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中蜂王的繁殖方法視頻

中蜂王的繁殖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04 09:14:30

如何促進中蜂蜂群快速繁殖的方法

1、同群同箱分蜂快速繁殖
在春夏季節,當中蜂蜂群群勢達到6~8脾時,如果要繁殖中蜂蜂群,先誘入產卵王或介紹處女王,把產卵蜂王預備好和處女王出房的時間確定,再把另一個巢門在分蜂前一個星期打開。在新打開的巢門有蜜蜂出入之後根據蜂群內部情況,把兩邊子脾、蜜粉脾調均等,用中隔板從中間一分為二,使兩邊蜜蜂不能互通。1天後,再在無王的一邊介紹入1隻產卵蜂王或處女王台即可。
2、繼箱底箱分蜂快速繁殖。
在夏秋季節,當中蜂蜂群群勢達到8~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產卵蜂王預備好,處女王的出房時間確定後,再把底箱擺好,繼箱放在平箱上擺好。然後從蜂群里提出連蜂帶子脾2~3脾,提入擺好的底箱或繼箱里。要注意繼箱與底箱隔開,上下蜜蜂不能互通,提出的子脾最好是正在大量出房的封蓋子脾。1天後,介紹入1隻產卵的蜂王或處女王台。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提出去的採集蜂會飛回原群,分出群可能群勢與蜂脾不相稱,因此提出去的蜂應盡量是幼蜂。還要有一定的糖脾,若無糖脾,第二天一定要補足飼喂(1:1)。該法的優點是用繼箱分蜂,蜂場放蜂的面積不擴大。
3、轉地落場分蜂快速繁殖。
在夏秋季節,蜂場如果要中蜂分蜂繁殖,同樣在蜂場轉地前,先把產卵蜂王預備好,處女王的出房時間確定。然後在轉地落場後,在蜜蜂還沒有試飛前,連蜂帶脾提入到擺好的空蜂箱里,最少也要2~3脾。次日介紹入1隻產卵王或處女王台。這種分蜂繁殖法,提出的中蜂不會飛回蜂群,提出去的中蜂蜂群群勢也相對不會減弱,分出群比較好飼養。利用同樣的原理,也可以在早、晚提出分蜂群,把分蜂群運到離原蜂場直徑3公里外,這樣採集蜂飛不回原群,分出群也比較好飼養。

⑵ 中蜂怎樣育王

中蜂育王需要人工培育,可以出體格健壯、產卵力強的蜂王,利用優質雄蜂,選擇強壯健康的哺育群育王。移蟲、分配王台等方面的正確的操作技術很重要。

具體過程如下:

1.提前培育種用雄蜂 蜂王與雄蜂的發育期不同,為了使雄蜂與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種用雄蜂。做法是選擇經濟性狀優良的蜂群培育種用雄蜂,在春季蜂群進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擴大蜂巢,促使蜂王產下未受精卵,同時加強飼喂。

2.選擇哺育群 蜂王在幼蟲期得到蜂乳的多少決定蜂王質量的優劣。因此,選擇哺育群特別重要。在移蟲前一個星期,在蜂場挑選性狀優良的蜂群作為哺育群。移蟲前一天,對哺育群進行調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勢,巢內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蓋子牌和少量的幼蟲脾,抽出空牌使蜂數密集。

3.製作人工王台 在自然蜂群里,中蜂王台剛產卵時的台基深度約6-9mm。隨著台基內幼蟲發育工蜂逐漸加高台壁,封蓋的自然王台高度在15-20mm。根據工蜂在建造王台時表現出的生物學特性,人工台基以高9mm,直徑8-10mm為宜。

4.移蟲 把經濟性狀優良蜂群中的幼蟲移入人工王台內生長。第一次移蟲 工蜂飼喂蜂王幼蟲是隨著幼蟲生長逐漸增加泌乳量。根據這一特點,第一次移蟲的蟲齡可適當大一點。這樣的幼蟲易挑,易被工蜂接受。移蟲時動作要輕,不能擦傷幼蟲。第一次移蟲24小時後進行復式移蟲。復移前最好飼喂蜂群,剌激工作蜂多吐漿,便於挑蟲。然後從種群尋找不超過24小時蟲齡的幼蟲移人王台內。為保證幼蟲有足夠的蜂乳,8框蜂的群勢移人20-25個幼蟲較合適。移完後迅速把育王框放進哺育群。

拓展資料:

復移後幼蟲發育特點 當育王框重新放進哺育群後,哺育蜂對台基內的幼蟲進行認真地檢查,在復移後的2-10小時內決定取捨。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接受率。復移36小時後幼蟲發育很快,進食量增大。這時哺育蜂飼喂的蜂乳隨之增多,幼蟲呈乳白色漂浮在蜂乳上面。復移72小時後,哺育蜂對蜂王幼蟲飼喂的次數明顯增加,每分鍾有10-15隻工蜂把頭伸進王台內飼喂或探視。

這時王台加高到17 -19mm ;王台周圍的哺育蜂既繁忙又緊張,台內積累的蜂乳達到高峰期。到了復移後90小時,工蜂將台口縮小,整個王台呈寶塔狀,過不多久工蜂逐漸把台口封住。

⑶ 怎樣繁殖蜂王

蜂王(雌性)產卵,部分卵細胞不經過受精作用直接發育成雄蜂(孤雌生殖)。成熟的雄蜂給卵細胞提供精子,使卵細胞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幼蜂之後,少部分幼蜂可以吃到高品質蜂皇漿,繼而長成蜂王;大多數幼蜂只能吃到低品質蜂蜜,後發育成工蜂。

⑷ 中蜂怎樣育王最成功

中蜂育王需要人工培育,可以出體格健壯、產卵力強的蜂王,利用優質雄蜂,選擇強壯健康的哺育群育王。移蟲、分配王台等方面的正確的操作技術很重要。

具體過程如下:

1.提前培育種用雄蜂 蜂王與雄蜂的發育期不同,為了使雄蜂與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需要提前培育種用雄蜂。做法是選擇經濟性狀優良的蜂群培育種用雄蜂,在春季蜂群進入快速增殖期,加人雄蜂房多的巢脾擴大蜂巢,促使蜂王產下未受精卵,同時加強飼喂。

2.選擇哺育群 蜂王在幼蟲期得到蜂乳的多少決定蜂王質量的優劣。因此,選擇哺育群特別重要。在移蟲前一個星期,在蜂場挑選性狀優良的蜂群作為哺育群。移蟲前一天,對哺育群進行調整。要求8框蜂以上的群勢,巢內有大量的哺育蜂,保留封蓋子牌和少量的幼蟲脾,抽出空牌使蜂數密集。

3.製作人工王台 在自然蜂群里,中蜂王台剛產卵時的台基深度約6-9mm。隨著台基內幼蟲發育工蜂逐漸加高台壁,封蓋的自然王台高度在15-20mm。根據工蜂在建造王台時表現出的生物學特性,人工台基以高9mm,直徑8-10mm為宜。

4.移蟲 把經濟性狀優良蜂群中的幼蟲移入人工王台內生長。第一次移蟲 工蜂飼喂蜂王幼蟲是隨著幼蟲生長逐漸增加泌乳量。根據這一特點,第一次移蟲的蟲齡可適當大一點。這樣的幼蟲易挑,易被工蜂接受。移蟲時動作要輕,不能擦傷幼蟲。第一次移蟲24小時後進行復式移蟲。復移前最好飼喂蜂群,剌激工作蜂多吐漿,便於挑蟲。然後從種群尋找不超過24小時蟲齡的幼蟲移人王台內。為保證幼蟲有足夠的蜂乳,8框蜂的群勢移人20-25個幼蟲較合適。移完後迅速把育王框放進哺育群。

拓展資料:

復移後幼蟲發育特點 當育王框重新放進哺育群後,哺育蜂對台基內的幼蟲進行認真地檢查,在復移後的2-10小時內決定取捨。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接受率。復移36小時後幼蟲發育很快,進食量增大。這時哺育蜂飼喂的蜂乳隨之增多,幼蟲呈乳白色漂浮在蜂乳上面。復移72小時後,哺育蜂對蜂王幼蟲飼喂的次數明顯增加,每分鍾有10-15隻工蜂把頭伸進王台內飼喂或探視。

這時王台加高到17 -19mm ;王台周圍的哺育蜂既繁忙又緊張,台內積累的蜂乳達到高峰期。到了復移後90小時,工蜂將台口縮小,整個王台呈寶塔狀,過不多久工蜂逐漸把台口封住。

⑸ 如何在中蜂有王群里育王

用一種特製的工具叫隔王板,就是把一兩個蜂框與其他的框用工具分開,其他的工蜂就會造王台育王。

優良中蜂蜂王是活框飼養中蜂強群,獲取高產、高品質的有利保證,同時也是分蜂和擴大蜂場規模的關鍵技術之一。培育優良中蜂蜂王的關鍵技術要點如下:

1、育王時間及條件

中蜂優良蜂王的育王時間宜選擇當地自然分蜂的季節。雲南優良中蜂蜂王的培育宜在春季(3月中旬至6月上旬)、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同時應具備以下條件:

(1)豐富的蜜粉源

應有連續40d左右的2-3種主要蜜源和大量的零星蜜粉源。

(2)溫暖而穩定的氣候

蜂王和雄蜂的發育、交配期間,20℃以上穩定的氣溫為佳。

(3)適齡健壯的雄蜂

雄蜂出房時可開始培育蜂王。

(4)強群

中蜂標准箱6-10脾蜂,巢內有雄蜂活動,工蜂初始造王台的蜂群。

(5)無病蟲害的蜂群。

2、種群的選擇

(1)種用母群

①采蜜力強、高產。選擇單群蜂蜜產量明顯高於場均產量的蜂群。

②分蜂性弱、群勢強。選擇不愛分蜂,能常年維持強群的蜂群。

③抗病蟲害能力強的蜂群。

④性情溫馴的蜂群。經多年觀察不易蟄人,檢查時護脾的蜂群。

⑤清巢能力強的蜂群。

(2)種用父群

種用父群的選擇標准和種用母群一樣,群數越多越好。對分蜂性強、易蟄人、群勢弱、產蜜低的蜂群,割掉巢內的雄蜂蛹,利於優良的雄蜂與蜂王交配。

3、育王群的組織及管理

第1天組織育王群,用框式隔王板(或者用大隔板打上幾個孔)將蜂王限制在箱內一側,留1-2個巢脾供蜂王產卵繁殖,另一側放2個有粉蜜的成熟封蓋子脾和2個幼蟲脾,幼蟲脾居中,作為育王區。育王群組織好後每天以200-300ml糖水(糖水比1:1)進行獎勵飼喂,連續飼喂10d。

第2天將蜂蠟台基粘在育王框的台基條上,間距1cm,每個台基下方墊1塊小紙片或者小木片,以便割成熟王台時不破壞王台。每個台基條粘10-15個台基,每個育王框鑲嵌3段台基條。

3段台基條上的台基數從上到下應逐漸減少,呈中蜂原始巢脾狀態(半橢圓形)。安裝好台基的育王框插入育王群的2個幼蟲脾之間,讓蜜蜂清理和修整台基。中蜂育王每群一般接受8-25隻王台,按要求蜂王的計劃確定育王群的數量。

第3天取出清理好台基的育王框,從種用母群中找出卵蟲脾,用移蟲針移18-24h齡(卵剛倒下、孵化出來呈彎曲狀態)的幼蟲入台基內,移蟲溫度保持在25-30℃,相對濕度80%~90%。

移蟲速度要快,選蟲要准,提脾取框要穩。蟲移好後,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輕輕插入育王群的2個幼蟲脾之間哺育。

第4天(移蟲24h後),提出育王框,刷去附著蜜蜂(切勿抖動),輕輕撥大王台口,將王台中的幼蟲鑷棄後,保持王台內蜂王漿的原樣,同樣快速、准確的從種用母群中移入18-24h齡的小幼蟲。蟲移好後,保持育王框上王台口向下,輕穩地將育王框放人育王群的2個幼蟲脾之間。

第11天(移蟲後第7天)徹底檢查和毀除育王區巢脾上的王台。清點王台數量,毀除發育不好的王台。用囚王籠囚禁老蜂王,防止育王群分蜂,不利於王台的保溫。

4、蜂王的誘入及交尾

第14天,計劃換王的蜂群,用囚王籠關閉老蜂王,5-10隻放到一群無王群蜂群內。第15天,割取成熟王台(割取王台要輕,不能壓迫王台前端,不能用力抖動王台),換王群內選一張蜜粉巢脾。

在蜜粉和幼蟲脾的接合部用食指輕輕壓出1個凹坑,王台基部輕按牢在凹坑處,保持王台垂直向下,並將巢脾插回原位。放入王台後第二天檢查,若蜂群毀壞王台或新出房處女王次劣,殺死劣質蜂王,放回囚禁的老蜂王。

有處女王蜂群的巢門口上方用彩紙標識,以便蜂王出巢交配。正常氣候,處女王交配成功後10-15d,開始產卵。若15d後還未產卵,淘汰新蜂王,放回老蜂王。

(5)中蜂王的繁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王是有計劃的,1 個育王框 1 次育 20~30 個王台,要根據蜂場規模,自己規劃所需育王框數量,每箱只能放 1 個育王框。免移蟲育王法操作與移蟲育王的方法一樣,最好是用種王群與哺育群結合,種王群是經過長期選育的。

種王群標准:根據地區來定,如我地 6 脾 (意標) 足蜂以上,常年無病史,產量高,溫順,繁殖速度明顯很快的蜂群。 1 個蜂場應該要有 2 群以上的種王群。

⑹ 中蜂蜂皇培育方法

我國大部分地區,從春季到秋季都可育王,其最佳育王季節是分蜂季節。目前,我國還沒有大型的專業生產王育王場,生產蜂場的生產用王一般都是由自己蜂場人工培育的。人工育王要經過挑選種王,培育種用雄蜂,人工養王等過程。
種王的挑選
一般說來,生產蜂場的蜂群,其種性都是比較混雜的,不宜留做種王,而應根據當地蜜源條件和氣候特點向種蜂場等供種單位選購適宜的種王。若無法購買種王,只能在本場蜂群中挑選種王時,則應在重點考察蜂群的生產性能是否優良的同時,還要仔細觀察某些重要的形態特徵是否一致。只有那些生產性能優良、形態特徵又比較一致的蜂群中的蜂王才能留做種王。
種用雄蜂的培育
至少在著手移蟲育王前20天,就應開始培育種用雄蜂。為保證父本蜂王大量產未受精卵,並保證未來的種用雄蜂發育良好,一定要及時調整父群的群勢,密集其蜂數,抽出空脾,插入1張雄蜂脾。對父群及時進行獎勵飼喂,在雄蜂房封蓋以前,應堅持每天傍晚用稀糖水獎勵飼喂,如蜂群儲粉不足。還應補喂蜂花粉,以保證哺育蜂和幼蟲有充足的蜜粉供應,同時還必須經常剔除非父群中的雄蜂蛹.殺死非種用雄蜂。1隻處女王通常要與7~15隻雄蜂交尾,但絕不能只按這一比例來培育種用雄蜂。一般情況下培育1隻蜂王應培育100隻左右的種用雄蜂。
人工養王
1、養王群的組織:養王群又稱育王群或哺育群。對養王群的種性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只要健康即可,但不宜用具有分蜂熱的蜂群做養王群。養王群應具有10框蜂以上的群勢,群內要有大量的哺育蜂和採集蜂,蜂數要密集,並且要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巢內飼料充足。養王群應在移蟲前2~3天組織就緒。一般用標准箱組織養王群。即巢箱和繼箱之間放l塊隔王板,將繼箱布置成哺育區,將巢箱布置成繁殖區。哺育區內放2張幼蟲脾、2~3張封蓋子脾,外側再放2~3張蜜粉脾,養王框放在兩張幼蟲脾之間;繁殖區內放3~4張老熟蛹脾和1~2張空脾,蜂王保留在繁殖區。也可用卧式箱組織養王群,組織時,用框式隔王板將卧式箱隔成左右兩個小區,將一個小區布置成哺育區,另一個小區布置成繁殖區。
巢門開在繁殖區。哺育區內巢脾的排列順序從外往內是蜜粉脾、封蓋子脾、大幼蟲脾、小幼蟲脾。養王框放在兩張幼蟲脾之間。繁殖區內放3~4張即將出房的封蓋子脾和l~2張空脾,蜂王留在繁殖區。養王群1次哺育的王台以30個左右為宜。養王群組織好以後,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每天傍晚需用糖漿和花粉進行飼喂,直至王台封蓋為止。
2、優質適齡幼蟲的准備:同一隻蜂王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狀態下所產的卵,大小有所不同。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蟲培育出的蜂王產卵性能較好。用大卵孵化出來的幼蟲育王,育出的蜂王個體較大,卵巢管較多,產卵力強。反之用小卵孵化的幼蟲育王。育出的蜂王個體較小。要想使母本蜂王產出大卵,其關鍵是控制蜂王的產卵速度,使其少產卵,甚至停產一段時間。其方法如下:在移蟲前2周,用產卵控制器限制母本蜂王產卵。
也可用框式隔王柵將母本蜂王控制在蜂巢的一側,在該控制區內放3張巢脾,l張蜜粉脾、l張大幼蟲脾、1張小幼蟲脾,每張巢脾上幾乎都沒有空巢房供蜂王產卵,從而迫使蜂王停產。在移蟲前4天,從控制區抽出1張子脾,同時加進1張淺棕色的優質空巢脾讓蜂王產卵。用產卵控制器控制的蜂王,則直接換人空脾讓蜂王產卵。這時蜂王產出的卵,個體較大。用該卵孵化的幼蟲育王,就可得到個體較大的蜂王。
3、移蟲:人工育王移用的幼蟲必須為1日齡之內(12~18個小時蟲齡)的小幼蟲。移蟲工作應在室內進行,氣溫保持在25~30℃,相對濕度為80~90%,如果濕度不夠,可往地上灑些水。移蟲有單式移蟲和復式移蟲兩種方法。
①單式移蟲:只移1次幼蟲,將經工蜂清理過的養王框和從母群中提出的卵蟲脾拿人室內,用光滑而潔凈的細竹簽往每個人工王台基底部點人少許稀王漿。再用移蟲針將卵蟲脾中12~18個小時蟲齡的小幼蟲輕輕沿其背部(凸面)挑出,移人人工王台基的底部,使它浮在稀王漿上。移蟲後,將養王框放回養王群,插在小幼蟲脾之間哺育。
②復式移蟲:共移2次蟲,將經過養王群哺育了1天的養王框從養王群中取出,用鑷子將王台中已經接受的小幼蟲取出來丟棄掉;重新移人1條由母本蜂王產的12~18個小時蟲齡的小幼蟲,再將養王框放回養王群,插在小幼蟲脾之間哺育。
4、養王群的管理:養王群1次哺育的王台以30個左右為宜。養王群組織好移人種王幼蟲後,第2天輕輕取出育王框檢查移蟲接受情況,其後一般不要經常開箱,移蟲後的第10天輕輕取出育王框,數清王台個數,以便准確准備交尾群數量。育王期間,若外界蜜粉源不太理想,每天傍晚需用糖漿和花粉進行飼喂育王群,直至王台封蓋為止。
5、交尾群的組織和管理:交尾群又稱核群,群勢很弱,一般只有l~2框蜂。交尾群應於介紹王台的前l天組織就緒;在交尾箱的每個小室中,各放l張蜜粉脾和2張帶青幼年蜂的封蓋子脾.蜂數不應少於l框足蜂。在交尾箱巢門上方的外壁上分別貼以黃、綠、藍等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紙片做標志,以利於處女王認巢。交尾箱應遠離大群散亂擺放,箱距2米以上,箱旁最好有樹枝、石塊和土堆等標志物,以免蜂王交尾回巢時誤人它群。在移蟲後的第11天介紹王台,將它輕輕嵌在巢脾上。夾在兩塊巢脾之間。介紹王台時,應將交尾群檢查一遍,剔除急造王台。不要過早地介紹王台,否則將會延遲處女王羽化出房的時間,使其體質變弱。
王台介紹到交尾群後的第2天,應全面檢查處女王出房情況,將未出房的王台和瘦小的處女王淘汰掉,補人備用王台。處女王出房後,10天之內最好不要檢查交尾群。以免影響其發育和交尾。若天氣晴好,又有足夠數量的種用雄蜂,處女王出房後6~8天,便可完成交尾;交尾2~3天後,便開始產卵。在處女王出房後兒天左右,全面檢查一次交尾群。觀察蜂王交尾、產卵情況。若不是因為低溫、陰雨等天氣因素的影響,則應將超過15天仍未交尾的處女王淘汰掉。

⑺ 如何在一窩蜜蜂中培育新的蜂王

步驟如下:

1、時間和條件:天氣溫暖氣候穩定處女王交尾期間,白晝氣溫應在 20℃以上,力求避開連陰雨天氣。

(7)中蜂王的繁殖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蜂王功能職責

蜂王是蜂群中主要繁殖者,其通過分泌蜂王特有的信息素來抑制工蜂卵巢發育並吸引工蜂形成飼喂圈。

在自然界中一個蜜蜂群體有幾千到幾萬只蜜蜂,由一隻蜂王、少量的雄蜂和眾多的工蜂組成。

蜂王的主要職能是產卵,蜂群內所有的個體(新蜂王、雄蜂和工蜂)都是由它產卵發育而成,一隻交配後的中華蜜蜂蜂王在受精囊內充滿了500~700萬的精子,一晝夜可產800~1300粒卵,一隻優良的中華蜜蜂蜂王年產卵總數可達10萬粒以上;

蜂王雖然被稱為「王」,但它實際上並不領導蜂群,它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繁衍後代,蜂群中大部分的蜜蜂都是它的後代。在春季繁殖高峰時,一隻蜂王每天會產卵約2000多個——總的重量甚至超過了它的體重。工蜂會時刻圍繞在蜂王的周圍,像「侍者」一樣照應它的需求,比如提供食物、清理垃圾等。

⑻ 如何快速的繁殖蜜蜂如何快速的繁殖蜂王

分群是最快繁殖蜜蜂的方法,具體步驟:你可多取蜜,只保留蜂王漿,食用蜂王漿長大的幼蟲就能成為蜂王,把新生蜂王即部分工蜂移植另一蜂箱及完成分群,產出了幾只蜂王就能分出多少群蜜蜂。為什麽分群可最快繁殖蜜蜂呢,答:因為一群蜜蜂只能有一隻蜂王進行產卵,分群相當於多隻蜂王在進行產卵。多隻產卵的繁殖速度優於單只產卵。

⑼ 蜂王的繁殖方式

蜂王交尾在飛翔中進行,一生只在一定時間內交尾1次或數次。交尾後,將精子貯存在受精囊內,可供一生之中卵細胞受精用。交尾2~3天後,即開始產卵,已產卵的蜂王,除自然分蜂外,一般不飛離蜂巢。蜂王在蜂群中,壽命約4年。由於生殖率逐漸下降,在養蜂業中常被人工淘汰。

⑽ 蜂王是怎樣繁殖後代的

蜜蜂的「女皇」吃的是工蜂為它准備的王漿,住的是工蜂們為它築的專門巢穴——王台,它擔當繁殖後代的重大事務,被稱為蜂王。凡是蜂王飛行的地方,群蜂會有相當一部分要讓路,如果蜂群出現分群現象,那麼蜂王一出巢,蜂群會在相當一部分跟它一起飛。蜂王在交配前稱雌蜂,在一般情況下,雌蜂在一生中,只交配一次。交配之前,雌雄蜂要進行婚飛,交配之後,雌蜂可獲得千千萬萬的精子,供長期使用,因此,這時蜂王腹部變長,行動不便,不易離開蜂巢。它一年中可產29萬個卵,交配後第三天,即可開始產卵。而與之交配的雄蜂就死去。

閱讀全文

與中蜂王的繁殖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1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6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6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4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