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鹽酸的處理方法
方法:一是酸鹼中和法,二是鹽酸再生法。
鹽酸再生法均採用加熱蒸發、噴霧燃燒的方式,目前國內的鹽酸再生裝置都是引進的,其工藝是對廢酸液進行直接加熱回收鹽酸和氧化鐵,少數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採用魯奇法和魯特納法。該處理工藝一次性投資大、運行維護費用高、設備損壞嚴重,一般中小企業難以承受。因此,國內的中小企業大都採用石灰中和法,使廢酸液中和後達標排放。但此法需消耗大量的石灰,並產生大量的含水率99%的泥渣需干化處理。該方法處理設施投資和處理成本也都較高,且廢酸液中的有用資源未能回收利用。
根據氯化氫易於揮發和易溶於水的特性,以及氯化亞鐵在鹽酸溶液中溶解度的規律,採用蒸汽間接加熱、負壓蒸發濃縮工藝,蒸發產生的氣體經冷凝器冷凝成為稀鹽酸,返回酸洗車間再次使用;廢酸液經蒸發濃縮使氯化亞鐵達到一定濃度後,冷卻濃縮液使氯化亞鐵以結晶的形式析出,再經離心分離獲取氯化亞鐵的晶體。
1. 採用負壓蒸發技術處理鹽酸酸洗廢液,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算,適用於中、小型鋼鐵企業鹽酸酸洗廢液的綜合利用。
2. 由於負壓蒸發降低了蒸發溫度,所以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
3. 能源消耗較少,回收的再生鹽酸價值可折抵處理成本,使該處理系統能持續運行。
4.所需設備數量少,投資較低,且操作簡單易行,很適合採用鹽酸酸洗的中、小型冷軋帶鋼企業使用。
工業中的廢酸包括:如硫酸、鹽酸、檸檬酸、乳酸等無機酸和有機酸,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幾乎所有的工業都直接或間接地用到它,其中酸做為生產工藝的中間化工原料使用的情況又非常多,多餘的廢酸因為無法繼續使用而需要經過處理達標後排放又成為化工企業的主要環保難題。在這種前提下,以膜技術為依託,開發研製成功了廢酸回用設備,它具有易於實現工藝改造、投資回報率高、易於操作、易於維護、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廢酸回用設備能直接處理廢酸回用,變害為寶,為企業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還帶來不菲的經濟效益,使用領域與前景十分可觀,具有巨大的投資回報價值。
在生產工藝過程中主要污染物產生於如下工序:
a.表面氧化酸洗:定期產生廢鹽酸,含酸量較高,同時含有大量鐵氧化物和鐵離子,這類廢液將單獨收集處理。
b.表面酸化水洗:酸化處理後,須用大量的清水對加工產品進行漂洗,故產生大量的漂洗水,同時產品在電鍍過程中其表面會帶出少量的電鍍液和磷酸液以及產生大量的清洗水。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Zn、Cu及少量的磷酸鹽,此外還有酸霧吸收裝置排放的酸性廢水。
c.其它零星廢液:干拉後續處理時,會定期產生一定量的廢脫脂液。廢酸與廢脫脂液可實現同時處理。
『貳』 濃鹽酸著火能用水直接滅火嗎
不能。
因為酸遇水沖擊,引起飛濺、流出傷人,流出的酸與可燃物質接觸後,有引起燃燒的危險。
『叄』 鹽酸的危害及應急處理措施有哪些
人們常穿戴個人防護裝備來減少處理鹽酸帶來的危害,包括乳膠手套、護目鏡、耐腐蝕的服裝與鞋等。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已將鹽酸定為有毒物質。
氯化氫的危險性取決於其濃度。
2、應急措施
使用鹽酸時,應配合個人防護裝備。如橡膠手套或聚氯乙烯手套、護目鏡、耐化學品的衣物和鞋子等,以降低直接接觸鹽酸所帶來的危險。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鹼類、胺類、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酸霧處理
在鹽酸使用過程中,有大量氯化氫氣體產生,可將吸風裝置安裝在容器邊,再配合風機、酸霧凈化器、風道等設備設施,將鹽酸霧排出室外處理。也可在鹽酸中加入酸霧抑制劑,以抑制鹽酸酸霧的揮發產生。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清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 放出氫氣。遇氰化物能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與鹼發生中和反應,並放出大量的熱。具有較強的腐蝕性。
有鹽酸存在時的滅火方法:用鹼性物質如碳酸氫鈉、碳酸鈉、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撲救。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鍾,可塗抹弱鹼性物質(如鹼水、肥皂水等),就醫。
眼睛接觸: 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鍾。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大量水漱口,吞服大量生雞蛋清或牛奶(禁止服用小蘇打等葯品),就醫。
安全標志
鹽酸具有強腐蝕性,容器上需要標注腐蝕品的標志。
『肆』 鹽酸撲救方式
用清水大量沖洗後,加蘇打水中和。
『伍』 不能被水撲滅的火災用什麼撲滅
不能被水撲滅的火災用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或者干沙土進行撲救。以電器火災為例,發生火災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無法斷電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水或泡沫撲救,因為水和泡沫都能導電。應用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或者干沙土進行撲救,而且要與電器設備和電線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
除此之外,油鍋起火時,千萬不能用水澆。因為水遇到熱油會形成「炸鍋」,使油火到處飛濺。撲救方法是,迅速將切好的冷盤沿邊倒入鍋內,火就自動熄滅了。另一種方法是用鍋蓋或能遮住油鍋的大塊濕布遮蓋到起火的油鍋上,使燃燒的油火接觸不到空氣缺氧窒息。
不能用水撲滅的火災。
1、化學危險品火災。化學危險物品著火在學校實驗室常存放有一定量的硫酸、硝酸、鹽酸、鹼金屬鉀、鈉、鋰及易燃金屬鋁粉、鎂粉等。這些物品遇水後極易發生反應或燃燒,是絕對不能用水撲救的。碳化鉀、碳化鈉、碳化鋁和碳化鈣以及氫化鉀、氫化鎂等遇水能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可能引起著火和爆炸。
2、鹼金屬火災。鹼金屬(如鉀、納、鋅粉)火災:因為水遇鹼金屬後,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生成大量氫氣,釋放出大量的熱,容易引起爆炸。這種火災,要正確選擇滅火劑,合理利用本地資源。
3、金屬碳化物、氫氣物火災。如碳化物(電石)遇水分解並釋放出大量的熱,易使燃燒擴大或發生爆炸。
4、硫酸、硝酸、鹽酸火災。此類火災不宜用強大的水流撲救,因為酸遇水沖擊,引起飛濺、流出傷人,流出的酸與可燃物質接觸後,有引起燃燒的危險。但在必要時,可用噴霧水流撲救。比水輕或不溶於水的易燃液體火災:此類火災原則上是不可以用水撲救的,但原油、重油可以用噴霧水流撲救。
以上內容參考應急管理部——哪些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陸』 什麼東西著火時,不能用澆水的方法滅火的是
帶電類、油脂類、酒精類火災、氣體燃燒等著火時,不能直接用水撲滅。
1、電器。電器發生火災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無法斷電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水和泡沫撲救,因為水和泡沫都能導電。應選用二氧化碳、1211、乾粉滅火器或者干沙土進行撲救,撲救時要與電器設備和電線保持2米以上距離。
2、油鍋。油鍋起火時,千萬不能用水澆。因為水遇到熱油會形成「炸鍋」,使油火到處飛濺。撲救方法是,迅速將切好的冷盤沿邊倒入鍋內,火就會自動熄滅。另一種方法是用鍋蓋或能遮住油鍋的大塊濕布遮蓋到起火的油鍋上,使燃燒的油火接觸不到空氣,這樣就會因缺氧而熄滅。
3、燃料油、油漆。家中貯存的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萬不能用水澆,應用泡沫、乾粉或1211滅火器具、沙土等進行撲救。
4、計算機。電腦著火應馬上拔下電源,使用乾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救。如果發現及時,也可以拔下電源後迅速用濕地毯或棉被等覆蓋電腦,切勿向失火電腦潑水。
5、化學危險物品。在學校實驗室常存有一定量的硫酸、硝酸、鹽酸、鹼金屬鉀、鈉、鋰,易燃金屬鋁粉、鎂粉等。這些物品遇水後極易發生反應或燃燒,是絕不能用水撲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