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粉煤灰燒失量的試驗方法
粉煤灰燒失量的試驗方法,即用坩堝加熱,稱量。具體如下:
步驟:
1、稱取約1g試樣(m1),精確至0.0001g置於已灼燒恆溫的瓷坩鍋中。
2、將蓋斜置於坩鍋上,放在高溫電子爐內從低溫開始逐漸升高溫度,在950~ 1000"C下灼燒15~ 20min,取出坩鍋置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
3、反復灼燒,直至恆量。
粉煤灰來源
燃煤飛灰
在小型固定床試驗台上開展了煙氣成分對燃煤飛灰汞吸附影響的試驗研究。
結果表明:在CO2-O2-N2的體系中,單獨加入SO2,飛灰的汞吸附能力表現出與SO2的濃度有密切的關系;單獨加入0~100×10?6HCl,隨著HCl濃度的增加,飛灰的汞吸附能力逐漸增加,在50×10?6左右達到最佳吸附效果,而後飛灰的汞吸附能力有所降低,但影響不大;單獨加入NO,大大促進了飛灰對汞的吸附。
HCl和SO2共同作用時,飛灰對汞的吸附效果要好於SO2單獨存在時,但比HCl單獨存在時要差一些;再加入NO後飛灰的汞吸附效率與吸附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飛灰對Hg0的吸附是物理吸附與化學吸附雙重作用的結果。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粉煤灰
❷ 誰知道國家標準的粉煤灰燒失量是怎麼做的呀
粉煤灰燒失量的測定:稱取約1g(m1)試樣,精確至0.0001g,放入已灼燒恆重的瓷坩堝(m0)中,將蓋斜置於坩堝上,放在高溫爐內,從低溫開始逐漸升高溫度,在(950±25)℃下灼燒15min~20min,反復灼燒,直至恆重。取出坩堝置於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m2)。
計算:粉煤灰燒失量=【(m1+m0-m2)/m1】×100
粉煤灰燒失量一般不能大於10%,燒失量超過10%時,需水量增加、延長初凝時間、降低強度、可塑性差、收縮比大、澆注不穩定。需要對加氣混凝土設備生產線進行技術調整。一般的火力發電廠三級粉煤灰皆能均能滿足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要求。
形成
第一階段,粉煤在開始燃燒時,其中氣化溫度低的揮發分,首先自礦物質與固體碳連接的縫隙間不斷逸出,使粉煤灰變成多孔型炭粒。此時的煤灰,顆粒狀態基本保持原煤粉的不規則碎屑狀,但因多孔型性,使其表面積更大。
第二階段,伴隨著多孔性炭粒中的有機質完全燃燒和溫度的升高,其中的礦物質也將脫水、分解、氧化變成無機氧化物,此時的煤灰顆粒變成多孔玻璃體,盡管其形態大體上仍維持與多孔炭粒相同,但比表面積明顯地小於多孔炭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煤灰粉
❸ 燒失量的測定
燒失量又稱為灼燒減量,是試樣在1000℃灼燒後所失去的質量。燒失量主要包括化合水、二氧化碳和少量的硫、氟、氯、有機質等,一般主要指化合水和二氧化碳。
在硅酸鹽全分析中,當亞鐵、二氧化碳、硫、氟、氯、有機質含量很低時,可以用燒失量代替化合水等易揮發組分,參加總量計算,使平衡達到100%,即可以滿足地質工作的一般要求。
在碳酸鹽的簡項或全分析中,以灼燒減量代表其中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易揮發性組分的含量。當試樣的組成復雜或上述組分中某些組分的含量較高時,高溫灼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比較復雜,如有機物、硫化物、低價化合物被氧化,碳酸鹽、硫酸鹽分解,鹼金屬化合物揮發,吸附水、化合水、二氧化碳被排除等。有的反應使試樣的質量增加,有的反應卻使試樣的質量減少。例如,當試樣中有碳酸鹽與黃鐵礦共存時,將同時發生質量減少和質量增加的化學反應。
將准確稱量的樣品,放入1000℃灼燒至恆重的瓷坩堝內攤平,置入高溫電爐內,在1000℃下灼燒至恆重,減少的質量即為燒失量。
嚴格地說,燒失量是試樣中各組分在灼燒時的各種化學反應所引起的質量增加和減少的代數和,當樣品較為復雜時,測定燒失量就沒有意義。例如,當試樣中亞鐵含量高時,試樣在高溫灼燒時轉變成三氧化二鐵後質量增加,燒失量測定結果偏低,甚至出現負值;若樣品含有機質較多,並且Fe2O3或MnO2含量較高時,Fe2O3和MnO2被有機質還原會引起質量減少,從而導致灼燒減量的結果偏高。
❹ 水泥中的「燒失量」指什麼
燒失量是指坯料在燒成過程中所排出的結晶水,碳酸鹽分解出的CO2,硫酸鹽分解出的SO2,以及有機雜質被排除後物量的損失。燒失量是用來限制石膏和混合材中雜質的,以保證水泥質量。所以,
一般建築用水泥的常規試驗都有做這項的.
❺ 粉煤灰燒失量的試驗方法是什麼
首先,將粉煤灰乾燥至恆重(105℃);
取一乾燥後的坩堝,稱重m1;
用分析天平稱取約1.0000g粉煤灰物料,實際重量m2;
一同放入馬弗爐或電阻爐中,開始升溫,在850-900℃恆溫15-20min;
取出,放入乾燥器冷卻至室溫,稱取坩堝連物料重量m3;
燒失量的計算方法:
(m1+m2-m3)/m2×100%
❻ 怎樣計算水泥熟料的燒失量謝謝大俠們哈~
稱物料約0.5000克(N),倒入30毫升瓷坩堝,放高溫爐中,約850度燒0.5小時。取出,冷卻。稱樣得M克。
計算:(N-M)/N乘100
❼ 誰知道國家標準的粉煤灰燒失量是怎麼做的呀.詳細一點
一、粉煤灰燒失量(%)試驗取樣方法及數量
以連續供應的200t相同等級的粉煤灰為一批,不足200t亦按一批論,粉煤灰的數量按干灰(含水率小於1%)的重量計算。
散裝灰取樣——從不同部位取15份試樣,每份試樣1~3kg,混合均勻,按四分法縮取比試驗所需量大一倍的試樣(稱為平均試樣)。
袋裝灰取樣——從每批中抽10袋,並從每袋中各取試樣不少於1kg,混合均勻,按四分法縮取比試驗所需量大一倍的試樣(稱為平均試樣)。
二、試驗方法:按四分法取樣, 准確稱取1g試樣,置於已灼燒恆重的瓷坩堝中,將蓋斜置與坩堝上,防在高溫爐內從低溫開始逐漸升高溫度,在950~1000℃以灼燒15~20min,取出坩堝,置於乾燥器中冷至室溫。稱量,如此反復灼燒,直至恆重。
三、計算:燒失量(%)S=(G1-G2)/G1*100
G1燒前質量,G2燒後質量。
四、粉煤灰必試項目試驗結果評定標准
評定依據《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其品質指標應符合下表規定:燒失量(%)不大於
Ⅰ級5%
Ⅱ級8 %
Ⅲ級15%
❽ /粉煤灰燒失量怎麼計算
加氣混凝土設備粉煤灰提供硅質材料與鈣質材料進行反應,生成水化產物,貢獻製品的強度。粉煤灰還可作骨架,減少混凝土製品的收縮性。粉煤灰的質量應符合《硅酸鹽建築製品用粉煤灰》(jc/t409-2001)的要求。細度(0.045um方孔篩篩餘量);i級≤30%;ⅱ級≤45%;標准稠度用水量:i級≤50%;ⅱ級≤58%;燒失量:i級≤7%;ⅱ級≤12%;二氧化硅含量:≥40%;三氧化硫含量:≤2%;苛性鹼的含量:≤2%;鐵礦物的含量:≤15%;
粉煤灰燒失量一般不能大於10%,燒失量超過10%時,需水量增加、延長初凝時間、降低強度、可塑性差、收縮比大、澆注不穩定。需要對加氣混凝土設備生產線進行技術調整。一般的火力發電廠三級粉煤灰皆能均能滿足生產加氣混凝土砌塊要求。
粉煤灰燒失量超過10%小於15%時解決方案:
一、生產過程中增加一道篩網工藝,降低燒失量,增加粉煤灰活性。
二、適量增加水泥比例,提高產品強度。
三、調整石膏用量,增加製品的可塑性,降低收縮性。
四、調整料漿溫度,使發泡劑能達到正常發氣曲線。
五、提高石灰細度,增加石灰的溶解度,擴大硅鈣接觸面,使其充分水化反應,減少石灰膨脹系數。
通過以上步驟配方調整,使加氣混凝土設備生產線能夠生產處優質合格產品。如有任何問題請與加氣混凝土設備廠家河南升龍機械技術部聯系。
❾ 水泥的燒失量是什麼意思
燒失量是指經過105—110℃溫度范圍內烘乾失去外在水分的原料,在一定的高溫條件下灼燒足夠長的時間後失去的質量占原始樣品質量的百分比。燒失量的計算公式為:
燒失量(%)S=(G1-G2)/G1*100
G1燒前質量,G2燒後質量。
(9)燒石量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燒失量對水泥的影響:燒失量的變化會引起熟料和水泥一些控制指標的變化,同時也會引起熒光分析結果與化學分析結果對比發生偏差。
控制水泥中的燒失量,實際上就是限制石膏和混合材的滲入量,以保證水泥質量。要控制水泥燒失量首先要控制熟料的燒失量,保證熟料質量,畢竟熟料佔比例最大。雖然混合材配料量比例不大,但燒失量比較高,燒失量變化比較大。
因此,,石膏和混合材的滲入量是影響水泥燒失量變化的主要原因。石灰石、石膏的水分和燒失量的變化,以及混合材配料秤感測器上落入物料、皮帶重量變化、跑邊等因素,導致某些混合材多配或少配,從而引起燒失量發生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燒失量
❿ 怎樣計算礦石的燒失量
燒失量,即將在105—110℃烘乾的原料在1000—1100℃灼燒後失去的重量百分比.原料燒失量的分析有其特殊意義.它表徵原料加熱分解的氣態產物(如H2O,CO2等)和有機質含量的多少,從而可以判斷原料在使用時是否需要預先對其進行煅燒,使原料體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