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勞務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勞務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31 12:22:49

A. 勞務收入的個稅怎麼計算

最新勞務報酬個稅計算方法

(一)個人提供勞務取得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前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1)含稅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800;

(2)含稅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1-20%)。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註:按照應納稅所得額查對應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個人提供勞務取得不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後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個人為企業提供勞務,雙方約定的勞務報酬更多情況是一個稅後支付額,即企業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是個人的稅後所得,因此,企業必須將稅後所得轉換為稅前報酬,按照稅前報酬列支企業的成本費用,同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由於勞務報酬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扣除額分段以及應納稅額的加成規定,經過推算得出不含稅勞務報酬收入額對應的稅率表(注意,這里是收入額,而非應納稅所得額)。

1、含稅勞務報酬收入的換算

(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1-20%)-200

(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速算扣除數)/換算系數

註:公式中個數據請根據表二中對應的金額確認。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1)方式一,根據上述公式換算含稅勞務報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祥見上文。

(2)方式二,根據表二分步計算

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第二步,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按表一對應數據計算)

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速算扣除數)×(1-20%)/換算系數

第二步,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據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三)「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徵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務報酬所得一閃收入畸高」,是指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勞務報酬所得實際上適用20%、30%40的三級超額累進稅率。

B. 勞務費個人所得稅計算

勞務費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如下: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乘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乘(1到20%)乘20%。
3、每次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乘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每次收入額乘(1—20%)乘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費,即個人所得稅中的勞務報酬。是指個人獨立從事各種非僱傭的各種勞務所取所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區別在於勞務報酬是獨立個人從事自由職業取得的所得,而工資薪金所得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中任職、受雇而得到的報酬,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第十二條 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後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並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納稅人取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

C. 勞務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的計算公式:
應交個人所得稅=某項目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勞務報酬應納稅額(4000元以內)=(勞務報酬-800)×20%
勞務報酬應納稅額(超過4000元)=勞務報酬×(1-20%)×稅率-速算扣除數

D. 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一、勞務報酬所得

(一)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勞務報酬和工資薪金不同,勞務報酬所得不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是個人獨立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例如個人獨立從事設計、翻譯、表演等勞務取得的報酬。

(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和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收入,應按照「生產經營所得」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屬於勞務報酬所得。

二、按次預扣預繳

(一)對於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屬於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於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根據「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計算繳納。

(二)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

1. 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

每次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800

2. 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每次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1-20%)

(三)預扣預繳個稅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07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

三、綜合所得匯算清繳

(一)綜合所得:年度終了後,居民個人需要匯總全年度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以下簡稱「捐贈」)後,適用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並減去速算扣除數,計算本年度最終應納稅額,再減去年度已預繳稅額,得出應退或應補稅額,向稅務機關申報並辦理退稅或補稅。

(二)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

(三)2019年1月1日後,居民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

政策依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20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號)

四、傭金收入特殊規定

(一)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後,並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二)扣繳義務人向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支付傭金收入時,應按照《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規定的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

政策依據: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後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E. 勞務費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麼

勞務費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下:
1、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抵扣800元費用,再乘20%稅率;
2、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抵扣收入額的20%,再乘20%稅率;
3、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的,要實行加成徵收辦法。一次取得勞務報酬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三十三條
納稅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減稅、免稅。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單位和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擅自作出的減稅、免稅決定無效,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並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閱讀全文

與勞務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發制海參的方法 瀏覽:206
什麼叫分步說明的方法 瀏覽:427
用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瀏覽:457
甲亢治療方法比較 瀏覽:573
分數計算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489
ipadqq麥克風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57
免疫缺陷病治療方法 瀏覽:853
腳尖地面上組合訓練方法 瀏覽:431
海鮮對蝦的食用方法 瀏覽:382
如何理解決策力的方法 瀏覽:781
頸肩痛的最好鍛煉方法骨科醫生 瀏覽:794
鋼的熱處理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6
智遠一戶通使用方法 瀏覽:822
駕駛避免剮蹭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34
胸上縫的訓練方法 瀏覽:106
太原公交乘車碼使用方法 瀏覽:944
三星手機撥號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8
如何辨別鑽石好壞的方法 瀏覽:431
hdlc檢測方法 瀏覽:670
水培石斛蘭的種植方法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