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溶解度的計算
1、溶解度計算利用的幾個公式:
⑴溶解度/100=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⑵溶解度/(100+溶解度)=溶質質量/溶液質量
⑶100/(100+溶解度)=溶劑質量/溶液質量
所以:計算時,什麼除以什麼並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等式前後採用的量一致;二是只有飽和溶液才能採用這樣的公式進行計算。
2、利用公式1可以算出答案。溶解度是6克。
㈡ 物質溶解度怎麼算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在未註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2、氣體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該氣體(其壓強為1標准大氣壓)在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裡的體積數。
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物質溶解與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決定於物質的本性;另一方面也與外界條件如溫度、壓強、溶劑種類等有關。在相同條件下,有些物質易於溶解,而有些物質則難於溶解,即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里溶解能力不同。通常把某一物質溶解在另一物質里的能力稱為溶解性。例如,糖易溶於水,而油脂難溶於水,就是它們對水的溶解性不同。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在未註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如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氯化鉀的溶解度是34克。這些數據可以說明20℃時,食鹽和氯化鉀在100克水裡最大的溶解量分別為36克和34克;也說明在此溫度下,食鹽在水中比氯化鉀的溶解能力強。
氣體的溶解度還和壓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