中是以補碼形式儲存的,補碼是怎麼樣表示的呢,這里還要引入反碼概念,反碼就是把負數的原碼(負數的原碼和和它的絕對值所對應的原碼相同,簡單的說就是絕對值相同的數原碼相同)各個位按位取反,是1就換成0,是0就換成1,如-1的原碼是00000001,和1的原碼相同,那麼-1的反碼就是11111110,而補碼就是在反碼的基礎上加1,即-1的補碼是11111110+1=11111111,因此可以算出-1在計算機中是按11111111儲存的。
總之,計算機儲存有符號的整數時,是用該整數的補碼進行儲存的,0的原碼、補碼都是0,正數的原碼、補碼可以特殊理解為相同,負數的補碼是它的反碼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