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做瓶子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純凈水瓶是怎麼做出來的,說出來大家不相信,它真的太不衛生了,做瓶用的是一種工程塑料,叫聚碳酸脂(英文PC),其新料在30000元一噸以上,分子量在中分子以上,一個瓶子重量在700克到800克,市場銷售應該在35元一個以上,這樣的瓶子當然是好,可在利益的驅動下,我們現在做的是什麼瓶子呢,可以說慈溪現在沒有一家企業會做新瓶子(企業的鼠目寸光,沒辦法)我們現在一般做瓶子是這樣一 個流程,用高分子回料加低分子回料,加一定量的色母,造出吹瓶用的粒子,再用吹塑機吹出瓶子。那所謂的高分子和低分子是什麼呢,高分子回料一般有廣告板,有機板,噴塑板等,這幾種板都是要經過硫酸退掉表面的塗層才可以使用的,低分子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VCD片子,經過高溫燒鹼,第2道經過硫酸浸泡才成,然後用高分子材料60%到70%加低分子材料30%到40%加工成粒子,高分子回料15000一噸,低分子材料5000一噸,做一個瓶子才新料的30%到40%,所以大家都是這么做瓶子的,就現在的監督人員根本判斷不出,因為它做出來的瓶子還是比較新的,最不衛生的一種瓶子就是用國外的舊瓶子做的,顏色有點黑黑的,現在一般都是摻在別的料子里做的,我們的監督人員要多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呀,才可以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我不反對用回料,這本身是對資源的再利用,是科學的進步,但別在使用過程中破壞環境,別把不衛生的材料用到食品包裝上來,多做點對大家都好的事吧。
㈡ 琉璃的製作步驟
(一)造型設計
將設計創作理念繪成平面設計圖稿,再雕塑立體原型.為了有完美的比例與美感,每一筆一刀都必須極其精準細膩.
(二)制硅膠模
在原型的表面塗上硅膠並以石膏固定外型,再製成硅膠陰模.
( 三)灌制蠟模
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卻成型為陽模,其中鏤空與倒角的細節轉折處必須靠細心、耐心與雙手的巧勁小心拆取.
( 四)細修蠟模
將蠟陽模、毛邊、氣孔細心修補.
(五)制石膏模
將耐火石膏灌鑄在修飾後的蠟模外,製成含蠟石膏模,再以蒸汽加溫脫蠟,即成耐火石膏陰模.
(六)進爐燒制
將石膏模與配置好的玻璃料放進爐內慢慢加溫到1000C左右,水晶玻璃軟化流入石膏模內成型.
(七)拆石膏模
待其降溫冷卻後從爐內取出,小心拆除石膏模取得琉璃作品粗胚.
(八)研磨、拋光
將作品不斷重復地研磨、拋光,直至使琉璃的光澤透射出來,展現晶瑩的質感,即可完成作品.
(2)琉璃做瓶子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琉璃傳說:
在上古傳說中,天空裂開了一個洞,女蝸為了拯救天下生靈,於是決心補天。她從汾河裡撈起了許多五色石頭,把堅硬的五色石用烈火燒熔,然後用色彩繽紛的熔漿將天上的窟窿補上,挽救了這場災難。這里的五色石,就是琉璃的別名,五色玉。
雖然這是一則傳說故事,但是卻道出了琉璃的製作原理:通過熔煉石頭,冷凝以後便形成了晶瑩剔透的琉璃。那麼在古代的中國,是誰最先煉制出了琉璃呢?據考究,古代琉璃的發明者應該是善於煉金,煉丹的道士。
在一次無意間的煉制中,道士們將富含二氧化硅的石英和銅,鉻等致色元素一起投入了燃燒著烈火的丹爐中,出爐冷凝以後,爐底便出現了五光十色的琉璃。成語「點石成金」最初所指的便是道士們利用礦石煉制出金銀的故事。
㈢ 飲料瓶是怎麼做出來的
用吹塑機,中空吹塑機吹出來的。
吹瓶過程
吹塑過程是一個雙向拉伸的過程,在此過程中,PET鏈呈雙向延伸、取向和排列,從而增加了瓶壁的機械性能,提高了拉伸、抗張、抗沖強度,並有很好的氣密性。雖然拉伸有助於提高強度,但也不能過分拉伸,要控制好拉伸吹脹比:徑向不要超過3.5~4.2, 軸向不要超過2.8~3.1。瓶坯的壁厚不要超過4.5mm。
吹瓶是在玻璃化溫度和結晶溫度之間進行的,一般控制在90~120度之間。在此區間PET表現為高彈態,快速吹塑、冷卻定形後成為透明的瓶子。在一步法中,此溫度是由注塑過程中的冷卻時間長短決定的(如青木吹瓶機),所以要銜接好注—吹兩工位的關系。
吹塑過程中有:拉伸—一次吹—二次吹,三個動作的時間很短,但一定要配合好,特別是前兩步決定了料的總體分布,吹瓶質量的好壞。因此要調節好:拉伸起始時機、拉伸速度、預吹起始和結束時機,預吹氣壓力,預吹氣流量等,如有可能,最好能控制瓶坯總體的溫度分布,瓶坯內外壁的溫度梯度。
在快速吹塑、冷卻過程中,瓶壁內有誘導應力產生。對充氣飲料瓶來說,它可抗內壓,有好處,但對熱灌裝瓶來說就要保證在玻璃化溫度以上讓它充分釋放。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1. 上厚下薄:延後預吹時間,或降低預吹壓力,減少氣流量。
2. 下厚上薄:與上述相反。
3. 瓶頸下有皺折:預吹太晚或預吹壓力太低,或此處坯冷卻不好。
4. 底發白:瓶坯太冷;過分拉伸;預吹太早或預吹壓太高。
5. 瓶底有放大鏡現象:瓶底料太多;預吹太遲,預吹壓太低。
6. 瓶底裡面有皺折:底部溫度太高(澆口處冷卻不好);預吹太晚預吹壓力太低,流量太小。
7. 整個瓶混濁(不透明):冷卻不夠。
8. 局部發白:過度拉伸,此處溫度過低,或預吹太早,或碰到拉伸桿了。
9. 瓶底偏心:與瓶坯溫度、拉伸、預吹、高壓吹等都可能有關系。降低瓶坯溫度;加快拉伸速度;檢查拉桿頭與底模間的間隙;延後預吹,減小預吹壓力;延後高壓吹;檢查瓶坯是否偏心。
㈣ 怎麼自己製作琉璃,求方法
如今的熱成型琉璃(傳統琉璃燒制技藝)的製作工藝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步驟
(一)化料
將所需要的各種顏料進入大爐熔煉,以熔融的琉璃在鐵棒上旋轉。
(二)挑料
從1400多度高溫的傳統火爐中用1.5米長的吹筒中取出琉璃中取出琉璃體。
(三)吹制
從火爐中取出後不斷進行旋轉和造型,火爐裡面取出的琉璃溫度高,掌握好琉璃熔化的軟度,幾秒鍾就要成型。
(四)塑型
在造型過程中,師傅們需要用手中的吹筒進行吹制,來保證琉璃的形狀,由於尺度很難拿捏,所以成品率極低。
(五)退火
琉璃成型以後,師傅們要把燒制好的琉璃放到保溫窯裡面,500多度,保溫4天,如果琉璃瓶身沒有出現炸裂的情況,說明琉璃已退溫成型。
脫蠟琉璃的製作工藝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步驟:
1.創意設計:將創意通過平面設計圖稿進行表現。
2.原型製作:根據圖稿雕塑立體模型。
3.制硅膠模:在模型表面均勻塗抹硅膠,待硅膠凝固成硅膠模後,尚需石膏加以固定。
4.灌制蠟模:調制蠟漿,在硅膠陰模內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切。
5.拆取蠟模:將冷切後的蠟模自硅膠石膏模脫出。
6.修整蠟模:冷切容易使蠟模收縮變形,對拆模時留下的模線痕跡,得以工具細心地修整完美。
7.制石膏模:調制正確比例的耐火石膏,在修飾後的蠟模外,灌注包埋,即成含蠟石膏模。
8.蒸汽脫蠟:將整個含蠟石膏置入脫蠟機內以蒸汽加溫,脫蠟後即為耐火石膏陰模。
9.精選原料:為精確控制各種顏色的比例和流動的美感,需依造型與設計精選特定顏色與大小的玻璃原料,並安排色塊的分布位置。
10.進爐燒結:清模去塵後,將整個石膏模與配置好的玻璃料,放進爐內慢慢加溫,使熱熔軟化的水晶玻璃如麥芽糖緩慢地流入石膏模內成型。
11.石膏模:拆除石膏模,將冷切後的玻璃粗胚取出。
12.切割修葺:將玻璃粗胚上注漿口部分多餘的玻璃切割修葺。
13.粗模細模:以粗、細研磨砂將水晶玻璃之澆注口磨平整。
14.冷工細修:以鑽石筆頭及其它工具細心雕琢,使作品表面顯得更為均勻細致。
15、簽字包裝:確認作品完整後簽名簽號。
㈤ 塑料瓶是怎麼造出來的
先將塑料原料做成瓶胚,然後再進行吹制。現今一般常用的是PET材質的環保塑料。
一、預熱
將瓶胚通過高溫燈管照射,將瓶胚的身子部分加熱軟化,為了保持瓶口形狀,瓶胚口是不需要加熱的,因此需要一定的冷卻裝置對其進行冷卻操作。
二、吹瓶成型
該階段是將已經預熱好的瓶胚放置到已經做好的模具中,對其內進行高壓充氣,把瓶胚吹拉成所需的瓶子。
市面上的吹瓶機一般分為全自動和半自動兩種。全自動吹瓶機通過機械手的操作將吹瓶的兩個操作合在一起完成,免去了中間人工將預熱好的瓶胚放入模具的過程。大大加快了生產的速率,當然價格也為比半自動的要高。
玻璃瓶生產流程
首先要設計確定並製造模具,玻璃原料以石英砂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輔料在高溫下溶化成液態,然後注入模具,冷卻、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琉璃瓶一般有剛性標志,標志也由模具形狀製成。
㈥ 玻璃瓶製作流程步驟有哪些
第一步、對於玻璃瓶的生產主要包括對原材料的配製,這是首先要完成的。
第二步、把配製的一些材料進行溶質。
第三步、對於這些溶質的玻璃材料進行成型。
第四步、當我們對玻璃瓶進行成型之後,應該做的就是對這些火熱的玻璃瓶製品進行冷卻,之後就完成了。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採納答案,謝謝
㈦ 琉璃的製作全流程
【琉璃的製作過程】
(一)造型設計 將設計創作理念繪成平面設計圖稿,再雕塑立體原型。為了有完美的比例與美感,每一筆一刀都必須極其精準細膩。
(二)制硅膠模 在原型的表面塗上硅膠並以石膏固定外型,再製成硅膠陰模。
(三)灌制蠟模 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卻成型為陽模,其中鏤空與倒角的細節轉折處必須靠細心、耐心與雙手的巧勁小心拆取。
(四)細修蠟模 將蠟陽模、毛邊、氣孔細心修補。
(五)制石膏模 將耐火石膏灌鑄在修飾後的蠟模外,製成含蠟石膏模,再以蒸汽加溫脫蠟,即成耐火石膏陰模。
(六)進爐燒制 將石膏模與配置好的玻璃料放進爐內慢慢加溫到1000C左右,水晶玻璃軟化流入石膏模內成型。
(七)拆石膏模 待其降溫冷卻後從爐內取出,小心拆除石膏模取得琉璃作品粗胚。
(八)研磨、拋光 將作品不斷重復地研磨、拋光,直至使琉璃的光澤透射出來,展現晶瑩的質感, 即可完成作品。
(九)簽名、包裝 確認琉璃作品完善後鐫刻簽名、包裝完成。
㈧ 玻璃瓶的工藝流程
玻璃瓶生產工藝主要包括:①原料預加工。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②配合料制備。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池爐內進行高溫(1550~1600度)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玻璃。④成型。將液體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狀的玻璃製品,如平板、各種器皿等。⑤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玻璃包裝容器在飲料包裝領域的優點
玻璃包裝材料和容器具有多方面的優點:1、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可以很好的阻止氧氣等氣體對內裝物的侵襲,同時可以阻止內裝物的可揮發性成分向大氣中揮發;
2、玻璃瓶可以反復多次使用,可以降低包裝成本;
3、玻璃能夠較容易的進行顏色和透明度的改變;
4、玻璃瓶安全衛生、有良好的耐腐蝕能力和耐酸蝕能力,適合進行酸性物質(如果蔬汁飲料等)的包裝;
5、此外,由於玻璃瓶適合自動灌裝生產線的生產,國內的玻璃瓶自動灌裝技術和設備發展也較成熟,採用玻璃瓶包裝果蔬汁飲料在國內有一定的生產優勢。 首先要設計確定並製造模具,玻璃原料以石英砂為主要原料,加上其他輔料在高溫下溶化成液態,然後注入模具,冷卻、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琉璃瓶一般有剛性標志,標志也由模具形狀製成。玻璃瓶的成型按照製作方法可以分為人工吹制、機械吹制和擠壓成型三種。玻璃瓶按照成分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鈉玻璃 二是鉛玻璃 三是硼矽玻璃
玻璃瓶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礦石、石英石、燒鹼、石灰石等。玻璃瓶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及抗腐蝕性,與大多數化學品接觸都不會發生材料性質的變化。其製造工藝簡便,造型自由多變,硬度大,耐熱、潔凈、易清理,並具有可反復使用等特點。玻璃瓶作為包裝材料主要用於食品、油、酒類、飲料、調味品、化妝品以及液態化工產品等,用途非常廣泛。但玻璃瓶也有它的缺點,如重量大、運輸存儲成本較高、不耐沖擊等。
玻璃瓶的使用特點和種類:玻璃瓶是食品、醫葯、化學工業的主要包裝容器。它們具有化學穩定性好;易於密封,氣密性好,透明,可以從外面觀察到盛裝物的情況;貯存性能好;表面光潔,便於消毒滅菌;造型美觀,裝飾豐富多彩;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能夠承受瓶內壓力與運輸過程中的外力作用;原料分布廣,價格低廉等優點。其缺點是質量大(質量與容量比大),脆性大,易碎。然而採用薄壁輕量與物理化學鋼化的新技術,這些缺點已有顯著改善,因而玻璃瓶能夠在與塑料、鐵聽、鐵罐的激烈競爭下,產量逐年增加。
玻璃瓶品種繁多,從容量為1ML的小瓶到十幾升的大瓶,從圓形、方形、到異形與帶柄瓶,從無色透明的琥珀色、綠色、藍色、黑色的遮光瓶以及不透明的乳濁玻璃瓶等,不勝枚舉。就製造工藝來說,玻璃瓶一般分為模製瓶(使用模型制瓶)和管制瓶(用玻璃管制瓶)兩大類。模製瓶又分為大口瓶(瓶口直徑在30MM以上)和小口瓶兩類。前者用於盛裝粉狀、塊狀和膏狀物品,後者用於盛裝液體。按瓶口形式分為軟木塞瓶口、螺紋瓶口、冠蓋瓶口、滾壓瓶口磨砂瓶口等。按使用情況分為使用一次即廢棄不用的一次瓶和多次周轉使用的回收瓶。按盛裝物分類,可分為酒瓶、飲料瓶、油瓶、罐頭瓶、酸瓶、葯瓶、試劑瓶、輸液瓶、化妝品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