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釣魚技巧視頻教學之如何釣小鯽魚的基本功
冬季釣鯽魚的時候,不知道其他釣魚的朋友有沒有發現,冬天釣鯽魚和夏天釣鯉魚的方法截然不同,在冬季釣魚的時候,有可能我們辛辛苦苦來大窩,打窩用了兩個小時,也不見得會有一條鯽魚來咬鉤,當然這真的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原因在於冬季魚類活性低,很少有外出遊盪找食物,特別是在元旦過後,那就更難釣了,這時候釣友們就會改變思路,從打窩進行守釣,然後再主動出擊,主動尋找鯽魚的窩點,然後在鯽魚窩附近打窩誘魚,就會有一個不錯的魚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冬季如何釣鯽魚的方法。
1.選好釣位打游擊戰
在水草枯枝旁,會很容易掛低,但是魚兒很多。如果是看到水中間伸出水面的水草,或者是一塊水域中出現的水草,這些都是好的釣點。在冬季垂釣的時候,應根據冬季魚兒的基本特點,來精心的挑選釣位。魚不愛動,所以我們就要動。在定位投釣前多選幾點,探測水位,一般冬季魚多在溫度較高的深水區聚集。所以在正式垂釣前不要著急的去投鉤,要知道磨刀不誤砍柴工。當然在深水區也不都是魚群聚集之地,投鉤後如果長時間都不見魚來吞餌,那就應當果斷換位,不能死守在一處。
2.耐住性子穩提竿
釣餌一般選用多頭蠕動的團型蚯蚓,這樣就很容易先將比較活躍的小雜魚誘來吸食,造成鬧鉤。在這個時候,釣友們不用驚慌,要冷靜下來進行判斷,就是浮漂下沉較多,變化較大時,也不要輕易的提竿,因為釣餌量比較大,小魚暫時也不會將餌料食完,更不能一次吞進口中,所以不要擔心鉤空。鯽魚本來吞食就是慢而輕的,在冬季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千萬要耐住性子,等待最合適的時機,等魚漂或漂向左右大幅移動時,就及時提竿,肯定會百發百中的。
3.冬釣選用釣餌最關鍵
在冬季的時候,鯽魚都是依靠自身儲備的營養,開始進入到了半冬眠的狀態,准備越冬所以就會很少攝食,游動范圍也會縮小、冬釣板鯽,應該在素餌方面做改變,要選用蚯蚓做餌,它的效果非常的好。用手竿釣,每鉤穿掛2-3條的蚯蚓,形成4-6個活的團型餌,這樣蚯蚓會在水中多頭蠕動,也增強對魚的引誘力,促動它們游動過來吞鉤。從而就會輕松的釣上魚!
Ⅱ 最實用的釣魚技巧絕招
釣魚有很多技巧,今天分享五個有用釣魚技巧知識給大家,以後釣魚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享受釣魚的樂趣。
第一點:要常提竿和換餌料
一般釣魚,釣友弄好餌就把竿拋下水中,就盯著浮漂。浮漂一動不動,十幾分鍾過去了,魚沒有釣到就以為釣餌不會被攝食。在釣魚中,如果魚漂久而不動,馬上提釣竿,換一下魚鉤的位置,這樣魚才會看到,才能把魚誘上鉤的。釣餌,如果魚沒有吃掉,一些釣友都會用到底。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釣魚首先餌要新鮮,魚才會有興趣吃鉤的。
第二點:水底的情況如果復雜,必須提竿要勤快避免魚鉤否則位置不對
如果水裡的情況復雜,一般朋友都是不熟悉。餌拋下去很久都沒有動靜,就以為沒有魚,急著要換位置。因為不是很熟悉環境。魚鉤下沉至水底,處於不理想的位置。水底復雜有岩石縫隙,雜草、雜物、小坑或淤泥所埋沒。如果有這些,魚很難發現餌料。我們釣魚的時候,魚竿多拋幾下,要弄清水情況,記住提竿要勤快,有時候魚鉤的餌料可能不在魚是的視線范圍之內。
第三點:釣魚要大膽,別人不敢釣的地方要大膽去釣
釣魚是有危險性的,其實有的地方並不適合釣魚,比如河邊有荷葉,蘆葦,水草,樹枝附近幾乎沒有人去釣,別人不敢釣自己要膽大去釣,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往往收獲較多的。
第四點:把水裡魚適當嚇一下,有時候會讓你有驚喜的哦。
如果在水庫,或者河邊釣魚,魚不上鉤怎麼辦,我們騷擾一下水裡面的魚,在岸邊擲石頭雜物什麼的,打破水中平靜,把水裡的魚群嚇嚇讓它們游動一下,讓它們覓食達到我們的目的。
第五點:在大水域的地方釣魚要掌握這些竅門
在大水域有魚稀的地方釣魚,我們要採用多種招式。很簡單。就是放多幾根釣竿釣魚,用8副海竿,弄成一個一字把它排開,這樣竿多釣到魚的機率就很高不是嗎?多竿釣魚,方法有很多:有些釣魚人會採用分散拋投的方式,寬闊水面來碰魚上鉤,有的採用集中施釣法,就是把竿分散投,如果有竿魚上鉤之後,再把那些沒有上鉤的竿收回,在拋到剛才那隻上魚的竿方向。
以上便是我個人總結的釣魚小技巧。釣魚的,是靠點滴慢慢積累的。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使做到得心應手。如何更快的掌握釣魚方法經驗,讓我們隨時應付釣魚時候遇到的特殊情況。
Ⅲ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視頻教程
野釣調漂的正確方法
可以把浮漂完全拉到水中通過拉動浮漂座,然後讓浮漂露出1-2目,這樣也完成了粗找底,然後下拉浮漂超過子線長度,修剪鉛皮,讓浮漂露出漂尾的紅點,這樣就完成了調平水,其實實際操作中也未必調平水,也可以露出1目。
這樣調平水就算完成了,然後雙鉤上餌,上拉浮漂,然後給浮漂露出1-2目,這樣雙餌都到底了不管是用拉餌、搓餌、也不管餌料的比重,或者用蟲餌,哪怕是單獨掛一根紅蟲此時餌料都是到底的。
相關建議
由於釣位,魚情的不同,在垂釣時,選擇適合的垂釣方法,不是一味的一種方法死守,釣魚以靈活運用,釣無定律,上魚才是硬道理。
Ⅳ 請問釣魚手桿怎麼使用
釣魚愛好者最喜愛、運用最廣泛的釣魚方法是手桿釣魚。釣魚比賽,也都是用手桿進行,這里介紹用手桿釣魚的方法技巧。
在釣魚前應該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檢查漁具和攜帶的用品(食品,雨具,飲水)是否齊全。到達垂釣地點後,不要急於撒窩垂釣 ,而要先觀察地形,選擇一個較好的釣點。如果是湖泊,水庫,一般應選擇港汊,狹窄地帶,有水草的地段或回水灣內。如果是 塘口,應選在進水處。看看水面水中有無雜草和藻類植物;水中是否有氣泡冒出;水草,荷葉,菱角葉是否被魚咬食而殘缺等等 現象。此外,還要站在下風處,聞聞水上吹來的氣味,從魚腥味濃淡有無來判斷塘中魚類的多少。根據觀察所得來判斷,選擇好 的釣點。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窩:選擇好釣點後就要下誘餌打窩。一般水面大的,窩子打遠些,水面小的,窩子打近些。春天宜打在近岸的淺水區,夏天應 打在蔭涼的深水區,秋天可打在較遠的深水區,冬天則要打在向陽背風的地方。
投餌:一般來講,投餌多少要看誘餌質量,水面大小和深淺而定,質量好的要少投些,質量差的要多投些。水深水面寬的宜多投 ,水淺水面小的可少投。誘餌投放要適量,過多則魚只吃誘餌,咬鉤率差,過少則魚聚集的時間太短。
裝餌:以蚯蚓為例,正確的裝鉤方法有二:一是用鉤尖從其一端穿入,剩下約0.5-1cm長的部位不穿到,使其能擺動,以引魚 搶食;二是用鉤尖從背部中間穿入留頭尾不穿,在外擺動,這樣更顯活蹦亂跳的效果。特別應該注意的是,鉤尖都不能外露。
下鉤:正確下鉤要注意四個字:「輕,准,動,避」。輕就是不要有太大的聲響,否則不但驚跑魚群,而且容易使餌脫鉤。准就 是要把釣鉤拋在窩點上,不要偏離。動就是要輕輕抖動釣線,引起魚兒的注意。避就是要避開小魚的干擾。
看鉤:魚的咬鉤動作因魚的種類而異。例如鯽魚吞餌一般是頭朝上,尾朝下,這時浮子的現象是先下沉1-2cm,然後浮子上送。 青魚、草魚游動快,吞餌也快,浮子浮沉1-2次後就出現「拖漂」現象。黑魚吞餌兇猛,咬鉤拖勁奇大。
提桿:魚咬鉤後應該及時提桿。提桿有很多技巧,是垂釣中的硬功夫,這也是能否釣到魚的最關鍵一環。提桿首先應該掌握正確 的姿勢:一般是桿透出肘後30-40cm,提桿時,手腕向上一翹,同時肘部往下一壓。既要用力,又不能大翹大壓,只需上翹5cm 左右,就能使魚鉤鉤住魚嘴內的軟肉。提桿要順著魚浮拖的方向提或斜向提,不可向後提。提桿時還須注意的問題是,不能用力 過猛,不能死拉硬曳,用手提魚線想強行使魚上岸,這樣做還可能會把魚嘴拉裂或只鉤了個魚唇上來,或者造成線斷、鉤斷、魚 逃走的後果。
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幫我點贊,謝謝!
Ⅳ 甩桿釣魚怎樣用步驟
1、首先用將魚線整理好,右手拽住魚線跟魚竿。
Ⅵ 怎樣正確使用串鉤釣魚
串鉤的鉤子比較多,收放目的是把每一個鉤子固定好。
方法1:
准備一塊繞魚鉤用的平板泡沫,按順序從頭至尾把串鉤纏繞上去,每一個鉤子鉤進泡沫就行。
方法2:
買一個專門纏繞串鉤用的帶凹槽的圓柱形泡沫,直接纏繞,鉤子要鉤進泡沫。
方法3:
找個廢棄的泡沫鞋底子,切割成長方體,也是可以使用的。
Ⅶ 釣魚的基本方法
新手釣魚知識大全
一、釣具類
1.手竿種類:指不帶收放線裝置的釣竿,是我國目前最為流行的釣竿之一。手竿分為拔節竿、插節竿兩大類。拔節竿有長節竿、短節竿之分。按使用類別來分,有鯽竿、鯉竿、溪釣竿三種。
手竿大多數是使用平紋玻璃纖維布同不飽和聚酯復合加工而成,被俗稱為玻璃鋼魚竿。還有一種是用碳素纖維同不飽和聚酯復合加工而成,被稱為碳素魚竿。因碳纖維布的售價要遠遠高於玻璃纖維布的售價,所以碳素魚竿比玻璃鋼魚竿要貴許多。碳素纖維強度比玻璃纖維強度高,自重卻很輕,製成的手竿同玻璃鋼手竿在同強度條件下自重要輕一些,所以很受競技釣愛好者的青睞。
有些廠家出於價格、性能比的考慮,生產一些混合材料的釣竿,在內層和外層用不同纖維製成;也有前三節是碳素纖維製作的,尾節是玻璃鋼的。這種釣竿在價格和性能上具有一定優勢,但容易讓人誤解為是假碳素竿而不被釣魚人接受。
2.竿長:指手竿組裝或展開後的實際長度。實用范圍的長度(指採用齊竿線釣法)分別為: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目前國內競技釣鯽比賽規則多規定3.6米長的手竿為比賽用竿。平時用於休閑釣,5.4米長的手竿也足夠用了。使用6.3米以上的手竿釣鯽魚,在齊竿線釣法中應該說是很難了。因為釣竿過長,*作起來十分麻煩,鯽魚吃餌的動作本來就小,浮漂拋得太遠,很多輕微的信號無法識別。
鯽魚為了覓食必然從深水游向有食物存積的邊岸。無論是河流、湖泊,還是水庫、離岸邊3~4米、水深在1.5米上下,水流平緩、水底平整的區域,都會成為魚的覓食通道,4.5米的手竿完全能夠得著這個范圍。有時釣竿用得過長反而使位釣點越過了魚的覓食通道,造成得不償失的結果。
3.手竿硬度:指手竿所能承受的拉力。承受拉力大的,為硬度高,反之則低。我國的鯽魚,無論是野生的還是飼養的,體重超過0.8千克的不多見。所以使用硬調的手竿釣鯽魚就完全可以了。
硬調竿,既能利用適中的彈性所產生的曳力,對釣線起到緩沖保護作用,又可以盡量地避免因釣竿過硬撕破魚唇。適中的調性又能產生良好的手感,可以為釣魚人增添不少遛魚的樂趣。而柔中帶硬的硬調竿所具有的良好彈性,也可以將0.2千克左右重的鯽魚直接飛上岸來,省去用抄網的麻煩,比較適合比賽中使用,對釣鯽初學者來說也比較好掌握。
4.手竿調性:調性實際說的就是手竿強度,指一支完全展開的手竿,在尾節保持水平狀態下,通過竿梢能提起多大的配重,同時竿體出現多大的彎曲度。承重越大彎曲度越小的釣竿,調性越硬。手竿調性一般分為中調、中硬調、硬調、超硬調、極硬調五個等級。
5.調性均勻性:釣竿在受力彎曲後的弧度的均勻性好的釣竿其弧度呈平緩過渡的狀態;均勻性差的釣竿其弧度中有死角出現。
目前商店出售的手竿,僅從外觀上很難判斷其品質,被標注的硬度與實際硬度不符的現象常有出現。而調性的均勻性是否良好,在釣竿不實際負重的狀態下,是很難檢測的。建議釣友在購買手竿時最好自己動手測試硬度和調性的均勻度,以免被某些釣竿誇大其詞的標注及華麗的外表所欺騙。
6.稱重檢驗:挑選手竿時,不看竿上的調性標注,而是根據一個實用標准來檢驗竿體硬度的方法。比如說,要挑選一支釣鯽用的插節竿,我們就讓它稱0.3千克的重物,拔節竿稱0.4千克的重物。
用事先准備好的配重或臨時用塑料袋裝入標有重量的魚餌當配重,把它系在竿悄上,然後慢慢揚起釣竿,當配重離地後讓竿梢尖與竿柄底部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時如果釣竿的彎曲度在竿長的二分之一上下,其硬度就適合於釣鯽用。如果第三節也明顯彎曲就軟了點,要是只彎到第二節,第三節幾乎沒變形,那麼又硬了點。
7.插節竿:插節竿是手竿中的一種分體式釣竿,按日文漢字的中文發音,被人們稱為"並繼式"釣竿。插節竿在使用時要一節一節地從上(竿梢)至下插接後,才能成為一支完整的釣竿。
插節竿因分體面減小了伸縮式(拔節)釣竿的空間,因此竿體可以做得較細,又不減低強度,是競技釣發燒友追求的品種。
硬調插節竿用於休閑釣,釣0.5千克上下的鯽魚較為合適。硬中帶柔的調性,既能為釣魚人增添遛魚的樂趣和快感,又不太容易切線,在比賽中又可以用於釣50克以內的小鯽魚;因自重輕,可以節省體力,便於釣手在長時間的比賽中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插節出竿以3.6米長的為主,其調性大多數是硬調和超硬調的,極硬調的插節竿已不多見。
8.拔節竿:拔節竿是伸縮一體的手竿。按日文漢字的中文發音,被稱為"振出式"手竿。拔節竿又分為短節(溪釣竿)、長節(池釣竿)兩種。短節竿雖攜帶方便但強度較低,競技釣愛好者基本上都不使用短節竿。
拔節竿因各自的強度不同,所以單節的長短也略有區別,但釣竿拔出後的總長度相差不大。長節拔節竿的尾節長度一般在100~115厘米上下。為了使竿體能依次收縮進尾節,所以拔節竿同插節竿相比要粗一些。
9.插口:拔節竿連接上節的介面。插口壁厚薄是否一致,插口的橫斷面是否平整,是反映插節竿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
檢查插口的方法,是將上節緩慢地插入下節,此過程中不能有忽松忽緊的現象,應該是越插越緊。插緊後介面處不能出現晃動,抖動釣竿有渾然一體的感覺,節與節之間沒有因松動造成摩擦而產生的雜音。拔出各節時真空嘬力越大,說明上下插接得越緊密。
10.插接量:插節竿上節插入下節的長度。各節應該由上至下逐漸增加插接量,一般首節(竿梢)的插接量不小於6厘米。
平時使用插節竿時,要從竿梢開始依次插入,插時要緩慢並確保插到底部,插得過快會加快竿體內外壁的磨損而造成松動。每插入一節到位後要把插入的那節逆時針方向稍加旋轉一下鎖死插口,旋轉角度不要過大,5度左右為宜。退出時先順時針方向旋轉開鎖之後再拔出上節。
初學釣魚者,因控竿能力較差,在使用插節竿釣上大魚時,容易造成拔河現象,或突然用力過猛,拉斷釣竿,所以要特別注意。
11.搭介面:指拔節竿節與節之間銜接的部位。3.6米的手竿,其竿梢和二節的搭口一般在4厘米以上,二、三節在厘米左右,三、四節在6厘米上下。搭口過短,容易造成拔節和斷裂,而且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磨損,搭口會變短,所以買手竿時要挑選搭口稍長一點的。
12.上下口:拔節竿每節的上端為上口,下端為下口。上下口的壁厚是否相同,橫斷面是否平整,拔緊內節後,外節同內節是否處於緊密接觸,這都是確保質量和耐用性的重要之處。另外插節竿只有上口,沒有下口。
13.竿堵:手竿收回後防止內節外滑的塞子,也被稱為堵頭。拔節竿有一個上堵(橡膠或木製品),一個下堵(一般是塑料製品),下堵帶有通氣孔,可以散發竿內的水氣。3.6米的插節竿有兩個被連在一起的上堵,沒有下堵。
每次釣完魚回到家中,盡量拔去竿的上堵,讓竿內的水氣揮發掉,免得竿內長期潮濕,捂壞了漆面。
14.活底把:用於減短手竿長度用的可拆裝的底把。一支5.4米的手竿,可以配三個活底把,這樣可以變成4.5米、3.6米、2.7米三種長度的手竿,起到一竿多用的目的。
購買活底把。一定要用釣竿當場配試。
15.辮梢:竿梢尖上粘接的軟辮管(一種化纖織物),用於固定大線的。新釣竿買回後要加工一下辮梢。從竿梢頭算起,在辮梢一厘米長的位置打個死結,剪掉多餘的辮梢,再用打火機把辮頭烤化,讓它自然熔成一個小球。這樣打的結就不會再脫落。然後用耐水性好的快乾強力膠,在辮梢原來的粘接處再點上一小滴膠水,並讓膠液向辮梢上方滲透一點,約5毫米左右。這陣做,一是加固辮梢同竿梢的粘結度,二是保護辮捎不被竿梢頭磨斷。但是千萬要注意的是:膠一定要少滴,如果辮捎全浸了膠,變得通體僵硬,那釣線在辮梢上很難勒得緊,使用中容場造成大線脫落。
16.絕緣把套:由一種絕緣熱縮橡膠製成的,套在手竿底把上能起到絕緣作用,俗稱防電把套的橡膠套。購買防電把套,一定要比釣竿的底把長出5厘米左右,粗細盡量合適。如果原底把是纏了一層線的那種,最好先把線拆掉後再裝防電把套,這樣裝出來的效果更漂亮,也可以不增加底把的直徑。
安裝時考慮到把套的熱縮性,套上絕緣把套後,把套要和釣竿的底把端面齊平。然後用1000瓦以上的電吹風依次逐漸加熱,直到把套收縮包緊底把,再用裁刀把多餘的部分切掉。直接放在明火上加熱也可以,但動作要快,免得燒壞了底把。
17.釣線:目前市場上出售的盒裝釣線,以尼龍線為主。競技釣在用線的搭配上非常講究,而且粗細的變換,往往是在加減0.1個號之間進行的。舉個例子,某場比賽根據魚情狀況,最佳線組為0.4號大線,0.2號子線,如果你用的0.2號子線漲號,實際是0.5號線,這套組合就起不到預想的效果,而且子線粗於大線的"倒拉牛"配置還會造成大線切斷。
買釣線時,除了看牌子和標號外,還得親自檢測線的直徑和強度。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供釣魚人專用的檢測工具,只能用外徑千分尺和彈簧秤去檢測。
檢測釣線時,先憑手感檢查線體的平整度、復原性和柔軟度。在光亮處觀察線體的透明度是否一致,然後再測線的直徑和拉力。如果線徑和拉力同此標號的規定值相比出入不大,線徑不超過正百分之十,拉力不超過負百分之十,此線還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市場上沒有比標號細,比標准拉力大的釣線出售)。
鯽魚膽子小,警覺性高,所以釣鯽最好使用透明線或無影線,而且在強度夠用的前提下,線越細越好,這樣可以降低鯽魚的警覺性。
18.大線:也稱為主線或母線,指連接竿梢和8字環的釣線,栓鉤的子線不在其中。
大線有兩種拴法:一種是先從線頭10厘米處折回,緊靠線頭打一個死結,再從對折後離頭部1厘米處打一個雙扣死結。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掏一個剪刀扣,系在竿梢上,量出比釣竿長15厘米的線剪斷,然後按以下順序穿上配件:先穿兩粒太空豆,第一粒用於浮漂復位,第二粒用於限制浮漂上移。穿上插漂座後再穿上一粒或兩粒限制浮漂下移的太空豆(如太空豆很緊,穿一粒就可以)。再穿一粒限制鉛皮上移的太空豆,一個鉛皮座、一粒限制鉛皮座下移的太空豆,最後量出齊竿線長度栓上8字環,剪去多餘穿的線頭,大線就製作完成了。
另一種栓線是,先不量線,按上面的順序先把全部配件穿好後,以8字環為頭,量出比釣竿長出10厘米的線,剪斷後按上面的方法打結就完成了大線的製作。
19.風線:垂釣時,從竿梢到大線入水之前這一段漂於水面或空中的大線,被稱為風線。有人把風線同大線混為一談是錯誤的。
20.水線:水線由部分大線同子線組成,從浮漂腳到水底釣鉤的線被稱為水線。
21.測水深:指用水線來測算水深的方法。調整水線長度確保下鉤到底,浮漂露出水面並同水線、魚鉤保持垂直狀態時,從下鉤到浮漂與水面相交點的高度就是釣點的實際水深。有些釣友在計算水深時忽略了浮漂的長度,這樣會出現不小的誤差。
22.子線:一頭拴鉤,一頭拴在大線的8字環上的釣線被稱為子線。競技釣使用的子線,是由長度不同的雙線組成。除釣浮子線可以和大線同粗以外,一般都比大線細0.2個號到一倍之間,長度在15厘米以內,比台釣的子線要短。子線比大線細可以保護大線不被切斷。子線越細,越可以降低魚的警覺性,而且細而柔軟的子線更利於魚吸餌入嘴。
Ⅷ 釣魚怎麼調漂視頻
釣魚如何調漂
|
標簽: 釣魚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Ⅸ 釣魚技巧 釣魚視頻 拋竿方法 如何拋的遠 准
鉛太輕不易拋竿,特別是頂風釣魚時,輕鉛就很難把餌拋在釣點,我們可以換成吃鉛大的魚漂,加大鉛皮的重量,這樣就榮譽把餌拋在釣點了,台釣不像長竿短線釣草洞,台釣一般都不打窩,全靠拋出的餌霧化後誘魚,如果不能准確的拋在同一位置,很難起到誘魚效果。
Ⅹ 最有效的釣魚土方法
垂釣是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那麼,你知道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是怎樣的?下面我帶你了解一下吧。
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
1、最有效的土方法釣魚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種的期間,江河魚塘的水草就會陸續長滿了整個水面,將水面遮蓋得嚴嚴實實。由於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氣,水草生長時需要氧氣,夜間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間魚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棲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魚多數都到亮水中游戈尋找餌料和活動。所以夏天的早晨釣魚多數都是釣亮水或水草邊緣,而水草中是釣不到魚的。
早晨太陽出來後一小時左右,這時氣溫就會不斷的升高,魚便開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動覓食,這時便可以釣草縫和草眼了。當然陰雨天和多雲天氣在水草邊做窩還是優於亮水的,春、夏、秋總的來說釣草優於釣亮水。
2、釣魚忌老窩久釣
在夏季選准一個窩點,持續垂釣數天,仍有魚上鉤,有時還上魚較歡。但是在冬季就不同了,因為在該季節,魚兒一般以小群分散,分別找到適 合和屬於自己的水域(或叫領域)越冬,其活動和覓食極少,即使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也只在其領域附近活動。
因此,在此季節,選擇好的窩點,釣上幾個小時後 再無魚上鉤,說明此領域的魚兒基本被釣完,就要立即轉移到預先准備好的窩點上垂釣或輪釣。
3、釣魚忌耐心不夠
冬季野釣,一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釣者要有耐心,這也是衡量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當選好釣點,投下適量的誘餌後,一般需 要1——2個小時,魚兒才會慢慢開口咬鉤。
如果釣者缺乏耐心,每個窩點釣一二十分鍾,見無魚上鉤就走,其結果必然是收獲欠佳。但話又說回來,若在一個窩點已 經釣了2個小時左右,仍然無魚兒問津,就要當即立斷,轉移到其他窩點垂釣。
夏季釣魚要注意防蚯蚓病
蚯蚓病蚯蚓是雌雄同體,自身有受精囊孔及卵,繁殖時卵產於卵繭中。垂釣者如吃了被卵繭污染的水和食物,會引起慢性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症。蚯蚓還是多種病菌的宿主,當垂釣者被魚鉤等物劃傷後,病菌會趁機侵入人體,引起各種疾病,尤其是蚯蚓常攜帶的革蘭氏陽性短弧菌對人體危害最大,體弱多病者若感染後會危及生命。
此外,垂釣者若在有血吸蟲的水域中垂釣,極易感染血吸蟲,引起血吸蟲病。
垂釣時經常閉目休息片刻,為了防止這些危害,喜愛垂釣的人們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採取一些防範措施,如備一頂太陽帽,以便垂釣時遮擋陽光;垂釣時注意視力調節,經常向綠陰處眺望或閉目休息片刻。如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止垂釣,及時就醫。
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垂釣時還應注意衛生,不要在被污染或有血吸蟲的水域釣魚,接觸蚯蚓後應仔細洗手,當手被魚鉤劃傷後,應及時清洗消毒,並包紮好,以防各種病菌感染。
釣魚是一種體育運動嗎
高雅古樸的垂釣活動作為中華古老文明的一個小小側面,歷數千年而不衰,日益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在內陸淡水水域開展垂釣活動由來已久,它起源於古代先民的生產活動,隨著生活環境的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漸從生產活動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充滿趣味,充滿智慧,充滿活力,格調高雅,有益身心的文體活動。古往今來,人們都把釣魚看作為一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在古代很多名人、學者都喜愛釣魚,雖然他們垂釣的目的不相同,但培養高雅的情趣是完全一致。如今,垂釣已經風靡世界。在大陸與台灣,這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發展形勢十分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