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外貿企業退稅計算方法

外貿企業退稅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6 21:01:11

A.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消費稅退稅的計算方法

外貿企業收購應稅消費品出口,其應退消費稅的退稅辦法分別依據該消費稅的征稅辦法確定,即退還該消費稅在生產環節實際繳納的消費稅。
其計算公式分別為:
(一)實行從價定額徵收辦法的:
應退稅額=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消費稅稅率
(二)實行從量定額徵收辦法的:
應退稅額=出口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
(三)從量定額和從價定率相結合的復合計稅辦法的:
應退稅額=(出口數量×消費稅單位稅額)+(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消費稅稅率)

B. 出口退稅到底怎麼計算

基本計算公式:應退稅額=外貿收購不含增值稅購進金額×退稅率或=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單價×退稅率。

一般分為兩種:一是退還進口稅,即出口產品企業用進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製成產品出口時,退還其已納的進口稅;二是退還已納的國內稅款,即企業在商品報關出口時,退還其生產該商品已納的國內稅金。

特點

1、收入退付行為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按照法律規定,參與國民收入中剩餘產品分配的一種形式。出口貨物退(免)稅作為一項具體的稅收制度,其目的與其他稅收制度不同。它是在貨物出口後,國家將出口貨物已在國內徵收的流轉稅退還給企業的一種收入退付或減免稅收的行為,這與其他稅收制度籌集財政資金的目的顯然是不同的。

2、調節職能的單一性

我國對出口貨物實行退(免)稅,意在使企業的出口貨物以不含稅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是提高企業產品競爭力的一項政策性措施。與其他稅收制度鼓勵與限制並存、收入與減免並存的雙向調節職能比較,出口貨物退(免)稅具有調節職能單一性的特點。

3、間接稅范疇內的一種國際慣例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實行間接稅制度,雖然其具體的間接稅政策各不相同,但就間接稅制度中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而言,各國都是一致的。

C. 外貿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出口退稅分為三種方式:免稅、免退稅、免抵退稅。其中,免稅就是不交稅,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稅,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為出口退稅的原因。

基本概念

1、出口貨物退(免)稅是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徵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交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

2、出口退稅,實際是出口免、退稅。由於增值稅實行的間接計稅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應納稅額=銷項-進項,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銷項是免的,進項是退的,取得退稅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稅的退稅款和其他類型的退稅不一樣,出口退稅,退的是進項稅額;其他退稅,退的是應納稅額。所以在申報表中,免抵退貨物應退稅額,和進項轉出一樣為可抵扣稅額的負數,原因就是,該筆進項已經退還給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應該從可抵扣稅額中減除。

核心原理

1、對出口產品退稅是一個「國際慣例」而非「政策優惠」。國家將出口貨物出口前在國內生產、流通環節實際承擔的增值稅、消費稅,在貨物報關出口後退還給出口企業,使出口貨物以不含稅價格進入國際市場,有效地避免國際雙重課稅。企業退稅的實質是退國內生產流轉環節已征增值稅,來料加工退國內料件國內勞務已征增值稅。

2、出口退稅是為了將出口貨物的整體稅負歸零。原因很簡單,就是鼓勵出口,降低出口貨物的價格,提高本國貨物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3、公平稅負原則:為了保證各國商品在參與國際貿易時能夠公平競爭,消除因各國稅收政策不同,造成的出口貨物稅收含量差異,要求各國按照國際慣例,退還已徵收的出口貨物間接稅,以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4、零稅率原則:征多少,退多少。國家利用退稅率來實現宏觀調控目標,如調控產業結構設定低退稅率來限制低附加值的產品出口,設定高退稅率來鼓勵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所以,盡管零稅率那退稅率應該全部是17%,國家還要設置不同檔次的退稅率。增值稅的退稅率不一定等於稅率,出口退稅率有17%、14%、13%、11%、9%等幾檔,是為了通過退稅率來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勵出口呢,退稅率就高點,控制出口呢,退稅率就低點。退稅率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主要類型

1、又免又退

一般納稅人,既有銷項,又有進項,為把稅負歸零,自然是銷項免,進項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貨物沒有進項,自然是只免銷項,進項沒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規模納稅人、免稅產品,都是沒有進項的情況。只免不退,就達到了稅負歸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針對的是不鼓勵出口的貨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夠用,還得進口,能讓你出口就不錯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稅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貨物。

退稅方式和計算

出口退稅分為三種方式:免稅、免退稅、免抵退稅。其中,免稅就是不交稅,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計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稅,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為出口退稅的原因。

(一) 外貿企業:免、退稅

案例一:某有進出口經營權的外貿企業收購一批貨物報關出口,收購貨物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購貨金額為100000元,增值稅額為17000元,款項已銀行存款支付。該貨物的退稅率為13%,出口銷售價格為15000美元(匯率1:8.30)。

1、采購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17,000

貸:銀行存款 117,000


2、出口銷售免稅,貨款摺合人民幣:

借:銀行存款 124,500 (15000×8.3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4,500


3、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貸:庫存商品 100,000


4、計算不予退還的進項稅額:

100000×(17%-13%)=4,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4,000


5、應收出口退稅:

借:應收出口退稅 13,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13,000


6、收到出口退稅:

借:銀行存款 13,000

貸:應收出口退稅 13,000


案例二:某外貿企業購進出口貨物一批,含稅貨值人民幣100萬元。貨物以離岸價(FOB)20萬美元報關出口。外匯核算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金額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的辦法,貨物報關出口當日的外匯牌價中間價為 16.6。該出口貨物的退稅率為15%。

1、如貨物已驗收入庫,發票已到,貨款已付時:

借: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5,299.15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稅額時:

(1)核算應退稅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28,205.13(外購價格退稅率)

128,205.13=854,700.851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28,205.13


(2)不予退稅進項稅額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 17,094.02(外購價格不予退稅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94.02


3、出口貨物報關銷售時:

借:應收外匯賬款—XX外商 1,320,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4、結轉出口商品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54,700.85

貸:庫存商品—庫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增值稅退稅款時:

借:銀行存款 128,205.13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 128,205.13


6、開戶銀行以1:6.5買入價將該筆外匯全部結匯時: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 1,298,700.00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9,98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 1,318,680.00


7、月末結轉損益時:

(1)結轉出口銷售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收入 1,320,000.00

貸:本年利潤 1,320,000.00


(2)結轉出口銷售成本

借:本年利潤 871,794.87

貸:主營業務成本—一般貿易出口銷售成本871,794.87

(二)生產企業:免、抵、退稅

外貿企業日常業務中,大量的常見的貿易類型,主要是一般貿易(出口貿易)和加工貿易(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這兩種。一般貿易是與加工貿易相對而言的貿易方式。指將貨物單邊輸出關境的出口貿易方式。

免: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徵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

抵: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退: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由於生產貨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電、運費等眾多,無法准確清分出口部分和內銷部分各自對應的進項,就無法准確核算出口應退的進項稅部分。假設能夠准確核算各自的進項,那麼內銷的銷項-進項=應納稅額交稅,出口對應的進項退稅,交給國稅局,國稅局再退給你,雙方豈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對應的應退進項,抵頂內銷對應的應納稅額,最終確認退稅的部分。抵就是一個計算退稅的過程,其實質就是計算全部的應納稅額。退稅能抵完了,應納稅額就是正的,只交稅就行,如果該退的稅抵不完,應納稅額就是負數,這個數就該退稅。(本文轉自會計網)

D. 服裝出口退稅怎麼算啊

出口退稅的計算公式: 退稅額=開票金額/1.17*退稅率 ,服裝的退稅應該是17%,也就是退稅=開票金額/1.17*17%。核算成本時,我們一般會讓工廠報含稅價,稅前價即為含稅價除以1.17(17點增值稅),所以退稅等於工廠含稅價除以1.17再乘以0.16
拓展資料:
中國現在所實行的出口退稅計算方法大體分為兩種:為「免、抵、退稅」和「先征後退」。
此兩種方法分別用在不同條件的出口退稅,也有著不同的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1、免、抵、出口退稅計算方法 免、抵、出口退稅出口退稅方法通常適用於本身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自營出口的自產貨物(包括委託出口)的增值稅。此種方法以出口貨物的離岸價為計稅依據,它的退稅率與出口企業出口獲得的出口退稅率是一致的。
2、「免、抵、退稅」出口退稅方式對出口商品的應退稅款所採取的並不是全額退稅的方法,它對出口商品實行的是首先免徵其出口環節的稅款,再抵銷內銷貨物應納的稅額,最後對其應納稅額不足以抵消應退稅額的部分,根據生產企業出口銷售額在其當季度全部貨物銷售額所佔的比例來確定。
3、先征後退的出口退稅計算方法 先征後退方式通常適用於自身沒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代辦出口退稅的自產貨物。「先征後退」用的是對手續齊全的出口貨物在出口環節照常徵收的增值稅和消費稅給予退稅的方法。這種出口退稅通常由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來負責。
4、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先征後退出口退稅計算分為征稅的計算和退稅計算兩部分,其中征稅的計算公式為:出口貨物銷項稅額=出口貨物的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征稅稅率;當期應納稅額=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出口貨物的銷項稅額一進項稅額。
5、退稅的計算公式為:應退稅額=出口貨物的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退稅率。 在申辦出口退稅(免稅)的過程中,同樣的出口貨物,取用不一樣的出口退稅方法後一般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因此當你在選擇出口退稅方法之時,務必要謹慎選擇對公司最有利的一種方式。

E. 出口退稅怎麼計算

出口退稅計算公式: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2、計算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徵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3、計算免抵退稅額的計算: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4、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應納稅額為零或正數時,即:沒有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為零;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全部作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資料擴展:

出口退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在國內各生產環節和流轉環節按稅法規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出口環節免稅且退還以前納稅環節的已納稅款。

出口退稅可分為三種方式:一是「免、退」稅;二是「免」稅;三是「免、抵、退」稅。免稅就是不繳稅,實際操作中不需要計算,需要理解和計算的,只有退稅,這也是我們把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為出口退稅的原因。

F.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計算及申報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計算及申報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消費稅的計稅依據為,出口消費稅應稅貨物的購進金額或實際出口數量。可根據出口情況,從消費稅繳款書中直接取得或計算得出。那麼,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外貿企業出口退稅計算及申報,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出口退稅的計算

(一)計稅依據和退稅率

准確地計算出口退稅,必須正確地確定計稅依據和適用退稅率。

1.計稅依據出口退稅的計稅依據,指按照出口貨物適用退稅率計算應退稅額的計稅金額或計稅數量。

(1)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增值稅的計稅依據為出口產品購進金額。如果出口貨物一次購進一票出口,可以直接從專用發票上取得;如果一次購進多票出口或多次購進、多票出口,不能具體到哪一票業務時,可以用同一產品加權平均單價乘以實際出口數量計算得出。如果出口貨物是委託加工產品,其退稅計稅依據為用於委託加工的原材料購進金額和支付的加工費金額。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消費稅的計稅依據為,出口消費稅應稅貨物的購進金額或實際出口數量。可根據出口情況,從消費稅繳款書中直接取得或計算得出。

2.退稅率

出口退稅的退稅率是,根據出口貨物退稅計稅依據計算應退稅款的比例。包括增值稅退稅率、消費稅退稅率或單位產品退稅額。由於消費稅退稅率或單位產品退稅額與征稅完全相同,這里主要介紹增值稅退稅率。

1994年稅制改革後,我國出口產品的增值稅退稅率與征稅稅率是一致的,但在執行中發現存在少征多退、退稅額增長速度遠遠大於征稅增長速度,退稅規模超出財政負擔能力等問題。為了既支持外貿事業發展,又兼顧財政緊張的實際情況,國務院先後兩次調低了;出口貨物的退稅率。自1996年1月1日起(含1月1日),報關離境的出口貨物按照下列稅率計退增值稅。

(2)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的工業品和除煤炭、農產品以外按13%稅率徵收增值稅的貨物(如小農具、農葯、化肥等),以及從小規模納稅人收購的符合退稅條件的貨物(農產品除外),出口退稅率為6%;

(3)按17%稅率徵收增值稅的.一般工業品,出口退稅率為9%;

(4)外貿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出口的貨物,其支付的工繳費部分的退稅率為14%。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出口退稅的“從低退稅”原則,考慮到征稅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出口的農產品,如果專用發票註明的稅率是17%,也只按3%的退稅率計算退稅;對出口的以農產品為原料加工生產的工業品和一般工業品,如果專用發票註明的稅率是13%,則分別按3%和6%的退稅率計算退稅。

(二)計算方法

准確地計算出口退稅,必須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一般來說,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等於計稅依據乘以退稅率,當期(次)應退稅額等於當期(次)各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的總和。但對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由於進口料件給予了免稅,因此應計算抵減部分退稅額。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2.委託加工收回後出口的貨物應退稅額=原材料金額×退稅率+工繳費金額×14%

3.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

應退稅額=計稅依據×退稅率-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稅額

銷售進口料應抵減退稅額=銷售進口料件金額×退稅率-海關對進口料件實征增值稅稅額

出口退稅計算的關鍵是,正確確定出口貨物的計稅依據和退稅率。對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的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稅額,由於加工後的貨物是分次出口的,核銷期很長,很難具體確定哪一次出口貨物該抵減多少退稅額。因此,一般由主管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在開具“進料加工貿易申請表”後,從企業應退稅款中扣除。>

(三)具體計算實例

某化工進出口公司1997年1月購進及出口貨物的有關資料如下(年初無庫存):

1.購進檸檬酸40000公斤,金額273504.27元,稅額46495.73元,已出口20000公斤;

2.購進鹽36000公斤,金額9230.77元,稅額1569.23元,尚未出口;

3.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免稅進口煙膠250噸,其中200噸轉售給某輪胎廠加工輪胎,銷售金額1440000元,稅額244800元,已開具“進料加工貿易申請表”,另50噸以委託加工方式加工輪胎。購進輪胎300條,金額965897.40元,增值稅額164202.56元,消費稅額96589.74元;委託加工收回輪胎100條,支付工繳費金額120000元,增值稅額20400元,工廠按同類產品價格代收代繳消費稅32196.60元。購進和委託加工收回的輪胎已全部出口;

4.購進蒽醌3000公斤,金額175641.03元,稅額29858.98元,已出口1000公斤;

5.購進林可黴素1250公斤,金額487179.50元,稅額82820.52元,已全部出口;

6.購進汽油200000升,金額360000元,增值稅額61200元,消費稅額40000元,已出口100000升(72000公斤);

7.購進薄荷油20噸,金額3000000元,稅額510000元,已出口10噸;

8.購進撲熱息痛10000公斤,金額211965.81元,稅額、36034.19元,已全部出口;

9.購進乳膠手套240000雙,金額866640元,稅額147328.80元,已出口100000雙;

10.購進分散藍1500公斤,金額43589.75元,稅額7410.26元,已出口。

在出口退稅憑證、手續齊全,出口貨物貨源真實的前提下,應退稅額的計算步驟如下:

(1)確定計稅依據

根據本月購進和出口貨物的情況,各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的計稅依據分別為:

①檸檬酸273504.27/40000×20000=136752.14(元)

②輪胎及加工費965897.40元和120000(元)

③蒽醌 175641.03/3000×1000=58547(元)

④林可黴素487179.50元

⑤汽油360000/200000×100000=180000(元)

⑥薄荷油3000000/20×10=1500000元

⑦撲熱息痛211965.81(元)

⑧乳膠手套866640/240000×100000=361100(元)

⑨分散藍43589.75元

本月應退消費稅的出口貨物有輪胎和汽油,其計稅依據為1287864元和100000升。

(2)確定退稅率

出口貨物的退稅率,可從《出口退稅工作手冊》的《出口貨物征稅與退稅稅率對照表》中取得,該公司本月出口貨物增值稅退稅率除薄荷油為6%、輪胎工繳費為14%外,其餘均為9%,輪胎消費稅退稅率為10%,汽油消費稅單位退稅額為0.2元/升。

(3)計算應退稅額本月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為:

①檸檬酸

應退增值稅額=136752.14×9%=12307.69(元)

②輪胎

應退增值稅額=965897.40×9%+120000×14%=103730.77(元)

應退消費稅額=1287864.00×10%=128786.40(元)

③蒽醌

應退增值稅額=58547.00×9%=5269.23(元)

④林可黴素

應退增值稅額=487179.50×9%=43846.16(元)

⑤汽油

應退增值稅額=180000.00×9%=16200(元)

應退消費稅額=100000×0.2=20000(元

⑥薄荷油

應退增值稅額=1500000.00×6%=90000(元)

⑦撲熱息痛

應退增值稅額=211965.81×9%=19076.92(元)

⑧乳膠手套

應退增值稅額=361100.00×9%=32499(元)

⑨分散藍

應退增值稅額=43589.75×9%=3923.08(元)

⑩銷售進口料件應抵減退稅額=1440000.00×9%=129600(元)

該公司1997年1月按出口貨物名稱、數量計算應退增值稅額326852.85元,扣除銷售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的煙膠應抵減退稅額129600元,實際應退增值稅197252.85元;應退消費稅148786.40元,合計應退稅額346039.25元。

二、出口退稅的申報

出口退稅申報,指已辦理出口退稅登記的出口企業,在產品實際出口以後,向主管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申請退還其出口產品稅款的過程。

(一)出口退稅申報的程序和要求

1.出口退稅申報程序外貿企業出口貨物申請退稅,應用計算機生成(實行出口退稅計算機管理的企業)或手工填報《出口貨物退稅申報明細表》、《出口貨物退稅進貨憑證申報明細表》、《出口貨物退稅匯總申報表》等表格,並提供辦理出口退稅所需的憑證資料,先報外經貿主管部門稽核簽章,然後再報主管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申請退稅。

2.申請出口退稅的憑證

外貿企業辦理出口貨物退稅,一般必須提供以下憑證:

(1)購進出口貨物的專用發票(稅款抵扣聯)或普通發票;

(2)購進出口貨物對應的、經銀行簽章的稅收(出口貨物專用)繳款書;

(3)出口貨物銷售明細帳;

(5)蓋有外匯管理機關核銷章的《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退稅專用聯》;

(6)出口銷售發票;

(7)委託代理出口的貨物,還需提供主管受託企業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開具的"代理出口貨物證明"和代理出口協議副本。

3.出口退稅申報的要求

(1)出口企業只有在貨物報關出口並在財務上作銷售處理後方可申報退稅;

(2)出口企業必須在主管出口退稅的國稅機關規定的時間申報退稅。上一出口退稅年度(再上年12月至上年11月)出口的貨物應在下一年3月底之前申報完畢,過期退稅國稅機關不予受理;

(3)出口企業應將申報出口退稅的有關憑證按照《出口貨物退稅申報明細表》和《出口貨物退稅進貨憑證申報明細表》的順序配套裝訂成冊,以便於審核;

(4)實行出口退稅計算機管理的外貿企業,還應報送出口退稅申報軟盤。

(二)計算機申報退稅操作方法

1.採集退稅所需的增值稅進貨憑證和申報明細數據

(1)增值稅進貨憑證的錄入:以增值稅專用稅票為准(13位碼),不錄入專用發票數據,錄入時按類似報關單號碼規則填列。

進貨憑證號為“11位碼+01”

稅票右上角擴展碼(第一筆商品01、第二筆商品02……)

(2)出口收匯核銷單的錄入:號碼為9位碼,即核銷單右上角33加後面7位碼,錄入時左對齊填列。

(3)報關單號的錄入:

報關單號為“報關單編號+空號+條數碼”

| ||

9位1位 2位

||

0第一筆01、第二筆02……

(4)商品碼的錄入

①出口退稅申報中使用的商品碼必須為基本商品碼,標志為:“*”。

②允許追加標准商品碼下的名稱、單位(非標准計量單位),為該公司的自加商品碼,且必須用10位碼(其前8或9位須為標准商品碼)。若企業開始用標准商品碼申報,年中對此商品又按自加商品碼申報,則可能造成前後數據不符,故在商品碼管理中不允許如此追加商品碼,同一企業同一商品碼下的單位應在1個核算年內保持一致。

③原商品碼庫中的商品碼(即對應的信息)為標准商品碼,標志為:“T”。商品碼庫中有些商品計量單位設置為標准計量單位,不允許修改。消費稅從量定額征稅商品的計量單位,不論是否標准計量單位,均不允許修改。

(5)代理證明的錄入:只錄入《代理出口貨物證明》編號,不錄入報關單號。

(6)特殊填報數據錄入:調撥增值的出口貨物,其完稅分割單正常錄入,增值部分繳款書只錄金額,不錄數量;委託加工主要材料應填報加工後成品數量,其餘材料、加工費等應填報數量為0,金額、稅款按專用稅票填列。

2.匯總並查詢申報數據首先匯總申報數據,再查詢匯總數據。《出口退稅貨物進貨憑證申報表》各欄次匯總合計數必須與《出口貨物申報明細表》各欄次匯總合計數相吻合,方可直接生成申報數據。若有錯誤,請選擇錯誤數據查詢及調整,用外加功能“X”找出錯誤的原因並修改。用“L”鍵比較數據出錯所在。

3.列印退稅報表,生成退稅申報軟盤採集錄入的出口退稅數據經匯總修改後,即可列印《出口貨物退稅申報明細表》、《出口貨物退稅進貨憑證申報明細表》等表格,並生成出口退稅申報軟盤。

;

G. 出口退稅金額怎麼算出來的

出口退稅金額計算方法如下:
1、公司在進行海關備案時,分為貿易型的外貿公司和生產型的工廠。外貿公司從國內供應商采購商品再進行出口,生產型企業直接出口自產商品,二者的退稅形式是不同的;
2、外貿公司出口的退稅計算公式為:國內供應商的開票金額/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以開票金額10000元, 退稅率10%為例,外貿公司的退稅為10000/1.13*10%=884.956元;
3、擁有出口權的生產商直接出口,退稅率計算公式為:報關金額/增值稅率*出口退稅率。同樣,開票金額10000元,退稅率10%,其退稅金額為884.956元;
4、在結算形式上,外貿企業的退稅以現金形式返還,生產型企業以稅金抵扣的形式返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第三十三條 企業從事加工貿易,應當持有關批准文件和加工貿易合同向海關備案,加工貿易製成品單位耗料量由海關按照有關規定核定。
加工貿易製成品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復出口。其中使用的進口料件,屬於國家規定準予保稅的,應當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屬於先徵收稅款的,依法向海關辦理退稅手續。
加工貿易保稅進口料件或者製成品因故轉為內銷的,海關憑准予內銷的批准文件,對保稅的進口料件依法征稅;屬於國家對進口有限制性規定的,還應當向海關提交進口許可證件。第三十五條 進口貨物應當由收貨人在貨物的進境地海關辦理海關手續,出口貨物應當由發貨人在貨物的出境地海關辦理海關手續。
經收發貨人申請,海關同意,進口貨物的收貨人可以在設有海關的指運地、出口貨物的發貨人可以在設有海關的啟運地辦理海關手續。上述貨物的轉關運輸,應當符合海關監管要求;必要時,海關可以派員押運。
經電纜、管道或者其他特殊方式輸送進出境的貨物,經營單位應當定期向指定的海關申報和辦理海關手續。

H. 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如何計算

外貿公司的退稅=工廠買入價格*退稅率

如果你從工廠買入的價格是1元,也就是如果工廠給你開的增值稅票上的價格是1元。 那麼你的退稅就是1*16%=0.16元。

現在有專門的退稅代理, 可以找代理幫你退稅, 不過他們要從中收取費用。 拿到退稅的時間一般為2-3個月。

(8)外貿企業退稅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1、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1)對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帳和銷售帳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對庫存和銷售均採用加權平均價核算的,可按適用不同退稅率的貨物分別確定:退稅依據=出口貨物數量*加權平均進價。

應退稅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退稅率或徵收率(從一般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退稅率,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出口貨物為徵收率)

(2)對出口企業委託生產企業加工收回後報關出口的,退稅依據為購買加工貨物的原材料、支付加工貨物的工繳費等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金額。

原輔材料應退稅額=購進原輔材料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進項金額×原輔材料的退稅率

加工費應退稅額=加工費發票所列金額×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合計應退稅額=原輔材料應退稅額+加工費應退稅額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應退消費稅的依據及計算方法。

凡屬於從價定率計征的貨物應依外貿企業從工廠購進時徵收消費稅的價格為依據;凡屬於從量定額計征的貨物應依據購進和報關出口的數量為依據。

應退消費稅稅款=出口貨物的工廠銷售額(出口數量)×稅率(單位稅額)

閱讀全文

與外貿企業退稅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正確的剎車排空氣方法 瀏覽:990
火龍果冰粉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82
寬頻撥號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238
杜仲原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81
瓦爾基里之羽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887
塑料模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884
直管球閥試壓方法如何減小誤差 瀏覽:469
p2p年化收益計算方法 瀏覽:438
硬拉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41
我唯一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快速通過 瀏覽:462
哪些方法可以種大蒜 瀏覽:235
紙上標簽怎麼去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199
辣白菜腌制方法和步驟 瀏覽:362
設計控制器增益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77
洗砂機使用方法 瀏覽:962
手機上恢復視力的方法有用嗎 瀏覽:809
比例尺兩種計算方法 瀏覽:850
創造與魔法新手快速刷經驗方法 瀏覽:617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