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科學獎勵方法視頻

科學獎勵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01 12:59:31

A.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獎勵辦法》,做好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制定本細則。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於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的申報、推薦、評審、授獎等各項活動。第三條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鼓勵自主創新,努力攀登科學技術高峰,促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加速科教興渝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第四條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和授獎,實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涉。第五條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授予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等方面做出創造性突出貢獻的公民或者組織。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項目中僅從事組織管理和輔助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得作為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第六條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是政府授予公民或者組織的榮譽,授獎證書不作為確定科學技術成果權屬的依據。第七條 重慶市科委負責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的宏觀管理和指導。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稱獎勵辦公室,設在市科委成果市場處)負責日常工作及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工作。第二章 獎勵范圍和評審標准第九條 獎勵辦法第十條第一款(二)所稱「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候選人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別重大技術發明,並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引起該領域技術的跨越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作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第十條 科技突出貢獻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第二節 自然科學獎第十一條 獎勵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一)所稱「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是指該項自然科學發現為國內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學理論在國內外首次闡明,且主要論著為國內外首次發表。第十二條 獎勵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二)所稱「具有重要科學價值」,是指:
(一)該發現在科學理論、學說上有創見,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創新;
(二)在學術上處於國際領先或者先進水平;
(三)對於推動學科發展有重大意義,或者對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第十三條 獎勵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三)所稱「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是指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一年以上,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所引用或者應用。第十四條 自然科學獎的候選人應當是相關科學技術論著的主要作者,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提出總體學術思想、研究方案;
(二)發現重要科學現象、特性和規律,並闡明科學理論和學說;
(三)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決關鍵性學術疑難問題或者實驗技術難點,以及對重要基礎數據的系統收集和綜合分析等。第十五條 自然科學獎單項授獎人數實行限額,每個項目的授獎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推薦綜合性重大自然科學發現的候選人數超過規定的,推薦單位和推薦人應當在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書書中提出充分理由。第十六條 自然科學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作出的科學發現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准如下:
(一)在科學上取得重要進展,學術上為國際領先,並為學術界所公認和廣泛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相關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二)在科學上取得進展,學術上為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水平並為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三)在科學上取得重要成果,學術上為國內領先水平,並為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三等獎。第三節 技術發明獎第十七條 獎勵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所稱的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種等;工藝包括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
技術發明獎的授獎范圍不包括僅依賴個人經驗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復實現的技術。

B. 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第一條為獎勵在我省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省人民政府設立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以下簡稱省科技獎)。
省科技獎分以下類別:
(一)自然科學類;
(二)科學技術進步類;
(三)技術合作類。第三條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促進科學技術創新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的方針。第四條省科技獎的評選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涉。第五條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省科技獎評審的組織工作。
設立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負責省科技獎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的組成人選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評審委員會下設若干專業(學科)評審組,具體負責省科技獎的評審。專業(學科)評審組由評審委員會聘請的專家、學者組成。第六條鼓勵社會力量在本省行政區域內設立面向社會的科學技術獎。
社會力量設立面向社會的科學技術獎應當依法在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登記。
社會力量經登記設立的面向社會的科學技術獎,在獎勵活動中不得收取任何費用。第二章省科技獎授予的對象和條件第七條省科技獎自然科學類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人員。第八條省科技獎科學技術進步類授予下列人員、組織:
(一)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在產品、工藝、方法、材料及其系統等方面做出重大技術發明的人員;
(二)在實施技術開發項目中,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創造顯著經濟效益的人員或者組織;
(三)在實施社會公益項目中,長期從事科學技術基礎性、社會公益性工作,創造顯著社會效益的人員或者組織;
(四)在實施重大工程項目中,採用先進技術方法,保障工程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組織。第九條省科技獎技術合作類授予省外、境外的下列人員、組織:
(一)在我省傳播先進科學技術知識、培養人才,成效特別顯著的;
(二)與我省合作進行技術開發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
(三)促進我省與省外、境外進行科學技術合作,做出突出貢獻的。第十條省科技獎除技術合作類不分等級以外,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對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或者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人員,授予重大科技成就獎。重大科技成就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
省科技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180項。第三章省科技獎的評審和授予第十一條省科技獎每年評審一次。第十二條省科技獎候選人由下列組織和個人推薦:
(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二)省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直屬機構;
(三)高等學校、中央駐皖科研機構;
(四)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組織、科學技術專家。第十三條本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組織,推薦省科技獎候選人時,應當組織有關方面的科學技術專家對候選人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初審,並提出獎勵類別、等級的建議。第十四條推薦組織和個人限額推薦省科技獎候選人;推薦時,應當填寫統一格式的推薦書。推薦人為組織的,應當提供科學技術成果初審結論;推薦人為個人的,應當提供推薦人對科學技術成果的評價意見。第十五條專業(學科)評審組作出認定科學技術成果的結論,並向評審委員會提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等級的建議。
評審委員會根據專業(學科)評審組的建議,作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等級的決議。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對評審委員會的決議進行審核,報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六條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應當在獲獎人選和獎勵等級決議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前,在安徽日報上刊登公示公告,公開徵求公眾對獲獎人選及其獲獎項目的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期為30日。任何組織和個人對獲獎人選及其獲獎項目有異議的,均可在徵求意見期內以書面形式向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第十七條省科技獎由省人民政府頒發證書、獎金,其中的重大科技成就獎由省長簽署。

C. 湖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2019)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充分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省,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等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科學技術獎(以下簡稱省科技獎),所需經費由省級財政安排。

本省其他行政機關和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不得設立由財政出資的科技獎。第三條省科技獎應當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鼓勵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省科技獎的提名、評審和授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第四條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科技獎勵委員會)。省科技獎勵委員會組成人員由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主管部門提出建議,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省科技獎勵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相關專業評審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分別承擔省科技獎評審和監督的具體工作。

各專業評審委員會可以設立若干專業評審組。第五條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主管部門負責省科技獎相關規則的制定和評審活動的組織、服務與管理。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機構負責省科技獎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主管部門協助做好省科技獎的相關工作。第二章獎勵設置第六條省科技獎包括下列類別:

(一)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

(二)省自然科學獎;

(三)省技術發明獎;

(四)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省科學技術創新團隊獎;

(六)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第七條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授予下列個人: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重大成就的;

(二)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中創造重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者生態效益的。第八條省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具有重大科學發現的組織和個人。

前款所稱重大科學發現,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

(二)具有重大科學價值;

(三)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第九條省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在產品、工藝、材料、器件及其系統等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發明的組織和個人。

前款所稱重大技術發明,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

(二)具有先進性、創造性和技術價值;

(三)實施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或者國防安全效益。第十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下列組織和個人:

(一)在實施技術創新項目中,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及其新系統,經應用推廣,明顯優於同類產品性能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或者對促進行業科技進步具有重大作用,且創造出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者生態效益的;

(二)在實施社會公益項目中,對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經實踐檢驗,創造出顯著社會效益或者生態效益的;

(三)在決策科學化、管理現代化研究中,取得創新成果,經實踐檢驗,創造出顯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或者生態效益的;

(四)在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中,對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營造科技創新環境、弘揚科學創新精神等作出突出貢獻的;

(五)在實施國家安全項目中,為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作出重大科學技術貢獻的。第十一條省科學技術創新團隊獎授予以學科、技術帶頭人為核心,以團隊協作為基礎,圍繞科學技術前沿問題或者行業產業重大技術問題,進行長期合作研究與開發,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並具備持續創新能力,得到同行公認的科研團隊。第十二條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下列外國人、外國組織:

(一)與在本省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進行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的;

(二)向在本省的中國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或者為其培養人才,取得特別顯著成效的;

(三)參與本省與外國的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作出重要貢獻的。

D. 廣播電影電視部科學技術進步獎勵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獎勵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方面做出較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發揮廣大科學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內的集體和個人及受廣播電影電視部委託進行科技工作的集體和個人。第三條本辦法獎勵的范圍包括:應用與廣播電影電視事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推廣、採用已有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科學技術管理以及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工作等。第四條申請部科技進步獎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應用與廣播電影電視現代化建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等)並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國內首創的;
2.本行業先進的;
3.經實踐後證明具有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轉讓、應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並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工程建設、設備研製和技術改進中,採用新技術,做出較大貢獻並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科學技術管理和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科技檔案等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並同時取得顯著效果的。
(五)闡明自然現象、特性或規律的自然科學理論研究成果,沒有達到國家《自然科學獎勵條例》的,但對廣播電影電視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重大意義的。第五條一項成果不得同時申報部級和省級科技進步獎。
凡已獲省級(或部級)科技進步獎的項目,不得再申報其他部級(或省級)科技進步獎。第六條申報部科技進步獎的項目,應按規定向部技術局進行成果登記,取得部成果登記號後,方可申報。未經登記的成果,不辦理申請獎勵事宜。第七條凡在申報成果時有明顯爭議的項目,在爭議未解決前,有關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申報科技進步獎。第八條科技進步獎項目的獲得者,其業績記入本人檔案,作為今後評選先進、考核晉級、評定職稱、聘任職務的重要依據之一。第二章獎勵的標准及辦法第九條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按其所獎勵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技術難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大小,分為下列四等:
<font size=+1>
獎勵等級榮譽獎獎金
一等獎 部級科技進步獎獎狀及證書 4000元
二等獎〃3000元
三等獎〃2000元
四等獎〃1000元
</font>第十條凡申報部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必須應用於實踐一年以上,證明其功能和性能穩定可靠,並由使用單位出具證明。其中凡屬裝備和工藝流程的項目,必須完成工業性試驗;凡能形成商品的,必須達到能實際生產的水平,並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凡屬軟科學項目,必須被使用部門接受,並應用於決策和管理實踐。第十一條獲獎項目的獎金不重復發放。如獲獎項目經上一級評審委員會評定,提高了獎勵等級,發放獎金時,只補發差額部分。第十二條科技進步獎的獎金應按作出貢獻人員的貢獻大小,合理分配。貢獻大的,應當給予重獎,不得搞平均主義。
幾個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由申報單位負責與其他完成單位協商確定獎金分配方案。第三章申報和審批程序第十三條申報部科技進步獎,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廳(局)、部內各司局級單位(電影系統統一由電影事業管理局歸口,下同)、部直屬處級單位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在已獲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廳(局)級、部內司局級以及直屬處級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一、二等獎的項目中,認真評議推薦後申報。
受我部委託進行科技工作的非廣播電影電視系統的單位、集體和個人完成的項目,符合本辦法的,可直接向技術局申報。第十四條凡申報部科技進步獎的項目,必須按照部科技進步獎申報書填寫規定(見附件一),認真填寫《廣播電影電視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書》(見附件二),並報齊應有的附件。除特別註明的條款外,在申報時均應填寫,不得漏填。凡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受理。

E. 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

第一條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科教興魯戰略的實施,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省人民政府設立省科學技術獎,每年度評審一次。
省科學技術獎分為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第三條 科學技術獎勵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鼓勵自主創新,注重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與社會效益。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貫徹科學、客觀和公正的原則,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涉。第四條 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設立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其組成人員人選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提出,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聘請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評審委員會和若干專業評審組,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開展評審工作。第五條 社會力量設立面向社會的科學技術獎,應當向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辦理審批手續,並不得在獎勵活動中收取任何費用。
社會力量設立面向社會的科學技術獎的具體管理辦法,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制定,報省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省人民政府的部門不設立科學技術獎。第六條 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授予下列科學技術工作者:
(一)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促進科學技術發展中有重大貢獻的;
(二)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中,取得重大技術發明、技術創新,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
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第七條 省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在科學理論、學說上有創見,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創新,在數據收集和綜合分析上有創造性和系統性的貢獻,並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的公民。第八條 省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品種及其系統,在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實施後取得明顯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技術發明者。第九條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實施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社會公益、重大工程建設和科學化管理等項目中,有重大科學技術創新,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做出較大貢獻的公民和組織。第十條 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同我省開展合作研究開發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培養人才成效顯著以及為促進我省國際科學技交流與合作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每年授獎人數不超過5名。第十一條 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和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不分等級。
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和省科學技術進步獎設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每年獎勵項目總數不超過500項。第十二條 省科學技術獎由下列單位推薦:
(一)設區的市人民政府;
(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直屬機構;
(三)經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具備推薦資格的單位。
對中央駐魯單位的科學技術獎勵推薦項目,由其所在地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推薦。
對外省科學技術人員與我省合作的科學技術獎勵推薦項目,由我省實施單位按照行政隸屬關系推薦。第十三條 科學技術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推薦:
(一)對知識產權有爭議的;
(二)對科學技術成果的完成單位或者完成人有爭議的;
(三)已經獲得國家或者部級科學技術獎勵的。第十四條 公民和組織申報省科學技術獎,應當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向具有推薦資格的單位提交《山東省科學技術獎申報書》,並按規定提供有關材料。
有關單位對申報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必須進行公示。第十五條 推薦單位應當按照項目完成單位的行政隸屬關系推薦獎勵項目,實事求是地填寫推薦意見,向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提供真實可靠的評價材料。第十六條 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對各專業組的評審結果進行復審後提出授獎項目建議,並在省級新聞媒體上登載接受社會監督。
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根據評審委員會的建議做出獲獎人選和獎勵種類及等級的決議,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審核。由省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閱讀全文

與科學獎勵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籃正確的訓練方法 瀏覽:258
筆畫設置方法在哪裡找 瀏覽:79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7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2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8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