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抗生素效價測定的方法有哪兩類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抗生素的效價常採用微生物學方法測定,它是利用抗生素對特定的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的原理來測定抗生素效價的方法,如管碟法(cylinder
plate
method)。管碟法是根據抗生素在瓊脂平板培養基中的擴散滲透作用,比較標准品和檢品兩者對試驗菌的抑菌圈大小來測定供試品的效價。管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含有高度敏感性試驗菌的瓊脂平板上放置小鋼管(內徑6.0±0.lmm,外徑8.0±0.lmm,高10±0.lmm),管內放入標准品和檢品的溶液,經16~18小時恆溫培養,抗生素擴散的有效范圍內則產生透明的無菌生長的區域,常呈圓形,稱為抑菌圈(圖實驗-18)。抑菌圈直徑大小與抗生素濃度相關,比較抗生素標准品與檢品的抑菌圈大小,可計算出抗生素的效價。抗生素效價常採用二劑量法。將抗生素標准品和供試品各稀釋成一定濃度比例(2:1或4:1)的兩種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較其抗葯活性,再根據抗生素濃度對數和抑菌圈直徑成直線關系的原理來計算供試品效價。取含菌層的雙層平板培養基,每個平板表面放置4個小鋼管,管內分別放入檢品高、低劑量和標准品高、低劑量溶液。先測量出四點的抑菌圈直徑,按下列公式計算出檢品的效價。
(1)
求出w和v:
(2)
w=(sh+uh)-(sl+ul)
(3)
v=(uh+ul)-(sh+sl)
式中:
uh:供試品高劑量之抑菌圈直徑
ul:供試品低劑量之抑菌圈直徑
sh:標准品高劑量之抑菌圈直徑
sl:標准品低劑量之抑菌圈直徑
求出θ:(2)
θ=d·antilog(iv/w)式中:
θ:供試品和標准品的效價比
d:標准品高劑量與供試品高劑量之比,一般為1
i:高低劑量之比的對數,即log2或log4。
求出pr
:
(5)
pr
=
ar×θ
式中:
pr:供試品實際單位數
ar:供試品標示量或估計單位
(1)細菌:短小芽胞桿菌[cmcc(b)63202]的芽胞懸液。
(2)培養基:效價檢定用培養基(上層、底層)。
(3)抗生素:抗生素檢品及標准品(高劑量、低劑量,高劑量與低劑量之比為2:1)。
(4)試劑與器材:滅菌生理鹽水,無菌平皿,牛津杯,無菌吸管,鑷子,滴管,直尺。
(1)取無菌平皿,加入20ml底層培養基,凝固後作為底層。
(2)用滅菌生理鹽水將短小芽胞桿菌的芽胞懸液稀釋至一定濃度以能得到清晰的抑菌圈,且標准品高濃度所得抑菌圈直徑在18~22mm為基準。用無菌吸管吸取1ml芽胞懸液,加入到200ml恆溫於50℃的上層培養基中搖勻,迅速以無菌吸管吸取5ml,注入到底層培養基上,鋪平待凝。
(3)在平板底部四邊,分別對角註明「sh」、「sl」
和「uh」、「ul」標記。
(4)鑷子火焰滅菌3次,然後夾取4個牛津杯垂直放置在平板中標志附近(註:勿使鋼管陷入培養基內,各小杯之間盡量等距)。
(5)以無菌滴管分別在每個牛津杯內加入相應的抗生素溶液至滿但不溢出管外,且四杯內液面高度相同,蓋上平皿蓋,靜置30分鍾。
(6)將平皿置於37℃恆溫培養箱培養16~18
h,量取各抑菌圈直徑(sh、sl、uh、ul),以毫米為單位,誤差不超過0.1mm。
(7)計算抗生素效價
(8)查放線圖計算抗生素效價
B. 「效價」是什麼意思
效價是指某一物質引起生物反應的功效單位,可用理化方法檢測,也可用生物檢測方法測定;或生物製品活性(數量)高低的標志,通常採用生物學方法測定。
在管理學中,效價是指某項工作或一個目標對於滿足個人需求的價值。
C. 測定抗生素效價的生物學定量方法是什麼
瓊脂擴散法又稱圓筒平板法。用於測定抗生素效價的生物學定量方法之一。標準的方法是以20毫升的瓊膠培養基放入陪替氏培養皿內做成平面,上面加上預先培養的試驗標准菌種,例如摻入了葡萄球菌的瓊膠4毫升,而使之凝固,上面再放上一個外徑8毫米的不銹鋼圓筒,筒內倒滿青黴素稀釋液之後,在35~37℃培養12~16小時。由於圓筒周圍產生濃度梯度,葡萄球菌的繁殖被阻止於有效濃度范圍之內而形成圓形的透明帶。其直徑d與青黴素濃度c之間的關系如下式所示:
d=klog10c+a(k、a為常數)
與標准青黴素液相比較,可求得青黴素濃度。測定鏈黴素時用枯草菌,氯黴素用大腸菌,四環素用八連球菌作繁殖試驗。此外還有用圓形濾紙代替圓筒,使被檢液滲入的濾紙法。
D. 葯物計量中g和mg怎樣換算
1克(g)=1000毫克(mg)
葯物計量中常用的換算單位:
1、1mg(毫克)=1000μg(微克)
2、1μg(微克)=1000ng(納克)
3、1ng99(納克)=1000pg(皮克)
(4)中國葯典抗生素效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常用的換算單位:
1、面積
1平方公里(km²)= 100公頃(ha)= 247.1英畝(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²)
1平方米(m²)= 10.764平方英尺(ft²)
1公畝(are)= 100平方米(m²)
2、密度
1千克/立方米(kg/m³)= 0.001克/立方厘米(g/cm³)= 0.0624磅/立方英尺(lb/ft³)
1磅/立方英尺(lb/ft³)= 16.02千克/立方米(kg/m³)
1磅/立方英寸(lb/in³)= 27679.9千克/立方米(kg/m³)
3、力
1牛頓(N)=0.225磅力(lbf)= 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 9.81牛(N)
1磅力(lbf)= 4.45牛頓(N)
E. 效能和效價的名詞解釋
效能是指有效的、集體的效應,即人們在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效率和效果,它反映了所開展活動目標選擇的正確性及其實現的程度。效能是衡量工作成果的尺度,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據
效價是指某一物質引起生物反應的功效單位,可用理化方法檢測,也可用生物檢測方法測定;或生物製品活性(數量)高低的標志,通常採用生物學方法測定。在管理學中,效價是指某項工作或一個目標對於滿足個人需求的價值。
理論效價是指抗生素純品的重量與效價單位的折算比率。一些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多以其有效部分的一定重量(多為1μg)作為一個單位,如鏈黴素、土黴素、紅黴素等均以純游離鹼1μg作為一個單位。
(5)中國葯典抗生素效價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分光光度法應以配製供試品的同批溶劑為對照,採用1cm的石英吸收池。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長作為測定波長,一般供試品的吸收度讀數,以在0.3-0.7之間的誤差較小。
儀器的狹縫波帶寬度應小於供試品吸收帶的半寬度,否則測得的吸收度偏低。狹縫寬度的選擇,應以減少狹縫寬度時供試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加為准。由於吸收池和溶劑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測定供試品的吸收度後應減去空白讀數,再計算含量。
抗生素純品的效價單位與重量(一般是mg)的折算比率。但實際生產出來的抗生素原料都含有一些許可存在的雜質,不可能是「純品」。如乳糖酸紅黴素的理論效價為672單位/mg。
而中國葯典規定此葯按乾燥品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610個紅黴素單位。所以產品的實際效價(含量)在610單位/mg~672單位/mg之間,需要在瓶上標出具體數字。
F. 【求助】葯物檢驗 含量測定中,抗生素效價檢驗,的公式是什麼算出效價後,怎麼換算為標示量%
效價沒法准確折算出百分含量,因為效價最終測得的是和標准品對比的抗菌能力(抑菌圈大小對比),也就是說連雜質和降解產物的抗菌能力也計算在內了。
G. 生物 求解 請問效價該怎麼計算
噬菌體效價=噬菌斑數×稀釋倍數×10。
噬菌體的效價就是一毫升培養液中所含活噬菌體的數量。在使用雙層瓊脂平板法測定噬菌體效價時,由於在含有特異宿主細菌的瓊脂平板上,一個噬菌體產生一個噬菌斑,因此,能進行噬菌體的計數。但因噬菌斑計數方法其實際效率難以接近100%(一般偏低,因為有少數活噬菌體可能未引起感染),所以為了准確地表達病毒懸液的濃度(效價或滴度)一般不用病毒粒子的絕對數量而是用噬菌斑形成單位(Plaque-forming units,簡寫成pfu)表示。
H. 效價的原料含量
理論效價是指抗生素純品的效價單位與重量(一般是mg)的折算比率。但實際生產出來的抗生素原料都含有一些許可存在的雜質,不可能是「純品」。如乳糖酸紅黴素的理論效價為672單位/mg。而中國葯典規定此葯按乾燥品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610個紅黴素單位。所以產品的實際效價(含量)在610單位/mg~672單位/mg之間,需要在瓶上標出具體數字。
在制備制劑時需進行計算,如用效價為650單位/mg的乳糖酸紅黴素原料來制備25單位/mg的軟膏1300g,需取用原料量計算如下:
(25單位/mg)/(650單位/mg)× 1300g=50g(稱重)
I. 葯的單位怎麼算啊
你說的是抗生素吧。
抗生素的計量單位依性質不同,分別以重量單位或效價單位來計量。
(1)理論效價理論效價是指抗生素純品的重量與效價單位的折算比率。一些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多以其有效部分的一定重量(多為1μg)作為一個單位,如鏈黴素、土黴素、紅黴素等均以純游離鹼1μg作為一個單位。 少數抗生素則以其某一特定的鹽的1μg或一定重量作為一個單位,例如金黴素和四環素均以其鹽酸鹽純品1μg為1單位。青黴素則以國際標准品青黴素G鈉鹽0.6μg為1單位。一些常用抗生素的理論效價,如下: 鏈黴素鹼 1000單位/mg 鏈黴素硫酸鹽 798單位/mg 土黴素鹼 1000單位/mg 土黴素鹼(含二分子結晶水) 927單位/mg 土黴素鹽酸鹽 927單位/mg 紅黴素鹼 1000單位/mg 紅黴素鹼(含二分子結晶水) 953單位/mg 紅黴素乳糖酸鹽 672單位/mg 金黴素鹽酸鹽 1000單位/mg 四環素鹽酸鹽 100O單位/mg 四環素鹼 1082單位/mg 青黴素鈉 1670單位/mg 青黴素鉀 1598單位/mg 普魯卡因青黴素 1009單位/mg 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 1211單位/mg 新黴素 1000單位/mg 卡那黴素 1000單位/mg 多粘菌素B 10000單位/mg 慶大黴素 1000單位/mg 巴龍黴素 1000單位/mg 說明:表中各抗生素的理論效價系折算的標准。各抗生素的鹽類的理論效價是根據標准計算出來的。 非合成的抗生素通常採用特定的單位來表示效價,如制黴菌素等,不採用重量單位。
(2)原料含量的標示 理論效價是指抗生素純品的效價單位與重量(一般是mg)的折算比率。但實際生產出來的抗生素原料都含有一些許可存在的雜質,不可能是「純品」。如乳糖酸紅黴素的理論效價為672單位/mg。而中國葯典規定此葯按乾燥品計算,每1mg的效價不得少於610個紅黴素單位。所以產品的實際效價(含量)在610單位/mg~672單位/mg之間,需要在瓶上標出具體數字。在制備制劑時需進行計算,如用效價為650單位/mg的乳糖酸紅黴素原料來制備25單位/mg的軟膏1300g,需取用原料量計算如下: (25單位/mg)/(650單位/mg)× 1300g=50g(稱重) (3)處方計量單位葯劑製品標示的和處方上開寫的抗生素重量單位數均指該抗生素的純品量。如硫酸鏈黴素1g,系指含有鏈黴素純品1g(1百萬單位),因此又稱為重量效價單位。如果處方開寫硫酸鏈黴素1g,需用稱重法取葯時,則應按原料實際含量,通過計算求得應稱取的重量。在微生物學方面,效價(titre,titer)表示每毫升試樣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體粒子數,又稱噬菌斑形成單位數(plaque-forming unit,pfu)或感染中心數(infective centre)。測定效價常用且較精確的方法稱為雙層平板法(two layer plating method)
J. 抗生素效價的理論效價
理論效價是指抗生素純品的重量與效價單位的折算比率。一些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多以其有效部分的一定重量(多為1μg)作為一個單位,如鏈黴素、土黴素、紅黴素等均以純游離鹼1μg作為一個單位。
少數抗生素則以其某一特定的鹽的1μg或一定重量作為一個單位,例如金黴素和四環素均以其鹽酸鹽純品1μg為1單位。青黴素則以國際標准品青黴素G鈉鹽0.6μg為1單位,參見表2-2。
表2-2一些常用抗生素的理論效價表
鏈黴素鹼 1000單位/mg 鏈黴素硫酸鹽 798單位/mg
土黴素鹼 1000單位/mg 土黴素鹼(含二分子結晶水) 927單位/mg
土黴素鹽酸鹽 927單位/mg 紅黴素鹼 1000單位/mg
紅黴素鹼(含二分子結晶水) 953單位/mg 紅黴素乳糖酸鹽 672單位/mg
金黴素鹽酸鹽 1000單位/mg 四環素鹽酸鹽 100O單位/mg
四環素鹼 1082單位/mg 青黴素鈉 1670單位/mg
青黴素鉀 1598單位/mg 普魯卡因青黴素 1009單位/mg
苄星青黴素(長效西林) 1211單位/mg 新黴素 1000單位/mg
卡那黴素 1000單位/mg 多粘菌素B 10000單位/mg
慶大黴素 1000單位/mg 巴龍黴素 1000單位/mg
說明:表中各抗生素的理論效價系折算的標准。各抗生素的鹽類的理論效價是根據標准計算出來的。
非合成的抗生素通常採用特定的單位來表示效價,如制黴菌素等,不採用重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