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價格策劃的價格計算方法

價格策劃的價格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8 18:37:39

『壹』 銷售價格的計算公式

基本計算公式
(一)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十稅金
(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十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三)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X周轉天數X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X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公式的簡化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由於包括的項目很多、計算繁雜、工作量大,容易出差錯,從而影響物價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了計算方便和准確、提高工作效率、便於價格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把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逐步進行簡化,演變出了三種簡化計算方法
(一)綜合差率法
綜合差率法是指把利息率、商品損耗率、經營管理費率、利潤率綜合成一個差 企業定價率,即四率合一,以此計算價格的方法。由於計算基數不同,綜合差率又分為順加綜合差率和倒扣綜合差率。
1.順加綜合差率。它是以進貨成本為基數計算的。
銷售價格=進貨成本×(1+順加綜合差率)
2.倒扣綜合差率。它是以銷售價格為基數計算的。
銷售價格=進貨成本/(1-倒扣綜合差率)
(二)固定差率法
固定差率法又稱做統一差率法。它是指把直接費用和綜合差率合成一個差率,以此計算價格的方法。此法是在綜合差率法基礎上的進一步的簡化,其目的在於使計價更加簡便。固定差率法也分順加固定差率和倒扣固定差率兩種。其計算公式為:
1.
=
銷售價格=進價×(1+順加固定差率)
2.
銷售價格=進價/(1-倒扣固定差率)
(三)固定差額法
所謂固定差額法,是指把商品從購到銷的各項費用、額,再和進價相加計算銷售價格的方法。
固定差額=銷售價格-進價
銷售價格=進價+固定差額

『貳』 產品報價怎麼計算

沒有簡單通用公式。
一般來說,最簡單的價格構成:產品價格=材料費+加工費+包裝物流費(包含稅金和供應商的利潤)
材料費=產品毛重(含料把)* 原材料單位價格
加工費可以讓供應商按機型報出每小時費用,再乘以單個產品計算周期。
有的公司用EXEL作出了詳細的零件估價表,非常詳細,輸入各項參數,如重量、周期等,可自動生成價格。甚至有的能夠根據各供應商的歷史數據,計算出零件的質量成本、技術支持成本等等.

『叄』 簡述價格策略的類型及方法

價格策略就是根據購買者各自不同的支付能力和效用情況,結合產品進行定價,從而實現最大利潤的定價辦法。
定價方法,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定價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一)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二)競爭導向定價法: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三)顧客導向定價法: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

『肆』 制定價格的方法有哪些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這種定價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點。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的幾種方式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伍』 定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方法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分為總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總成本定價法分為: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其計算公式為:P=c×(1+r),其中:P—商品的單價,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預計銷量。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分為: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反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拓展資料
定價策略:折扣定價
折扣定價策略,是指利用各種折扣和讓價吸引經銷商和消費者,促使他們積極推銷或購買本企業商品,從而達到擴大銷售、提高市場佔有率的目的。
1、現金折扣
這是企業為了加速資金周轉,防止呆賬出現,給予現金付款、提前付款或迅速支付貨款的買主一定比例的優待。
2、數量折扣
數折扣是指當購買者的購買達到一定數量或金額時,企業給予一定折扣,分為累進折扣和非累進折扣兩種。
非累進數量折扣指在每次購買中,當購買量達到一定標准時,給予折扣,購買量越大,折扣越大。
累進數量折扣指一定時間期限內,顧客累計購買量(或購買金額)達到一定標准,就給予折扣。同樣,數量或金額越大,折扣越大。折扣時間的長短,可根據企業情況隨意制定,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
3、季節性折扣
生產季節性產品的企業,對銷售淡季來采購的買主,給予折扣優待,鼓勵中間商及用戶提早采購。

『陸』 定價策略的定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⒉邊際成本定價法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其計算公式為 :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產品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則採用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價格的過程如下:
單位產品固定成本6 000 000/2 000=3 000元
單位產品變動成本1 000元
單位產品總成本4 000元
單位產品價格4 000×(1+25%)=5 000元
1.採用成本加成定價法,確定合理的成本利潤率是一個關鍵問題,而成本利潤率的確定,必須考慮市場環境、行業特點等多種因素。某一行業的某一產品在特定市場以相同的價格出售時 ,成本低的企業能夠獲得較高的利潤率,並且在進行價格競爭時可以擁有更大的迴旋空間。
在用成本加成方式計算價格時,對成本的確定是在假設銷售量達到某一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若產品銷售出現困難,則預期利潤很難實現,甚至成本補償也變得不現實。但是, 這種方法也有一些優點:首先,這種方法簡化了定價工作,便於企業開展經濟核算。其次, 若某個行業的所有企業都使用這種定價方法,他們的價格就會趨於相似,因而價格競爭就會減到最少。再次,在成本加成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價格對買方和賣方來說都比較公平,賣方能得到正常的利潤,買方也不會覺得受到了額外的剝削。成本加成定價法一般在租賃業、建築業、服務業、科研項目投資以及批發零售企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即使不用這種方法定價 ,許多企業也多把用此法制定的價格作為參考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 等因素來確定價格。假設上面一例中建設電視機廠的總投資額為800萬元,投資回收期為5年 ,則採用目標收益定價法確定價格的基本步驟為:
⑴確定目標收益率?
目標收益率=1/投資回收期×100%=1/5×100%=20%
⑵確定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
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總投資額×目標收益率÷預期銷量
8 000 000×20%÷2 000=800元
⑶計算單位產品價格
單位產品價格=企業固定成本÷預期銷量+單位變動成本+單位產品目標利潤額=6 000 000÷2 000+1 000+800=4 800元
與成本加成定價法相類似,目標收益定價法也是一種生產者導向的產物,很少考慮到市場競爭和需求的實際情況,只是從保證生產者的利益出發制定價格。另外,先確定產品銷量,再計算產品價格的作法完全顛倒了價格與銷量的因果關系,把銷量看成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在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尤其是對於那些需求的價格彈性較大的產品,用這種方法制定出來的價格,無法保證銷量的必然實現,那麼,預期的投資回收期、目標收益等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話。不過,對於需求比較穩定的大型製造業、供不應求且價格彈性小的商品、市場佔有率高 、具有壟斷性的商品,以及大型的公用事業、勞務工程和服務項目等,在科學預測價格、銷量、成本和利潤四要素的基礎上,目標收益法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定價方法。
3.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的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代替邊際成本,所以邊際成本定價法也可稱為增量分析定價法。
在企業經營中,增量分析定價法大致適用於三種情況。
(1)企業是否要按較低的價格接受新任務。
(2)為減少虧損,企業可以通過降價爭取更多任務。
(3)企業生產互相替代或互補的幾種產品。 1、需求價格彈性
⒉供求關系
⒊准確把握顧客心理
需求導向定價是指按照顧客對商品的認知和需求程度制定價格,而不是根據賣方的成本定價。這類定價方法的出發點是顧客需求,認為企業生產產品就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要,所以產品的價格應以顧客對商品價值的理解為依據來制定。若成本導向定價的邏輯關系
是:成本 +稅金+ 利潤=價格,則需求導向定價的邏輯關系是:價格一稅金一利潤=成本。
需求導向定價的主要方法包括認知價值定價法、反向定價法和需求差異定價法三種,其中,需求差異定價法將專門論述。
1) 認知價值定價法
這是利用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也就是消費者心中對價值的理解程度來確定產品價格水平的一種方法。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不同,會形成不同的定價上限,如果價格剛好定在這個限度內,那麼消費者既能順利購買,企業也將更加有利可圖。
如美國卡特匹勒公司用理解價值為其建築機械設備定價。該公司可能為其拖拉機定價 10 萬美元,盡管其競爭對手同類的拖拉機售價只有 9 萬美元,卡特匹勒公司的銷售量居然超過了競爭者。當一位潛在顧客問卡特匹勒公司的經銷商,買卡特匹勒的拖拉機為什麼要多付 1 萬美元時,經銷商回答說:
90000 美元是拖拉機的價格,與競爭者的拖拉機價格相同;
+7 000 美元是最佳耐用性的價格加成;
+6 000 美元是最佳可靠性的價格加成;
+5 000 美元是最佳服務的價格加成;
+2 000 美元是零件較長保用期的價格加成;
110000 美元是總價格;
一 10000 美元折扣;
最終價格為 100000美元。
顧客驚奇地發現,盡管他購買卡特匹勒公司的拖拉機需多付 1 萬美元,但實際上他卻得到了 l 萬美元的折扣。結果,他選擇了卡特匹勒公司的拖拉機。實施這一方法的要點在於提高消費者對商品效用認知和價值的理解度。企業可以通過實施產品差異化和適當的市場定位,突出企業產品特色,再輔以整體的營銷組合策略,塑造企業和產品形象,使消費者感到購買這些產品能獲取更多的相對利益,從而提高他們可接受的產品價格上限。
2) 反向定價法
所謂反向定價法,是指企業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計算自己從事經營的成本和利潤後,逆向推算出產品的批發價和零售價。這種定價方法不以實際成本為主要依據,而是以市場需求為定價出發點,力求使價格為消費者所接受。
競爭導向定價法(Competition-based pricing)
1.隨行就市定價法
⒉密封投標定價法
⒊主動競爭定價法 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形式不僅受價值、成本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還受市場競爭程度和市場結構的制約。在完全競爭或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下,市場中有較多的生產經營者,多數企業無法控制市場價格,市場上同質商品的可選擇性強,市場信息充分,市場經營者對市場信息的反應靈敏,為搶占市場份額,企業紛紛採用多角度應對策略,展開價格大戰。
⒈根據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制定價格策略。
產品市場生命周期可分為介紹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介紹期,新產品初涉市場,在技術性能上較老產品有明顯優勢,而在企業投入上卻存在批量小、成本大、宣傳費等期間費用高的劣勢,該類企業定價決策時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和新產品科技含量,若新產品具有高品質且不易模仿特點,則可選擇撇脂定價策略,即高價策略,產品打入市場,迅速收回投資成本;若新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低價可大大增加銷售量,則可選擇低價薄利多銷的價格策略,產品打入市場,迅速佔領市場份額,以擴大銷售量達到增加利潤總額的目的。成長期,產品銷量增加,市場競爭加劇,產品的性價比仍然保持優勢,企業可根據自身的規模和市場的知名程度選擇定價策略,規模大的知名企業可選擇略有提高的價格策略,繼續獲取高額利潤,而規模較小的企業則要考慮由於市場進入帶來的價格競爭風險,應以實現預期利潤為目標,選擇目標價格策略。成熟期,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狀態,企業面臨的是價格戰的威脅,該階段應選擇競爭價格策略,即採用降價的方法達到抑制競爭、保持銷量的目的。衰退期,產品面臨被更優品質、性能的新型產品取代的危險,因而企業選擇定價策略的指導思想是盡快銷售,避免積壓,可選擇小幅逐漸降價,平穩過渡的價格策略,同時輔之以非價格手段,如饋贈、獎勵等促銷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利潤不受損失;若產品技術更新程度高,則選擇一次性大幅降價策略,迅速退出市場,但在運用降價策略時,要注意是否有損於知名品牌的企業形象。
⒉選擇定價策略的前提准備。企業在選擇定價策略時,應具備必要的前提基礎,採用撇脂定價策略和略有提高的定價策略的企業,必須具備較高的技術能力和先進的技術水平,產品的質量應達到國內較高水平,並得到目標顧客的認同,該類企業多屬於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或知名企業,屬知名品牌的產品,其服務的顧客屬中、高收入階層,主要是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生活及追逐名牌的心理需要。採用競爭價格策略的企業,特別是發動價格戰的企業,要有一定的生產規模,一般認為,生產能力達到整個市場容量的10%是一個臨界點,達到這一頂點後企業的大幅降價行為就會對整個市場產生震撼性的影響,這一點也是企業形成規模經濟的起點;企業運用競爭價格策略時,把握最佳的價格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行業內價格戰在所難免,一般應率先下手,首發者較少的降價所取得的效果,跟進者需花較多降價才能取得,但降價的幅度應與商品的需求彈性相適應,需求彈性大的商品,降價的幅度可大些,降價的損失可通過增加銷量彌補,而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降價的幅度要小些,避免企業產品的總利潤減少過多;對於規模小,市場份額少,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在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下,通常採取跟進價格策略,主要通過挖掘自身潛力,降低成本,達到增加效益的目的。 壟斷性行業分為完全壟斷市場結構和寡頭壟斷市場結構。
完全壟斷市場,指行業中只有惟一的一個企業的市場組織,該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商品沒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企業進入該行業都極為困難或不可能,其市場排除了任何的競爭因素,壟斷企業可以控制和操縱市場價格,其壟斷的原因主要為政府壟斷和自然壟斷,如鐵路運輸、天然氣、供水、供電、供熱等部門。完全壟斷企業價格策略的基本原則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通過調整產量和價格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壟斷企業雖掌握市場價格的壟斷權,但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產品價格,還需考慮市場的需求,分析邊際收益、產品價格與需求價格彈性系數之間的關系,當需求富有彈性時,企業定價水平略低,當需求缺乏彈性時,企業選擇高價策略。
寡頭壟斷市場,指行業中企業為數甚少,而且企業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競爭關系的市場,該市場中具有少數幾家企業生產經營,如汽車製造業、電信業,它們中的每一家企業對整個市場的價格和產量都有控制能力,任何一家企業都必須根據市場中其他企業的價格策略來形成自己的決策,如今年中國汽車市場各企業相互影響,紛紛降價,但企業在選擇定價策略的時候,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價格決策對競爭對手的連鎖反應,價格戰往往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果,因而該類企業的產品價格在經過相互作用達到均衡後,應在一段期間內保持相對穩定,而從產品的性能、質量、宣傳、服務等方面展開非價格競爭。
壟斷雖不利於市場機制的形成,但從規模經濟角度分析,獨家經營的生產效益一定優於多家經營,因而,在某些產品的生產中,壟斷經營是必選方式。在定價決策中,考慮不同層次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及承受能力,壟斷企業可選擇差別定價策略,針對不同消費群體,不同消費形式及消費量,提供不同的產品服務,並採用不同的價格策略,如天然氣、水、電、採暖等產品價格,應區別居民、商用、政府部門等不同消費對象,採用差別價格。

『柒』 市場定價方法有哪幾種

1、市場撇脂定價法

新產品上市之初,將新產品價格定得較高,在短期內獲取厚利,盡快收回投資。這一定價策略就像從牛奶中撇取其中所含的奶油一樣,取其精華,所以稱為「撇脂定價」策略。對於全新產品、受專利保護的產品、流行產品、未來市場形勢難以測定的產品等,可以採用撇脂定價策略。

2、市場競爭定價法

根據市場上同類商品競爭結果的可銷零售價格,反向計算而確定出廠價格,市場競爭定價法的計算公式是產品出廠價格=市場可銷零售價格-零批差價-批進差價=(同類產品市場基準零售價格±產品質量或規定差價)×(1-零批差率)×(1-批進差率)。

(7)價格策劃的價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影響產品價格的因素:

1、價值因素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體現,價值的大小決定著價格的高低,而價值量的大小又是由生產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因此,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可以相對地降低產品價格。

2、成本因素

成本是影響定價的基本因素。企業必須獲得可以彌補已發生成本費用的足夠多的收入,才能長期生存發展下去。雖然短期內的產品價格有可能會低於其成本,但從長期來看,產品價格應等於總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否則企業無利可圖,難以生存。

『捌』 定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定價的計算公式是成本毛利率=(銷售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成本*100%。順加和倒扣是商業計算毛利、成本、售價的兩種方法,現在常用的是倒扣,目標利潤率定價法的要點是使產品的售價能保證企業達到預期的目標利潤率,企業根據總成本和估計的總銷售量,確定期望達到的目標收益率,然後推算價格。

利潤定價法

目標利潤定價法的計算公式為產品出廠價格=[(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銷售稅率)]+[目標利潤/(預計銷售量×(1-銷售稅率)],目標利潤=(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預計銷售量×成本利潤率,產品出廠價格=[(單位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1+成本利潤率)]/(1-銷售稅率)。

目標利潤定價法與「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有區別的。差別在於「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只是製造成本,不包括期間費用,而「目標利潤定價法」公式中的成本包括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相應地,兩個公式中的「成本利潤率」也有所不同。

『玖』 產品定價公式如何計算

依照不同的導向有不同的產品定價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點。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的幾種方式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拾』 定價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定價策略中,常見的定價方法有三類:成本導向定價法、市場導向定價法、顧客導向定價法 。

閱讀全文

與價格策劃的價格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3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5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1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4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11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5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9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