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的鍛煉方法
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散步
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太極拳
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4)跳舞:美國專家指出,跳舞是心臟病人最佳的運動方式。
羅伊斯博士實驗證實:隨機選取了110名慢性心臟病患者,其中89名為男性,平均年齡為59歲。將這些人分成三組。其中一組進行傳統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騎腳踏車等,每周3次,堅持8周;第二組選擇跳華爾茲(每次慢5分鍾快3分鍾,一次跳24分鍾),同樣每周跳3次,堅持8周;第一組不規定做任何運動。
結果顯示:選擇傳統有氧運動和跳舞的兩組病人心臟功能都有較好的改善,而進行傳統有氧運動的一組中,19人曾發生過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15人表示不再堅持;而選擇跳舞的一組沒有一人因此發生不良反應,所有人都對跳舞產生了興趣,而且這一組的心理狀況和情緒明顯好於其他兩組。沒有參與規定運動的一組身體狀況沒有出現大的變化,此間4人突發過急性心肌梗死。
羅伊斯博士認為:相比其他一些運動項目來說,跳華爾茲更適合心臟病人,因為跳舞既能改善心臟病人的心肌供養狀況和血液中脂質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而且安全、方便,還能提高心臟病人對生活的激情,引起他們堅持運動的興趣。
需要強調的是,心臟病人餐前應該盡量少運動,因為這樣對身體不利。
概 述
患有心臟病的話,平時很多的事情都是受到限制的,可能很多的正常人的事情,我們都是不可以做的,比如說是鍛煉這個事情,正常的人可以很好的,基本上不是受限制的,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就不一樣了,需要去採用正確的鍛煉方法,如果心臟不能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血液,尤其是大腦細胞缺氧超過4分鍾,就會出現不可逆轉的病變。要是搶救不及時,造成植物人狀態,很難恢復。心臟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心臟病如何鍛煉更好
步驟/方法:
1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患有心臟病的人游泳的問題,心臟病人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游泳次里的水溫最好是和室溫差不了多少,這樣可以減少心臟受到的刺激,還有就是在游泳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
2其次就是對於運動的心臟病人來說,平時運動需要注意這些問題,就是在運動時,心跳加快但不胸悶,還有就是在跑步中還能吹口哨,不出現大口喘息的情況,在運動的第二天不會感覺很累,如果出現這些情況的話,最好是及時的休息。
3對於患有心臟病的老年人來說,對心臟有好處,並且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一些有氧運動,比如說是慢跑,打太極,適當的騎自行車的話,都是很不錯的有氧運動,但是這些運動的時間最好不要太長,半個小時休息一下是比較好的。
注意事項:
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臟病在運動的時候,最好是選擇有氧運動,不要去選擇無氧運動,無氧運動很容易造成運動疲勞,這樣的運動最傷心臟。所以是不適合的。
『貳』 如何鍛煉心肌
運動對心臟有什麼好處呢?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防治心臟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護心臟,我們建議以下一些鍛煉方式:
體育鍛煉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叄』 怎麼鍛煉心肌。。。求大神幫助
幫你的身體為周末活動做准備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力量型、伸展型再配之以耐力的練習,一周至少做兩次。令你的身體以正確的方法在騎車、長跑、劃船或遠足中做得更好。每次鍛煉前做10分鍾准備活動,鍛煉後伸展你進行活動那些部位的肌肉做放鬆。數周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周末表現大有改善,你也會由此越來越喜愛健身運動。星期一回到辦公室,你不會再對你的同事們抱怨腰酸背痛腿抽筋,而是可以得意地告訴他們,周末健身令你享受了怎樣的樂趣! 遠足 你的目標:練就強健的下肢和中段,能支持你負重登山。你要是負重的話,則還要增加上身力量練習,後面會講到。 常規練習: 1. 固定深壓腱 左腳向前跨一大步成弓箭步,兩腳相隔約60厘米,雙手各執一隻10磅重的啞鈴。左膝慢慢彎曲,身體向下,右膝向下,左膝不要超過腳尖。當大腿與地面平行時,便可停止向下,然後起立並重復。一條腿做13-20次後換腿。 2. 深壓腿到直立壓腿 基本動作同固定深壓腿,但向下壓腿時,右腳慢慢向左腳靠,輕輕接觸地面。右腿再向回邁,恢復深壓腿姿勢,然後重復。右腿做13-20次後換左腿。 3. 上台階 一隻腳平踏上一級或兩級台階,另一腳在地面上。慢慢向下,腳跟提起,只用接觸地面的手掌、前臂、肘部和腳趾撐起身體。身體從頭到腳要保持一條直線,停留20秒,重復3-5次。 4. 平趴式俯卧撐 趴在地面上,腹部著地,手放在肩側,手心向下觸地,前臂和肘部向前置於體側,不用伸直,腳跟提起,只用接觸地面的手掌、前臂、肘部和腳趾撐起身體。身體從頭到腳要保持一條直線,停留20秒,重復3-5次。 5. 健腹 站直,單手放在腹上,努力向內和向上收腹。在後背伸直的情況下,從髖部起,背盡量向後仰。停留10秒,還原。再分別向左後和右後仰。每個方向重復5次。 心肌練習: 在准備活動之後,用雙肩背上2.5公斤重的背包。開始先在爬台階健身機上做10-15分鍾練習;然後在健騎機上做10-15分鍾的爬坡練習(當水平提高後可逐步增加難度)。之後,去掉負重,做5分鍾放鬆運動。每周都要增加負重,直到你成功達到真正遠足或登山時一路需要背負的重量,比如說10公斤吧。 劃槳 你的目標:練就你強壯的腹部和背部肌肉以及柔韌的軀干,使你的劃槳動作更連貫、更有力。你確實需要強壯的上身肌肉支持雙臂做劃槳動作,但你的大部分力量其實還是來自腹肌和腰背。另外,你還要進行後面講到的上身力量練習。 常規練習: 1."超人" 臉朝下躺在地面上,雙臂放在體側。慢慢抬起肩和胸,使之離地,停留5秒,然後放下。軀干不動,只向上抬臂舉過頭,同時向上抬腿,停留5秒。最後,同時盡量向上舉起四肢,停留5秒。放鬆10秒,再重復8次。 2.跪式後提腿 四肢著地跪趴在地上,手位於肩部的正下方,膝位於髖部的正下方。右臂前平舉,左腿向正後方提腿伸直。雙目平視前方,停留5秒鍾,然後換腿。之後,放鬆10秒鍾,重復8次。 3.原地轉體 將一根掃帚把、船槳或是重量很輕的棒子舉在肩、頸後,雙腳分開比肩略寬站立,膝蓋微屈,收腹,雙手抓住棒子的各一頭,慢慢從一側向另一側轉動身體。重復30-40次。 4.坐式轉體 坐在地上,膝蓋彎曲,腳著地,在頸後舉起掃帚把或船槳。 轉體時做劃槳狀:左手向下,使棒子的左邊朝向地面,身體由左髖部向後轉,再把棒子舉起。然後向相反方向重復。做30-40次。 6. 連續轉體 在頸後舉起掃帚把或船槳;軀干向前彎曲45度(背不要彎)。慢慢轉動上身,帶動棒子左邊指向地面,向左轉身同時微屈左膝。身體一直向右轉,到身體右側時,棒子的右邊指向地面,此時右膝微屈。做30-40次。 心肌練習: 你可以用肌力計進行鍛煉,而實際上多種形式的心肌鍛煉都有助於你改善劃槳的耐力。試著一周做至少做兩次20分鍾的有氧運動;等你應付自如的時候,再增加到30-45分鍾;如果你想做難易相間的練習,你可以試試接下來"騎車"中所講的第五項常規練習――"間隔騎行";如果你是在健騎機上練習,則要用上坡或速度來增加難度。 騎車 你的目標:有氧耐力更好,腿部、臂部和背部肌肉更強健。騎自行車、尤其是山地車,是一項十分理想的鍛煉方式,因為它能調動眾多身體的大塊肌肉來參與,如四頭肌、臂肌和肌腱。運動時大塊肌肉消耗更多氧氣,就是說要消耗更多熱量,但是自行車騎手也特別需要上身力量。強壯的背部的臂部肌肉給你更多的平衡感、控制力和自信心。你要為騎車做准備的話,務必加上本節中介紹的上身練習。
『肆』 求PC肌鍛煉的正確詳細方法,我是男的,
具體方法如下:
1.首先,迅速收縮、放鬆盆底肌肉,每次持續10秒,連續做3組,每組間隔10秒。每次持續5秒,每組間隔5秒。最後,緊縮盆底肌肉,維持30秒,做3組,每組間隔30秒。這一套練習應堅持一周,每天都練。
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 肌細胞的形狀細長,呈纖維狀,故肌細胞通常稱為肌纖維。中醫理論中,肌肉指身體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總稱。司全身運動,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從脾的運化水谷精微而得。
人體的肌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種,按形態又可分為長肌、短肌、闊肌和輪匝肌。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具有收縮緩慢、持久、不易疲勞等特點。心肌構成心壁,兩者都不隨人的意志收縮,故稱不隨意肌。
骨骼肌分布於頭、頸、軀乾和四肢,通常附著於骨,骨骼肌收縮迅速、有力、容易疲勞,可隨人的意志舒縮,故稱隨意肌。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
『伍』 心肌收縮力的鍛煉法;
心肌的前負荷:心室的前負荷是指心舒末期心腔中充盈的血量。它相當於心室舒張末期容量,與靜脈回心血量成正比。靜脈回心血量愈多,心室舒張末期容量愈大,這時構成心壁的肌纖維被拉得也愈長。在一定范圍內,心肌纖維的初長(即收縮前的長度)愈長,心肌收縮的力量愈強,因而搏出量愈多,相反,靜脈回心血量少,搏出量也減少。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心肌的自身調節可使靜脈回心血量與搏出量之間保持動態平衡。若前負荷過大,使心肌初長超過一定限度,心肌收縮的力量反而減弱。
心肌的後負荷:心肌的後負荷是指心室收縮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即為動脈血壓。在心肌收縮能力和前負荷都不變的條件下,動脈血壓升高時,後負荷增大,動脈瓣將推遲開放,致使等容收縮期延長,射血期縮短;加之心肌纖維縮短的速度和幅度降低,結果搏出量減少,射血期末心室內的剩餘血量便相對增加,造成心室舒張末期容量增大,心肌初長增加,收縮力量增強,以克服較大的後負荷,使搏出量恢復到原有水平。心的這種自身調節過程,對維持正常血液循環,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如果動脈血壓持續維持較高水平(如高血壓病),心室將長期處於收縮加強的狀態下工作,可造成心肌肥厚。
(2)控制心肌收縮力的決定因素是心肌中的活化橫橋數和肌凝蛋白的atp酶的活性。
(3)乙醯膽鹼對心肌細胞的抑製作用,主要是作用於肌細胞膜上的m型膽鹼能受體,提高細胞膜對鉀正離子的通透性,加速鉀的外流,使最大舒張電位值增大,呈超極化狀態,從而使肌細胞興奮能力減低。
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肌細胞的興奮作用,是使細胞膜對鉀等正離子通透性降低和對鈣的二價正離子通透性增高,導致竇房結細胞4期自動除極加速,同時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細胞2期內流的鈣的二價正離子增加,有利於興奮收縮耦聯過程,使心肌細胞收縮力增強。
『陸』 如何增強心肌的力量
如果不是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大多數運動都可以增強心臟功能只要不是劇烈運動都可,劇烈運動是對心臟有傷害的。籃球項目屬於激烈對抗項目運動時不要太劇烈。保護心臟又能鍛煉心臟的運動是: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具有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的效果。對於參加運動時會引起心絞痛的人來說,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堅持20分鍾至1小時,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體狀況允許者可適當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於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時間應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必強求。 3.太極拳:對於高血壓病、心臟病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體育鍛煉注意事項: 1.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2.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3.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4.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5.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此外,有一點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鍛煉。根據國外學者測定,上午6時至9時是冠心病和腦出血發作最危險的時刻,發病率要比上午11時高出3倍多。另外,人體在上午時段交感神經活性較高,隨之而來生物電不穩定性增加,易導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現室顫,引起猝死。還有,人的動脈壓在上午較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性,導致急性冠脈綜合症的發作。所以,大家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要避開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將時間安排在下午及傍晚進行。
『柒』 鍛煉心臟最好的方法
心臟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心臟是我們身體的發動機,心臟的正常跳動是我們生命得以維持的最基本需要。如果我們的心臟出現了問題,不僅嚴重影響我們身體各部分器官的正常運行,嚴重的話還會讓我們失去生命。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心臟。珍惜我們的生命。
要想保護好心臟,鍛煉心臟的功能。首先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讓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更有動力,也更有生命力。但是千萬不要過量運動,以免給身體各器官造成損傷。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中既要規律作息,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要健康飲食,盡量杜絕垃圾食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對心臟等器官最好的養護;最後,要釋放壓力,保持好心情。人的情緒和狀態也會對身體各器官產生影響,要想心臟等器官健康,減輕身上的壓力,讓身體保持放鬆和愉悅的狀態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保持心情愉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及時釋放掉身上的壓力,保持心情愉悅,一個好的心情對於人體是十分重要的,所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持一個好心情對於心臟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你還有哪些養心、護心的小常識?
『捌』 心肌炎如何鍛煉身體
心肌炎早好了。後遺症有多嚴重?心律不齊?早搏?
我猜你早博可能比較嚴重,因為心肌炎的時候比較小,所以會有後遺症的,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和鍛煉,心律不齊的症狀會慢慢消失的。比如我!但是各人情況不一樣,我只是把我的經歷說給你.
我是初一高燒得的心肌炎(後來檢查得知),但是我當時不知道,只是學習成績下降,胸悶,是中考體檢查出心率不齊的,當時就去住院了,吃了好多葯,打了很多點滴,還有一個點滴特刺激血管,每次打都特別疼.但是也沒怎麼效果.早搏2W多次一天,相當嚴重了,但是我除了點胸悶並不難受.醫生不讓運動,然後我倆年都沒怎麼運動,也變胖了,我在阜外醫院(北京最好的心血管醫院)看了2年,每次醫生看見我都是10分鍾內打發掉(估計因為他沒辦法)...開很多葯...吃了好多葯也沒用,還做過核磁共振,也沒查出什麼.後來高二趕上非典,這段時間沒去醫院,也沒吃葯,因為放假我想減肥,就開始跑步,3個月瘦了30斤.到那年八月原本想住院做手術了,但是住院檢查帶那個叫」HOTER」(我不知道怎麼寫...)的東西,早搏一天只有2000多次了,不給我做,讓我回家了,打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去醫院看過心臟,運動量日益增加,基本是每天跑步30分鍾5公里,健身也有5年多了,以前我查心電圖除了早搏還有T波改變,但後來發燒做過幾次心電圖都沒有了.跑步健身讓我有了一顆強壯的心臟,我倒不怕以前得過什麼心肌炎,它只是發炎了,現在好了,在我看來就跟我嗓子發炎了,又好了一樣.
以上只是我的經歷,個人體質不同,症狀不同,我不懂你說的什麼缺損,是先天缺損還是什麼,但是劇烈運動最好咨詢醫生,雖然醫生很有可能為了保險起見不讓你運動.
噢對了,我心肌不肥厚,心房無雜音.你的問題還是看你個人的情況