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升初數學考試知識點講解
小升初的知識點都整理好了,列印出來就可以直接使用。
《數學小升初入學考試名校名試卷復習測試模擬真題假期作業(小學生家長慧整理)》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資源目錄:
數學小升初入學考試名校名試卷復習測試模擬真題假期作業(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小升初人教新課標數學模擬試卷+解析 42套(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小升初人教新課標數學練習試卷 23套 189頁(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小升初高分奪冠真卷-數學-PDF文檔 20套(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通用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總復習專題 320頁(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其他資料(小學生家長慧整理)
小升初總復習數學歸類講解及訓練(含答案) 100頁.doc
小升初數學總復習資料匯總 70頁.doc
小升初數學思維訓練教程 326頁.doc
小升初數學全國難題試題精粹100例及解析 94頁.doc
小升初數學二十套經典模擬題及答案 82頁.doc
小升初數學典型應用題解析43頁.doc
小升初高分奪冠真卷-數學-word版A4排版 87頁.doc
人教版小升初數學總復習資料 53頁.doc
六年級數學名校小升初模擬試題解析12頁.doc
B. 小升初的題,求正方形面積
面積/邊長=邊長
兩數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若等號右邊一定,左邊的邊長也一定,不是不變的量,不成比例;
若等號左邊的量是變數,則右邊的邊長也是變數,比值不是不變數,不成比例。
正方形性質
1、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四條邊都相等;鄰邊互相垂直。
2、四個角都是90°,內角和為360°。
3、對角線互相垂直;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4、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有四條對稱軸)。
5、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對角線與邊的夾角是45°;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6、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與特性。
7、在正方形裡面畫一個最大的圓(正方形的內切圓),該圓的面積約是正方形面積的78.5%[4分之π]; 完全覆蓋正方形的最小的圓(正方形的外接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157%[2分之π]。
8、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
C. 面積計算公式要簡單的方法
各種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直徑=半徑×2 半徑=直徑÷2
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
圓周率×半徑×2
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橢圓的面積 S=πab的公式求橢圓的面積。a=b時,
當長半徑a=3(厘米),短半徑b=2(厘米)時,其面積S=3×2×π=6π(平方厘米)。
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
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
的體積=底面積×高
平面圖形
名稱 符號 周長C和面積S
正方形 a—邊長 C=4a
S=a2
長方形 a和b-邊長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邊長
h-a邊上的高
s-周長的一半
A,B,C-內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邊形 d,D-對角線長
α-對角線夾角 S=dD/2·sinα
平行四邊形 a,b-邊長
h-a邊的高
α-兩邊夾角 S=ah
=absinα
菱形 a-邊長
α-夾角
D-長對角線長
d-短對角線長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長
h-高
m-中位線長 S=(a+b)h/2
=mh
圓 r-半徑
d-直徑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徑
a—圓心角度數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長
b-弦長
h-矢高
r-半徑
α-圓心角的度數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圓環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D-外圓直徑
d-內圓直徑 S=π(R2-r2)
=π(D2-d2)/4
橢圓 D-長軸
d-短軸 S=πDd/4
立方圖形
名稱 符號 面積S和體積V
正方體 a-邊長 S=6a2
V=a3
長方體 a-長
b-寬
c-高 S=2(ab+ac+bc)
V=abc
稜柱 S-底面積
h-高 V=Sh
棱錐 S-底面積
h-高 V=Sh/3
稜台 S1和S2-上、下底面積
h-高 V=h[S1+S2+(S1S1)1/2]/3
擬柱體 S1-上底面積
S2-下底面積
S0-中截面積
h-高 V=h(S1+S2+4S0)/6
圓柱 r-底半徑
h-高
C—底面周長
S底—底面積
S側—側面積
S表—表面積 C=2πr
S底=πr2
S側=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圓柱 R-外圓半徑
r-內圓半徑
h-高 V=πh(R2-r2)
直圓錐 r-底半徑
h-高 V=πr2h/3
圓台 r-上底半徑
R-下底半徑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徑
d-直徑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徑
a-球缺底半徑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徑
h-高 V=πh[3(r12+r22)+h2]/6
圓環體 R-環體半徑
D-環體直徑
r-環體截面半徑
d-環體截面直徑 V=2π2Rr2
=π2Dd2/4
桶狀體 D-桶腹直徑
d-桶底直徑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線是圓弧形,圓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線是拋物線形)!!!
D. 知道長和寬怎麼算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2X(長*高+寬*高+長*寬)。
因為相對的2個面面積相等,所以先算上下兩個面,再算前後兩個面,最後算左右兩個面[5]。
設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a、b、c,則它的表面積為S = (ab+bc+ca)×2,也等於2ab+2bc+2ca,還等於2(ab+bc+ca);
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2+寬×高×2+長×高×2,或: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
(4)名校小升初面積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長方體的特徵:
(1) 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 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棱。
(3) 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接三條棱。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 長方體相鄰的兩條棱互相垂直。
E. 小升初數學常用的計算公式大全+體積和容積概念
小升初數學體積和容積的概念與單位換算
體積和容積
(一)什麼是體積、容積
體積,就是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
容積,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二)常用單位
1 體積單位
* 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
2 容積單位 * 升 * 毫升
(三)單位換算
1 體積單位
*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容積單位
* 1升=1000毫升
* 1升=1立方米
* 1毫升=1立方厘米
小升初數學常用的計算公式大全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C=(a+b)×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C=4a
3.長方形的面積=長×寬,S=ab
4.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a2
5.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S=ah÷2
6.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h
7.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徑=半徑×2,d=2r,半徑=直徑÷2,r=d÷2
9.圓的周長=圓周率×直徑=圓周率×半徑×2,c=πd=2πr
10.圓的面積=圓周率×半徑×半徑,S=πr2
11.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12.長方體的體積 =長×寬×高,V =abh
13.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S=6a2
14.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a*a=a3
15.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圓的周長×高,S=ch
16.圓柱的表面積=上下底面面積+側面積
S=2πr +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17.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V=Sh,V=πrh=π(d÷2)h=π(C÷2÷π)h
18.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3,V=Sh÷3=πr h÷3=π(d÷2)h÷3=π(C÷2÷π)h÷3
F. 小學面積的計算方法都有什麼
小學面積計演算法,
主要有求三角形面積、開放型面積、長方形面積,梯形面積,
圓形面積,圓環中,扇形面積,弓形面積 ……,
對於一些圖形需要經過割補才能救出其面積,也是小學面積學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