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換機在滿配置下,全雙工埠的總帶寬怎麼計算
埠數*相應埠速率*2=背板帶寬。
B. 如何查看交換機埠的帶寬
一個交換機埠的帶寬一般可以通過算術計算出來
如:一個交換機具有48個10/100BASE-TX埠與2個可擴展的1000BASE-X埠,那麼在交換機滿配置的情況下,其全雙工埠的總帶寬為48(48個埠)*100(下行速率)*2(全雙工)+2(兩個可擴展口)*1000(可擴展口速率)*2(全雙工)=13600MHz=13.6GHz
交換機最重要的兩個參數是速率和雙工模式,這兩項可以通過指令來查看
在全局模式下輸入命令show
running-config就可以看到
C. 交換機上聯埠帶寬怎麼計算
轉發帶寬與包轉發速率關系:8*(64+8+12)*2*包轉發速率/1024=轉發帶寬;
註:最大傳輸帶寬=交換容量(交換容量用單工計算);
假設交換機有A、B、C三種介面各一個,它們的包轉發率分別是X、Y、Z;
64+8+12的意思為:基於64位元組分組測試(乙太網傳輸最小包長就是64位元組);8乙太網中,每個幀頭都要加上了8個位元組的前導符;幀間隙最小為12位元組。再乘8是轉換為Bit為單位。
所以得:
交換機轉發帶寬=X*8*(64+8+12)+Y*8*(64+8+12)+Z*8*(64+8+12)=(X+Y+Z)*1344=交換機包轉發率*1344
交換機背板是設計值,可以大於等於交換容量(此為達到線速交換機的一個標准)。廠家在設計的時候考慮了將來模塊的升級,比如模塊從開始的百兆升級到支持千兆、萬兆,埠密度增加等。背板帶寬一般是指模塊化交換機。
決定了各模板與交換引擎間的連接帶寬的最高上限。是交換機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和數據匯流排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標志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為Gbps,也叫交換帶寬。
交換容量(最大轉發帶寬、吞吐量)是指系統中用戶介面之間交換數據的最大能力,用戶數據的交換是由交換矩陣實現的。交換機達到線速時,交換容量等於埠數X相應埠速率X2(全雙工模式)。
包轉發率它體現了交換引擎的轉發性能。標準的乙太網幀尺寸在64位元組到1518位元組之間,在衡量交換機包轉發能力時應當採用最小尺寸的包進行評價。指基於64位元組分組,在單位時間內交換機轉發的數據總數。
當交換機達到線速時包轉發率=千兆埠數量X+百兆埠數量X+其餘類型埠數X相應計算方法。
(3)單雙工埠帶寬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交換機介面處理器或介面卡和數據匯流排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標志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為Gbps,也叫交換帶寬,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越高,所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越高。
乙太網傳輸最小包長就是64位元組、POS口是40位元組。包轉發線速的衡量標準是以單位時間內發送64byte的數據包(最小包)的個數作為計算基準的。
對於千兆乙太網來說,計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
說明:當乙太網幀為64byte時,需考慮8byte的幀頭和12byte的幀間隙的固定開銷。故一個線速的千兆乙太網埠在轉發64byte包時的包轉發率為。快速乙太網的線速埠包轉發率正好為千兆乙太網的十分之一。
D. 交換機帶寬計算方法
答案是C。計算過程為: 48*100M*2+2*1000M*2=9.6G+4G=13.6G。其中第一個參數是介面數量,第二個參數是埠速率,第三個參數是雙向傳輸。 10/100BASE-TX表示10或100M自適應介面,TX表示2對雙絞線傳輸。其上行與下行都可以是10M或100M,並不是一個
E. 網路交換機有哪些技術參數指標呢
網路交換機的技術參數指標有:a,背板帶寬,二/三層交換吞吐率。
b,VLAN類型和數量。
c,交換機埠數量及類型。
D,支持網路管理的協議和方法,需要交換機提供更加方便和集中式的管理。
E,Qos,802.1q優先順序控制,802.1X,802.3X的支持。
f,堆疊的支持。
g,交換機的交換緩存,主存,轉發延時算參數。
H,線速轉發,路由表大小,訪問控製表大小,對路由器協議的支持情況,對組播協議的支持情況,包過濾方法,機器擴展能力等都是值得考慮的參數。
F. 如何計算一個網路需要多少帶寬
一種是Bit比特位,一種是Byte位元組。通常在1個Byte里有8個Bits。網路帶寬通常以bps(標稱bit/s)作為計量單位,即「Bits-Per-Second(每秒的比特位數量,通常又被譯為波特率)」,而許多下載工具軟體的計量單位是Byte/s,所以,兩者之間相差8倍。
註:現在大多數IDC機房提供的帶寬計量方法是:MBPS,實際就是交換機的埠流量,並不是每個伺服器的實際帶寬,通常一個機櫃的帶寬總值大約為:10~30mbps,所謂百兆共享其實是共享百兆埠,而不是共享100兆帶寬。
在通信領域和計算機領域
應特別注意數量單位「千」、「兆」、「吉」等的英文縮寫所代表的數值。計算機中的數量單位用位元組作為度量單位,「千位元組」的「千」用大寫K表示,它等於210,即1024,而不是1000。
在實際上網應用中,下載軟體時常常看到諸如下載速度顯示為176KB/s,103KB/s等寬頻速率大小字樣,因為ISP提供的線路帶寬使用的單位是比特(bit),而一般下載軟體顯示的是位元組(Byte)(1Byte=8bit),所以要通過換算,才能得實際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網路帶寬
G. 乙太網交換機全雙工總帶寬計算公式是什麼
對於千兆乙太網來說,計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說明:當乙太網幀為64byte時,需考慮8byte的幀頭和12byte的幀間隙的固定開銷。
H. 全雙工埠帶寬計算
4*100*2+20*10=1000Mbps=1Gbps
全雙工的要計算進和出的,所以要乘二,半雙工的不需要
希望有所幫助,謝謝!
I. 一台交換機具有16個100/1000Mbps全雙工下聯埠,它的上聯埠帶寬至少應為多少
層次之間上聯帶寬與下一級帶寬之比一般控制在 1:20
一台交換機具有16個100/1000Mbps全雙工下聯埠,則:
上聯埠帶寬(16*1000)/20=800Mbps
上聯帶寬至少為800Mbps
一般交換機的上聯埠(也叫級聯埠:up-link)只有一個,用於交換機之間的聯接。這時應該使用交叉線聯接。交換機埠都有自動翻轉功能,交換機之間的聯接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埠,正因為如此,現在交換機也取消了up-link級聯埠。
(9)單雙工埠帶寬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交換是按照通信兩端傳輸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設備自動完成的方法,把要傳輸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應路由上的技術的統稱。
交換機根據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域網交換機和區域網交換機。廣域的交換機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它應用在數據鏈路層。交換機有多個埠,每個埠都具有橋接功能,可以連接一個區域網或一台高性能伺服器或工作站。實際上,交換機有時被稱為多埠網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