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養豬技術視頻
你好這套新的教程你看看,我用網路網盤把合集分享給你,包含往期和最新的都有,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
鏈接:
如果有另外想要的資源或者鏈接失效,可以使用網路網盤推出的【收集文件】功能進行提問收集資源哦,無需轉存簡單快捷
B. 養豬技術視頻講座
在農村能賺錢的養豬戶都在用一套《生態養豬實用技術大全》DVD視頻教程指導養豬,央視七套農業節目也專門推薦的,能降低成本和增加產量,應該是你想要的東西
C. 養豬技術視頻哪裡可以找到啊
養豬技術視頻這個我知道哪裡有,我的一位叔叔在百匯商城買了一部養豬技術教程,上面有專業的養豬技術視頻,有科學養豬技術,發酵床養豬技術,低成本高效益養豬法,等眾多專業的養豬文本教程和視頻教程,我叔叔的養豬技術都是在那邊學習的,他現在可是我們村裡有名的養豬大戶.
D. 找一些養豬技術視頻,哪裡有啊
《發酵床養豬技術教程》全部教學25張VCD精製成6張DVD; 長達20多小時的教學講解;養豬人必備最全的養殖技術教材;可用家用DVD碟機或電腦播放學習。
http://www..com/s?bs=7yangzhu+%D1%F8%D6%ED%BC%BC%CA%F5&f=8&rsv_bp=1&rsv_spt=3&wd=7yangzhu+%D1%F8%D6%ED%B9%D9%CD%F8&inputT=18188
E. 在農村養豬的技術是什麼
農村養豬技術
第一部分
進豬前的准備
一.豬舍的清潔和消毒
1、新豬圈用清水沖洗干凈,不留任何雜物。
2、沖洗干凈的豬圈用甲醛進行熏蒸消毒。
3、封閉所有的門窗,包括天窗。
按7克高錳酸鉀+14毫升福爾馬林/M3 進行熏蒸,操作時先放福爾馬林,再加高錳酸鉀,並且分多點投放。
4、熏蒸24小時後再開門通風。
5、至少通風48小時。
6、通風之後再乾燥5天方可進豬。
7、另外,豬圈的周圍及走道必須用5%的火鹼消毒,每棟豬舍門口放置一個腳浴盆,內放5%的火鹼。
二、豬舍面積的准備
1、每頭豬按0.8m2的面積准備足夠的豬欄。
2、公豬要單獨關放。
3、不同來源的豬不能關放在同一棟豬舍內。
三、飼料的准備
按每頭豬2公斤/天的採食量准備半個月的飼料(使用中豬料),盡量購買大公司的飼料,另外,准備小豬料一袋(適用於15-30公斤的豬)
四、葯品的准備
葯品名稱 數量 葯品名稱 數量 葯品名稱 數量
青黴素 5盒 痢菌凈粉 50公斤 紫葯水 3瓶
氨基比林 20盒 VB1 10盒 卡那黴素 10盒
痢菌凈針劑 20盒 VC 10盒 百毒殺 5盒
土黴素粉 50公斤 VK 5盒
先鋒V號 10盒 磺胺-6-甲氧針劑 10盒 10%葡萄糖 10盒
五、簡單醫療器械的准備
20毫升金屬注射器 3把 輸液管 10根
16´25的針頭 10盒 縫合針(小號) 10根
16´38的針頭 10盒 縫合線(羊腸線)1筒
12´25的針頭 10盒 手術刀 2把
六、疫苗的准備
疫苗
豬瘟(弱毒苗),口蹄疫(濃縮苗),偽狂犬(滅活苗),細小病毒(滅活苗),藍耳病(滅活苗),頭份數根據進豬的頭數來定。
七、工作服及器具
1、工作服 每人一套,另外提供外來人員的服裝。
2、膠鞋(中等高度)。
3、工具 如:掃把,鐵鍬,及運糞車等。
F. 如何發酵潲水養豬
利用
潲水
喂豬的話,一定要經過處理後才能喂養。
飼料發酵劑
發酵潲水的方法
1、發酵方法。將潲水用農富康飼料發酵劑發酵處理,其配方為:
麥麩
30%、
米糠
30%、潲水按40%的比例混合,含水較多時要瀝
干為
好,農富康飼料發酵劑按百分之一添加,攪拌均勻,使含水量控制在50%。含水量合適與否的判斷辦法是:用手緊抓混合的物料,能成團,見水不滴水,落地即散。然後,裝入發酵池(上小下大,有水槽,能容一兩噸物料)密封發酵,3-5天即可發酵完成。每次取用後,再蓋好蓋,密封後可保半年以上不壞。喂豬時,視豬的大小情況,小豬按照20%,
大豬
50%,隨著豬的增大,同時增大發酵潲水的喂養量。
發酵潲水過程中,因為潲水裡面含有毒素,為了讓其營養能充分達到喂豬效果,適量加入其他營養成分,食鹽0.5%,
魚粉
4%,
骨粉
2%,等等。
2、用農富康飼料發酵劑發酵潲水的好處。
(1)免卻了傳統的蒸煮的麻煩:一般用潲水喂豬,都先要燒煤炭進行蒸煮熬制,非常麻煩,費時、費工、費錢,又要購置設備等。而且沒發酵的潲水只能是喂100斤以上的大豬才可以。
(2)潲水理化性質的改變,使喂豬更加方便:發酵後的潲水,經養殖戶的試驗,可以喂養50斤的小豬,不會造成
拉稀
腹瀉,相反,沒有經過發酵的潲水,即使是煮過的,也不能喂100斤以下的小豬。結果是養豬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了。
(3)發酵後的潲水可以代替全價飼料中80%的麥麩、
玉米粉
等來使用。
(4)可以有目的地對潲水進行存儲,時間在半年以上。
10公斤--30公斤
潲水喂養25%
飼料75%
30公斤--50公斤
潲水喂養40%
飼料60%
50公斤以上
潲水喂養60%
飼料40%
按照這個比例喂養和全部喂養飼料相比,不影響生長速度。
如果潲水的酸度過大的時候,則每公斤配合一斤
小蘇打
混合進去
G. 農村養豬有比較簡單的辦法嗎
其實養豬很簡單的方法:
一、養豬的三個基本點
提供新鮮、干凈、充足的無污染的飲水;
提供新鮮、平衡的無霉變的全價飼料;
提供乾燥、溫暖、舒適的無賊風的環境;
2、養豬黃金原則(三每原則) 每天觀察每個圈裡的每一頭豬。
二、制定好養豬計劃,留好固定的核心種群。
核心種群必須是最優良的種豬群,數目一般要固定,疾病控制要好,另外參考市場和季節,制定繁育計劃,仔豬出生最好避開惡劣的氣候.可能大家要說了,都避開了不就攢一塊了?一分錢不值了.可是你們要想一想,對一個豬場來說,穩定是最重要的。
2、自繁自養。
抓好母豬管理.老生常談了,不想說可是有很多老闆做不好.母豬群是一個豬場最關鍵的,母豬一定要搞好防疫!!一定要做好營養!!要吧最好的飼料給母豬吃,母豬一定不要喂雜粕和變質的飼料!
3、做好豬群的疾病控制。
實際上豬場的疾病預防很簡單,在做好防疫後,注意葯物的投放。葯物預防要針對疾病,不能亂投。疾病一般分季節和養豬階段,特定的疾病一般發生在特定的季節和特定的養豬階段。要根據疾病的特定針對性投葯。做好消毒,警惕暴發型疾病。提高自己豬群的抗體水平.
4、做好記錄。記錄好成本和疾病發生情況,出欄之後,做好總結,看看自己的豬場有何問題及時解決。發生疾病的,下一批豬結合季節有針對性的防疫和投葯.
5、搞好衛生。最好做到糞尿集中發酵.不要豬和其他家禽家畜混養。
H. 農村如何養豬
最佳答案 科學養豬「六堅持」
一、堅持養雜交一代豬。
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皮特蘭、迪卡、長白等種公豬,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產的仔豬稱為雜交一代豬。雜交一代豬存活力強,生長迅速,飼養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新技術。
二、堅持實行保護性飼養。
夏秋季節可在豬舍外種植葫蘆、南瓜、向日葵等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新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三、堅持自繁自養法。
自己飼養優良種公母豬,自己培育雜交仔豬,自己育商品豬,有利於防疫防病,提高仔豬的成活率,降低養豬成本。
四、堅持推行高密度養豬。
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由於豬只飼養密集,省豬舍,固定資產投資少,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活動場地小,吃飽則睡,增重快,飼養期縮短。
五、堅持向科技要效益。
推行一條龍快速養豬法。實行「五改一加」,即一改養脂肪型豬為養長白、約克、杜洛克等瘦肉型豬。二改喂單一飼料為喂經過配合的全價飼料。三改飼喂熟料為生拌料濕喂。四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對斷奶後的小豬採用直線育肥法,可有效縮短育肥期,提高育肥率,增加經濟效益。五改有病找獸醫為無病早預防,嚴格控制豬瘟、豬丹毒、豬肺疫、副傷寒四大傳染病,以減少病死率,提高成活率、出欄率。一加是加喂添加劑、生長素。
六、堅持適時出欄和屠宰。
育肥豬體重超過90千克後,日增重速度明顯減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90千克的,雖然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出肉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以體重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科學養豬法——倒喂法
在農村,大多數農戶養豬仍然延續著傳統養豬法,即採用「吊架子」飼養法,前期大量飼喂青、粗飼料,只投入極少量的精飼料,當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再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飼料進行快速催肥。這種飼養方法雖然利用了大量的青、粗飼料,但由於不能滿足豬生長前期所需的蛋白質和礦物元素,致使豬生長發育緩慢,出欄時間延長,一般需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使飼養維持消耗大大增加,這種飼養方法非但沒有達到節約精飼料的目的,反而造成精料的大量浪費。
而少數養豬專業戶採用「一條龍」飼養方式,即從小豬到出欄一直用精料飼喂,不用任何青、粗飼料。這種方式雖然大大縮短了飼養周期,降低了飼料的維持消耗,但農村大量的青、粗飼料卻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而經濟效益仍然不夠理想。
採用「倒喂法」養豬可以有效地避免「吊架子」飼養法和「一條龍」飼養法養豬存在的弊端,比「吊架子」和「一條龍」飼養法分別可節約精飼料30%和10%,而且「倒喂法」養豬瘦肉率高,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倒喂法」養豬的具體做法是:
從小豬到中豬階段,即50~60公斤以前,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為主,配合必需的飼料添加劑,只喂少量青綠飼料,不喂任何粗飼料。待豬長到50~60公斤後至出欄,再適當降低精料中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減少精料的投入量,增加青、粗飼料的投入,其比例為:精飼料62%、青飼料26%、粗飼料12%。
「倒喂法」養豬的科學依據是:因為豬從小豬到中豬階段以長骨和瘦肉為主,對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需求較多,加之此時豬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極低,所以要以精料為主,以滿足豬生長發育對蛋白質和各種礦物質元素的需要,使小豬迅速生長,減少不必要的飼料消耗。而待豬長到50~60公斤以後,對纖維的消化利用率提高,耐粗飼能力增強,故增加粗飼料的飼喂量。
I. 怎樣養豬、最好有視頻
技術要點: 1、確定材料種類、用量 注意:秸稈需事先切成8-10cm;經防腐處理過的不能使用;米糠質量要好,摻雜谷糠或腐敗的米糠不能使用。 季節 谷殼 鋸末 鮮豬糞 米糠 洛東A-90 冬季 50% 50% 18-20kg/m3 3.8kg/m3 150g/m3 夏季 50% 50% 10-12kg/m3 3.4kg/m3 150g/m3 2、墊料厚度 氣溫分布 育肥舍 保育舍 冬季 南方地區 60cm 80 cm 華北黃河流域 80cm 100cm 北方(東北,西北,內蒙) 100cm 120cm 夏季 南方地區 50 cm 50 cm 華北黃河流域 50cm 60cm 北方(東北,西北,內蒙) 60cm 80cm 3、酵母糠的製作 將所需洛東A-90和一定量的米糠均勻混合,製成10%的酵素糠備用。 4、物料堆積發酵 1)將未發酵的谷殼、鋸末各取10%備用,將其餘材料如谷殼、鋸末、洛東A-90(酵素 糠)、豬糞、米糠等按以上材料比例倒入墊料場內,充分混合攪拌均勻,首先從墊料中間往兩邊翻,然後再從兩邊向中間翻,最後再向豬舍一頭翻攪,並堆錐形狀,在堆積和攪拌過程中不斷噴水使墊料水份保持在45%-50%,堆積好後周圍蓋上透氣性的麻袋保溫,開始發酵。 2)發酵期間,每天測量發酵溫度,並作好記錄.從第二天開始在不同角度的三個點,約20cm深處測量溫度,溫度可上升到45℃ -50 ℃,以後溫度逐漸升高到65℃ -70℃ 左右為止,則發酵成功。 3)發酵好的墊料鋪舍,當墊料推開時氣味清爽,沒有臭味時即可在欄舍內攤開鋪平.再用預留的谷殼,鋸末各10%混合後,覆蓋上面整平,厚度約10cm左右,然後24小時後方可進豬。 、生產特點
規模養豬是指生產單位或專業戶綜合運用場舍、農業、經營管理、畜牧獸醫等科學技術,達到優質高產的經濟養豬效果,提供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豬肉。規模養豬經營規模擴大,專業化、集約化程度提高,豬群生長肥育迅速,出欄周轉加快,增重耗料下降,欄舍利用率高。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缺乏,規模養豬應重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編輯本段]二、經營規模
自80年代以來由於養豬相繼發展,養豬規模越來越大,年產肉豬1萬、2萬,商品豬場迅速發展。假定一個年產肥豬1萬頭的養豬場,按每頭出欄重100千克,屠宰率75%計算,則年產豬肉可達75萬千克左右,平均每月可出欄肥豬800頭以上。經營規模在一定時期和范圍內,與自然、經濟、技術、社會等因素有著密切聯系。特別是飼料資源的多少,質量的好壞對經營規模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編輯本段]三、飼料加工
規模養豬單位必須根據生產規模與遠景任務,建設相應規模的飼料加工廠。假設一個年產肥豬1萬頭的養豬場,出欄頭重100千克,每增重1千克需精料3千克,則每頭肥豬共需精料300千克,總計300萬千克。全場要飼養種母豬500頭,每頭年產2胎,成活仔豬20頭,在人工授精條件下,公母比例按1:100計算,需養公豬5頭,每頭種豬每年約需消耗精料0.1萬千克,全年共需51萬千克。所以,全場共需精料350萬千克左右。
[編輯本段]四、科學管理
規模養豬生產中的科學管理,是合理組織生產、提高工效、多出產品、降低成本的中心紐帶。科學管理首先要制定好年度生產計劃,安排好各部門之間的分工負責,協調配合,制定工作定額與崗位責任制。要求做到品種標准化、日糧標准化、飼養科學化。每個生產環節,必須銜接協調。定期公布各組生產進度、完成任務、產值與成本等情況,以便人人心中有數。
[編輯本段]五、防疫制度
規模養豬是豬群高度密集的場所,必須十分重視衛生防疫制度。主要包括:徹底消毒制度(凈化環境,防止病原入侵);定期防疫制度(疫苗種類、防疫時間);定期驅蟲制度(驅蟲葯物、時間);緊急防疫制度(隔離封鎖、病原確診、採取措施)等。貫徹「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做到嚴格檢疫、嚴格消毒、定期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