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豆腐是怎麼做出來全過程
油豆腐是怎麼做出來的:
主料:鮮豆腐6片
輔料:茶油半鍋
步驟:
1. 新鮮豆腐要選用稍微干一點的,不要水豆腐,清洗一下,橫豎兩刀,一塊分為四砣瀝水備用;
2. 坐鍋燒茶油,油溫上去,用筷子試試,筷子邊泡泡不斷就可以倒豆腐塊了;
3. 看豆腐表面稍微有著色就轉中小火慢慢炸;
4. 豆腐四面變成金黃色,撈出瀝油即可。
炸制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防止豆腐泡喝油。因豆腐坯子含水量過低,或炸時攪動過多,或豆腐坯子表面不平滑、有麻點,或在溫油中炸泡時間過久等,都易使豆腐泡產生喝油的不良現象。
②要控制好油溫。油溫過高不易起泡,形成"死塊",或引起"放炮",很不安全。另外點腦時漿溫高也易引起上述現象。
③使用花生油作炸油為好,其味純色正。香油炸制雖然味美,但表面色澤較暗。豆油會產生一種使有些人不習慣的味道。
Ⅱ 油豆腐怎樣製作作
用料:
1、豆腐半斤。
2、蔥三棵。
3、化豬油一大匙(凡是做白油類的菜都必須用化豬油)。
4、澱粉一大匙。
5、鹽、味精適量。
做法:
1、將豆腐切丁,蔥切碎,澱粉里加適量水兌成水澱粉。
2、在沸水中放一匙鹽,將豆腐丁過沸水去豆腥味,撈出後放清水中漂上。
3、鍋中放化豬油燒至三成熱。
4、將豆腐丁瀝干水放入鍋中,再放適量鹽、味精、半杯湯或水燒五分鍾左右至入味。
5、勾芡翻勻。
6、放一半蔥碎、味精再翻勻。
7、起鍋裝盤即可上桌。
Ⅲ 油豆腐如何製作
油豆腐製作方法:
主料:豆腐
輔料:食用油
做法:
1.豆腐切塊
油豆腐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以廣東羅定市最知名。油豆腐在北方稱之為豆腐泡;南方稱之為油豆腐,也有些廣東的本地人叫豆炸。作為豆腐的炸制食品,其色澤金黃,內如絲肉,細致綿空,富有彈性。系經磨漿、壓坯、油炸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油豆腐既可作蒸、炒、燉之主菜,又可為各種肉食的配料,是葷宴素席兼用的佳品。油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等,鐵、鈣的含量也很高。 油豆腐一般人皆可食用。
Ⅳ 油豆腐的做法
油豆腐製作方法如下:
1、准備豆腐,洗凈切小塊,瀝干水分備用,不要買太老或太嫩的豆腐。
2、鍋中倒油,燒至七八成熱,慢慢沿著鍋邊下豆腐塊,然後用勺輕輕翻動豆腐塊,使其受熱均勻。
3、當豆腐表面變金色時改成中小火,炸至豆腐全部鼓起,浮在油鍋里,即可撈出瀝油了。
油豆腐因為經過炸制,色澤金黃,口感細致,吃起來還富有彈性,深受大家喜歡。不但經常用來當主菜做成各種菜品,還用來作為各種肉類的配料,是葷宴素食的佳品。我常常就用油豆腐燒肉,家人都很喜歡吃。
Ⅳ 如何製作油豆腐
如何製作油豆腐
一、工藝淀程
選料→脫殼→浸泡→清洗→打漿→濾漿→煮漿→點漿→包壓→冷卻→炸制→成品。
二、製作方法
1.選料:選擇當年採收籽粒飽滿、無蟲口的黃豆。
2.脫殼:採用小鋼磨脫殼法,把鋼磨的活動頁門打開,夾一塊適當厚度的紙品,把門的螺絲擰緊,在出料口捆上一個布袋。把干黃豆慢慢加入進料口,加工完畢吹去豆殼(皮)即可。
3.浸泡:黃豆投入2~3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夏季浸5~6小時,冬季浸8-10小時,以黃豆發脹透心為宜。
4.清洗:將浸泡好的黃豆反復清洗,除去異味及泥沙。
5.打漿:將泡好的黃豆加2倍重的溫水,磨漿2次。
6.濾漿:把磨好的漿倒人濾布框架內,用沸水過濾,直到無混濁的水為止。
7.煮漿:將過濾好的豆漿倒人鍋內加蓋,燒開後迅速揭蓋離火,避免漿液流出。這時需將泡沫撈出(也可加入消泡劑)。
8.點漿:把石膏粉用水溶解,石膏粉與水的比例為3%。用溫度計測得豆漿為80~(2時點漿:用瓢子盛著石膏溶液從高往低沖下,均勻地沖到每個部位,直到泛起豆花似雲狀時為止。
9.包壓:迅速將豆花舀人豆腐框架內,用筷子劃散塊狀進行包裝壓榨。在模板壓上15~20千克的石塊。
10.冷卻:把起好包的豆腐切成若干塊,冷卻。
11.炸制:用平底鍋將油燒至120~15,根據各地習慣按規格切好方塊,放人油鍋以小火油炸。豆腐會自動翻轉,如不翻轉可用手工助翻。炸到出現硬殼即離火,撈出,瀝干油即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