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擲壘球怎麼練
就投擲壘球而言,爆發力主要體現在手臂和腿部運動短時間產生巨大力量,它是力量和速度的結合。教學訓練中,可採用杠鈴做爆發力訓練,如抓舉杠鈴、快速提拉杠鈴、負杠鈴快速蹲起等,一般可先採用身體的60-70%重量,而後逐漸增加。這些練習速度快且有爆發性,能使運動員想到動作速度,在投擲時加深記憶痕跡。另外還可採用提拉杠鈴至胸立即推杠鈴,卧推,半蹲跳,負杠鈴側對投擲方向蹬伸練習等發展爆發力。此外還可採取一些方法:如雙腿跳跳箱(50-80cm)、單腿跳、立定跳遠等來發展運動員爆發力。
速度是投擲壘球的主要素質之一。速度訓練初始階段。可主要採用行進跑20-30米,加速跑60-80米,(20-30米處最大速),聽信聲改變方向跑等來發展速度。後階段結合投擲壘球技術還可採用持壘球助跑、投擲步、低重心的交叉步來發展速度。
原地投擲壘球技術訓練:投擲壘球與投擲標槍技術不同之處在於它更注重最後出手速度,因而在技術訓練中要把原地投擲技術當重點來抓,可採用以下手段:
原地正面投擲壘球:教練可以結合錄像、圖片講解示範,要求運動員回憶一開始力量練習中拉膠帶動作。要做到動作快,出手快,鞭打動作明顯。
正面上一步投擲壘球:在運動員掌握原地投擲壘球動作之後,即可進行上一步投擲壘球技術教學訓練,運動員可人拿一紙婁壘球,邊走邊投,體會上一步正面投擲壘球技術。
原地側面投擲壘球:在此階段教練員必須抓好技術動作教學,要讓運動員體會蹬地轉體、挺胸揮臂的連貫性,強調動作要有速度,有爆發性,要反復練習,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我國壘球項目開展較晚, 雖然曾在世界大賽中取得過一些優異成績, 但與世界強隊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想趕超世界強隊, 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訓練理念和訓練節奏, 提高體能的儲備與動態補償能力。而目前我國壘球項目普遍存在「重技術, 輕體能」的訓練傾向, 部分教練員對體能訓練理論及方法缺乏全面認識。
Ⅲ 壘球怎麼玩啊
要掌握投擲壘球的技巧,投擲並非一味依靠蠻力,而是要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握球的幾根手指上,藉助於手指的撥動,把壘球投擲出去。
投擲壘球雖然不依靠蠻力,但是必要的力量儲備還是需要的,這就要求平時的鍛煉中要尋找合適的訓練項目。
注意投擲的適當方法,壘球在投擲之前,握球的手臂要旋轉幾圈,以積攢能量。
把全身的力量集聚在握球的手指之上,通過手指的快速波動,把壘球擲出。
壘球:
壘球是一項集體競賽項目,是在一塊呈直角扇形的場地上進行比賽的,亦是奧運會比賽項目。
壘球運動是從棒球運動演變出來的,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美國芝加哥。1933年,正式命名為「壘球」(soft ball)。1959年,女子壘球正式列為中國全國運動會的運動項目。1996年,女子壘球被正式列為奧運會運動項目。
壘球的最高組織機構國際壘球聯合會,成立於1952年9月,現有協會會員129個,總部設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國際壘聯的主要賽事有:奧運會壘球比賽、世界壘球錦標賽、世界青年壘球錦標賽和各大洲壘球錦標賽等。
Ⅳ 投擲壘球的訓練方法
體育教材中,把投擲壘球作為了教學重點,在學生田徑比賽中,它是參賽人數較多的項目。那麼投擲壘球如何進行訓練呢?下面我為您介紹投擲壘球如何進行訓練,一起來看看吧。
投擲壘球訓練一、身體素質訓練
在投擲壘球訓練開始階段,必須重視全面發展運動員身體素質,它為將來掌握投擲壘球技術和提高成績打下了基礎。身體素質訓練主要用來發展速度、力量、靈巧、柔韌性和協調性。訓練中要有針對性的加強訓練,使運動員身體條件得以全面發展,在這同時,身體素質訓練還應始終貫穿整個投擲壘球訓練之中。
投擲壘球訓練二、針對性身體訓練
1、力量訓練
學生處於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力量訓練必須符合其生理特徵,要注重訓練手段的多樣化,宜採用輕重量,多次數,循序漸進,合理運動負荷的訓練方法來發展力量。在訓練的初始階段,要著重發展學生的上肢和腰腹肌量,主要採用拉膠帶,拋投實心球,推輕杠鈴等著重發展學生的快加速力量。採用仰卧起坐、仰卧兩頭起來發展學生腰腹力量。
2、爆發力訓練
就投擲壘球而言,爆發力主要體現在手臂和腿部運動短時間產生巨大力量,它是力量和速度的結合。教學訓練中,可採用杠鈴做爆發力訓練,如抓舉杠鈴、快速提拉杠鈴、負杠鈴快速蹲起等,一般可先採用身體的60-70%重量,而後逐漸增加。這些練習速度快且有爆發性,能使運動員想到動作速度,在投擲時加深記憶痕跡。另外還可採用提拉杠鈴至胸立即推杠鈴,卧推,半蹲跳,負杠鈴側對投擲方向蹬伸練習等發展爆發力。此外還可採取一些方法:如雙腿跳跳箱(50-80cm)、單腿跳、立定跳遠等來發展運動員爆發力。
3、速度練習
速度是投擲壘球的主要素質之一。速度訓練初始階段。可主要採用行進跑20-30米,加速跑60-80米,(20-30米處最大速),聽信聲改變方向跑等來發展速度。後階段結合投擲壘球技術還可採用持壘球助跑、投擲步、低重心的交叉步來發展速度。
投擲壘球訓練三、原地投擲壘球技術
原地投擲壘球技術訓練:投擲壘球與投擲標槍技術不同之處在於它更注重最後出手速度,因而在技術訓練中要把原地投擲技術當重點來抓,可採用以下手段:
原地正面投擲壘球:教練可以結合錄像、圖片講解示範,要求運動員回憶一開始力量練習中拉膠帶動作。要做到動作快,出手快,鞭打動作明顯。
正面上一步投擲壘球:在運動員掌握原地投擲壘球動作之後,即可進行上一步投擲壘球技術教學訓練,運動員可人拿一紙婁壘球,邊走邊投,體會上一步正面投擲壘球技術。
原地側面投擲壘球:在此階段教練員必須抓好技術動作教學,要讓運動員體會蹬地轉體、挺胸揮臂的連貫性,強調動作要有速度,有爆發性,要反復練習,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投擲壘球訓練四、助跑投擲壘球技術
助跑投擲壘球是由持球、持球助跑和最後用力,身體平衡幾部分組成。在教學訓練中,要把助跑後階段的投擲步技術和最後用力技術作為重點進行訓練,不斷改進,完善和提高他們對技術的自控能力。
1、投擲步技術
重點在於熟練准確地完成引球和交叉步技術。要注意力集中在整個助跑動作的加速上,提高完成投擲步動作的加速能力,從而增大投擲距離。投擲步技術教學方法:
原地向後引球:目的在於學會掌握熟悉引球正確動作。
上步引球:要保證學會正確向後引球動作及體會與下肢協調配合。
跑動中向後引球:速度要先慢後快,動作要正確。
完成交叉步:要使引球與交叉步連接在一起,使整個動作準確連貫。
技術動作教學要注意正確性,要反復練習,切忌急於求成,防止錯誤的動力定型。可結合音樂、錄像(投標槍技術)、看技術掛圖進行鞏固。
2、最後用力
由於學生心理、特點所限,教學時講解不宜過多過繁,要易採取講解結合示範的方法,使學生懂得基本技術。
最後用力順序:右腿蹬地,推動髖關節轉向投擲方向,帶動軀干-肩-大臂-小臂-手發力。此階段,多採用投擲輕物練習,體會用力順序。
投擲前作好用力准備,向後引球,同時使學生有意識身體右轉,使左肩正對投擲方向做交叉步時加快上肢運動速度,使下肢超越軀干,直到最後用力,要防止運動員有意識上體後傾的錯誤動作。
Ⅳ 怎樣才能扔好壘球壘球的規則是什麼怎麼訓練壘球
壘球是一種以兩支隊伍交替擊球和接球的比賽項目。比賽雙方的目的是力爭在7局比賽(即七輪擊球)中獲得最高分。如果一方有3名擊球手被淘汰出局的話,那麼,該隊的半局就宣告結束。如果七局比賽之後兩隊打平的話,兩隊將進入附加賽,直到有一方獲勝為止。 得分: 在一局比賽中,如果擊球手擊中球後沿逆時針方向順利到達一壘,然後跑完所有的三壘,最後跑回本壘,此時,這支球隊得一分。擊球手擊中對方隊員投出來的球後,該擊球手佔得一壘。擊球手擊出來的球必須落在邊線以內,對方接球隊員之前,這樣,對方接球隊員就有可能用其手套將球接住。在接球手拿球上壘之前,擊球手必須先到該壘。 上壘: 如果擊球手將球擊出場外(擊球區外四個投球點以外)或者被對方投出來的球打到身上,擊球手也能安全上壘。但是,如果是一個本壘打,經常是將球擊出場外圍欄,那麼,擊球手和所有跑壘球員都要繞各壘跑一周,然後馬上得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擊球隊員安全到達第一壘後,然後其他擊球手擊中投球後,逐壘佔領,這樣才能得分。 擊球隊員和跑壘員可以跑到下一個沒被其他跑壘員佔領的壘。但是,如果擊球隊員在接球隊員之後上壘,那麼,該擊球手就被淘汰出局。如果擊球手打出一個地面球,那麼,一壘的跑壘員就要盡快跑到第二壘,這樣,擊球手就能輕松的跑到第一壘。類似的,如果一名隊員被迫跑到其隊友原先所佔的壘時,其他的跑壘員也要相應的跑到下一壘。 在這兩種情況下,跑壘員都必須跑壘,而接球手在接到球後,只需比跑壘員先到下一壘,就可以將對方跑壘員淘汰出局。不需追趕對方跑壘員。. 將對方擊球手淘汰出局: 投球手的目的就是要將擊球手(即跑壘員)淘汰出局。要達此目的,有如下三種途徑: 迫使擊球手向內場手擊出一粒地面球,(內場手向一壘球員擲出球後,立即跑到一壘)。 迫使擊球手將球擊向空中,這樣隊友能將球接住。 迫使擊球手三擊不中出局。 其他規則: 如果擊球手打出一粒邊界球,除非該隊員在此之前已擊出兩粒好球,那麼這個球算擊球手的一次失誤。 如果擊球隊員在前兩次擊球失敗後,第三次擊出的球被接球隊員接住,那麼,該擊球手就會以三擊不中而被淘汰出局。 接球手一旦接到被擊球手打到空中的球,跑壘員就必須離開本壘,然後在接球手之前趕到下一壘。 在球被接到之前,如果跑壘員跑離本壘,而且,接球隊員在跑壘員趕回之前拿到球並成功上壘的話,那麼,該跑壘員被淘汰出局。 擊球手可以跑過第一壘,但如果她跑過或滑過第二壘或第三壘,就有可能被接球手追上而被淘汰。 跑壘員可以在擊球手擊球之前就開始跑壘,或叫竊壘。 擊球手在第三打時,觸擊球犯規就會被淘汰。 投球手在擲球時必須至少有一條腿著地。 隊員被替換下場之後可以重新上場,但是一名替補只能替換一名場上球員。 壘球場: 通常,壘球得內場為泥地,外場是草地。因為壘球場內場被本壘和其他三壘圍成一個菱形,所以壘球場也被稱為菱形場。
Ⅵ 青少年壘球運動員的訓練方法是怎麼樣的
青少年時期必須在全面發展素質的同時進行專項技術訓練, 使其更加熟練地掌握壘球基本技術, 為今後的技戰術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 有計劃地進行以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為重點的身體訓練, 使隊員逐步加深對壘球訓練知識的理解, 引導其主動訓練, 如果僅僅是被動地進行訓練, 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Ⅶ 如何訓練擲壘球
一、投擲角度不好
現象1:壘球出手過早投得過高,即所謂見高不見遠。
現象2:壘球出手過低使壘球過早地擦地,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過短,達不到投遠的目的。
糾正方法:在平時練習時,我在投擲線前2.5米遠的地方,設了一根2.5米高的塑料彩繩,要求這些學生將球從橫線上投過。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投擲的角度。 現象3:壘球偏左偏右。
糾正方法:首先要求這些學生做正面肩上屈肘自然揮臂,對准目標練習,壘球偏左了是投擲中轉體過大或手臂向左了。壘球偏右了是身體沒有轉過來或手臂偏右了。
針對以上投壘球的錯誤動作,教會他們正確轉體,我在爬桿空中懸掛一塊1米×1米的泡沫墊子讓這些學生做投准練習,我還在牆上畫一個直徑1米的環圈,在樹上放一個吊球讓學生做投准練習。為了培養學生的投准興趣,我還放了幾只輕汽球看誰能擊炸汽球。
二、投擲時直臂
現象:投擲不能大臂帶動小臂而是直臂。
糾正方法:指導學生練習背後過肩肘關節向前揮臂,反復練習鞭打動作與投擲紙折疊飛機練習。在此同時,還可以在樹上系一根橡皮筋,讓這些學生手抓另一端,進行滿弓練習。
三、上下肢不協調
現象:上下肢不協調,只揮臂不蹬地。忘記了蹬地、轉體、揮臂的順序。
糾正方法:首先教會他們投擲順序,即先蹬地、送髖、轉體、揮臂的順序。指導他們先做分解動作,然後做連貫動作,練習中告訴他們注意身體前傾、重心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