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氣溶膠體積濃度計算方法

氣溶膠體積濃度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8 20:55:52

⑴ 氣溶膠是什麼東西

氣溶膠是指固體或液體的小質點,分散並懸浮於氣體介質中的一種膠體體系。在分散體系中一般分散相是液體或者固體的小質點,分散介質是氣體。一般分散的小質點大小為0.001-100μm。

固體氣溶膠即通常所說的煙。氣溶膠伴隨著生活而存在,正常空氣中的雲、霧和塵埃,以及工業生產中的鍋爐排放出的氣體,汽車排放的尾氣,都是氣溶膠。此外,在採石場、糧食生產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都有氣溶膠的存在。軍事煙霧彈或者毒氣彈的煙霧都是生活中的氣溶膠。

從字面理解氣溶膠,所謂氣溶是指固體或液體的小質點在空氣中溶解,膠是指粘著、粘附,指小質點與空氣互相粘著、粘附,隨著氣體進行傳播和流散。

表徵方法

顆粒物濃度:顆粒物的濃度通常採用單位體積氣溶膠內粒子的數目(數濃度N)、粒子的總表面積(表面積濃度S)或粒子的總體積(V)或總質量(M)來表示。

當氣溶膠的濃度達到足夠高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尤其是對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空氣中的氣溶膠還能傳播真菌和病毒,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地區疾病的流行和爆發。

⑵ 已知氣溶膠質量濃度,求每立方厘米有多少顆粒

升該溶液1190克鹽酸重1190*0.37 鹽酸摩爾質量36.5
鹽酸摩爾數 1190*0.37/36.5=12.06
故12.06mol/L

⑶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詳盡的

一、物理性質
1、有色氣體: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Br2(g)(紅棕色)、I2(g)(紫紅色)、NO2(紅棕色)、O3(淡藍色),其餘均為無色氣體。其它物質的顏色見會考手冊的顏色表。
2、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H2S。
3、熔沸點、狀態:
① 同族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減小,同族非金屬從上到下熔沸點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熔沸點從上到下增大,含氫鍵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溫下呈氣態的有機物:碳原子數小於等於4的烴、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點比較規律: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金屬晶體不一定。
⑤ 原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共價鍵,離子晶體熔化只破壞離子鍵,分子晶體熔化只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⑥ 常溫下呈液態的單質有Br2、Hg;呈氣態的單質有H2、O2、O3、N2、F2、Cl2;常溫呈液態的無機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類有機物一般碳原子數越大,熔沸點越高,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之間:正>異>新,鄰>間>對。
⑧ 比較熔沸點注意常溫下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如:白磷>二硫化碳>乾冰。
⑨ 易升華的物質:碘的單質、乾冰,還有紅磷也能升華(隔絕空氣情況下),但冷卻後變成白磷,氯化鋁也可;三氯化鐵在100度左右即可升華。
⑩ 易液化的氣體: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劑。
4、溶解性
① 常見氣體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極易溶於水在空氣中易形成白霧的氣體,能做噴泉實驗的氣體:NH3、HF、HCl、HBr、HI;能溶於水的氣體:CO2、SO2、Cl2、Br2(g)、H2S、NO2。極易溶於水的氣體尾氣吸收時要用防倒吸裝置。
② 溶於水的有機物:低級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澱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鹵素單質在有機溶劑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與白磷皆易溶於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於水(大於65℃易溶),易溶於酒精等有機溶劑。
⑥ 硫酸鹽三種不溶(鈣銀鋇),氯化物一種不溶(銀),碳酸鹽只溶鉀鈉銨。
⑦ 固體溶解度大多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少數受溫度影響不大(如NaCl),極少數隨溫度升高而變小[如Ca(OH)2]。 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隨壓強增大而變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單質一般密度從上到下增大。
② 氣體密度大小由相對分子質量大小決定。
③ 含C、H、O的有機物一般密度小於水(苯酚大於水),含溴、碘、硝基、多個氯的有機物密度大於水。
④ 鈉的密度小於水,大於酒精、苯。
6、一般,具有金屬光澤並能導電的單質一定都是金屬 ?不一定:石墨有此性質,但它卻是非金屬?
二、結構
1、半徑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徑從左下方到右上方減小(稀有氣體除外)。
② 離子半徑從上到下增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離子及非金屬離子均減小,但非金屬離子半徑大於金屬離子半徑。
③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質子數越大,半徑越小。
2、化合價
① 一般金屬元素無負價,但存在金屬形成的陰離子。
② 非金屬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價。且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和為8。
③ 變價金屬一般是鐵,變價非金屬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質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能根據化合價正確書寫化學式(分子式),並能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
3、分子結構表示方法
① 是否是8電子穩定結構,主要看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共價鍵數目對不對。鹵素單鍵、氧族雙鍵、氮族叄鍵、碳族四鍵。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間結構: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鍵的極性與分子的極性
① 掌握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的概念。
② 掌握四種晶體與化學鍵、范德華力的關系。
③ 掌握分子極性與共價鍵的極性關系。
④ 兩個不同原子組成的分子一定是極性分子。
⑤ 常見的非極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數非金屬單質。
三、基本概念
1. 區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離子、原子團、取代基的概念。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氣體元素、1~20號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變化中分子不變,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變,分子要改變。常見的物理變化:蒸餾、分餾、焰色反應、膠體的性質(丁達爾現象、電泳、膠體的凝聚、滲析、布朗運動)、吸附、蛋白質的鹽析、蒸發、分離、萃取分液、溶解除雜(酒精溶解碘)等。
常見的化學變化:化合、分解、電解質溶液導電、蛋白質變性、干餾、電解、金屬的腐蝕、風化、硫化、鈍化、裂化、裂解、顯色反應、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鹼去油污、明礬凈水、結晶水合物失水、濃硫酸脫水等。(註:濃硫酸使膽礬失水是化學變化,乾燥氣體為物理變化)
3. 理解原子量(相對原子量)、分子量(相對分子量)、摩爾質量、質量數的涵義及關系。
4. 純凈物有固定熔沸點,冰水混和、H2與D2混和、水與重水混和、結晶水合物為純凈物。
混合物沒有固定熔沸點,如玻璃、石油、鋁熱劑、溶液、懸濁液、乳濁液、膠體、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鹼石灰、王水、同素異形體組成的物質(O2與O3) 、同分異構體組成的物質C5H12等。
5. 掌握化學反應分類的特徵及常見反應:
a.從物質的組成形式: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b.從有無電子轉移:氧化還原反應或非氧化還原反應c.從反應的微粒:離子反應或分子反應
d.從反應進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應或不可逆反應e.從反應的熱效應: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
6.同素異形體一定是單質,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紅磷和白磷、O2和O3、金剛石和石墨及C60等為同素異形體,H2和D2不是同素異形體,H2O和D2O也不是同素異形體。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為化學變化,但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7. 同位素一定是同種元素,不同種原子,同位素之間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8. 同系物、同分異構是指由分子構成的化合物之間的關系。
9. 強氧化性酸(濃H2SO4、濃HNO3、稀HNO3、HClO)、還原性酸(H2S、H2SO3)、兩性氧化物(Al2O3)、兩性氫氧化物[Al(OH)3]、過氧化物(Na2O2)、酸式鹽(NaHCO3、NaHSO4)
10. 酸的強弱關系:(強)HClO4 、 HCl(HBr、HI)、H2SO4、HNO3>(中強):H2SO3、 H3PO4>(弱): CH3COOH > H2CO3 > H2S > HClO > C6H5OH > H2SiO3
11.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義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鹼反應的物質是兩性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如SiO2能同時與HF/NaOH反應,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離子應為HCOO- 而不是COOH-
14.離子晶體都是離子化合物,分子晶體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分子晶體許多是單質
15.同溫同壓,同質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於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6.納米材料中超細粉末粒子的直徑與膠體微粒的直徑在同一數量級,均為10-100nm
17.油脂、澱粉、蛋白質、硝化甘油、苯酚鈉、明礬、Al2S3、Mg3N2、CaC2等一定條件下皆能發生水解反應
18.過氧化鈉中存在Na+與O-為2: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不存在分子。
19. 溶液的pH值越小,則其中所含的氫離子濃度就越大,數目不一定越多。
20. 單質如Cu、Cl2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
21.氯化鈉晶體中,每個鈉離子周圍距離最近且相等的氯離子有6個
22.失電子多的金屬元素,不一定比失電子少的金屬元素活潑性強,如Na和Al。
23.在室溫(20C)時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於1克的——可溶;小於1克的——微溶;小於0.01克的——難溶。
24.膠體的帶電:一般說來,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
25.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
26.能形成氫鍵的物質:H2O 、NH3 、HF、CH3CH2OH 。
27.雨水的PH值小於5.6時就成為了酸雨。
28.取代反應包括:鹵代、硝化、鹵代烴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應等
29.膠體的聚沉方法:(1)加入電解質;(2)加入電性相反的膠體;(3)加熱。
30.常見的膠體:液溶膠:Fe(OH)3、AgI、牛奶、豆漿、粥等;氣溶膠:霧、雲、煙等;固溶膠:有色玻璃、煙水晶等。
31.氨水的密度小於1,硫酸的密度大於1,98%的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
濃度為18.4mol/L。
32.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是糖類,如甲醛。
四、基本理論
1、 掌握一圖(原子結構示意圖)、五式(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電子式、最簡式)、六方程(化學方程式、電離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極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
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① CH:C2H2和C6H6② CH2:烯烴和環烷烴 ③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④ 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於其碳原子數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其異構體(C4H8O2)
3、 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但氕原子(1H)中無中子。
4、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周期不一定從金屬元素開始,如第一周期是從氫元素開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種類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種類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組成的晶體常常屬於原子晶體,如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 質量數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屬於同種元素的原子,如18O與18F、40K與40Ca
7. 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沒有同素異形體,且其單質不能與氧氣直接化合。
8、 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一般形成離子化合物,但AlCl3卻是共價化合物(熔沸點很低,易升華,為雙聚分子,所有原子都達到了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
9、 一般元素性質越活潑,其單質的性質也活潑,但N和P相反,因為N2形成叄鍵。
10、非金屬元素之間一般形成共價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銨鹽卻是離子化合物。
11、離子化合物在一般條件下不存在單個分子,但在氣態時卻是以單個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價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13、單質分子不一定是非極性分子,如O3是極性分子。
14、一般氫化物中氫為+1價,但在金屬氫化物中氫為-1價,如NaH、CaH2等。
15、非金屬單質一般不導電,但石墨可以導電,硅是半導體。
16、非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酸性氧化物,但CO、NO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而屬於不成鹽氧化物。
17、酸性氧化物不一定與水反應:如SiO2。
18、金屬氧化物一般為鹼性氧化物,但一些高價金屬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屬於酸性氧物,2KOH + Mn2O7 == 2KMnO4 + H2O。
19、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價和它的負價絕對值之和等於8,但氟無正價,氧在OF2中為+2價。
20、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都含有陰離子,如金屬晶體中有金屬陽離子而無陰離子。
21、離子晶體不一定只含有離子鍵,如NaOH、Na2O2、NH4Cl、CH3COONa等中還含有共價鍵。
22. 稀有氣體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定結構, 其餘原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不是穩定結構。
23. 離子的電子層結構一定是穩定結構。
24. 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於對應原子的半徑,陰離子的半徑一定大於對應原子的半徑。
25. 一種原子形成的高價陽離子的半徑一定小於它的低價陽離子的半徑。如Fe3+ < Fe2+ 。
26. 同種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不同原子間的共價鍵一定是極性鍵。
27. 分子內一定不含有離子鍵。題目中有「分子」一詞,該物質必為分子晶體。
28 單質分子中一定不含有極性鍵。
29 共價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離子鍵。
30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是離子晶體。
31. 含有分子的晶體一定是分子晶體,其餘晶體中一定無分子。
32. 單質晶體一定不會是離子晶體。
33. 化合物形成的晶體一定不是金屬晶體。
34. 分子間力一定含在分子晶體內,其餘晶體一定不存在分子間力(除石墨外)。
35. 對於雙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一定有極性(極性分子);鍵無極性,分子一定無極性(非極性分子)。
36、氫鍵也屬於分子間的一種相互作用,它隻影響分子晶體的熔沸點,對分子穩定性無影響。
37. 微粒不一定都指原子,它還可能是分子,陰、陽離子、基團(如羥基、硝基等) 。例如,具有10e-的微粒:Ne;O2-、F-、Na+、Mg2+、Al3+;OH-H3O+、CH4、NH3、H2O、HF。
38. 失電子難的原子獲得電子的能力不一定都強,如碳,稀有氣體等。
39. 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ⅡA族元素,如He、副族元素等。
40. 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ⅠA族元素,如Cr、ⅠB 族元素等。
41. ⅠA族元素不一定是鹼金屬元素,還有氫元素。
42. 由長、短周期元素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還有0族。
43. 分子內不一定都有化學鍵,如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無化學鍵。
44. 共價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極性鍵,如過氧化氫、乙炔等。
45. 含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過氧化鈉、二硫化亞鐵、乙酸鈉、CaC2等是離子化合物。
46. 對於多原子分子,鍵有極性,分子不一定有極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極性分子。
47. 含有陽離子的晶體不一定是離子晶體,如金屬晶體。
48. 離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鹽,如Mg3N2、金屬碳化物(CaC2) 等是離子化合物,但不是鹽。
49. 鹽不一定都是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鋁、溴化鋁等是共價化合物。
50. 固體不一定都是晶體,如玻璃是非晶態物質,再如塑料、橡膠等。
51.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小於或等於2的一定是金屬原子?不一定:氫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
52. 原子核內一般是中子數≥質子數,但普通氫原子核內是質子數≥中子數。
53. 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有4個、5個電子。
54. 非金屬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較多,一般≥4,但H原子只有1個電子,B原子只有3個電子。
55. 稀有氣體原子的最外層一般都是8個電子,但He原子為2個電子。
56. 一般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為8電子的穩定結構,但也有2電子,18電子,8─18電子,18+2電子等穩定結構。「10電子」、「18電子」的微粒查閱筆記。
57.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一般等於族序數,但F、O例外。
58. 同周期元素中,從左到右,元素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一般是逐漸增強,但第二周期中CH4很穩定,1000℃以上才分解。
59. 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一般為氣態,但水是液態;ⅥA、ⅦA族元素的氫化物的水溶液顯酸性,但水卻是中性的。
60.同周期的主族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一定減弱,非金屬性一定增強?不一定:第一周期不存在上述變化規律?
61.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屬元素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顯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顯鹼性? ⅥA、ⅦA族元素的氫化物化學式氫寫左邊,其它的氫寫右邊。
62.甲烷、四氯化碳均為5原子構成的正四面體,但白磷為4個原子構成分子。
63.書寫熱化學方程式三查:①檢查是否標明聚集狀態:固(s)、液(l)、氣(g)
②檢查△H的「+」「-」是否與吸熱、放熱一致。(注意△H的「+」與「-」,放熱反應為「-」,吸熱反應為「+」)
③檢查△H的數值是否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物質的量相匹配(成比例)
64.「燃燒熱」指1mol可燃物燃燒,C生成CO2,H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 「中和熱」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
65.升高溫度、增大壓強無論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
66.優先放電原理
電解電解質水溶液時,陽極放電順序為:活潑金屬陽極(Au、Pt 除外) > S2- >I- > Br-> Cl- > OH- > 含氧酸根離子>F -。
陰極: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67.電解熔融態離子化合物冶煉金屬的:NaCl、MgCl2、Al2O3;熱還原法冶煉的金屬:Zn至Cu;熱分解法冶煉金屬:Hg和Ag。
68.電解精煉銅時,粗銅作陽極,精銅作陰極,硫酸銅溶液作電解液。
69.工業上利用電解飽和食鹽水製取氯氣,同時得到氫氣、氫氧化鈉。電解時陽極為石墨,陰極為鐵。
70.優先氧化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多種還原性物質,則加入一種氧化劑時,優先氧化還原性強的物質。 如還原性:S2->I->Fe2+ >Br- >Cl- ,在同時含以上離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順序依次被氧化。
71.優先還原原理
又如Fe3+ 、Cu2+、Fe2+同時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被還原,即Fe3+ 、Cu2+、Fe2+順序。
72.優先沉澱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存在幾種能與所加試劑形成沉澱的離子,則溶解度(嚴格講應為溶度積)小的物質優先沉澱。 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盡量用OH_。
73.優先中和原理
若某一溶液中同時含有幾種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當加入一種鹼(或酸)時,酸性(或鹼性)強的物質優先被中和。給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鹽酸時,先發生:NaOH十HCl=NaCl十H2O ,再發生:Na2CO3十HCI=NaHCO3 十NaCl 最後發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
74.優先排布原理
在多電子原子里,電子的能量不相同。離核愈近,能量愈低。電子排布時,優先排布在能量較低的軌道上,待能量低的軌道排滿之後,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較高的軌道上去。
75.優先揮發原理
當蒸發沸點不同的物質的混合物時:低沸點的物質優先揮發(有時亦可形成共沸物)。
將100克36%的鹽酸蒸發掉10克水後關於鹽酸濃度變小,因為HCl的沸點比水低,當水被蒸發時,HCl已蒸發掉了。石油的分餾,先揮發出來的是沸點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潤滑油等。
76、優先鑒別原理
鑒別多種物質時:先用物理方法(看顏色,觀狀態,聞氣味,觀察溶解性),再用化學方法:固體物質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鑒別;用試紙鑒別氣體要先潤濕試紙。
78、增大反應物A的濃度,那麼A的轉化率不一定降低。對於有多種反應物參加反應的可逆反應,增加A的量,A的轉化率一定降低;但對於反應:2NO2 (氣)== N2O4(氣)當它在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反應時,若增大NO2的濃度時,因體系內壓強增大,從而時平衡向著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及平衡向右移動。那麼此時NO2的轉化率不是減小,而是增大了。
79、可逆反應按反應的系數比加入起始量,則反應過程中每種反應物的轉化率均相等。
80、同分異構體
通式符合CnH2nO2的有機物可能是羧酸、酯、羥基醛
通式符合CnH2n-2的有機物可能是二烯烴、炔烴
五、化學性質
1、SO2能作漂白劑。SO2雖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機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劑如石蕊試液。SO2使品紅褪色是因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錳酸鉀褪色是因為還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為溶於不生成酸。
2、SO2與Cl2通入水中雖然都有漂白性,但將二者以等物質的量混合後再通入水中則會失去漂白性,
3、 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出現渾濁的物質:
第一種可能為與Cl- 生成難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種可能為與H+反應生成難溶物。包括:
① 可溶性硅酸鹽(SiO32-),離子方程式為:SiO32-+2H+=H2SiO3↓
② 苯酚鈉溶液加鹽酸生成苯酚渾濁液。
③ S2O32- 離子方程式:S2O32- +2H+=S↓+SO2↑+H2O
④ 一些膠體如Fe(OH)3(先是由於Fe(OH)3的膠粒帶負電荷與加入的H+發生電荷中和使膠體凝聚,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澱則會溶解。)若加HI溶液,最終會氧化得到I2。
⑤ AlO2- 離子方程式:AlO2- +H+ +H2O==Al(OH)3當然,若繼續滴加鹽酸至過量,該沉澱則會溶解。
4、濃硫酸的作用:
①濃硫酸與Cu反應——強氧化性、酸性 ②實驗室製取乙烯——催化性、脫水性
③實驗室製取硝基苯——催化劑、吸水劑④酯化反應——催化劑、吸水劑
⑤蔗糖中倒入濃硫酸——脫水性、強氧化性、吸水性
⑥膽礬中加濃硫酸—— 吸水性
5、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鹽;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麥芽糖(均在鹼性環境下進行)
6、既能與酸又能與鹼反應的物質
① 顯兩性的物質:Al、Al2O3、Al(OH)3
② 弱酸的銨鹽:(NH4)2CO3、(NH4)2SO3、(NH4)2S 等。
③ 弱酸的酸式鹽:NaHS、NaHCO3、NaHSO3等。
④ 氨基酸。
⑤ 若題目不指定強鹼是NaOH,則用Ba(OH)2, 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氣體: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溫下不能共存的氣體: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氣體: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有漂白作用的氣體:Cl2(有水時)和SO2,但兩者同時使用時漂白效果減弱。檢驗Cl2常用澱粉碘化鉀試紙,Cl2能使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後褪色。
1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和SO2,但通入過量氣體時沉澱又消失,鑒別用品紅。
12、具有強氧化性的氣體:F2、Cl2、Br2(g)、NO2、O2、O3;具有強或較強還原性的氣體:H2S、H2、CO、NH3、HI、HBr、HCl、NO,但其中H2、CO、HCl、NO、SO2能用濃硫酸乾燥;SO2和N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13、與水可反應的氣體:Cl2、F2、NO2、Br2(g)、CO2、SO2、NH3;其中Cl2、NO2、Br2(g)與水的反應屬於氧化還原反應(而且都是歧化反應),只有F2與水劇烈反應產生O2。
14、能使濕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的氣體:Cl2、NO2、Br2(g)、O3。
15、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氣體:H2S、SO2、C2H4、C2H2、其它不飽和有機氣體。
16、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SO2;NO2。導致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氣體:NO2等氮氧化物和烴類;
導致臭氧空洞的主要氣體:氟氯烴(俗稱氟利昂)和NO等氮氧化物;
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CO2和CH4等烴;
能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人體缺氧的氣體是:CO和NO。
17、可用作致冷劑或冷凍劑的氣體:CO2、NH3、N2。
18、用作大棚植物氣肥的氣體:CO2。
19、被稱做地球保護傘的氣體:O3。
20、用做自來水消毒的氣體:Cl2
21、不能用CaCO3與稀硫酸反應製取CO2,應用稀鹽酸。
22、實驗室制氯氣用濃鹽酸,稀鹽酸不反應;Cu與濃硫酸反應,與稀硫酸不反應;苯酚與濃溴水反應,稀溴水不反應。
23、有單質參與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比如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變。
24、能與酸反應的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如Al2O3、Na2O2。
25、單質的還原性越弱,則其陽離子的氧化性不一定越強 ,如Cu的還原性弱於鐵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樣弱於Fe3+ 。
26、中學常見的鹵族元素與水反應 不一定符合:X2+H2O=HX+HXO類型?F2與水反應方程式應是: 2F2+2H2O=4HF+O2↑
27、AgF,AgCl,AgBr,AgI見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不一定:AgF穩定,見光不分解?
28、鹵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負價也能顯正價?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顯負價,不顯正價?
29、鹵素的無氧酸一定都是強酸?不一定,氫氟酸卻為弱酸?
30、鹵素單質和鐵反應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不一定:I2與鐵反應只生成FeI2?
31、酸式鹽的水溶液一定顯酸性?不一定:NaHS、NaHCO3是酸式鹽,但它的水溶液顯鹼性,NaH2PO4、NaHSO4溶液顯酸性?
32、一般地說,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氫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從酸中置換出氫?不一定: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則不能置換出氫,如Mg與HNO3或濃H2SO4反應都不放出氫氣,因為氫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濃硫酸或濃HNO3能使鐵?鋁鈍化?
33、酸與酸一定不發生反應?不一定:強氧化性的酸(如濃H2SO4)與強還原性的酸(如氫硫酸)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H2S+H2SO4(濃)=SO2↑+S↓+2H2O
34、鹼與鹼一定不發生反應?不一定:具有兩性的Al(OH)3與NaOH溶液可以發生反應?
35、 H++OH-=H2O能表示強酸強鹼中和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不一定:氫氧化鋇和硫酸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寫為: Ba2++2OH-+2H++SO42-=BaSO4↓+2H2O,酸式鹽和強鹼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也可以寫成以上離子反應方程式,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應。
36、按金屬活動性順序,排在前面的金屬一定能將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不一定:如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是鈉先跟溶液中的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然後氫氧化鈉再和硫酸銅反應。
37、陰離子一定只具有還原性?不一定:Na2O2中的過氧根離子、ClO-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NO3-,MnO4-,ClO4-等陰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8、陽離子不一定只具有氧化性?Fe2+就具有還原性。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如較稀的H2SO4。

⑷ 氣溶膠的產生分類

氣溶膠按其來源可分為一次氣溶膠(以微粒形式直接從發生源進入大氣)和二次氣溶膠(在大氣中由一次污染物轉化而生成)兩種。它們可以來自被風揚起的細灰和微塵、海水濺沫蒸發而成的鹽粒、火山爆發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燒的煙塵等天然源,也可以來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燒、交通運輸以及各種工業排放的煙塵等人為源。 天然氣溶膠:雲、霧、靄、煙、海鹽等。
生物氣溶膠: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物質的稱為生物氣溶膠(bioaerosol),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稱為微生物氣溶膠。 工業化氣溶膠:有殺蟲劑、消毒劑和衛生消毒劑、洗滌劑和清潔劑、蠟、油漆和發膠。
食用氣溶膠:攪拌過的奶油。
氣溶膠能夠引起丁達爾效應
氣溶膠中的粒子具有很多特有的動力性質,光學性質,電學性質。比如布朗運動,光的折射,象彩虹,月暈之類都是因為光線穿過大氣層而引起的折射現象.而大氣中含有很多的粒子,這些粒子就形成了氣溶膠。
氣溶膠在醫學,環境科學,軍事學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在醫學方面應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的粉塵型葯的制備,因為粉塵型葯粉更能夠被呼吸道吸附而有利於疾病的治療。環境科學方面比如用衛星檢測火災.在軍事方面比如煙霧彈之類,還有可以製造氣溶膠煙霧來防禦激光武器。
氣溶膠的容器內含有兩種物質--有待噴射的液態物和保持壓力的壓縮氣體。當撳下按鈕時,閥門張開,壓縮氣體將噴嘴裡的一些液態物壓出。 1926年,挪威科學家埃里克·羅西姆首先想出了這個點子。但其他一些科學家也同樣有此想法。美國人朱利葉斯·S·可汗想出了一次性使用的金屬霧筒。同樣來自美國的萊爾·達維·古德休則進一步研製了這一發明,使它成為可以上市的商品。1941年,第一批氣溶膠開始銷售。
氣溶膠廣泛應用於一系列消費品。塗漆、清潔劑、擦光劑、除臭劑、香水、剃須乳劑,甚至摜奶油,都廣泛地以氣溶膠方式銷售。另外,人們還證明它們在衛生保健上也是行之有效的,可用來治療某些呼吸器官的疾病。
但也發現了氣溶膠存在的一個問題。用於壓縮氣體的化學葯品通常是含氯氟烴(即CFCs),已證明它是對地球大氣層上的臭氧層造成損害的一類物質。
最流行的現代氣溶膠壓縮氣體是二氧化碳氣體,它能在氣溶膠噴筒內生成。像丙烷、異丁烷這類氣體也可使用。 氣溶膠的濃度,可以用一定體積中微粒的總質量來表示,基本單位是微克/米,也可以用數密度即單位體積內的粒子數目來表示。氣溶膠的分布特性通常可用其粒子數目(n)、粒子表面積(S)、粒子的體積(V)或質量(m)按粒徑大小(D)的分布來描述,一般作dn/d lgD、dS/d lgD和dV/d lgD對lgD的分布圖,它們基本上呈正態分布。對於半徑(r)在0.1微米和10微米之間的粒子,一般用容格(Junge)分布來表示,即:n(r)=Cr
式中v近似等於3,C是正比於粒子濃度的常數。但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人提出三模態大氣氣溶膠的分布(愛根核模、積聚模和粗粒子模)。圖中還示出它們的粒徑范圍、主要質量源以及質量的輸入或去除的主要過程。由此可見,愛根核范圍的粒子是由高溫過程或化學過程產生的蒸汽凝結而成;積聚作用范圍的粒子是由核模中的粒子凝聚或通過蒸汽凝結長大而形成,80%以上的大氣硫酸鹽微粒屬於此模;粗粒子則是由液滴蒸發、機械粉碎等過程形成。細粒子和粗粒子的分界線通常直徑為2微米左右。從對人體呼吸道的危害看來,10微米以上的粒子,常阻留在鼻腔和鼻咽喉部;2~10微米的粒子大部分留在上呼吸道,而2微米以下的粒子隨著粒徑的減小在肺內滯留的比率增加,0.1微米以下的粒子隨著粒徑的減小在支氣管內附著的比率增加。半徑小於0.1微米的粒子,其數密度隨離地面高度的增加而減小,這表明它們來源於地表;但半徑0.1~1微米的粒子,其數密度在對流層頂上部隨高度逐漸增加,並且在15~20公里附近出現極大值,形成平流層內的氣溶膠層,這層氣溶膠可能是火山噴出物氣體在平流層中經氧化成固體而形成的。它雖然只佔大氣中氣溶膠總量的百分之幾,但對於大氣的氣溫有重要的影響。通過大氣遙感可探測氣溶膠粒子的平均譜分布。
自從美國公布了全球PM2.5的分布圖,北京等城市的PM2.5含量受到關注,尤其是近斷時間持續的「霧霾「天氣使得市民感到恐慌,預防和治理PM2.5污染迫在眉睫。2012年全國增加了很多監測PM2.5站點,但是地面監測站畢竟不能完全均勻分布在每一個地方,衛星遙感手段以其時效性高、覆蓋面廣、解析度高等優勢使得快速大面積監測氣溶膠情況成為可能。MODIS是先進的多光譜遙感感測器,具有36個觀測通道,覆蓋了當前主要遙感衛星的主要觀測數據。利用反演得到的氣溶膠光學厚度空間分布數據結合PM2.5實測數據建立相關模型,即可實現PM2.5的遙感監測。該微課堂講的就是如何基於ENVI 5.0反演氣溶膠的光學厚度空間分布。 氣溶膠的化學組成十分復雜,它含有各種微量金屬、無機氧化物、硫酸鹽、硝酸鹽和含氧有機化合物等。由於來源不同,形成過程也不同,故其成分不一,特別是城市大氣受污染源的影響,氣溶膠的成分變動較大。但是非城市大氣氣溶膠的成分比較穩定,大體上與地區的土壤成分有關。
大氣中二氧化硫轉化形成的硫酸鹽,是氣溶膠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轉化過程尚未完全明白,已知二氧化硫可在均相條件下(在氣相中),或在水滴、碳顆粒和有機物顆粒表面等多相條件下(在液相或固相表面上)轉化成三氧化硫,再與水反應生成硫酸,並和金屬氧化物的微塵反應而生成硫酸鹽。硫是氣溶膠內最重要的元素,其含量能反映污染物的全球性遷移、傳輸和分布的狀況(見大氣微量氣體)。
氣溶膠中硝酸鹽和有機物的形成機制,尚待研究。氣溶膠中有銨離子(NH4+)存在,能與硫酸根離子(SO42-)和硝酸根離子(NO3-)生成銨鹽。至於氣溶膠中的有機物,更是許多種類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其中包括稀烴、烷烴、芳烴、多環芳烴、醛、酮、酸、醌、酯,以及有機氮化物和有機硫化物等。
氣溶膠來源於土壤的各種元素(如銪、鈉、鉀、鋇、銣、鑭、鈰、硅、釤、鈦、釷、鋁等),其含量在地區之間差別不大;而來源於工業區的各種元素(如氯、鎢、銀、錳、鎘、鋅、銻、鎳、砷、鉻等),就有較大的地區差別。
氣溶膠是大氣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直接影響人類的健康,還能增加大氣的化學反應,降低能見度,增加降水、成雲和成霧的可能性,影響大氣輻射收支,導致環境溫度和植物生長速率的改變以及沾污材料。對氣溶膠的研究,無論對於大氣化學、雲和降水物理學、大氣光學、大氣電學、大氣輻射學、氣候學、環境醫學或者生態學等學科來說,都有重要意義。但氣溶膠化學組成的研究僅是開始,還有待於今後發展。

⑸ 過氧化氫消毒液噴在屋裡怎麼配比

18升噴霧器配備多少過氧化氫

閱讀全文

與氣溶膠體積濃度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偏癱的穩定訓練方法 瀏覽:817
架點分析與使用方法 瀏覽:608
菜鳥寫作技巧和方法 瀏覽:762
閑置快速賣出去的方法 瀏覽:549
電腦用電壓力鍋做蛋糕的方法 瀏覽:5
建行隨芯用使用方法 瀏覽:282
眼角的皺紋用什麼方法可以弄掉 瀏覽:930
汽車螺紋測量方法 瀏覽:396
分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方法 瀏覽:844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 瀏覽:775
小彈力帶的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872
eminence使用方法 瀏覽:185
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課 瀏覽:419
如何擠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1
榮耀6電量提醒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1
黃褐斑國外治療方法 瀏覽:618
煎包機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40
電腦怎麼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瀏覽:608
轎車輪胎性能檢測方法及其標准 瀏覽:439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