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電路啟動計算方法

電路啟動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8 11:27:25

Ⅰ 設備啟動時沖擊電流怎麼計算

直流沖擊計算很復雜。下面是濾波電容容量的計算公式,反著算就可以算出最大電流啦!
C=0.289/{f×(U/I)×ACv}C,是 濾波電容 ,單位為F。
0.289,是由半波阻性負載整流電路的波紋系數推演來的常數。
f,是整流電路的 脈沖 頻率,如50Hz交流電源輸入,半波整流電路的 脈沖 頻率為50Hz,全波整流電路的 脈沖 頻率為100Hz。單位是Hz。
U,是整流電路最大輸出電壓,單位是V。
I,是整流電路最大輸出電流,單位是A。
ACv,是波紋系數,單位是%。
例如,橋式整流電路,輸出12V,電流300mA,波紋系數取8%, 濾波電容 為:
C=0.289/{100Hz×(12V/0.3A)×0.08}濾波電容 約等於0.0009F,電容取1000uF便能滿足基本要求。

Ⅱ 星三角啟動電流怎麼計算

1、星三角啟動的電機(以22KW為例),實際運行必須是三角形運行才能達到額定值,其額定值電流為線電流I=22÷0.38÷1.732÷COSφ=44A左右。而流過電機各相繞組的相電流(包括為實現三角形連接的外部電纜,即接觸器至電機線端的電纜)=線電流÷1.732=25.4A。


2、 三角形運行的電機在星形連接運行時,線電流=相電流,由於加在電機各相繞組的相電壓=線電壓÷1.732=220V,因此線電流=相電流=25.4A,實際啟動電流應按25.4A來乘以啟動倍數,而不是按44A來計算啟動電流。

3、 電纜的選擇是按負荷實際長期電流選擇的,不是按啟動電流選擇的,因此,星三角啟動的電纜應按25.4A來考慮。但,電源側的電纜以及控制櫃斷路器至接觸器的電纜必須按44A考慮,因為流過這段電纜的電流為線電流,只有接觸器後至電機接線端的電纜才是流過相電流。

4、 根據供電距離、鋪設方式、鋪設環境選擇電纜,一般電纜額定載流量應該大於25.4÷0.8=32A,所以可選擇6或10平方毫米的電纜

5、 選接觸器時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空載不頻繁啟動時,兩個32A一個25A接觸器即可,帶負載啟動、頻繁啟動或接觸器質量較差,應適當加大接觸器型號

(2)電路啟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原理:

1.當負載對電動機啟動力矩無嚴格要求又要限制電動機啟動電流、電機滿足380V/Δ接線條件、電機正常運行時定子繞組接成三角形時才能採用星三角啟動方法;

2.該方法是:在電機啟動時將電機接成星型接線,當電機啟動成功後再將電機改接成三角型接線(通過雙投開關迅速切換);

3.由於電機啟動電流與電源電壓成正比,而此時電網提供的啟動電流只有全電壓啟動電流的1/√3,因此其啟動力矩也只有全電壓啟動力矩的1/3;

4.星三角啟動屬降壓啟動,它是以犧牲功率為代價換取降低啟動電流來實現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以電機功率的大小來確定是否需採用星三角啟動,還要看是什麼樣的負載。

一般在啟動時負載輕、運行時負載重的情況下可採用星三角啟動,通常鼠籠型電機的啟動電流是運行電流的5-7倍,而電網對電壓要求一般是正負10%,為了使電機啟動電流不對電網電壓形成過大的沖擊,可以採用星三角啟動。一般要求在鼠籠型電機的功率超過變壓器額定功率的10%時就要採用星三角啟動;

5.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時電機功率為11KW就需要星三角啟動,如額定功率11KW的風機在啟動時電流為7-9倍(100A左右),按正常配置的熱繼電器根本啟動不了(關風門也沒用),熱繼電器配太大又無法起到保護電機的作用,所以建議採用星三角啟動。

條件:

1、容量7.5KW以上的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2、電動機在啟動瞬間造成電網電壓波動小於10%的,對於不經常啟動的電動機可以放寬到15%;如果有專用變壓器S變壓器≥5P電機,電動機允許直接頻繁啟動。

3、滿足經驗經驗公式:Ist/IN<0.75+ST4PN

ST----公用變壓器容量,KVA;

PN-----電動機額定功率,KW;

Ist/IN---電動機啟動電流和額定電流之比。

4、星三角降壓啟動的電動機三相繞組共有六個外接端子:A-X、B-Y、C-Z (以下以額定電壓380V的電機為例)

A.星形啟動:X-Y-Z相連,A、B、C三端接三相交流電壓380V,此時每相繞組電壓為220,較直接加380V啟動電流大為降低,避免了過大的啟動電流對電網形成的沖擊。此時的轉矩相對較小,但電動機可達到一定的轉速。

B.角形運行:經星形啟動電動機持續一段時間(約幾十秒鍾)達到一定的轉速後,電器開關把六個接線端子轉換成三角形連接並再次接到380V電源時每相繞組電壓為380V,轉矩和轉速大大提高,電動機進入額定條件下的運行過程。

Ⅲ 數字電路中計數器實現自啟動有幾種方法

具體多少種方法我不清楚,但是原理都是一樣的,下面列一些方法,當然不止這些,原理也就是計數器清零。
1,用觸發器和門電路實現同步加法計數器,輸入檢驗值,觀察是否能清零;
2,用觸發器和門電路實現非同步加法計數器,輸入檢驗值,觀察是否能清零;
3,用中規模集成電路74HLS160清零法,它是實現十進制計數,非同步清零,同步置數。
還找了一些資料,你看看:
判斷一個計數器能否自啟動,可將各冗餘狀態逐個代入各級觸發器的驅動方程,若每個冗餘狀態經過一個或多個計數脈沖,能自動進入有效循環,即冗餘狀態中無自成閉合無效循環者,則該計數器能自啟動。反之,則屬非自啟動計數器。 將非自啟動計數器變為自啟動計數器,通常採用下面的方法『 一種方法是加修改反饋網路;另一種方法是在電路進入無效狀態時,利用觸發器的置位、復位端,把計數器置成有效狀態。 加修改反饋網路方法的實質是設法切斷無效循環,使每個冗餘狀態均能自動回復到有效循環中去。
還有其他的我不清楚了,僅供參考。

Ⅳ 電路的工作原理和計算公式是什麼

由兩級三極體直耦構成的放大器,經R2和C支路提供正反饋,引發自激振盪。通過調節R2和C的值,將振盪頻率設定在人耳最敏感的音頻頻段,用來報警或提示音用。

具體原理:電路接通後,某種原因(如電源電壓波動、外界電磁干擾、電路雜訊干擾等)導致三極體G1基極電流有所增加,經G1和G2連續兩級放大,G2集電極電流必然增大,喇叭兩端電壓升高,喇叭兩端電壓為R2和C提供向左流經G1基極的充電電流,結果使得G1電流變得更大,G2集電極電流更大,喇叭兩端電壓更高,向左流過R2、C和G1基極的充電電流更大,……。如此正反饋的結果是迅速導致G1和G2進入飽和狀態。
當C充電後期,隨著充電接近充滿,充電電流越來越小,流過G1基極的電流越來越小,當G1基極電流減小到一定值時,G1退出飽和狀態,其集電極電流開始減小、G2集電極電流隨之減小,G2也退出飽和狀態。喇叭兩端電壓開始減小,導致電容器開始放電,放電電流有電阻R1提供,放電電流路徑為:電源正極→R1→C→R2→喇叭→電源負極。此時G1的be結開始逐漸失去偏置電流甚至最終被反偏,必然導致G1、G2的集電極電流進一步減小、喇叭兩端電壓進一步減小,C的放電加劇、G1基極電流加劇衰減,……。正反饋的結果是G1和G2迅速進入截止狀態。
等C放電到一定程度,放電電流減小到幾乎為零時,G1重新獲得偏置電流導通,又開始了前面正反饋導致G1和G2飽和的過程,如此反復進行,形成自激振盪。喇叭獲得方波電壓發出聲音。
喇叭獲得的方波電壓高電平持續周期大概為t1=3R2*C,放電時間大概為t2=3(R1+R2)*C,因此振盪周期為T=t1+t2=3R1*C+6R2*C,振盪頻率為f=1/(3R1*C+6R2*C)。
當然,以上計算並不很嚴格,僅供參考,實際可能略有出入,以實際調試結果為准。之所以公式中反復出現3,是因為RC充放電迴路,經過3RC的時間電容C充放電基本差不多結束了。

Ⅳ 電機啟動電流怎麼計算

因為電機有功率因數的,一般都在0.8左右。

用I=P/(U*0.8)=114,再算上誤差,就是這個數,由於在直流電機的供電電路中,直流電機的啟動電流很大(理論上無窮大),於是就串聯一個電阻來降低啟動電流,以保護電源和電機線圈免受大電流的沖擊而損壞,這個電阻就形象地叫做限流電阻,所以具體的計算要看電機的參數了。

電機的轉子在磁場中旋轉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才是抵抗所加電壓的主要力量,並且,因為是直流,電感量也僅僅在啟動的瞬間有用,啟動之後電流不變,電感也就失去作用了。另外,直流電機的線圈電阻極小,幾可忽略不計的。

(5)電路啟動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電機主要用途:

1、伺服電動機

伺服電動機廣泛應用於各種控制系統中,能將輸入的電壓信號轉換為電機軸上的機械輸出量,拖動被控制元件,從而達到控制目的。

伺服電動機有直流和交流之分,最早的伺服電動機是一般的直流電動機,在控制精度不高的情況下,才採用一般的直流電機做伺服電動機。直流伺服電動機從結構上講,就是小功率的直流電動機,其勵磁多採用電樞控制和磁場控制,但通常採用電樞控制。

2、步進電動機

步進電動機主要應用在數控機床製造領域,由於步進電動機不需要A/D轉換,能夠直接將數字脈沖信號轉化成為角位移,所以一直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數控機床執行元件。

除了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步進電機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機械上,比如作為自動送料機中的馬達,作為通用的軟盤驅動器的馬達,也可以應用在列印機和繪圖儀中。

3、力矩電動機

力矩電動機具有低轉速和大力矩的特點。一般在紡織工業中經常使用交流力矩電動機,其工作原理和結構和單相非同步電動機的相同。

4、開關磁阻電動機

開關磁阻電動機是一種新型調速電動機,結構極其簡單且堅固,成本低,調速性能優異,是傳統控制電動機強有力競爭者,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

Ⅵ 電學所有計算公式

一、 歐姆定律部分

I=U/R(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I=I1=I2=…=In (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電流處處相等)

U=U1+U2+…+Un (串聯電路中電壓的特點: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

4. I=I1+I2+…+In (並聯電路中電流的特點:幹路上的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二、 電功電功率部分

P=UI (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P=W/t (定義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Q=I2Rt (焦耳定律,適合於任何電路)

P=P1+P2+…+Pn (適合於任何電路)

定理的微觀解釋

設有一段金屬導體,橫截面積為S,長為L,在導體的兩端加上電壓U,則導體中的場強E=U/L.這時,一自由電子在電場力F=eE的作用下做定向移動。設電子的質量為m,則定向移動的加速度為a=F/m=eE/m=U(e/mL)。

運動的自由電子要頻繁地與金屬正離子碰撞,使其定向移動受到破壞,限制了移動速率的增加。自由電子在碰撞後向各個方向彈射的機會相等,失去了之前定向移動的特性,又要從新開始做初速為0的定向加速運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歐姆定律

Ⅶ 電路計算,具體過程是什麼

電路模型包括電路的拓撲結構,無源元件電阻R,儲能元件電容C及電感L的大小,激勵源(電流源或電壓源)的大小及變化形式,如直流,單一頻率的正弦波,周期性交流等。電路分析分為穩態分析和暫態分析兩大部分。電路模型的狀態始終不變(在-∞<t<∞的范圍內)時的電路分析謂之穩態分析,如果在某一瞬時(例如t=0)電路模型的狀態突然改變,例如激勵源的突然接通或切斷等,這時的電路分析謂之暫態分析。不論是穩態分析還是暫態分析,也不論電路中的激勵源為何種變化形式,基爾霍夫定律在獨立節點的電流方程、基爾霍夫定律在獨立迴路的電壓方程以及每個元件的伏安關系方程,即電阻元件v=Ri,電容元件i=C(dv/dt),電感元件v=L(di/dt)是電路分析所需要的,必要的和充分的全部方程組。

閱讀全文

與電路啟動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偏癱的穩定訓練方法 瀏覽:817
架點分析與使用方法 瀏覽:608
菜鳥寫作技巧和方法 瀏覽:762
閑置快速賣出去的方法 瀏覽:549
電腦用電壓力鍋做蛋糕的方法 瀏覽:5
建行隨芯用使用方法 瀏覽:282
眼角的皺紋用什麼方法可以弄掉 瀏覽:930
汽車螺紋測量方法 瀏覽:396
分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方法 瀏覽:844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 瀏覽:775
小彈力帶的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872
eminence使用方法 瀏覽:185
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課 瀏覽:419
如何擠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1
榮耀6電量提醒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1
黃褐斑國外治療方法 瀏覽:618
煎包機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40
電腦怎麼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瀏覽:608
轎車輪胎性能檢測方法及其標准 瀏覽:439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