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文化價值的計算方法

文化價值的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8 05:08:29

① ¥1等於多少分

¥1代表1元人民幣,等於100分錢。

② 勾股定理的文化價值

在國外,尤其在西方,勾股定理通常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這是由於,他們認為最早發現直角三角形具有「勾2+股2=弦2」這一性質並且最先給出嚴格證明的是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公元前580-公元前500).

實際上,在更早期的人類活動中,人們就已經認識到這一定理的某些特例.除我國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發現勾股定理外,據說古埃及人也曾利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法則來確定直角.但是,這一傳說引起過許多數學史家的懷疑.比如,美國的數學史家M·克萊因教授曾經指出:「我們也不知道埃及人是否認識到畢達哥拉斯定理.我們知道他們有拉繩人(測量員),但所傳他們在繩上打結,把全長分成長度為3、4、5的三段,然後用來形成直角三角形之說,則從未在任何文件上得到證實.」不過,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幾塊大約完成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倫的泥版書,據專家們考證,其中一塊上面刻有如下問題:「一根長度為30個單位的棍子直立在牆上,當其上端滑下6個單位時,請問其下端離開牆角有多遠?」這是一個三邊為3:4:5三角形的特殊例子;專家們還發現,在另一塊版板上面刻著一個奇特的數表,表中共刻有四列十五行數字,這是一個勾股數表:最右邊一列為從1到15的序號,而左邊三列則分別是股、勾、弦的數值,一共記載著15組勾股數.這說明,勾股定理實際上早已進入了人類知識的寶庫.

無論是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還是我們中國人誰最先發現了勾股定理,我們的先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點發現的這同一性質,顯然不僅僅是哪一個民族的私有財產而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值得一提的是:在發現這一共同性質後的收獲卻是不完全相同的.下面以「畢達哥拉斯定理」和「勾股定理」為例,做一簡單介紹:

一、畢達哥拉斯定理

畢達哥拉斯是一個古希臘人的名字.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早年曾游歷埃及、巴比倫(另一種說法是到過印度)等地,後來移居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克羅托內,並在那裡組織了一個集政治、宗教、數學於一體的秘密團體畢達哥拉斯學派,這個學派非常重視數學,企圖用數來解釋一切.他們宣稱,數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研究數學的目的並不在於實用,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他們對數學看法的一個重大貢獻是有意識地承認並強調:數學上的東西如數和圖形是思維的抽象,同實際事物或實際形象是截然不同的.有些原始文明社會中的人(如埃及人和巴比倫人)也知道把數脫離實物來思考,但他們對這種思考的抽象性質所達到的自覺認識程度,與畢達哥拉斯學派相比,是有相當差距的.而且在希臘人之前,幾何思想是離不開實物的.例如,埃及人認為,直線就是拉緊的繩或田地的一條邊;而矩形則是田地的邊界.畢達哥拉斯學派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將算術和幾何緊密聯系起來.

正因為如此,畢達哥拉斯學派在他們的探索中,發現了既屬於算術又屬於幾何的用三個整數表示直角三角形邊長的公式:若2n+1,2n2+2n分別是兩直角邊,則斜邊是2n2+2n+1(不過這法則並不能把所有的整勾股數組表示出來).也正是由於上述原因,這個學派通過對整勾股數的尋找和研究,發現了所謂的「不可通約量」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與一直角邊之比即正方形對角線與其一邊之比不能用整數之比表達.為此,他們把那些能用整數之比表達的比稱做「可公度比」,意即相比兩量可用公共度量單位量盡,而把不能這樣表達的比稱做「不可公度比」.像我們今日寫成:1的比便是不可公度比.至於與1不能公度的證明也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給出的.這個證明指出:若設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能與一直角邊公度,那麼,同一個數將既是奇數又是偶數.證明過程如下:設等腰直角三角形斜邊與一直角邊之比為:,並設這個比已表達成最小整數之比.根據畢達哥拉斯定理2=2+2,有2=22.由於22為偶數即x2為偶數,所以必然也是偶數,因為任一奇數的平方必是奇數(任一奇數可表示為2n+1,於是(2n+1)2=4n2+4n+1,這仍是一個奇數.但是比:是既約的,因此,必然不是偶數而是奇數,既然是偶數,故可設=2.於是2=42=22.因此,2=22,這樣,2是個偶數,於是也是偶數,但是同時又是個奇數,這就產生了矛盾.

關於對畢達哥拉斯定理的證明,現在人類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文字資料是歐幾里得(公元前300年左右)所著的《幾何原本》第一卷中的命題47:「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正方形等於兩直角邊上的兩個正方形之和」.實際上,畢達哥拉斯學派關心得更多的是數學問題本身的研究;以畢達哥拉斯學派為代表的古希臘數學是以空間形式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邏輯上的演繹推理為主要的理論形式.而畢達哥拉斯定理的發現(關於可公度比與不可公度比的研究、討論),實際上導致了無理數的發現,盡管畢達哥拉斯學派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數,並因此造成了數學史上所謂的第一次數學危機,但是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探索仍然是功不可沒的.

二、我國的勾股定理

在我國,至今可查的有關勾股定理的最早記載,是大約公元前1世紀前後成書的《周髀算經》,其中有一段公元前1千多年前的對話:「昔者周公問於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請問古者包犧立周天歷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商高曰: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

《周髀算經》中還有「陳子測日」的記載:根據勾股定理,周子可以測出日高及日遠.例如,當求得了日高及測得了測量人所在位置到日下點的距離之後,計算日遠的方法是:「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為勾,日高為股,勾股自乘,並開方而除之,得邪至日者.」

《周髀算經》是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數學著作.書中主要講述了學習數學的方法以及用勾股定理來計算高深遠近和比較復雜的分數計算等.在唐代,《周髀算經》與其他九部陸續出現在我國漢唐兩代千餘年間的數學著作一起,被國子監算學館定為課本,後世通稱這十本書為《算經十書》.《算經十書》較全面地反映了自先秦至唐初我國的數學成就.其中許多書中都涉及到了勾股定理的內容,尤其《九章算術》(《算經十書》之一)第九章「勾股」專門講解有關直角三角形的理論,所討論的主要內容就是勾股定理及其應用.該章共有設問24題,提出22術.其中第6題是有名的「引葭赴岸」:「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適與岸齊.問水深、葭長各幾何.」這是一個流傳甚廣的題目,類似題目一再在其他書中出現,例如成書於5世紀中葉的《張邱建算經》(《算經十書》之一)、朱世傑所著的《四元玉鑒》(1303年)等.

我們的先輩們還根據勾股定理發明了一種由互相垂直的勾尺和股尺構成的測量工具矩.如,《周髀算經》中記載了商高對用矩之道的論述:「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復矩以測深,卧矩以知遠.」又如,我國魏晉間傑出的數學家劉徽在他的名著《海島算經》(《算經十書》之一)中共列出了9個有代表性的可用矩解決的測望問題,其中第4個問題是:「今有望深谷,偃矩岸上,令勾高六尺,從勾端望谷底,入下股九尺一寸,又設重矩於上,其矩間相去三丈,更從勾端望谷底,入上股八尺五寸,問谷深幾何.」

我國最早的關於勾股定理的證明,目前人們認為是漢代趙爽對《周髀算經》的注釋.
我國古代的數學與古希臘的數學不大一樣.實際上,我國數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不是空間形式,而是數量關系;其理論形式不是邏輯演繹體系,而是以題解為中心的演算法體系.與古希臘數學採取層層論證的思維方式不同,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思維方式是以直覺思維為主,又以類比為發現和推論結果的主要手段.

對於勾股定理,我國古代的數學家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僅僅給出嚴格的邏輯推理證明上,也沒有在不可通約量究竟是什麼性質的數上面做文章,而是立足於對由此可以解決的一類實際問題演算法的深入研究.通過在直角三角形范圍內討論與勾股定理、相似直角三角形性質定理有關的命題,他們推出了一種組合比率演算法勾股術.勾股術把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作為基本概念,把相似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作為基本性質,使相似直角三角形之間的相似比率構成了勾股的核心.勾股術用比率表達相似勾股對應邊成比例的原理,勾股整數和勾股兩容(容圓、容方)問題的求解;建立了勾股測量的理論基礎.後來,劉徽實際上把相似勾股形理論確定為勾股比率論,並明確提出了「不失本率原理」,又把這個原理與比例演算法結合起來,去論證各種各樣的勾股測量原理,從而為我國古代的勾股測望術建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有的專家還提出:勾股定理在我國古代數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了一門以勾股定理及其應用為核心的中國式的幾何學.

③ 靈璧石王需要什麼代價才能買回來

靈璧石王目前在江蘇省吳江市陳金根的「靜思園」里,名為「慶雲峰」,高9.1米,寬2.95米,厚2.24米,重136噸。

要買回來是很難的,主人哪裡肯割愛啊。實在一定要買,估計價值絕對在一億以上。

因為一塊11噸的靈壁石「大雁山」(品相差得多)還要1600萬元,

④ 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由哪些內容構成

1、《易經》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易經》最早是由伏羲創制(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伏羲所創的八卦稱之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後,又有神農作《連山易》,軒轅黃帝作《歸藏易》,殷商末年出現了《周易》。由此可見,《易經》這部哲學經典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三位偉大始祖伏羲、神農、軒轅黃帝共同開創完成的。《易經》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歷史。到春秋時期,孔子為易經作《易傳》。《易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對中國古代的哲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基,《易經》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

刺綉:刺綉是在織物上綉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綉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的歷史。刺綉織物主要是絲綢和絲線。中國四大名綉: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在中國的傳統刺綉工藝品當中,常常將產於江蘇省的「蘇綉」、湖南省的「湘綉」,廣東省的「粵綉」、四川省的「蜀綉」,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綉」。中國的刺綉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很高水平,是歷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中國最為突出的刺綉是江蘇的蘇綉、湖南的湘綉、廣東的粵綉、四川的蜀綉。除此之外,還有河南開封的汴綉、浙江杭州的杭綉。蘇綉、湘綉、粵綉、蜀綉、汴綉、杭綉,可以合稱為「中國六大名綉」。

⑤ 企業的品牌價值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採用的是國際通行的輿論調查方式。被調查者的意見是排行榜的唯一依據。候選的 300 個品牌既有中國本土的品牌也有國際性的品牌,入選的品牌必須在所屬企業(以該產品為主的)銷售收入或廣告投放上達到一定的標准。銷售收入應達到以下四個排行榜中的任意一個:《財富》世界 500 強、財富(中文版)「中國上市公司 100 強」、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發布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 500 強」,以及中國企業聯合會發布的「中國企業 500 強」。廣告投放是指在該產品在大陸全國性媒體廣告的投放量。調查沒有包括服務品牌。例如給 5,000 名讀者發了調查問卷,他們都是企業的高級經理人。被調查者綜合產品質量、市場表現、影響力、穩定性和發展潛力等五個方面的因素,為候選品牌打分。

⑥ 問: , 如何算 出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有什麼計算公式嗎

公司的價值在於
最現實的就是
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而內在的價值
個人認為
團隊和企業文化
一定要有個公式的話
個人價值1元X1元=1元
企業價值1元=100分
100X100=10000

⑦ 如何理解企業文化的價值

企業文化即一個組織的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文化形象,對於企業的定位來說,企業即一個法人組織,先是法人,再是組織,組織之所以存在並壯大的原因是法人的社會價值越來越大,即先定位作為法人的價值,再有價值實現的載體。所以我們通常在談的企業文化就是在談如何壯大法人組織這回事。如此,它的關鍵不再是為凝聚人心而加強歸屬感,為提高效能而激發使命感,這些都是必然結果之一,原始根源在企業成為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時,個體的人大多數時間都在企業度過,企業文化就是社會文化體系的有機部分,對於一個大社會,小團體提倡什麼,大社會就流行什麼,小團體鼓勵什麼,大社會就弘揚什麼,小團體否定什麼,大社會就排斥什麼。中國企業鮮少能真正把企業文化做好,是因為企業家沒有真正認識到:企業承擔著多重要的社會責任——企業提供社會分工鏈上的某個職能是社會責任;企業提供就業機會讓更多的家庭生活幸福、實現個人成就、支撐後代教育是社會責任;企業通過提供社會服務過程傳達服務精神是社會責任;企業通過業務鏈與其關聯的股東、合作夥伴、內部員工傳遞商業進取的精神也是社會責任……而絕非做多少公益事業、捐多少慈善基金才叫社會價值。 企業文化需要凝聚力,是因為企業價值鏈的實現是群體行為,學者威廉。大內認為企業文化是進取、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為模式的價值觀。凝聚力凝的是勢,勢代表一致的方向,代表企業內部價值鏈分工協作後企業整體價值的產出。所以要做好企業文化,首先要有一個社會型的企業家,他需要是一個修行者,始終修正尋找實現自我的生命價值和發現別人的生命價值並協助實現。他需要是一個思考者,思索法人組織如一個有機體,如人需要生命價值一樣,他也需要它的生命價值即是它的商業模式。他需要是一個引領者,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想別人不敢想的,做到別人不敢做的。他需要是一個設計者:精密計算理性分析,架構資源價值、整合以求裂變。他需要是一個激勵者:擁有別人沒有的使命感,別人沒有的社會責任,懂得運用自我的影響力去實現。最後他更需要是一個傳道者才能心享勢成。 曾被稱為「土狼」的華為,其在招聘的時候就一心要找到具備狼精神和狼品質的人,找到符合自身獨特「狼文化」企業文化要求的人。雖然面對的與其他企業同樣都是一群高校優秀的大學畢業生,但是華為最看重是堅強的意志力以及不成為奴才要求有獨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特質,這些人也成為了華為這二十多年艱難崛起的最為珍貴的財富。而新浪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高速成長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頃刻倒下也是一件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所以互聯網企業務必要時刻保持強烈的清醒度。為此,新浪在選人的時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切忌浮躁,了解應聘者是否很清醒,是否對互聯網行業、領域有著更高的把握、正確的理解。另外,由於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的更新或者衰落的時間都在變得越來越短,所以新浪在選人的時候對「學習能力」的重視度大於對「工作經驗」的重視度。這就是華為和新浪帶給我們的啟示:企業沒有清晰的格局,就不會有明確的價值鏈條,企業人沒有成熟的生命價值,就沒有成事成勢的商業價值,企業沒有系統的商業價值,就肯定不會有優良的企業文化。 二、文化構造的是團隊,而非團伙 一個有文化的團隊才稱得上是團隊,他們擁有共同的目標、願景、思想、溝通方式、類似的興趣愛好等等,這樣才稱得上是有生命力的團隊,否則只能是團伙。世界上有兩種團隊著實羨煞了眾多企業,一是軍隊,二是宗教。首先,凡是軍隊都具備以下獨特的共同點:內部服從、紀律嚴明、團隊榮譽、吃苦耐勞等等,試想如果企業能夠擁有軍隊文化,那麼企業的凝聚力會有多大?企業效率會有多高?企業管理會有多有效?上下級關系會有多簡單?但不可否認的是企業是萬萬學不會軍隊文化的,因為這是軍隊特殊環境造成的——軍隊相對隔絕;軍隊紀律嚴格;軍隊訓練超長;軍隊教育制度特殊;軍隊團隊榮譽感強。然後是宗教,世界上百年企業甚少,但是千年宗教卻處處可見。這主要是因為宗教理念正確,沒有一個宗教教人作惡;宗教由終身職業人士管理,專業性強;終生強化理念,每天強化,促使文化深入內心深處,固化在大腦中。戈爾公司創始人比爾。戈爾德太太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戈爾不需要人力資源。」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在戈爾公司這樣高職業度、高認同度的組織中,每個人都是HR,而這一切都是源自於戈爾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從何來?——歸根究底從企業的商業價值來,說清利潤背後是價值,道明分工背後是互助。企業文化到何處去?——走向企業社會價值的擴大,借用我常說的一句話:做對的事,讓善循環,做對的勢,讓價值傳遞。(中華企業文化網)

⑧ 數學文化的價值

在即將公布的高中數學課程標准中,數學文化是一個單獨的板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許多老師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世紀初年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並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數學的過度形式化,使人錯誤地感到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里想像出來的「自由創造物」,數學的發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於是,西方的數學界有「經驗主義的復興」。懷特(White)的數學文化論力圖把數學回歸到文化層面。克萊因(Kline)的《古今數學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數學》、《數學:確定性的喪失》相繼問世,力圖營造數學文化的人文色彩。
國內最早注意數學文化的學者是北京大學的教授孫小禮,她和鄧東皋等合編的《數學與文化》,匯集了一些數學名家的有關論述,也記錄了從自然辯證法研究的角度對數學文化的思考。稍後出版的有齊民友的《數學與文化》,主要從非歐幾何產生的歷史闡述數學的文化價值,特別指出了數學思維的文化意義。鄭毓信等出版的專著《數學文化學》,特點是用社會建構主義的哲學觀,強調「數學共同體」產生的文化效應。
以上的著作以及許多的論文,都力圖把數學從單純的邏輯演繹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來,重點是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
進入21世紀之後,數學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個重要的標志是數學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滲入實際數學教學,努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體察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互動。
那麼,如何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數學文化教育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認識和實施。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屬於這個文化的數學。古希臘的數學和中國傳統數學都有輝煌的成就、優秀的傳統。但是,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古希臘和古代中國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數學。
古希臘是奴隸制國家。當時希臘的雅典城邦實行奴隸主的民主政治(廣大奴隸不能享受這種民主)。男性奴隸主的全體大會選舉執政官,對一些戰爭、財政大事實行民主表決。這種政治文明包含著某些合理的因素。奴隸主之間講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說服對方,使學術上的辯論風氣濃厚。為了證明自己堅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證明。先設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規定一些名詞的意義,然後把要陳述的命題,稱為公理的邏輯推論。歐氏的《幾何原本》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百家爭鳴的學術風氣,但是沒有實行古希臘統治者之間的民主政治,而是實行君王統治制度。春秋戰國時期,也是知識分子自由表達見解的黃金年代。當時的思想家和數學家,主要目標是幫助君王統治臣民、管理國家。因此,中國的古代數學,多半以「管理數學」的形式出現,目的是為了丈量田畝、興修水利、分配勞力、計算稅收、運輸糧食等國家管理的實用目標。理性探討在這里退居其次。因此,從文化意義上看,中國數學可以說是「管理數學」和「木匠數學」,存在的形式則是官方的文書。
古希臘的文化時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獲得對大自然的理解為最高目標。因此,「對頂角相等」這樣的命題,在《幾何原本》里列入命題15,藉助公理3(等量減等量,其差相等)給予證明。在中國的數學文化里,不可能給這樣的直觀命題留下位置。
同樣,中國數學強調實用的管理數學,卻在演算法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負數的運用、解方程的開根法,以及楊輝(賈憲)三角、祖沖之的圓周率計算、天元術那樣的精緻計算課題,也只能在中國誕生,而為古希臘文明所輕視。
我們應當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數學中的實用與演算法的傳統,同時又必須吸收人類一切有益的數學文化創造,包括古希臘的文化傳統。當進入21世紀的時候,我們作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數學文化,將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閱讀全文

與文化價值的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3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5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1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4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11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5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9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