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異形樁體積計算方法

異形樁體積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5 08:15:33

① 基礎承台體積計算公式

基礎承台體積計算公式:V=h/3(S1+S2+√S1*S2 )

H→高度;

S1→上底面積S2→下底面積;

√→開根號;

承台為承受、分布由墩身傳遞的荷載,在基樁頂部設置的聯結各樁頂的鋼筋混凝土平台。

(1)異形樁體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承台為承受、分布由墩身傳遞的荷載,在樁基頂部設置的聯結各樁頂的鋼筋混凝土平台。高樁承台一般用於港口、碼頭、海洋工程及橋梁工程。低樁承台一般用於工業與民用房屋建築物。樁頭一般伸入承台0.1米,並有鋼筋錨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傳力體系。

承台作為樁與柱或墩聯系部分。承台把幾根,甚至十幾根樁聯系在一起形成樁基礎。承台分為高樁承台和低樁承台:低樁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進土中,高樁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樁承台由於具有一段自由長度,其周圍無支撐體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樁的受力情況極為不利。樁身內力和位移都比同樣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樁承台要大,其穩定性因而比低樁承台差。

高樁承台一般用於港口、碼頭、海洋工程及橋梁工程。低樁承台一般用於工業與民用房屋建築物。樁頭一般伸入承台0.1米,並有鋼筋錨入承台。承台上再建柱或墩,形成完整的傳力體系。

② 土建基礎,最基礎的!!

土建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公式匯總
平整場地: 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2)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3、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牆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牆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後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後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大開挖土方
1、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滿堂基礎墊層
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的體積(2)、灰土墊層的體積(3)、砼墊層的體積(3)墊層模板
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⑵、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 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⑶、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層與混凝土基礎按混凝土的厚度劃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內者執行墊層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執行基礎子目。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⑷、墊層模板的計算:
墊層模板=墊層的周長×墊層高度
3、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的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滿堂基礎
1、 滿堂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滿堂基礎的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4)、滿堂基礎梁體積(5)滿堂基礎梁模板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滿堂基礎的體積
①計算方法之一: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
三角帶的體積=斜坡中心線周長×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積
②計算方法之二:滿堂基礎頂面積×滿堂基礎底板的厚度+梯形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頂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斜坡寬度的面積
梯形帶體積=斜坡中心線長度×梯形截面面積
③計算方法之三: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未起邊的厚度+起邊稜台體積
(2)、滿堂基礎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滿堂基礎模板按滿堂基礎砼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滿基外邊線的長度×滿基外邊線的高度+滿基斜坡中心線周長×滿基斜坡斜長。
(3)、滿堂基礎梁
①滿堂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滿堂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②滿堂基礎梁的模板
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基礎梁模板按滿堂基礎梁砼以體積計算。
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長×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高+梁頭面積。
3、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滿堂基礎的體積時,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部分區域、斜坡寬度部分區域等的中心線的長度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基礎梁的凈長計算,必須考慮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⑶、滿堂基礎梁的模板的計算,必須考慮滿基以及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條形基礎
1、條形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工程量(2)、灰土墊層工程量(3)、砼墊層工程量(4)、砼墊層模板(5)、條形基礎工程量: 磚基; 砼條基(6)、砼條基模板(7)、地圈樑工程量(8)、地圈樑模板(9)、基礎牆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體積(11)支擋土板工程量(11)槽底釺探工程量
2、條形基礎計算方法
(1)素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外牆素土中心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內牆素土凈長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2)灰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外牆灰土中心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內牆灰土凈長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3)砼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4)條形基礎工程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①磚條形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
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
有些地區(天津)計算規則規定,條形基礎以地圈樑頂為分界線,這就造成了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個工程條形基礎同時出現不同標高的圈樑時候,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區分出牆的底標高,對手工造成了麻煩。
(5)、砼墊層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墊層模板按砼墊層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墊層模板=砼墊層的側面凈長×砼墊層高度
(6)、砼條基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條基模板按砼條基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條基模板=砼條基側面凈長×砼條基高度 .
(7)、地圈樑工程量
外牆地圈樑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樑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樑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樑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8)、地圈樑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地圈樑模板按地圈樑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地圈樑模板=地圈樑側面凈長×地圈樑高度
(9)基礎牆工程量
外牆基礎牆的工程量=外牆基礎牆中心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內牆基礎牆的工程梁=內牆基礎牆凈長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10)基槽的土方體積
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
外牆地槽長度按外牆槽底中心線計算,內牆地槽長度按內牆槽底凈長計算,槽寬按圖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寬度計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計算。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11)支擋土板工程量
支擋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後,不得再計算放坡。
(12)槽底釺探工程量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條形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⑴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很難算
⑵計算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時,要考慮與外牆相交的情況,同時要考慮與內牆相交的情況,內牆橫向部分通常計算,豎向部分分斷計算,這樣條形基礎各層單元實體凈長度算起來很麻煩。
⑶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工程量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2、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承台基礎
1、承台基礎工程量
(1)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台基礎體積(3)、承台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台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承台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承台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承台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 承台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承台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承台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製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
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鑽孔和泥漿運輸的體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4、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混凝土管樁空心部分體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
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
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8、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土方回填、運土
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於200mm的管溝體積。
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0.6計算。
一立方混泥土有好重
1立方鋼筋混凝土重量是25KN,即約為2551公斤
素混凝土一立方一般按2.34噸計

如何計算一棟建築的建築面積陽台 露台算不算建築面積

土建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公式匯總
平整場地: 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

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2)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3、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牆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牆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後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後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大開挖土方

1、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滿堂基礎墊層

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的體積(2)、灰土墊層的體積(3)、砼墊層的體積(3)墊層模板

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16

2009-05-09 12:21 回復

總監代表
429位粉絲
鐵桿會員8 2樓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⑵、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 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⑶、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層與混凝土基礎按混凝土的厚度劃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內者執行墊層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執行基礎子目。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⑷、墊層模板的計算:

墊層模板=墊層的周長×墊層高度

3、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的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滿堂基礎

1、 滿堂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滿堂基礎的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4)、滿堂基礎梁體積(5)滿堂基礎梁模板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滿堂基礎的體積

①計算方法之一: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

三角帶的體積=斜坡中心線周長×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積

②計算方法之二:滿堂基礎頂面積×滿堂基礎底板的厚度+梯形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頂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斜坡寬度的面積

梯形帶體積=斜坡中心線長度×梯形截面面積

③計算方法之三: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未起邊的厚度+起邊稜台體積

(2)、滿堂基礎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滿堂基礎模板按滿堂基礎砼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滿基外邊線的長度×滿基外邊線的高度+滿基斜坡中心線周長×滿基斜坡斜長。

(3)、滿堂基礎梁

①滿堂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滿堂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②滿堂基礎梁的模板

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基礎梁模板按滿堂基礎梁砼以體積計算。

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長×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高+梁頭面積。

3、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滿堂基礎的體積時,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部分區域、斜坡寬度部分區域等的中心線的長度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基礎梁的凈長計算,必須考慮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⑶、滿堂基礎梁的模板的計算,必須考慮滿基以及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條形基礎

1、條形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工程量(2)、灰土墊層工程量(3)、砼墊層工程量(4)、砼墊層模板(5)、條形基礎工程量: 磚基; 砼條基(6)、砼條基模板(7)、地圈樑工程量(8)、地圈樑模板(9)、基礎牆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體積(11)支擋土板工程量(11)槽底釺探工程量

2、條形基礎計算方法

2009-05-09 12:21 回復

總監代表
429位粉絲
鐵桿會員8 3樓

(1)素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外牆素土中心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內牆素土凈長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2)灰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外牆灰土中心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內牆灰土凈長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3)砼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4)條形基礎工程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①磚條形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

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

有些地區(天津)計算規則規定,條形基礎以地圈樑頂為分界線,這就造成了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個工程條形基礎同時出現不同標高的圈樑時候,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區分出牆的底標高,對手工造成了麻煩。

(5)、砼墊層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墊層模板按砼墊層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墊層模板=砼墊層的側面凈長×砼墊層高度

(6)、砼條基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條基模板按砼條基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條基模板=砼條基側面凈長×砼條基高度 .

(7)、地圈樑工程量

外牆地圈樑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樑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樑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樑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8)、地圈樑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地圈樑模板按地圈樑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地圈樑模板=地圈樑側面凈長×地圈樑高度

(9)基礎牆工程量

外牆基礎牆的工程量=外牆基礎牆中心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內牆基礎牆的工程梁=內牆基礎牆凈長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10)基槽的土方體積

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

外牆地槽長度按外牆槽底中心線計算,內牆地槽長度按內牆槽底凈長計算,槽寬按圖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寬度計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計算。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11)支擋土板工程量

支擋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後,不得再計算放坡。

(12)槽底釺探工程量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條形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⑴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很難算

⑵計算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時,要考慮與外牆相交的情況,同時要考慮與內牆相交的情況,內牆橫向部分通常計算,豎向部分分斷計算,這樣條形基礎各層單元實體凈長度算起來很麻煩。

⑶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工程量

2009-05-09 12:21 回復

總監代表
429位粉絲
鐵桿會員8 4樓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2、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承台基礎

1、承台基礎工程量

(1)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台基礎體積(3)、承台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台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承台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承台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承台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 承台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承台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承台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製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

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鑽孔和泥漿運輸的體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4、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混凝土管樁空心部分體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

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

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8、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土方回填、運土

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於200mm的管溝體積。

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0.6計算

④ 求 土建 坡形基礎獨立承台體積的計算公式、、、急、、、

1、獨立基礎工程量(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⑶、獨立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⑷、獨立基礎模板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6)槽底釺探工程量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1、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承台基礎1、承台基礎工程量(1)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台基礎體積(3)、承台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台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⑴、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⑵、承台基礎墊層模板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⑶、承台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⑷、承台基礎模板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6)槽底釺探工程量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1、承台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①異形承台基礎體積不好計算。②承台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樁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製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3、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鑽孔和泥漿運輸的體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4、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混凝土管樁空心部分體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8、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土方回填、運土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於200mm的管溝體積。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0.6計算。

⑤ 異形管樁最大外徑500,最小外徑460,壁厚110,內徑多少

內徑等於外徑減去壁厚,最大外徑500,所以最大內徑就是500-110=390,最小外徑460,所以最小內徑460-110=350。望採納

⑥ 最新建築工程量計算規則是什麼

土建工程工程量計算規則公式匯總2008版 平整場地: 建築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的挖、填、運、找平.1、平整場地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定額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築物首層面積計算。 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2)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築面積 3、注意事項 (1)、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牆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牆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後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 與底層建築面積合並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如下難點: 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誤差。 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 ③、外放2米後可能出現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 (2)、清單環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 大開挖土方 1、 開挖土方計算規則 (1)、清單規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 (2)、定額規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 (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 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滿堂基礎墊層 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的體積(2)、灰土墊層的體積(3)、砼墊層的體積(3)墊層模板 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⑵、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 利用稜台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 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 (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
⑶、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層與混凝土基礎按混凝土的厚度劃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內者執行墊層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執行基礎子目。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⑷、墊層模板的計算: 墊層模板=墊層的周長×墊層高度 3、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的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滿堂基礎 1、 滿堂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滿堂基礎的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4)、滿堂基礎梁體積(5)滿堂基礎梁模板 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滿堂基礎的體積 ①計算方法之一: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 三角帶的體積=斜坡中心線周長×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積 ②計算方法之二:滿堂基礎頂面積×滿堂基礎底板的厚度+梯形帶的體積 滿堂基礎頂面積=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斜坡寬度的面積 梯形帶體積=斜坡中心線長度×梯形截面面積 ③計算方法之三: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未起邊的厚度+起邊稜台體積 (2)、滿堂基礎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滿堂基礎模板按滿堂基礎砼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滿基外邊線的長度×滿基外邊線的高度+滿基斜坡中心線周長×滿基斜坡斜長。 (3)、滿堂基礎梁 ①滿堂基礎梁的體積 計算方法:滿堂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 ②滿堂基礎梁的模板 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基礎梁模板按滿堂基礎梁砼以體積計算。 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長×梁高出滿基的側面凈高+梁頭面積。 3、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滿堂基礎的體積時,外牆外皮到滿堂外邊線部分區域、斜坡寬度部分區域等的中心線的長度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基礎梁的凈長計算,必須考慮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⑶、滿堂基礎梁的模板的計算,必須考慮滿基以及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 條形基礎 1、條形基礎工程量 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工程量(2)、灰土墊層工程量(3)、砼墊層工程量(4)、砼墊層模板(5)、條形基礎工程量: 磚基; 砼條基(6)、砼條基模板(7)、地圈樑工程量(8)、地圈樑模板(9)、基礎牆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體積(11)支擋土板工程量(11)槽底釺探工程量 2、條形基礎計算方法 (1)素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外牆素土中心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素土工程量=內牆素土凈長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 (2)灰土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外牆灰土中心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灰土工程量=內牆灰土凈長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 (3)砼墊層工程量 外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外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內牆條基砼墊層基礎=內牆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 (4)條形基礎工程量
外牆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牆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內牆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牆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 注意:凈長線的計算①磚條形基礎按內牆凈長線計算 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 有些地區(天津)計算規則規定,條形基礎以地圈樑頂為分界線,這就造成了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個工程條形基礎同時出現不同標高的圈樑時候,計算牆體時候必須區分出牆的底標高,對手工造成了麻煩。 (5)、砼墊層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墊層模板按砼墊層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墊層模板=砼墊層的側面凈長×砼墊層高度 (6)、砼條基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砼條基模板按砼條基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砼條基模板=砼條基側面凈長×砼條基高度 . (7)、地圈樑工程量 外牆地圈樑的工程量=外牆地圈樑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內牆地圈樑的工程梁=內牆地圈樑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樑的截面積 (8)、地圈樑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築工程預算基價地圈樑模板按地圈樑以體積計算。 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定額規則的地圈樑模板=地圈樑側面凈長×地圈樑高度 (9)基礎牆工程量 外牆基礎牆的工程量=外牆基礎牆中心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內牆基礎牆的工程梁=內牆基礎牆凈長線的長度×基礎牆的截面積 (10)基槽的土方體積 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 外牆地槽長度按外牆槽底中心線計算,內牆地槽長度按內牆槽底凈長計算,槽寬按圖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寬度計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計算。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11)支擋土板工程量 支擋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後,不得再計算放坡。 (12)槽底釺探工程量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條形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⑴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很難算 ⑵計算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時,要考慮與外牆相交的情況,同時要考慮與內牆相交的情況,內牆橫向部分通常計算,豎向部分分斷計算,這樣條形基礎各層單元實體凈長度算起來很麻煩。 ⑶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工程量 (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獨立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獨立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2、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承台基礎 1、承台基礎工程量 (1)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台基礎體積(3)、承台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台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承台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承台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承台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3、 承台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承台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承台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樁 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製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 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3、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鑽孔和泥漿運輸的體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4、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混凝土管樁空心部分體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 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 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 8、地下連續牆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土方回填、運土 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 (2)室內回填:主牆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 (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築物)。 (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於200mm的管溝體積。 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0.6計算。 一立方混泥土有好重 1立方鋼筋混凝土重量是25KN,即約為2551公斤素混凝土一立方一般按2.34噸計

⑦ 梯台承台體積公式是什麼

建築的梯形承台(四稜台)體積計算公式:V=h/3*(B+b+√(Bb))
式中:h-承台高度 b-承台上頂面積 B-承台下底面積
以下為基礎承台專業知識:

1、承台基礎工程量
(1)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台基礎體積(3)、承台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台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釺探工程量
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
⑴、承台基礎墊層的體積
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
⑵、承台基礎墊層模板
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
⑶、承台基礎體積
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稜台公式)
⑷、承台基礎模板
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
(5)基坑土方工程量
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並於總土方量中。
(6)槽底釺探工程量
槽底釺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
1、承台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
①異形承台基礎體積不好計算。
②承台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
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

⑧ 人工挖孔樁中的異形樁:900X1400 水平長度500擴底直徑1300X1800請問體積公式是什麼怎麼

轉載,供參考: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1) 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應考慮的問題
◎ 冷、熱流體流動通道的選擇
具體選擇冷、熱流體流動通道的選擇
在換熱器中,哪一種流體流經管程,哪一種流經殼程,下列幾點可作為選擇的一般原則:
a) 不潔凈或易結垢的液體宜在管程,因管內清洗方便。
b) 腐蝕性流體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殼體同時受到腐蝕。
c) 壓力高的流體宜在管內,以免殼體承受壓力。
d) 飽和蒸汽宜走殼程,因飽和蒸汽比較清潔,表面傳熱系數與流速無關,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e) 流量小而粘度大( )的流體一般以殼程為宜,因在殼程Re>100即可達到湍流。但這不是絕對的,如流動阻力損失允許,將這類流體通入管內並採用多管程結構,亦可得到較高的表面傳熱系數。
f) 若兩流體溫差較大,對於剛性結構的換熱器,宜將表面傳熱系數大的流體通入殼程,以減小熱應力。
g) 需要被冷卻物料一般選殼程,便於散熱。
以上各點常常不可能同時滿足,應抓住主要方面,例如首先從流體的壓力、防腐蝕及清洗等要求來考慮,然後再從對阻力降低或其他要求予以校核選定。
◎ 流速的選擇
常用流速范圍流速的選擇
流體在管程或殼程中的流速,不僅直接影響表面傳熱系數,而且影響污垢熱阻,從而影響傳熱系數的大小,特別對於含有泥沙等較易沉積顆粒的流體,流速過低甚至可能導致管路堵塞,嚴重影響到設備的使用,但流速增大,又將使流體阻力增大。因此選擇適宜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根據經驗,表4.7.1及表4.7.2列出一些工業上常用的流速范圍,以供參考。
表4.7.1 列管換熱器內常用的流速范圍流體種類流速 m/s管程殼程一般液體
宜結垢液體
氣 體0.5~0.3
>1
5~300.2~1.5
>0.5
3~15
表4.7.2 液體在列管換熱器中流速(在鋼管中)液體粘度 最大流速 m/s>1500
1000~500
500~100
100~53
35~1
>10.6
0.75
1.1
1.5
1.8
2.4◎ 流動方式的選擇
流動方式選擇流動方式的選擇
除逆流和並流之外,在列管式換熱器中冷、熱流體還可以作各種多管程多殼程的復雜流動。當流量一定時,管程或殼程越多,表面傳熱系數越大,對傳熱過程越有利。但是,採用多管程或多殼程必導致流體阻力損失,即輸送流體的動力費用增加。因此,在決定換熱器的程數時,需權衡傳熱和流體輸送兩方面的損失。
當採用多管程或多殼程時,列管式換熱器內的流動形式復雜,對數平均值的溫差要加以修正,具體修正方法見4.4節。
◎ 換熱管規格和排列的選擇
具體選擇 換熱管規格和排列的選擇
換熱管直徑越小,換熱器單位體積的傳熱面積越大。因此,對於潔凈的流體管徑可取小些。但對於不潔凈或易結垢的流體,管徑應取得大些,以免堵塞。考慮到製造和維修的方便,加熱管的規格不宜過多。目前我國試行的系列標准規定採用 和 兩種規格,對一般流體是適應的。此外,還有 ,φ57×2.5的無縫鋼管和φ25×2, 的耐酸不銹鋼管。
按選定的管徑和流速確定管子數目,再根據所需傳熱面積,求得管子長度。實際所取管長應根據出廠的鋼管長度合理截用。我國生產的鋼管長度多為6m、9m,故系列標准中管長有1.5,2,3,4.5,6和9m六種,其中以3m和6m更為普遍。同時,管子的長度又應與管徑相適應,一般管長與管徑之比,即L/D約為4~6。
管子的排列方式有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兩種(圖4.7.11a,圖4.7.11b)。與正方形相比,等邊三角形排列比較緊湊,管外流體湍動程度高,表面傳熱系數大。正方形排列雖比較鬆散,傳熱效果也較差,但管外清洗方便,對易結垢流體更為適用。如將正方形排列的管束斜轉45°安裝(圖4.7.11c),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面傳熱系數。
圖4.7.11 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 折流擋板
折流擋板間距的具體選擇折流擋板
安裝折流擋板的目的是為提高管外表面傳熱系數,為取得良好的效果,擋板的形狀和間距必須適當。
對圓缺形擋板而言,弓形缺口的大小對殼程流體的流動情況有重要影響。由圖4.7.12可以看出,弓形缺口太大或太小都會產生"死區",既不利於傳熱,又往往增加流體阻力。

a.切除過少b.切除適當 c.切除過多
圖4.7.12擋板切除對流動的影響
擋板的間距對殼體的流動亦有重要的影響。間距太大,不能保證流體垂直流過管束,使管外表面傳熱系數下降;間距太小,不便於製造和檢修,阻力損失亦大。一般取擋板間距為殼體內徑的0.2~1.0倍。我國系列標准中採用的擋板間距為:
固定管板式有100,150,200,300,450,600,700mm七種
浮頭式有100,150,200,250,300,350,450(或480),600mm八種。(2)流體通過換熱器時阻力的計算
換熱器管程及殼程的流動阻力,常常控制在一定允許范圍內。若計算結果超過允許值時,則應修改設計參數或重新選擇其他規格的換熱器。按一般經驗,對於液體常控制在104~105Pa范圍內,對於氣體則以103~104Pa為宜。此外,也可依據操作壓力不同而有所差別,參考下表。換熱器操作允許壓降△P換熱器操作壓力P(Pa)允許壓降△P<105 (絕對壓力)
0~105 (表壓)
>105 (表壓)0.1P
0.5P
>5×104 Pa◎ 管程阻力
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計算式求得。
具體計算公式管程阻力損失
管程阻力損失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計算式求得。但管程總的阻力 應是各程直管摩擦阻力 、每程回彎阻力 以及進出口阻力 三項之和。而 相比之下常可忽略不計。因此可用下式計算管程總阻力損失 :

式中 每程直管阻力 ;
每程回彎阻力 ;
Ft-結構校正系數,無因次,對於 的管子,Ft=1.4,對於 的管子Ft=1.5;
Ns-串聯的殼程數,指串聯的換熱器數;
Np-管程數;
由此式可以看出,管程的阻力損失(或壓降)正比於管程數Np的三次方,即

對同一換熱器,若由單管程改為兩管程,阻力損失劇增為原來的8倍,而強制對流傳熱、湍流條件下的表面傳熱系數只增為原來的1.74倍;若由單管程改為四管程,阻力損失增為原來的64倍,而表面傳熱系數只增為原來的3倍。由此可見,在選擇換熱器管程數目時,應該兼顧傳熱與流體壓降兩方面的得失。
◎ 殼程阻力
對於殼程阻力的計算,由於流動狀態比較復雜,計算公式較多,計算結果相差較大。
埃索法計算公式殼程阻力損失
對於殼程阻力損失的計算,由於流動狀態比較復雜,提出的計算公式較多,所得計算結果相差不少。下面為埃索法計算殼程阻力損失的公式:

式中 -殼程總阻力損失, ;
-流過管束的阻力損失, ;
-流過折流板缺口的阻力損失, ;
Fs-殼程阻力結垢校正系數,對液體可取Fs=1.15,對氣體或可凝蒸汽取Fs=1.0;
Ns-殼程數;
又管束阻力損失
折流板缺口阻力損失
式中 -折流板數目;
-橫過管束中心的管子數,對於三角形排列的管束, ;對於正方形排列的管束, , 為每一殼程的管子總數;
B-折流板間距,m;
D-殼程直徑,m;
-按殼程流通截面積或按其截面積 計算所得的殼程流速,m/s;
F-管子排列形式對壓降的校正系數,對三角形排列F=0.5,對正方形排列F=0.3,對正方形斜轉45°,F=04;
-殼程流體摩擦系數,根據 ,由圖4.7.13求出(圖中t為管子中心距),當 亦可由下式求出:

因 , 正比於 ,由式4.7.4可知,管束阻力損失 ,基本上正比於 ,即

若擋板間距減小一半, 劇增8倍,而表面傳熱系數 只增加1.46倍。因此,在選擇擋板間距時,亦應兼顧傳熱與流體壓降兩方面的得失。同理,殼程數的選擇也應如此。
圖4.7.13 殼程摩擦系數f0與Re0的關系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續)(3)列管式換熱器的設計和選用的計算步驟
設有流量為去qm,h的熱流體,需從溫度T1冷卻至T2,可用的冷卻介質入口溫度t1,出口溫度選定為t2。由此已知條件可算出換熱器的熱流量Q和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動力 。根據傳熱速率基本方程:

當Q和 已知時,要求取傳熱面積A必須知K和 則是由傳熱面積A的大小和換熱器結構決定的。可見,在冷、熱流體的流量及進、出口溫度皆已知的條件下,選用或設計換熱器必須通過試差計算,按以下步驟進行。
◎ 初選換熱器的規格尺寸
◆ 初步選定換熱器的流動方式,保證溫差修正系數 大於0.8,否則應改變流動方式,重新計算。
◆ 計算熱流量Q及平均傳熱溫差△tm,根據經驗估計總傳熱系數K估,初估傳熱面積A估。
◆ 選取管程適宜流速,估算管程數,並根據A估的數值,確定換熱管直徑、長度及排列。 ◎ 計算管、殼程阻力
在選擇管程流體與殼程流體以及初步確定了換熱器主要尺寸的基礎上,就可以計算管、殼程流速和阻力,看是否合理。或者先選定流速以確定管程數NP和折流板間距B再計算壓力降是否合理。這時NP與B是可以調整的參數,如仍不能滿足要求,可另選殼徑再進行計算,直到合理為止。
◎ 核算總傳熱系數
分別計算管、殼程表面傳熱系數,確定污垢熱阻,求出總傳系數K計,並與估算時所取用的傳熱系數K估進行比較。如果相差較多,應重新估算。
◎ 計算傳熱面積並求裕度
根據計算的K計值、熱流量Q及平均溫度差△tm,由總傳熱速率方程計算傳熱面積A0,一般應使所選用或設計的實際傳熱面積AP大於A020%左右為宜。即裕度為20%左右,裕度的計算式為:
換熱器的傳熱強化途徑如欲強化現有傳熱設備,開發新型高效的傳熱設備,以便在較小的設備上獲得更大的生產能力和效益,成為現代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依總傳熱速率方程:

強化方法:提高 K、A、 均可強化傳熱。
◎提高傳熱系數K

熱阻主要集中於 較小的一側,提高 小的一側有效。
◆ 降低污垢熱阻
◆ 提高表面傳熱系數
提高 的方法:
無相變化傳熱:
1) 加大流速;
2)人工粗造表面;
3)擾流元件。 有相變化傳熱:
蒸汽冷凝 :
1)滴狀冷凝,
2)不凝氣體排放,
3)氣液流向一致 ,
4)合理布置冷凝面,
5)利用表面張力 (溝槽 ,金屬絲)液體沸騰:
1)保持核狀沸騰,
2) 製造人工表面,增加汽化核心數。
◎ 提高傳熱推動力
加熱蒸汽P ,
◎ 改變傳熱面積A
關於傳熱面積A的改變,不以增加換熱器台數,改變換熱器的尺寸來加大傳熱面積A,而是通過對傳熱面的改造,如開槽及加翅片、以不同異形管代替光滑圓管等措施來加大傳熱面積以強化傳熱過程。

閱讀全文

與異形樁體積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1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2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6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8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3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8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79
胸部熱敷的正確方法 瀏覽: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壓 瀏覽:692
裁員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27
uv膠水的使用方法 瀏覽:182
淋浴架子安裝方法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