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嬰兒身高體重公式計算公式
嬰幼兒體重標准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影響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初產年齡:初產年齡在30歲以下,新生兒出生體重隨孕婦年齡增加而增加,超過31歲則隨年齡增加而減少。
2、孕周:胎兒在母體中的時間太短或太長,均會影響新生兒出生的體重。孕35至39周,新生兒出生體重隨 周增加而明顯增加:孕40周至43周,體重增加較慢;孕44周後,體重反而下降。
(1)小兒體格檢查身高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特點:
體重是反映生長發育的重要標志,是判斷小兒營養狀況、計算葯量、補充液體的重要依據。
一般說,小兒體重的增長是隨年齡的長大而增加,年齡越小,體重增加越快。但是有一個特殊的地方。
新生兒出生後2~3天,由於胎糞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喪失水分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時的體重還低,臨床上稱「生理性體重下降」。到出生第3~4天,體重減輕可達出生體重的6~9%。
Ⅱ 小孩身高怎麼算的
身高測量被測量者赤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間緊靠身高計的立柱上。
測量者站在被測量人的左右均可,將其頭部調整到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的最低點齊平,再移動身高計的水平板至被測量人的頭頂,使其松緊度適當,即可測量出身高。
Ⅲ 孩子身高計算方法
身高體重是衡量一個人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標,對於父母了解自家寶寶是否健康尤其重要。下面我們就將嬰兒身高體重計算方法列出,供各位爸媽參考。
嬰兒體重計算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嬰兒身高增長規律:
足月的嬰兒身長平均是50cm,此後一年內會增長大約25厘米,也就是說到了一歲的時候應該為75cm。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平均每個月是增長3cm,4-6月時,平均每個月是增長2cm,此後平均每月是增長1cm。1歲以後另算。
凡身高體重超過標準的10%或是不足10%,都意味著爸媽要及時的給寶寶調整飲食了,藉此改善寶寶的發育狀況。
Ⅳ 幼兒標准身高體重如何計算的
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將小兒正常身高、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 嬰幼兒體重標准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凡身高超過標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Ⅳ 幼兒園身高體重
寶寶成長發育可謂一天一個樣,身高不斷的增高,體重不斷的增加,媽媽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每個階段的寶寶的身高體重都有一個正常的范圍值。想知道你家寶寶的身高體重正常嗎?來看一看出的幼兒身高體重計算方法吧!
寶寶身高體重標准表計算方法
身高、體重是衡量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的一項重要指標。現將小兒正常身高、體重標准計算公式方法介紹如下:
嬰幼兒體重標准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
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
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嬰幼兒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凡身高超過標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快來算一算寶寶的正常身高體重吧!要想讓寶寶有個正常的身高和體重,家長就要注意給孩子補充足夠的營養 。同時,還要注意保證孩子的睡眠,睡眠質量和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很大關系。平時多鼓勵孩子參加運動,運動鍛煉是強身健體的最好方法。
Ⅵ 兒童身高體重標准計算公式
身高與體重是一個反映遠期營養狀況的指標,往往作為評價生長發育和營養狀況的基礎,對兒童來講這個指標尤為重要本文是我整理的兒童身高體重標准計算公式,僅供參考。
1、體重標准測量公式
1~6個月時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6(公斤);7~12月體重(公斤)=出生體重(或3公斤)+月齡×0。5(公斤);2~10歲體重(公斤)=年齡×2+7(或8)。
2、身高標準的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一歲時大約是75厘米;以後每年大約平均增長5厘米,因此2~12歲以後小兒身長(厘米)=年齡×5+75(厘米)。凡身高超過標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3、頭圍標准計算公式
頭圍的大小與腦的發育密切相關,頭圍測量可作為兒童智力發育的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頭圍=身長(cm)×4/10+15
2-12歲的兒童身高計算公式
身高(CM)=(年齡-2)X5+85=年齡X5+75
按年齡計算體重公式:
嬰兒:前半年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X0.7
後半年體重(KG)=出生體重+6X0.7+(月齡-6)X0.5
2-12歲兒童體重(KG)=(年齡)X2+12=年齡X2+8
較普遍採用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
成年:〔身高(cm)-100〕×0.9=標准體重(kg)
另一種是:
男性:身高(cm)-105=標准體重(kg)
女性:身高(cm)-100=標准體重(kg)
以上兩種計算方法,基本已被廣泛採用。
另外,最近軍事科學院還推出一計算中國人理想體重的方法:
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50(kg)
南方人理想體重=(身高cm-150)×0.6+48(kg)
這一計算方法,似乎比較適合南北地區中國人。
體重的評價指標如下:
標准體重的60%以下 嚴重營養不良
標准體重的60-80% 中度營養不良
標准體重的80-90% 輕度營養不良
標准體重的90-110% 正常范圍
>標准體重的120% 肥胖
兒童標准體重的計算,簡便的方法是:
1~6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6=標准體重(kg)
7~12個月:出生體重(kg)+月齡×0.5=標准體重(kg)
1歲以上:8+年齡×2=標准體重(kg)
利用遺傳因素即利用父母的身高進行預測。計算公式為:
兒子成人時的身高=(父高+母高)× 0.54
女兒成人時的身高=(父高×0.923+母高)÷2 此方法未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誤差較大,大約在3-5厘米。
2.利用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後天發育情況,即當時的實足年齡、身高、足長進行預測:
Hm=A+(B×C)其中Hm為成人後的身高,A為常數,B為相應的系數,C為當時的身高。不同的年齡具有不同常數和系數
影響兒童身高發育的因素
1、遺傳:遺傳因素很重要,兒童身高發育的特徵、潛力、趨向等都受到父母雙方遺傳因素的影響。孩子的身高與父母親的身高密切相關,按照父母的身高通用公式可推算出子女成年後身高的大致范圍。
2、性別:男孩、女孩生長發育各有其規律與特點。一般說男孩身高高於女孩,但在特定年齡段可能女孩高於男孩。如11-13歲左右,因為女孩較男孩青春發育早2年。
3、營養:兒童身高的發育必須有完善的營養素供給,營養需要均衡,在保證必需的熱量的基礎上,需要提供優質蛋白質類食品,如魚、肉、蛋、奶等,同時還需要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等。營養均衡可使生長潛力得到最好發揮。
4、疾病:疾病對生長發育的干擾作用十分明顯,慢性感染常使體重減輕;長期慢性疾病則影響體重和身高的發育;內分泌疾病常引起骨骼生長和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先天性疾病對生長發育的影響更為明顯。
5、母孕情況:胎兒在宮內的發育受孕母的生活環境、營養、情緒和疾病等各種因素影響,胎兒在宮內發育遲緩,可影響孩子生後生長緩慢,直至影響最終身高。
Ⅶ 孩子身高計算公式
身高(長),是指從孩子頭頂到足底的全身長度,代表頭、脊柱、下肢長度的總和。身高的增長與種族、遺傳、營養、內分泌、運動和疾病等因素有關。人的身高增長速度隨年齡而變化,年齡愈小,增長愈快,足月正常出生的新生兒身高約50厘米,生後頭半年嬰兒處在第一生長高峰,故頭一年身高增長特別快,頭3個月每月增長11~12厘米,一年內可長25厘米,一周歲時身高可達75厘米。第二年增長速度較慢,一年約增加10厘米,故2歲時身高應為85厘米左右。2歲以後身高逐漸穩步增長,平均每年增長5~7厘米。2~12歲小兒正常身高可按以下公式估算:年齡×7+70厘米。這些數值是一般情況,各個小兒出生時體重、身長的不同,家庭遺傳因素的差異,都會使孩子在生長發育中有一定的差異。但如相差太多,則需找醫生咨詢,及早糾正,以免影響小兒健康發育。;
Ⅷ 兒童身高怎麼計算
12-6歲孩子身高的計算方法是年齡×乘以7+,再加上75cm;7-1210歲孩子身高的演算法是年齡×乘以6+,再加上80cm;120歲以後孩子的大多進入青春期,生長發育比較快,不能簡單的用公式來計算,平均每年增加約78-10cm。家長可以每3個月記錄孩子的生長曲線表,隨時關注孩子的生長情況。
兒童小兒身高的測量方法具體如下:
1、3歲以下:一般取卧位,頭頂抵住擋板,枕部、臀部、腳跟緊貼量板,通過量板刻度准確測量身高。
2、3歲以上兒童:可以採取站立位,枕部、臀部、腳跟要緊貼測量尺,通過測量尺的刻度來准確測量身高。測量身高時注意採取相同時間、相同的測量工具來進行測量,這可以減少誤差。
Ⅸ 兒童身高體重標准計算方法
禹城新高鐵的什麼和計劃方案的,我覺得兒童的身高體重應該是原樣,要搭配才有合理的身高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