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易方程減法怎麼做五年級
五年級減法解方程的方法:
1、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
2、理解廣減法運算中被減數.減數.差三者之間的關系。
3、觀察含有未知項在被減數,減數,差三項中哪一項,再利用它們的關系求解。
4、解方程時含有未知項的一般移在等號的左邊,常數移在等號的右邊。
5、求解並檢驗。
『貳』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2x表示,兩個x相加,或者是2乘x。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數學式,如兩個數、函數、量、運算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過程稱為解方程。
發展歷史
人們對方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大約3600多年前,古埃及人寫在紙草書上的數學問題中就涉及了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公元825年左右,中亞細亞的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曾寫過一本《對消與還原》的書,重點討論方程的解法,這本書對後來數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中國對方程的研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大約成書於公元前200到50年,其中有專門以方程命名的一章,這一章中所說的方程實際上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一次方程組,方程組由幾個方程共同組合而成,它的解是這幾個方程的公共解。
『叄』 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
解:設平均每小時飛行x千米,
根據題意,得:
3x=s
x=s/3
答:平均每小時飛行s/3千米。
1、用字母表示數
在數學中,可以用字母表示數字,比如10歲小朋友的平均體重是a千克,成人的體重是小朋友的2倍,成人體重就可以表示為2a千克。通常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號可以寫作「·」,也可以省略,如上面的2a,也可以寫作2·a,並且數字一般寫在字母前面。加法、減法和除法中的運算符號不能省略。
2、用字母表示運演算法則
加法交換律a+b=b+a
乘法分配律a×(b+c)=a×b+a×c,也可以寫作a(b+c)=ab+ac
3、等式的定義
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用「=」把兩個代數式連接起來,就表示這兩個代數式相等。
4、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減去相同的數,乘以、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如a+b=c,兩邊同時加上3,仍然成立,即a+b+3=c+3;兩邊同時乘以3,也成立,即3(a+b)=3c。
5、簡易方程定義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簡易方程的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也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a+3=6是方程,也是等式,3+3=6是等式,但不是方程。使方程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方程無論是在數學學習中還是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作用。
『肆』 數學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如何掌握方法
1、讀懂題意,把不相關的語言精簡掉,現在應用題考得不是數學,而是語文的閱讀能力,還要有轉化問題的能力。
2、巧設未知數。一道應用題中可以把幾個量都設為未知數,但是哪一個更為簡便,要仔細斟酌。例如:甲乙二人速度之比為3:2,在求甲乙的速度時,我們可以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乙為b千米/小時,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組;或者設甲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則乙為2/3a千米/小時,這樣雖然是一元一次方程,但是有分數;或者設甲的速度為3a千米/小時,乙的速度為2a千米/小時
可見最後的設法最好。根據不同的題目設出未知數。
3、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此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二個未知數,而只能列出一個方程,我們就要看看是不是還有隱含條件,比如人數、物體的個數,都要是正整數,這就是隱含條件,尤其在不等式方程中要用到。還有就是分式方程要驗根
5、寫清單位和答話。這一步往往被忽視,其實這一步恰恰反映出你是否讀懂了題目,是否知道題目要求的是什麼,在考試中是要站分數的。
6、勤加練習,熟能生巧。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掌握一些等量關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一定,時間和速度成反比
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
時間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
關鍵問題:確定行程過程中的位置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速度和
相遇問題:(直線):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總路程
相遇問題:(環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環形周長
追及問題: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速度差=路程差
追及問題:(直線):距離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擊時間
追及問題:(環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線的周長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1.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2.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3.(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靜水速度
4.(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流速度
5.(盈+虧)/兩次分配差=數量
6.(大盈-小盈)/兩次分配差=數量
7.(大虧-小虧)/兩次分配差=數量
8.等差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
9.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10.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11.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1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13.速度*時間=路程
14. 路程/速度=時間
15.路程÷時間=速度
16.大數=(和+差)/2
17.小數=(和-差)/2
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伍』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怎麼解
舉個例子
2X=6
那麼這個方程是屬於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十分的簡單。只用在兩邊同時
÷2
(這一步叫做移項)
那麼這個方程就變成了-----
X=6÷2
所以X=2,這是方程的解。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x·y=w
如果這里x是未知數其他已知,讓我們求解。我們只用將y移到右邊。這樣就可以知道x等於幾。
而移的方法就是在兩邊同時出去已知的未知數。
如果是比較復雜的一元一次方程那麼就一步一步來
『陸』 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2x表示,兩個x相加,或者是2乘x。
五年級上冊簡易方程如下:
1、X+4=10,X+4-4=10( )。
2、X-12=34,X-12+12=34( )。
3、X×8=96,X×8○( )=96( )。
4、X÷10=5.2,X÷10○( )=5.2( )。
解簡易方程:
1.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是方程,兩個條件有未知數還得有等號。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等性的性質一:等式兩邊加上或者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4.等式性質二: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方程的解是求出的未知數的值,解方程是指求方程解的過程。
5.檢驗的方法:使方程左邊=方程的右邊即可。
『柒』 五年級解方程簡便方法
五年級上冊解簡易方程之方法及難點歸納
重點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質
要點回顧:
「解方程」就是要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對「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進行運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過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復雜的繩結解開,因此一般要按照「繩結」形成的過程逆向操作(逆運算)。
過程規范:
先寫「解:」,「=」號對齊往下寫,同時運算前左右兩邊要照抄,解的未知數寫在左邊。
注意事項:
以下內容除了標明的外,全都是正確的方程習題示例,且沒有跳步,請仔細觀看其中每步的解題意圖。帶「*」號的題目不會考查,但了解它們有助於掌握解復雜方程的一般方法,對簡單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餘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計算的方程,直接逆運算除未知數外的部分。
難點:當未知數出現在減數和除數時,要先逆運算含未知數的部分。
二、兩步方程
兩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級運算,也可以先計算,後當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帶符號移動」,增添括弧時還要注意符號的變化。
則先逆運算減法(即兩邊同加),再逆運算乘法(即兩邊同時除以),依此類推。
難點:當未知數出現在減數和除數時,要先把含有未知數的部分看作一個整體(可以看成是一個新的未知數),就相當於簡化成了一步方程。
四、其它方程(方程兩邊都出現未知數的情況)
要解決兩邊都出現未知數的方程,就必須通過「等式的基本性質」,消去一邊的未知數,成為我們熟悉的一般形式。因此,常常要將若干個未知數看成整體,共同加上或者減去。
難點:方程兩邊都有未知數,且未知數是除數(即非0),則可以同時乘以未知數(這時方程的兩邊都各看作一個整體,裡面的每一項都要乘以未知數),再消去一邊的未知數。
『捌』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什麼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易方程是:2x表示,兩個x相加,或者是2乘x。
舉個例子:
2X=6
那麼這個方程是屬於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十分的簡單。只用在兩邊同時÷2(這一步叫做移項)
那麼這個方程就變成了
X=6÷2
所以X=2,這是方程的解。
方程簡介: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表示兩個數學式,如兩個數、函數、量、運算之間相等關系的一種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稱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過程稱為解方程。
通過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種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還可組成方程組求解多個未知數。
在數學中,一個方程是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變數的等式的語句。 求解等式包括確定變數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變數也稱為未知數,並且滿足相等性的未知數的值稱為等式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